四川地震采访手记——汶川,从此融进生命里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G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谁死了,我都觉得是我自己的一部分在死亡。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约翰·唐恩
  
  从5月12日开始,16世纪英国诗人兼神学家约翰·唐恩的这句话就一直在大脑中浮现,因为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那里也是我们的家园。“海水卷走一抔泥土,我们的大陆就少了一角。一个生命消逝了,我们就少了一个亲人。”这是我刚刚从四川回来后的最深感受。
  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我正在去省内一个山区县城采访的车上。当时一路颠簸,没有感觉到地震。几分钟后,同事打来电话说四川地震了,让他马上去灾区。但我当时赶回报社已经来不及。另外,应安徽奥运火炬传递办公室和团省委的邀请,我还要为绩溪、黄山等地奥运火炬手做培训,日程已经安排好,只得等这边的事情忙完,才能去。
  几天后,当我赶到四川第一晚,意外地接到母亲打来的电话,问我在哪儿。此前我离开安徽的时候,怕家人担心,没有和家人讲。因为做为一个记者,职业风险时刻都有,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出发前,都不和家人说。回来后,才给家人报个平安。包括此前深入世界第三大无人区、中国第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做志愿者,也是没和家人讲。“风险,是一个职业记者必须面对的。”
  在电话里,我告诉妈妈我刚到四川。当妈妈得知这一消息时,她说了一句话:“你怎么这么晚才去啊?”当时听了觉得很震惊,也觉得压力特别大,妈妈知道她儿子是记者,有新闻发生了,他就应该出现。
  去之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如果没准备好了就去现场,不是去帮忙而是添乱,把自己变成灾民,甚至使用灾民们的饮水、粮食、物资还有其它的资源的时候,可能会造成你作为一个人终生的遗憾。我们在灾区,从头到尾坚持一点,无论什么情况下,不喝他们一口水不吃他们一粒饭,更不能像个别同行那样,给他们添乱,甚至给他们带来新的伤痛。
  
  一、震动
  进入四川的第一晚,就赶上成都第一次官方发布将要发生余震的消息:当晚至次日可能再次发生6-7级余震。成都当地的电视台滚动播出政府预告,让市民做好防范。
  所有的人都在往外走,寻找安身躲避的地方,有的甚至离开成都去别的城市。刚下飞机,就有人对我们说:“别人都在外跑,你们反而往里面进!”当天晚上成都道路两旁全是从家里走出来的市民露宿街头,有私家车的都开着车往城外跑,我们坐机场大巴在市内下车后根本拦不到一辆的士,当时感觉这座城市的气氛都很凝重。一直到夜里1点多,才到达预订的宾馆。当时,服务员就直接问我们:“你们是睡在房间里,还是睡外面的广场上?”当时,当时宾馆旁边的一块小广场空地上睡满了人。
  第一次遇到余震,对于一个从未感受过地震的人来说,冲击还是很强烈的。但最初的恐惧过后,接下来就是习惯。特别是经历了几次余震以后,面对每天都能碰到大小余震,都快“麻木”了。习惯了一边写稿子,一边看着面前杯子中的水在晃;习惯了一边采访,一边看着对面的山崖上巨石滚落;习惯了半夜被震醒,躺在床上翻个身继续睡,因为实在是太困了,就想多睡一会儿。
  北川、成都、绵竹、江油、绵阳、平武、安县、雅安……天天奔波在灾区现场,一路走来,一片片废墟,一双双泪眼,呼啸而过。残酷的现实,时刻撕扯着内心。去年曾经去过这些地方,如今再次重逢,曾经的山清水秀美丽家园,顷刻间成为废墟残垣,反差之强烈,让人根本无法接受。在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的平武县平通镇,整个镇子几乎都夷为平地。而就在我们采访时,对面的山坡上还不时有山石滚落。站在北川中学的废墟上,根本无法想象这里曾经矗立着一幢5层的教学楼。书本、文具、鞋子散落在废墟间,曾经带着微笑的孩子的脸庞,只能从天国俯看这个世界。
  
  二、感动
  我们必须面对残酷。因为我们必须选择坚强。
  在废墟中,我们看到,人们对亲人的搜寻从未放弃。在临时的帐篷里,孩子已经开始重新拿起书本。重建家园的土地上,人们已经开始忙碌。很多人问我,采访中感触最大的是什么?我说,是人们展现的爱和精神。从地震开始,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在合肥骆岗机场候机时,就看到几个穿着橙色上衣的特殊乘客。上去一问,是5名来自安徽霍邱的志愿者,他们从媒体上看到四川发生地震灾情后,就天天揪着心,琢磨着怎样才能为受灾群众做点实事。他们和四川志愿者协会联系后,当地支持他们的举动,邀请他们来四川。几个人全部自费购置了相关的物资,就出发了。在绵阳,有安徽的红十字会医疗队。在青川,有安徽的医疗队防疫队。在都江堰,有安徽的特警救援队。在平武,有安徽的消防官兵、地震专家、电子专家等。另外,还有在四川工作的无数安徽籍的热心人士,在各行各业投身到抗震救灾中去。
  除了政府组织的救援外,还有众多来自民间的力量。像蚌埠的四兄弟、临泉的几位志愿者、马鞍山73岁的老大爷、太和20出头的小伙子,等等,都不远千里赶赴四川,为抗震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力。这些来自安徽的志愿者,让我特别感动。
  在采访中,我遇到一个安徽的志愿者: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在浙江打工的太和小伙子谢磊“看了心里不好受”。第二天,他就通过工厂里捐了100元钱,后来觉得光有钱还不够,“如果能做点实际工作,那就更好了。”经过复杂的思量过程,谢磊辞掉了每月3000元的工作。经过简单的准备,谢磊踏上了赶往四川灾区的路。进入灾区后,他从成都到都江堰,再被分配到绵竹,为受灾群众安置点服务。由于缺少心理志愿者,年轻的谢磊除了干好别的活外,为孩子们讲故事就成了他的兼职。很多孩子已经把他当成哥哥。“我能为灾区做的实在太少了。伤员需要救治、灾民需要安置、孤儿需要抚养、校园需要重建……他们都是我的亲人。”谢磊对我说。
  灾区群众在灾难面前迸发出的生命尊严和坚强、全世界共克时艰的爱心互助与接力、“我们都是汶川人”的民族团结情怀,都让人感动不已。同时,给了我们前进的信心和力量。
  在现场,最大的愿望不是抓住一个好新闻,而是想能发现一个幸存者,并把他救出来。记者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不像以前其他的报道,不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一个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这个时候,不再仅仅是一个记者,而是作为一个人,去参与救助,尽力帮助那些受灾的人们,绝对不能添乱。
  
  三、感恩
  地震发生后的第3天,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马城镇刘氏四兄弟刘兆水、刘兆本、刘兆钢、刘兆安就自备价值四百多万元的两台挖掘机,日夜兼程,经过3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在第一时间到达四川绵阳灾区。在地震灾区,他们全力开展无偿抢险救援工作,为重灾区打通了多条生命通道,被当地人民誉为“最可爱的安徽兄弟”。
  地震发生时,来自安徽天长的小伙子宋得金正在地震带上的平武县。从灾难发生的一刹那中清醒过来之后,他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没受伤,别人受伤了、被埋了,要赶紧救!从5月12日到14日,他一直在参与当地的救援。而当时,他还不知道他在绵阳的妻子孩子、岳父岳母的状况。“灾难发生时,作为一名安徽人,我没有退缩。关键时候,安徽人站出来了!”
  73岁的安徽马鞍山老人郑光穆,是我省赴灾区当志愿者年龄最大的一位。他瞒着家人出来,从马鞍山到成都再到德阳绵竹,行程几千公里,一边走一边参与救灾抢险。合肥新华源医药公司的董事长张礼春,放下手头的工作,特地冒着危险跑到四川,带了100多万元的药品。为了保证药品都真正落到实处,他一家医院一家医院的跑,一家一家的送药。在我们采访时,因为没有车子可坐,他又主动捎带着记者们。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一位安徽的小伙子让我特别感动。他就是合肥一所中学的青年教师邢荣华。他得知灾区非常缺少教师的消息后,将合肥的工作辞去,义无反顾地前往灾区支教。邢荣华是全国第一位倡议援川支教的教师,也是第一个前往实地报名的非四川省籍教师。
  我在采访“敬礼娃娃”郞铮时,温家宝总理刚好去看望过这个可爱的孩子。小郎铮在被救出来的时候,满脸血污,他艰难地举起右手,向救他的解放军叔叔们敬了个礼。在地震中,全世界的爱心,都涌向了灾区。小郞铮的敬礼,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感恩之心,让爱有了回应。当时觉得特别震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爱心的交融。感恩,是一种民族精神所在。
  据说,最高峰时有两三千媒体记者在四川一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所见所闻所感。大家每天的弦都紧绷着,写稿子到了半夜11、12点,泡碗方便面,就是这一天的第一顿饭。吃完了,还要商量明天的采访行程。比如在唐家山堰塞湖的下游,我和同事跑了北川、江油等县市的几个乡镇。那些地方很危险,如果堰塞湖溃堤了,也就20分钟左右就能淹没到记者所在区域。虽然大家每天都面临着危险,承受着艰苦,但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采访结束,艰苦就可以缓解。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却要用一辈子的努力去承受。
  去采访的路上搭一辆出租车。司机听说我是从安徽来的记者,从车上拿了瓶水:“你们这么远来灾区,关心我们、帮助我们,太感谢了!”当时,我们已经将近一天没喝水了,真的太感动。灾区的人民,让我们更加知道了什么是互相关爱、互相支撑以及感恩。
  生命中有了四川的这些日子,是一名记者永远难忘的经历。我们这些记者,从这场灾难和经历灾难的人们身上获取了很多,比如经历、作品还有人生感悟,甚至还包括名声。所以,我们更需要感恩:为那些人、那些家庭,尽自己的可能多做点事。
  (作者单位:新安晚报社)
其他文献
前天早上小弟打电话给我,说父亲一早起来,原本要刷牙的,拿着牙刷不会使了,目光呆滞,整个人傻了。  父亲已近八十,平日血压高,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父亲的脑部出了问题。急送父亲去医院检查,果然是中风。医生说还好,无大碍,只是语言功能受影响,一时说不清话。  刚入院,我紧张,看到连在父亲身体上测血压、测心率、吸氧的各种管线,直到半夜我一时也睡不着,唯恐身旁仪器上的哪个数字突然出现异常。挂完几瓶水后,父亲清醒
种种数据表明,大多成功人士都是在立业之前成家的。有了家,事业就有了一个坚强的后盾,人生也就有了奋斗的理由和动力。也有人认为家庭是负累,家庭的琐碎事务是阻碍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您是怎么做的?您有什么看法?    家对于男人的意义非常重要。家对于男人来说是避风港,如果这個避风港里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那么这个家就是男人的天堂。在立业拼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风风雨雨,如果你有一个“
唐怀社,男,195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现任砀山县金汇龙塑胶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  “四年的军旅生活是我人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日子。部队紧张的生活和严明的纪律培育了我高效、干练的作风,造就了我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唐怀社如是说。  刻苦、坚韧和雷厉风行是军人的作风;谦虚、自信和永不言败是军人的气质。2001年46岁的唐怀社带领乡亲们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企业——金汇龙塑胶包装有限公司。2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背景下,借鉴企业文化构建特色高职人文教育已经成为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以具体的
国家培训包制度是澳大利亚近十多年来发展形成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各高职院校在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中取得了一定
高职院校实训中心的建设、管理及其运行成已为制约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重要瓶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暨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凭借社会优势,在功能定位和社会化投入机
毛泽东首肯,他们飞去苏联  1939年的8月末,因为众所周知的“坐骑受惊事件”,周恩来右臂粉碎性骨折,中共中央决定由邓颖超陪同他赴苏联医治。经毛泽东的首肯,周恩来夫妇及他们抚养的烈士孙炳文的女儿孙维世、陈昌浩之子陈祖涛、高岗的儿子高毅、陈伯达之子陈小达,一起飞往苏联。他们先在甘肃省的兰州做了停顿,刘少奇的两个孩子也已经送往苏联,先期等候在这里。于是,4人的少儿团中,又加入了刘允斌、刘爱琴兄妹。  
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人民日报社工作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当前,新闻战线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贯彻《讲话》,紧紧围绕提高党报舆论引导能力这个核心,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把《讲话》精神学习好、贯彻好,不断推进党报与时俱进、改进创新。    一、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讲话》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着重强调了
现今多媒体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这种多媒体形式下,高职学生需要调整在传统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学习策略,学习更多的学习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多媒体的学习。本文以O’Malley
40刚出头刘万海在安徽铜陵的商界创造了两个不大不小的奇迹——他让一个年销售收入不足百万元的食品加工企业,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翻了30倍!与此同时,他还让企业的产品率先走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