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新课程下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化学用语不仅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常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每一份试卷的不同题型中。然而对有关试题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少原本为送分而命制的试题,却因错误率过高而有违命题者的初衷,有的甚至还因此导致了试卷的整体难度偏大。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化学用语的学习为什么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值得深思。
二、现状分析
(1)认识上的偏差。①错觉。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没有提及到化学用语,更不要说有什么具体要求了。因此,一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事实上新课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有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只不过这些要求分别出现在课程标准的不同主题中,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别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和“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与原大纲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②误解。新课程为初中化学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确实令人欣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与科学探究没什么关系,过多地关注化学用语教学,有因循守旧和落伍之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有重视化学用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重要技能,才能真正使新课程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落在实处。
(2)教学上的误区。①媒体展示多,示范引导少。部分教师将化学用语放在课件中进行展示,由于课件展示的往往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涉及具体的书写过程,因而缺乏有效的示范和引导,给学生的模仿造成了困难,再加上不少课件在展示时切换频繁,化学用语常常是一闪即逝,学生连看清楚都来不及,更不用说进行认真分析和仔细体会了。这样的媒体展示,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因化学用语而造成的兩极分化。②动口多,动手少。为了加快教学节奏,增大课堂容量,不少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表达与交流”多以口头为主,一般都只说不写。这对化学用语教学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为“说”只能涉及一些与化学用语名称有关的内容,而“写”必须是合乎规范要求的和具有特定含义的化学符号,两者之间不能等同。长期只说不写,将会使学生“眼高手低”,难以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建议:
(1)提早渗透,分散难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不好化学或不愿意学化学往往是从记不住元素符号开始的,元素符号学不好,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就难以学好,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困难,我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时采取了分散难点、化整为零的方法。
在学习第一节课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补充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告诉学生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初步会读会写。到学习常见元素符号时,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掌握就显得驾轻就熟了。由于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学生多看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
(2)师生互动、查找内在联系、狠抓书写落实。学习了元素符号之后,化学式的书写就又摆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在这里学生主要是化学式的角码容易写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找内在联系,抓书写落实的方法。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要求学生画出1~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对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以比较、归类,学生总结出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化学式时,可让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如下口诀进行书写: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再检查。 转
(3)优化配平方法,强化训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化学用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其关键是配平学生易犯错误。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在学生熟练地书写化学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优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它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4)以点带面,发散练习。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5)注意检查督促,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在每学完一部分化学用语后,教师要不时进行抽查,强调读写规范化,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课后,我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记忆化学用语,首先选好每组的组长,由组长自行组织学生听写、默写化学用语,然后批改和监督,鼓励或奖励成绩好的同学,为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段时间后,更换组长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在学生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把握好这几方面的教学,就能让学生较轻松地掌握好所学化学用语,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纵观新课程下各地中考化学试题,化学用语不仅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而且常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每一份试卷的不同题型中。然而对有关试题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却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少原本为送分而命制的试题,却因错误率过高而有违命题者的初衷,有的甚至还因此导致了试卷的整体难度偏大。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化学用语的学习为什么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障碍?值得深思。
二、现状分析
(1)认识上的偏差。①错觉。在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没有提及到化学用语,更不要说有什么具体要求了。因此,一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在新课程中的地位下降了”。事实上新课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有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只不过这些要求分别出现在课程标准的不同主题中,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分别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和“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在“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要求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化学用语的教学要求与原大纲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变化。②误解。新课程为初中化学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确实令人欣喜。但是部分教师认为,化学用语与科学探究没什么关系,过多地关注化学用语教学,有因循守旧和落伍之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有重视化学用语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这一重要技能,才能真正使新课程对初中化学教学的要求落在实处。
(2)教学上的误区。①媒体展示多,示范引导少。部分教师将化学用语放在课件中进行展示,由于课件展示的往往只是一个结果,并不涉及具体的书写过程,因而缺乏有效的示范和引导,给学生的模仿造成了困难,再加上不少课件在展示时切换频繁,化学用语常常是一闪即逝,学生连看清楚都来不及,更不用说进行认真分析和仔细体会了。这样的媒体展示,人为地加大了学生学习化学用语的难度,进一步加剧了因化学用语而造成的兩极分化。②动口多,动手少。为了加快教学节奏,增大课堂容量,不少教师所设计和组织的“表达与交流”多以口头为主,一般都只说不写。这对化学用语教学却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因为“说”只能涉及一些与化学用语名称有关的内容,而“写”必须是合乎规范要求的和具有特定含义的化学符号,两者之间不能等同。长期只说不写,将会使学生“眼高手低”,难以掌握化学用语的书写技能,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三、解决问题的教学建议:
(1)提早渗透,分散难点。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不好化学或不愿意学化学往往是从记不住元素符号开始的,元素符号学不好,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就难以学好,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为解决这一困难,我进行化学用语教学时采取了分散难点、化整为零的方法。
在学习第一节课时就有意识地给学生补充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告诉学生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引导学生提前记忆元素符号,初步会读会写。到学习常见元素符号时,学生学习起来有种“温故而知新”的感觉,掌握就显得驾轻就熟了。由于把元素符号、化学式当作代表某种物质的普通符号陆续出现,学生多看多写,通过反复出现,使记忆自然形成,到讲这些化学用语时,再揭示它们的内涵,学生就较易掌握了。
(2)师生互动、查找内在联系、狠抓书写落实。学习了元素符号之后,化学式的书写就又摆在了教师和学生的面前。在这里学生主要是化学式的角码容易写错。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找内在联系,抓书写落实的方法。
在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后,要求学生画出1~20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引导学生对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加以比较、归类,学生总结出了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
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该元素的化合价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接下来学习物质的化学式时,可让学生分类进行理解和学习。为了帮助学生在记住化合价的基础上能熟练地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依据如下口诀进行书写:一排顺序二标价,绝对价数来交叉,偶数角码要约简,写好式子再检查。 转
(3)优化配平方法,强化训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化学用语教学当中的一个难点,其关键是配平学生易犯错误。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在学生熟练地书写化学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最优方法。对于一些简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引导学生用设“1”配平法进行配平。所谓设“1”配平法中的“1”是指先让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前的计量数为1,(所谓组成最复杂是指该化学式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最多,原子个数最多),通过在其它化学式前添加适当的数字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要引导学生特别注意画等号,并注明相应的反应条件,要求学生能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说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阶段性的归纳小结。
(4)以点带面,发散练习。应将化学用语的教学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求学生养成使用化学用语解答化学问题的良好习惯。能用化学用语解答的问题,如物质及其性质、用途,制取现象的解释,实验结论等,必须用化学用语来解答,经常练习,达到会读、会写、会用,逐步熟练。
(5)注意检查督促,提高记忆与书写效果。在每学完一部分化学用语后,教师要不时进行抽查,强调读写规范化,及时发现、纠正错误,避免扩大或养成不良习惯。课后,我常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记忆化学用语,首先选好每组的组长,由组长自行组织学生听写、默写化学用语,然后批改和监督,鼓励或奖励成绩好的同学,为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一段时间后,更换组长让每个同学都能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总之,在学生进行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把握好这几方面的教学,就能让学生较轻松地掌握好所学化学用语,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记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