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说普通话,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而说好普通话,则是对语音工作者以及相关职业人员的更高要求。普通,就是平常的、一般的意思,但当与“话”组合成词的时候,它就不那么普通了,难怪乎“普通人不说普通话”自然就成了天经地义。我本普通,故而把话也打上了“普通”的烙印,居然方便了他人、服务了社会、丰富了人生。
我的家乡是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的五莲县,由于建制较晚,加上县域是由日照、莒县、诸城等县市区划而来,所以这里的方音不仅具有山东方言东潍小区的一般特点,还存在着“邻村不同音”的方音多样性的有趣现象。
小时侯的我,说着一口流利的、不知道传承几代、几十代人的方音,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对错,一样的表达、一样的沟通、一样的传递着生活的信息和情感,语音的社会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记不起是哪年哪月哪日观看的第一场电影,说不清哪年哪月哪日收听的第一次广播(或许收听广播要比观看电影更早些,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密度上广播确比电影大的多),但骨子里两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积淀,血脉中央央大国智慧传播“书同文”的流淌,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共同语,我有一种初识不陌生,句句入心扉的感觉。于是,普通话便走近了我。
起初,听普通话是幸福的,而说普通话却是痛苦的。一来周围没有一人会说普通话,就连我们儿时崇拜的老师也是一口纯正的方音土语;二来哪怕你在课堂上发准几个标准的音节,也会遭到同学们包括知心伙伴的讥讽和嘲笑。一度我曾感到困惑和不解。但是美妙动听的普通话语音却实在让我割舍不下,于是乎电影台词和播音模仿就成了我的“地下语言”。
可是等我录下音来,那不堪入耳的声、韵、调错误和生硬笨拙的语流表达,实在让我尴尬和不安。学,下决心学!但怎么学,跟谁学?于是我找来了小学语文书,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结果是传统的发音习惯使我错而不知错。此时的困惑又成了一种莫大的打击。此时的我已读高中,就在那时,我却萌生了一种责任。我坚持着,只要有机会,只要是学习,我始终固守着自己那片贫瘠而又虔诚的语音圣地。于是乎,这一时段的普通话就成了我不伦不类、“琵琶遮面”的“书面语言”。
“怎么学”“跟谁学”之后,我调整了学习方向,把语音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收听收视上。我还专门拜师学说普通话。这一招很奏效,不仅语音有很大进步,而且语流也抑扬跌宕、有模有样起来。不过,在某些语音方面、语流表达和节律把握上还是不够精确、完美,譬如n、nɡ这两个浊辅音,其发音位置,发音方法的理论表述,虽然都了解、明白,但发音感觉却总是找不到。天道酬勤的是,一首由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顿时茅塞顿开。由此我的语音学习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点滴成河,逐渐进步,很快就成了我的“职业语言”。我有幸于200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的语音学习热情倍加高涨,学习氛围倍加浓厚,专业素质随之不断提升,逐步掌握了科学发声的一般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呢?影响说好普通话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其中和谐音色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
和谐音色是发声技巧的综合反映。发声技巧主要包括气息控制、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和嗓音保健等核心要素。因此,这些发声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严谨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指导,也非一日之功。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发声作为一门技巧,有从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流派的特征,所以,也就无不打上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互攻讦、各自为宗的伪学术烙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寸短尺长、无所适从的非学术氛围。求学者拓路无门而又不能自己,往往落得个顾此失彼,不得要领的结果,即使在某一时刻、某个环节上找到些须感觉,也总达不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脱俗境界。
那么,有没有一个更为便捷、更为实用和易于操作、掌握的办法呢?能不能从根本上为自己的嗓音“美容”呢?答案是有的,音高融合是可能的,这就是:“哼鸣”的拓展训练。
“哼鸣”训练是发声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共鸣的训练范畴。“哼鸣”的要求是:双唇吻合,牙关微开,舌尖抵下齿龈,舌体后缩,舌根隆起与软硬颚交界处接触,软颚降下,打开鼻腔通道,声带颤动,“m”本音发出。此时用手抚胸有明显的振动感(胸腔共鸣的体现),双唇发麻(口腔共鸣的体现),鼻孔部发痒(头腔共鸣的体现)。
“哼鸣”训练,一般可采取平伸、上绕和下绕三种方式展开。平伸,就是哼鸣时声带均匀颤动;上繞,就是哼鸣时声带由松而紧的不均匀颤动;下绕,就是哼鸣时声带由紧而松的不均匀颤动。这些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看是科学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初学着往往坚持不下来,主要是因为单纯地发“m”本音,或上绕或下绕,枯燥单调,声音难听;有的因为急功近利,或一时找不到感觉、或一时体会不到功效,于是乎便改弦更张,另觅他径去了。
“哼鸣”的拓展训练,借鉴和吸取了“哼鸣”的合理内核,把枯燥的练习变为趣味的吟唱,一举两得,其乐无穷。训练程序是:
(一)坐立姿势
站姿:身体直立,两肩放松;头部端正,表情积极,眼睛平视,下巴微收;胸部前挺,腹臀收束;双腿挺拔,女“丁”(丁字步)男“八”(八字步);
坐姿:上身要求同站姿。小腿等高,坐高适宜;虚坐忌满,便利呼吸;两腿分开,与肩比齐。
(二)呼吸要求
采用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吸气时两肋能迅速主动地扩展开来,进气快,部位深,气量足;呼气时两肋保持并逐渐放松,使气流有效贮藏,然后再缓缓排出体外,呼出气流均匀、集中。
(三)面部及口腔状态
一是提颧肌。颧肌指的是面部两侧的肌肉群。颧肌提起,使得双唇以及面部肌肉群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协调的状态,不仅对发音有利,对心情、心理的调节也有一定功效。
二是降软腭。软腭就是处于硬腭后小舌前的部分。降软腭,就是由平展状态刻意降下,打开鼻腔通道,便于音波从鼻腔通行、运动。
三是开牙关。开牙关就是将上下齿(特别是后槽牙)打开。牙关的开张要保持相对一致,不可前宽后窄,而应该自然地呈现一种倒“u”型。
四是紧控唇。控唇主要是为了调控声波呼出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巩固、调整和改善元辅音特别是双唇音发音的状态。控唇时,由于颧肌提起,牙关打开,两唇唇角自然提起,呈现一丝微笑状。
五是松下巴。牙关打开,下巴自然就会松开,但开口度不易过大,要注意松的适度。正确的状态应该是轻松、自然,不紧张,有一种悬而不掉的感觉。
哼鸣的拓展训练,讲究循序渐进。要严格按照提颧肌、降软腭、开牙关、松下巴、紧控唇、混合息的要求,保持好发声状态,发出像我们日常喊“妈”而未出口的“m”本音(有鼻痒唇麻的感觉),此时,不要打开双唇,由鼻腔呼出声波、吸入气息,借用“m”本音,然后随心所欲地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只借用歌曲旋律),或者读诵文章、诗篇(只借用音节声调)。
需要指出的是:在多个发声腔体保持积极状态的前提下,一定要留心气流的运动轨迹,既不可滞留于胸,也不可停留于口,还不能偏重于鼻,而应该互相兼顾,均匀分配,将三腔腔体充分打开,让气息经颤动后产生的声波在流经的腔体形成“环绕”效果,最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共鸣。这样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少则几星期,多则几个月,训练者自会有意想不到的神来收获。
我的家乡是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的五莲县,由于建制较晚,加上县域是由日照、莒县、诸城等县市区划而来,所以这里的方音不仅具有山东方言东潍小区的一般特点,还存在着“邻村不同音”的方音多样性的有趣现象。
小时侯的我,说着一口流利的、不知道传承几代、几十代人的方音,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对错,一样的表达、一样的沟通、一样的传递着生活的信息和情感,语音的社会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记不起是哪年哪月哪日观看的第一场电影,说不清哪年哪月哪日收听的第一次广播(或许收听广播要比观看电影更早些,而且可以肯定的说密度上广播确比电影大的多),但骨子里两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积淀,血脉中央央大国智慧传播“书同文”的流淌,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共同语,我有一种初识不陌生,句句入心扉的感觉。于是,普通话便走近了我。
起初,听普通话是幸福的,而说普通话却是痛苦的。一来周围没有一人会说普通话,就连我们儿时崇拜的老师也是一口纯正的方音土语;二来哪怕你在课堂上发准几个标准的音节,也会遭到同学们包括知心伙伴的讥讽和嘲笑。一度我曾感到困惑和不解。但是美妙动听的普通话语音却实在让我割舍不下,于是乎电影台词和播音模仿就成了我的“地下语言”。
可是等我录下音来,那不堪入耳的声、韵、调错误和生硬笨拙的语流表达,实在让我尴尬和不安。学,下决心学!但怎么学,跟谁学?于是我找来了小学语文书,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结果是传统的发音习惯使我错而不知错。此时的困惑又成了一种莫大的打击。此时的我已读高中,就在那时,我却萌生了一种责任。我坚持着,只要有机会,只要是学习,我始终固守着自己那片贫瘠而又虔诚的语音圣地。于是乎,这一时段的普通话就成了我不伦不类、“琵琶遮面”的“书面语言”。
“怎么学”“跟谁学”之后,我调整了学习方向,把语音学习的重点放在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节目的收听收视上。我还专门拜师学说普通话。这一招很奏效,不仅语音有很大进步,而且语流也抑扬跌宕、有模有样起来。不过,在某些语音方面、语流表达和节律把握上还是不够精确、完美,譬如n、nɡ这两个浊辅音,其发音位置,发音方法的理论表述,虽然都了解、明白,但发音感觉却总是找不到。天道酬勤的是,一首由香港歌手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顿时茅塞顿开。由此我的语音学习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点滴成河,逐渐进步,很快就成了我的“职业语言”。我有幸于2006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播音主持专业。在大学老师的精心辅导下,我的语音学习热情倍加高涨,学习氛围倍加浓厚,专业素质随之不断提升,逐步掌握了科学发声的一般规律。
那么,怎样才能说好普通话呢?影响说好普通话的环节和因素很多,其中和谐音色是一个不应忽视的问题。
和谐音色是发声技巧的综合反映。发声技巧主要包括气息控制、共鸣控制、吐字归音和嗓音保健等核心要素。因此,这些发声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严谨科学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指导,也非一日之功。不无遗憾的是,由于发声作为一门技巧,有从属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艺术流派的特征,所以,也就无不打上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互攻讦、各自为宗的伪学术烙印,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寸短尺长、无所适从的非学术氛围。求学者拓路无门而又不能自己,往往落得个顾此失彼,不得要领的结果,即使在某一时刻、某个环节上找到些须感觉,也总达不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脱俗境界。
那么,有没有一个更为便捷、更为实用和易于操作、掌握的办法呢?能不能从根本上为自己的嗓音“美容”呢?答案是有的,音高融合是可能的,这就是:“哼鸣”的拓展训练。
“哼鸣”训练是发声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共鸣的训练范畴。“哼鸣”的要求是:双唇吻合,牙关微开,舌尖抵下齿龈,舌体后缩,舌根隆起与软硬颚交界处接触,软颚降下,打开鼻腔通道,声带颤动,“m”本音发出。此时用手抚胸有明显的振动感(胸腔共鸣的体现),双唇发麻(口腔共鸣的体现),鼻孔部发痒(头腔共鸣的体现)。
“哼鸣”训练,一般可采取平伸、上绕和下绕三种方式展开。平伸,就是哼鸣时声带均匀颤动;上繞,就是哼鸣时声带由松而紧的不均匀颤动;下绕,就是哼鸣时声带由紧而松的不均匀颤动。这些方法从实践的角度看是科学的,也是有效的。但是初学着往往坚持不下来,主要是因为单纯地发“m”本音,或上绕或下绕,枯燥单调,声音难听;有的因为急功近利,或一时找不到感觉、或一时体会不到功效,于是乎便改弦更张,另觅他径去了。
“哼鸣”的拓展训练,借鉴和吸取了“哼鸣”的合理内核,把枯燥的练习变为趣味的吟唱,一举两得,其乐无穷。训练程序是:
(一)坐立姿势
站姿:身体直立,两肩放松;头部端正,表情积极,眼睛平视,下巴微收;胸部前挺,腹臀收束;双腿挺拔,女“丁”(丁字步)男“八”(八字步);
坐姿:上身要求同站姿。小腿等高,坐高适宜;虚坐忌满,便利呼吸;两腿分开,与肩比齐。
(二)呼吸要求
采用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方法,吸气时两肋能迅速主动地扩展开来,进气快,部位深,气量足;呼气时两肋保持并逐渐放松,使气流有效贮藏,然后再缓缓排出体外,呼出气流均匀、集中。
(三)面部及口腔状态
一是提颧肌。颧肌指的是面部两侧的肌肉群。颧肌提起,使得双唇以及面部肌肉群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协调的状态,不仅对发音有利,对心情、心理的调节也有一定功效。
二是降软腭。软腭就是处于硬腭后小舌前的部分。降软腭,就是由平展状态刻意降下,打开鼻腔通道,便于音波从鼻腔通行、运动。
三是开牙关。开牙关就是将上下齿(特别是后槽牙)打开。牙关的开张要保持相对一致,不可前宽后窄,而应该自然地呈现一种倒“u”型。
四是紧控唇。控唇主要是为了调控声波呼出的质量,同时也是为了巩固、调整和改善元辅音特别是双唇音发音的状态。控唇时,由于颧肌提起,牙关打开,两唇唇角自然提起,呈现一丝微笑状。
五是松下巴。牙关打开,下巴自然就会松开,但开口度不易过大,要注意松的适度。正确的状态应该是轻松、自然,不紧张,有一种悬而不掉的感觉。
哼鸣的拓展训练,讲究循序渐进。要严格按照提颧肌、降软腭、开牙关、松下巴、紧控唇、混合息的要求,保持好发声状态,发出像我们日常喊“妈”而未出口的“m”本音(有鼻痒唇麻的感觉),此时,不要打开双唇,由鼻腔呼出声波、吸入气息,借用“m”本音,然后随心所欲地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只借用歌曲旋律),或者读诵文章、诗篇(只借用音节声调)。
需要指出的是:在多个发声腔体保持积极状态的前提下,一定要留心气流的运动轨迹,既不可滞留于胸,也不可停留于口,还不能偏重于鼻,而应该互相兼顾,均匀分配,将三腔腔体充分打开,让气息经颤动后产生的声波在流经的腔体形成“环绕”效果,最后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共鸣。这样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少则几星期,多则几个月,训练者自会有意想不到的神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