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大世界就是这样被撬动的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算学校教育设施再先进,总还有一些教具找不到,而且还要受时间、地点的因素干扰,对于绝大多数农村中学来说,教学设施可能更是有限。但是为了适应目前新教材教学的需要,因陋就简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辅助教学就很有必要。
  一、巧妙利用所处的教室解决问题
  (1)教室一般是一个长方体的空间,我利用它讲解了几个知识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平行直线,相交直线,异面直线;利用早上或傍晚太阳光斜照入教室,讲解平行投影、正投影;讲解线与线垂直、面与面垂直、面与面平行。
  (2)教室里的桌子上半部分基本上是一个长方体,在讲解七年级“截面"这一部分时,我就要同学们对着课桌比画,一刀截下去截面可能会是哪些平面图形,剩下的几何体会是什么立体图形,尤其对截面可能是六边形、立体图形甚至可能是棱台等抽象东西就有深刻的领悟。
  (2)黑板更是—抉肥沃的土地,越耕作,这块 “土地”产出的“果实”越丰硕。例如在讲解七年级“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个原理时,我是这样做的:用粉笔在黑板上点出一个个点,不就成了(直线或曲线)吗?粗粉笔看作一根线,粗粉笔横着在黑板上一画,不就成了一个面吗?用一本书垂直立在黑板上转动一圈不就成了一个圆柱体吗?经过这三个过程,同学们对上述原理就能体会更深!
  二、充分利用身边可移动的小物体形象教学
  七年级的第一章“生活中的立体图样”很多学生一下子想不起来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我就在课前把家里一件件相应的物品收集起来:电池指代圆柱,各种各样的包装盒代替长方体,圣诞帽代替圆锥,儿子小时候玩的魔方代替正方体,乒乓球代表球体,灯罩代替圆台……经过这些物品的展示,告诉学生只要在生活中长有一双慧眼,你就能发现数美,你就变空中楼阁的想象为切切实实的感受,从而更好地领会知识……
  三、恰当利用校园内不可移动的物体辅助教学
  校园内不可移动的物体,例如篮球架、旗杆、教学楼……以上几种物体,我就在教学中恰当利用:教学楼共有三层,每层左右四个教室,中间为来往的走道,这是一个标准的轴对称图形,在讲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个知识点时,我就举了这个例子,对于同学们天天见的这个建筑物,同学们再熟悉不过,轴对称图形定义、特证就不讲自明了!在讲九年级“解直角三角形”实物测量这一节时,我就干脆将全班同学带到学校旗杆旁(教师带一块小黑板,学生们带几张草稿纸),在旗杆旁讨论欲测旗杆高还应测哪些数据?怎样用三角函数知识计算?同时讲解利用投影反射测量旗杆的另一种方法——同一时刻,光的反射相似法。在篮球场上,我展示了拿手绝活——打板空心入筐的擦板球,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标准的抛物线!现场讲解抛物线顶点,对称轴知识……所有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快乐学习。
  四、利用自制教具辅助教学
  例如北师大版“丰富的立体图形”这一章,很多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们具有很强的空间想象力,而恰恰很多人欠缺这一点!我就在备课时,自制了很多简易模型,花了将近两个小时剪出正方体的11种平面展开图——使他们对于“折叠与展开”这个知识点,由抽象化具体。我特意买了几个实心萝卜,以便在讲解“截面”这个知识点时备用,我还粘贴了六棱柱、三棱柱这些生活中难以找到的模型,有了这些简易模型,在讲解投影、截面这些知识点时,就能具体化,学生也就更容易掌握。
  五、有效利用电脑知识辅助教学
  用来教学的多媒体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尤其对那些概念性、旋转性、分解性的知识极有帮助,但多媒体教室一般每所学校也就一间。像我们学校,24个初中班,只有一间多媒体教室,很难协调用,那我们只有从网上下载一些以备课堂用。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知识复习时,我就从网上下载几个卡通画: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上面分别写着SAS、ASA、AAS、SSS、HL,用小黑板找出一些题目:①已知AB=AC,AD=AE, ∠1=∠2,证△ABD≌△ACE,要用到______定理;②已知,AB⊥BC,AD⊥DC,垂足分别为B、D,∠1=∠2,欲证△ABC≌△ADC,要用到______定理;③已知,AB=DC,AD=CB,欲证△ABD≌△CDB,要用到______定理;④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或否)全等,要用到______定理。
  有这些卡通画作引子,整个课堂被激活了,立刻出现了积极思考的场面,凝视、商讨、兴奋,那些平时精力总是不太集中的学生,手也举得高高的,有的同学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竟然微微站起,谁不想早些公开自己的朋友呢!
  因陋就简地用一切可利用的物体,形象教学,学生在形象的展示、实践中化抽象为具体,知识的大世界就撬动了!
  (作者单位:江西省峡江县教研室)
  责任编辑:廖肇银
其他文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的是,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对于数学教学来说也不例外,更何况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生预习新知,是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预习的作用  1. 预习——让学生学会学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始。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解能力对知识内化,经常预习,自学能力明显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倍增。这是必须重视的。  2.预习——给学生探讨时间
期刊
案例:教学三位数加三位数  ……  师:你会用竖式计算344+283吗?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独立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我是先从个位加起,4加3得7,个位上写7,4加8得12,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2,百位上3加2再加上1得6,所以得数是627。  教师又请了两位同学说计算过程,都是从个位加起的,我正想总结时,忽然一个同学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是从百位加起的
期刊
平时的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主宰者”,教学的模式一般是一张范画,少儿跟着学,很少顾及少儿的个体差异与先前经验的激活与迁移,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少儿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摒弃了少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所以,在这种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下,通过新的美术课题《从家乡画起》来引导孩子主动的认知从小生活在独特的客家环境符号里,从而创作新的艺术感知,达到艺术审美情趣的提高,挖掘少
期刊
近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特点,陆续构建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并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其中德育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感觉最有成效,笔者认为主要得益于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注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让学生拥有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话语权”, 给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表演权”, 并进一步在研究性道德学习中引导了学生自觉体悟校园道德文化,使其真正实现了道德上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一
期刊
初中学生学习写作,其最基本的目的应当是获得通过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而不是要做文学家。现在写作教学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赶着所有学生往文学道路上奔。当然,这一点不能全怪教师,因为富有文采的文章可以获得高分。故而,既要求学生做到内容丰富,观点鲜明,又要求做到文采飞扬,就成了一种必然了。而就学生这点阅历、阅读量和文学素养怎么做得到?于是,教师心急如火,不断引导学生,让学生反复地练习。结果,教师自己苦得不行,
期刊
摘 要:立足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及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期刊编辑》课程改革中创设“编辑部”为教学情境,以“编辑部+项目”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实践,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旨在探索一条以适应出版行业发展需要的高职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组织新模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编辑部+项目”;课堂教学组织  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当前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使高
期刊
为了指导好学生写作,我曾迷茫困惑,经历过磕磕碰碰,也有过徘徊、失落。但是看到每一届学生的作文从稚嫩变得成熟,从粗糙变得精致,我品尝到了探索的喜悦和收获的幸福,特别是在一次次的作文比赛中屡屡有学生获奖,他们获奖后灿烂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和最有效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
期刊
一篇美文就是一座宝山,学生不善阅读就会像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手回。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美文,如同进行一趟美丽的旅行,亮了眼睛,美了心灵。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这一课,笔者从乐曲、语言、情感、人格等方面入手引导,让学生增添了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和爱的教育。  一、借助画面,感受乐曲美  语文课程以感性见长,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很感兴趣。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
期刊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及其标准  所谓高效课堂,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其基本要素由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三部分组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终极目标。目前全国出现的昌乐二中、枝江中学等高效课堂模式都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传统教学的改革,一
期刊
导入是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好的课堂导入就像这支点燃的火焰,能迅速让学生融入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之中。  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让这支火焰真正实现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新课程教学实践,找出了一些符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