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趣味结合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与艺术的情感培养巧妙地融为一体,融合渗透,艺术中隐含着科学,科学中隐含着艺术,科学与艺术本身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通过观察和探索,给幼儿提供机会接触和探究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并以艺术的形态展示感知获取到的信息,科学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真正需求。
  关键词:科学;艺术;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虽可划分五大领域,但每个领域间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它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园的课程应该是整合的、连贯的。”这就意味着要关注不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幼儿科学与艺术领域的融合,就是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把科学与艺术教育诸要素组合起来,使之相互渗透。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说:“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幼儿教育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的融合是教育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趣味的科学与艺术教育活动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探索和表达,才会实现幼儿教育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的真正融合。
  一、以“美”为整合点,让幼儿感受美、创造美
  《幼兒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艺术领域目标中指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在环境、生活和艺术中寻找和选择“美”,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去感受美创造美。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音乐瓶”,教师投放了很多玻璃瓶做的“音乐瓶”,孩子用小木棒敲击音乐瓶时,瓶子和水会发生振动,感知声音的变化,瓶里的水越多,振动越慢,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了解这一现象后,孩子们组织起了“小乐队”,敲敲打打不亦乐乎。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幼儿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能从书本中、交流中、观察中、操作中、小实验中发现问题,并大胆地提出问题,在游戏或在操作活动中喜欢寻找不同的方法……在反复尝试实践后再得出结论。”教师根据目标要求,以问题为切入点,将让幼儿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科艺整合教育方法与策略目标在课例中进行研究。
  案例:大班科学活动“影子的秘密”中,教师播放影子的艺术性表演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成、大小、方向和远近的不同,并投放不同的材料让幼儿去自主实践探索、观察,并学会归纳总结。
  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有了疑问便会产生主动去探究的欲望。本活动的最主要特点是在科学艺术活动整合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归类的科学精神。教师鼓励幼儿进行猜想;引导幼儿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依据事实得出结论,并与事先的猜想进行比较,形成解释。
  三、以“材料”为支撑点,让幼儿在科学探究中表现艺术
  艺术表现,侧重于对材料的加工、再现,而科学探索、发现也以材料为中介物。所以,材料是科学和艺术整合的支撑。任何材料本身都有颜色、大小、重量、质地等基本特性,有的材料制成的物体可通过压缩、弯曲、拉长等方法变形,使它的本来状态发生变化也是科学与艺术整合的产物。教师要在其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点,具有高教育价值,能挖掘整合点的材料。科学和艺术整合材料要重视材料的可选性和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设想自选材料,自由进行探索、制作、艺术化。
  案例:在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弹簧玩具”中,第一次投放的材料中,毛根、电线、扎丝是主体材料,铅笔、不同大小的保丽龙球则是辅助材料、牙签则是工具材料(用来钻洞);第二次投放的材料中,毛根、电线、扎丝以及不同大小的保丽龙球都是主体材料,很短的毛根(装饰用)是辅助材料,剪刀、牙签则是工具材料。幼儿通过两次操作探索接触了各种材料,探索了弹簧的弹性与材料、制作方法之间的关系,懂得如何比较和寻求验证,在制作弹簧玩具的过程中,幼儿根据前面探索到的经验和玩具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艺术创造,到最后都成功创造了一个弹簧玩具:有长颈鹿、小兔、小狗、孔雀……这是他们心中最“美”的艺术品,他们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审美与成功的快乐。
  四、以“体验”为基点,让幼儿在艺术表现中体验科学
  有人说:“阅读能让你记住10%,听到能让你记住20%,而一个人亲身体验能让他记住8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体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科学与艺术整合活动中,我们很重视在科学中体验艺术,在艺术中体验科学。体验可以在美妙的大自然中进行,还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如可以选择合适的艺术材料,创设艺术情境,让幼儿置身于艺术表现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科学体验。
  案例:大班科学艺术整合活动“小水滴去旅行”,教师播放音乐《溜冰圆舞曲》形象鲜明地展现“水循环过程”,请幼儿倾听、分辨,用动作去表现,在音乐的感受、表现、创造中体验“水循环”过程,做到“听”与“做”结合,根据旋律和节奏的不同来想象和表现小水滴的旅行过程,让幼儿体验学习渗透了“角色体验”“模拟体验”“想象体验”体验方法。幼儿通过扮演小水滴,模拟“小水滴旅行”过程,在活动中想象着小水滴在旅行过程中所遇到的事情,从而在轻松、快乐的艺术表现中自然地体验了科学过程。
  幼儿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各种玩具、日用品、劳动工具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要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科学教育内容,将它们蕴含在科学区、科技走廊、自然角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乐器进课堂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音乐素养及音乐学习能力。乐器进课堂,对农村小学音乐发展有推动作用,让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农村音乐课堂,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知识。  关键词:乐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  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音乐课程开展滞后,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高。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将乐器进校园、进课堂作为农村小
汉语拼音是小学生识字的重要工具。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初入学的六七岁儿童来说,汉语拼音只是一些抽象的符号,远离生活,而要他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掌握这些枯燥无味的字母实在不易。要让学生爱上枯燥的拼音,我们要在利用好教材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参与编演,变枯燥为有趣。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让拼音不断反复出现,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汉语拼音的技巧,最大
摘 要:乐器教学很早被应用到我国的教学中,最开始被应用的乐器有竖笛和口琴,到现在已经发展到多种乐器了,其中陶笛教学被应用到幼儿园的教学中,成为幼儿教学中的一大亮点。陶笛教学能够通过孩子的积极参与,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丰富音乐学习的内容。利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关键词:陶笛教学;音乐创新;培养  由于乐器教学能够很快地带动课堂气氛,而且乐器容易上手,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应该在自主实践中滋养学生,在学用结合中锻造学生,在正向评价中激励学生,以此开启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大门,以此让孩子们得到多方面淬炼、锻造和提升。  关键词:自主实践;学用结合;正向评价  如何打造小学高效信息技术课堂,关键在于教师。优秀的教师时时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读懂学生的心理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1]如何真正尊重学生?窃以为,多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扩展,有利于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关键词: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阅读是读者通过感知书面语言,进而进行编码
摘 要:陶艺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也对幼儿创造力、审美情趣和个性化发展等多方面能起到辅助作用。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和适应孩子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往往需要结合到班级区域活动当中。主要以小班彩泥区域活动为例,讲述如何在区域活动中通過创设场景来有效结合集体教学活动与幼儿个体化实践发展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使幼儿在陶艺活动中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陶艺教
摘 要:“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想着让幼儿体验积极有意义的生活,然而作为一名非专业的青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总是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看着孩子们涂涂画画宛如一小画家模样,想着颜料的投入会很受欢迎,没想到颜料遍地开花了,到底怎么了?又投入了哪些材料?创设了哪些环境?和幼儿又是如何成长的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游戏;玩色;保育  
摘 要:天籁自鸣天趣足,好文不离千遍读。诗歌要崇尚自然,真实地写出自然的情趣,同理好文章的标准建立在千遍阅读的基础之上。写作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慢慢积累而成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方式。根据教学经验浅谈“以读促写”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以读促写  新课标中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逐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而表达只是写作的语言形式,真正的写作教学也是从
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注重学生知识的教育同时,还应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在新课标、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懂得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的教学中,我以课文教材作为载体,让课堂的教学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做到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生活中的趣事丰富了课堂内容,同时也赋予课堂以生命力,让语文的
摘 要:学习古诗词,通过讲解说明使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意义,是一种理性上的认识;而通过吟诵来体会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说是一种感性的直觉的感化。正如叶嘉莹所说,吟诵是借着声音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诗人的心灵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用这种渗透性的学习方法,让小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旋律、格律之美,既轻松愉悦,又印象深刻。  关键词:吟诵;走进;古诗词;妙境  今之吟诵,指的是中国古人传统的读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