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时代的痛苦心灵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tao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建民大学毕业后,学术兴趣逐渐集中到中国医疗史上,这一选择与当时台湾史学界医疗史渐兴的风气转变紧密相关。其后,李建民陆续著有《中国古代游艺史—乐舞百戏与社会生活之研究》(一九九三)、 《方术·医学·历史》(二○○○)、《死生之域——周秦汉脉学之源流》(二○○○)、《生命史学—从医疗看中国历史》(二○○五)、《旅行者的史学—中国医学史的旅行》(二○○九)、《华佗隐藏的手术—外科的中国医学史》(二○一一)、《从中医看中国文化》(二○一六)等。他尝试在“医学史、社会史、文化史(中)寻求交集,另辟新领域”,并表示其研究的初衷是希望读者能够“获得对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热情与委身”。由此可见李建民的文化关怀。但这样的关怀在近些年台湾社会的时空环境中,已经逐渐地被边缘化了。时代风向的瞬息万变让他敏感的心灵陷入了挣扎矛盾的痛苦当中,《隔岸繁花—一个历史学家的心灵之旅》便是这一心灵轨迹的文字记录,该书收集了李建民一九九九至二○○九年发表在《校园》杂志的五十篇学术随笔,是作者写给“青春”最优雅的五十封情书,内容上涵盖了“信仰、亲情、爱情及家国的恋恋情深”(《隔岸繁花·自序》,下引此书只注页码)。虽然其中有一定的虚构情节,但文字背后所流露出的对生命和文化的关怀依然清晰可见。
  李建民的祖父十三岁时到台湾定居、经商,生意做得很大。一九三六年,他的父亲随祖母回到广东梅县养病,随即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八年之后才得返台湾。回到台湾的李父因不会闽南语而被人目为外省人,而他也自嘲说自己也算个新外省人吧。李建民生于一九六二年,童年时代家庭不断迁徙,频繁改换住地对他的性格产生了影响—缺少安全感。六十年代之于他的记忆还有当局发起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我不知道日后的历史学家如何评价这个运动,至少我这根羽毛是在这种现实与想象的氛围中,培养起中国文化的理想主义情愫”(38页)。
  中学时代的李建民成绩平平,家中“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气味”(75页),因此他养成了阅读、看电影、进教堂的习惯。他开始阅读茨威格等人的作品。七十年代留给他的另一层记忆是乡土思想,“但当年在我心中萌芽的‘乡土’思想是带着浓厚的中国性的”(43页),他们所关心的是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但这一文化性的乡土认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快被政治性的本土认同给淹没,台湾社会中的认同分裂也愈发显现。
  结束服役后,李建民进入台大历史系读书,“一心以为读史可以解答生命之中的困惑,一心以为读史可以指引中国未来之路向”(107页)。“兴灭继绝”是中国传统知识人可贵的精神,李建民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在面对当局蛮横地焚烧《雷震日记》时起而反抗,发动联署,虽然无果而终,但也可看出他身体中的一腔热血与正义感。八十年代末期,台湾地区结束了漫长的戒严时期,也开启了民主化思想在制度层面落实的历程。但台湾的民主化运动自始便夹杂着本土化的诉求,并且随之呈现出一种民主化逐渐被本土化绑架的态势。在九十年代以来的话语体系中,本土化的论述就意味着政治正确。“有人早就放弃了理想,大部分人向现实妥协,当年躲在书房里专心著述的人,现在喊起‘爱台湾’比谁都大声;台湾终于变成了一个无从指认的社会。”(111页)
  九十年代以来,本土化思潮扩及台湾社会的各个层面。老一辈学人逐渐凋落,对他们的评价也显示出学术领域的分裂。以钱穆为例,他所代表的民族本位文化史观的话语空间日趋逼仄,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受到质疑与扬弃,然而,李建民说:“恰恰相反,我年过中年,对钱先生的治学与人格的敬爱却是与时俱增。少数知识人利用既成的政治声势与力量,并根本质疑中国文化的超越层面,应该是近年来台湾社会不断动乱甚至崩裂的造因吧。”(152页)当本土化的话语与认知逐渐成为潮流所向之时,坚守对中国文化超越层面的认同便逐渐地被边缘化了。“绝大部分的人随波逐流甚至趋炎附势,不合时宜的人命定是要寂寞了。”(172页)一九九六年是李建民对台湾社会观察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历程中“夹杂着期待与破灭、疏离与代祷、悔改与逃避”(191页),他开始对史家的诚实问题产生新的认知:“‘学术民粹主义’是意识形态的牢笼;而历史学者可说是追求‘真实’最大的敌人。”(《生死之域》简体字版导言)“历史往往迫于现实需要不断重写,而基于政治考量可以隐藏、变造历史真相也是常有的事。一个训练有素的历史家当然不会故意虚造史实,但唯有他/她们自觉地体会‘诚实’的艰难,历史才可能说出真话。换言之,历史家在‘自律’的创作状态,充分发挥其专业能力与想象力,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193页)李建民的这段话自然有所指,他认为有些史学工作者在进行相关论述时已经背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
  时代背景铸造的语境处处提醒着他要选择自己的定位与姿态,如果缺少一定的独立思维,可能他也早已在众声喧哗中随波逐流了。对于两岸因政治对立产生的种种乱象,作为历史学家的他,想到的是历史的遗留。“这十年来,我们无日无之的政治纷争将为后代子孙留下什么?资产或负债?我们的路是愈走愈开阔还是困坐愁城?”(237页)这样的问题至今仍然值得直面而深思。
  在香港客座讲学期间,李建民写作了《隔岸繁花》一文,两个故乡,一边是广东梅县,一边是屏东万峦,这两个故乡在这个时代仿佛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当读到报端的文字“如果一个地方连国家认同都有分歧,则民权的行使必然扣紧主权问题而失去它应有的秩序”时,他又一次陷入了沉思。因为在他身处的台湾社会,民主建设已经深深地被本土诉求给绑架了。在这个裂变时代,他的心灵是痛苦的,他反复吟诵着闻一多的《祈祷》: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告诉我,不要喧哗。
  其实,李建民也是幸运的,生命史学的研究,恰到好处地将他对生命与文化的认知结合到了一起。他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和认知是深刻而多元的,带着这种对现实生命的体认进入到千年相续的古史当中,他的收获一定是足以自娱娱人的。“我人在其中又仿佛置身事外,被生命的刹那与永恒吸引着;既陶醉其间,又不时想抽身远离。唯一不变的是我对中国史的衷情与热爱吧。”(《生命史学·自序》)
  (《隔岸繁花—一个历史学家的心灵之旅》,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二○一一年版)
其他文献
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晋书·王羲之传》),人称“右军”。读《晋书》,所见任会稽内史者往往带军号,但有所不同。  琅琊王氏有三人出任会稽内史。羲之从叔王舒,“时将征苏峻,司徒王导欲出舒为外援,乃授抚军将军、会稽内史,秩中二千石”(《王舒传》)。羲之从弟王彪之,“为镇军将军、会稽内史,加散骑常侍,居郡八年,豪右敛迹,亡户归者三万余口”(《王彪之传》)。王羲之次子凝之,“仕历江州刺史,左将
今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以5胜4负列分站赛第二名,总决赛以2胜3负最终获第五名。国际排联对今年的世界女排大奖赛做出赛制调整,将28支参赛队伍分为三个档次,包括中国女排在内的世界排名前12位球队被分在第一档次,这意味着分站赛场场都是硬仗。第四周大奖赛第一档次总决赛的参赛资格也有变化,从原来分站赛排名前五的球队减为第一档次排名前四的球队加上第二档冠军球队以及东道主日本队。  前几年中国女排参加的分站
险夺英超金靴奖瓦尔迪在英超莱切斯特城队和英格兰队担任前锋,至今在中国球迷中名气不大,但他却在33岁198天时获得英超金靴奖的荣耀。进入而立之年,瓦尔迪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面对诸多后卫的严密防守,仍能打入23球。虽然只比紧随其后的阿森纳队前锋奥巴梅扬和南安普顿队前锋英斯多一球、但也能证明了他的比赛实力和专注程度。过去,获得英超金靴奖年龄最大的球员是来自科特迪瓦的前锋德罗巴,当时32岁。英超金靴奖年年
@阳阳在哪儿呢:武磊这状态如果放在世预赛,我想我已经在计划去俄罗斯的行程了。@乐木可乐:这个周末,埃及武磊、阿根廷武磊、葡萄牙武磊联手上演大四喜致敬中国武磊。@生如夏花_199510:只能在俱乐部,到了国家队就不行了,我说的是梅西。@罗啓动_:看了下射手榜,武磊是在国外联赛踢球吗?@莎杨拉拉焕:为什么皇马不买武磊?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武磊曾公开表示,只会去巴萨!@清风扑面:武磊的射术不行,但他的意识
为什么上山容易下山难?爬山主要是由低向高的运动,要把身体重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需要很多能量,肌肉要做出大量的功,发出持久的力,这也是人们爬山健身的主要目的,即借此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心肺系统功能。从感觉上说,上山很累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许多人实际上不怵上山却怕下山,因为下山时往往大腿肌肉发酸发软,甚至膝关节疼痛,支撑不住身体,有的年轻人索性跑着下山,难怪民间有“上山容易下山难”的说法。其实,这是人类
林疯狂重返大纽约  肯尼·阿特金森被任命为篮网主教练后,立即给林书豪打电话。他给林书豪的许诺是“担任首发控卫”。这给了林书豪充分的理由离开夏洛特。对他而言,首发控卫是梦寐以求的角色。过去的那个赛季里,他担任肯巴·沃克的替补。即便同时在场,他也只能客串二号位,那不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如今,尽管身处一支实力有限的球队,毕竟是林书豪第一次以领袖球员的身份出现在一支NBA球队。阿特金森希望林书豪承担起职
谈到张玉宁留洋,很容易将话题引向国家队的发展,一个普普通通的张玉宁无法改变国家队的现状,一个庸庸碌碌的张玉宁恰恰是中国足球的悲哀,中国历史上的留洋球员都是如此。从张玉宁身上引出中国留洋球员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独善其身?独善其身不是急于转身,更不是逃避艰巨的挑战,而是在考验中磨砺自己,从而不被消磨。如张玉宁这样的留洋球员,若是没有太值得彰显的功绩,就不要把零零碎碎的闪光瞬间看作镀金,更不要单纯地认为
体育改革,首先是转变观念,但许多情况下,观念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远不如人事更迭和机构变迁来得更直接,更受人关注。里约奥运周期过去,翻开新的一页。几个月来,一些运动项目的管理机构和国字号队伍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出乎意料的不在少数。队伍要不要设总教练或主教练?实行总(主)教练负责制的时候,当然要设。乒乓球和羽毛球队今后不设总教练了,谁来负责?不详。强如女排这样的队伍正在此时增设了总教练,又是为何?同样不
书库角落黑色厚木书架上的那排旧书,久被尘封,已未可言香。一本本细细翻阅过去,竟翻出一本《画室》来。纸已极黄了,薄脆得几乎一搓便能搓成一把粉末。旧杂志毕竟比不上旧书可堪摩挲,然而内容却可同样喜人,值得玩味。这本杂志是一八九八年冬季的特刊,标题是“现代藏书票及其设计者”,昔日的书主定然也是位爱书人,杂志墨绿色封面里页上便贴着一张木刻藏书票:少女手持书本倚栏而坐,窗外是风云山水,长裙的波纹虽不很精致,但
晚近以来,我先是几乎脱口而出地,但此后又是念念不忘地,提出了所谓“大空间”和“小空间”的理解框架。而开诚布公地、开宗明义地讲,这个框架的提出,首先就是为了避免以往在普世主义—特殊主义、绝对主义—相对主义之间所遇到的各种纠缠与陷阱。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曾在《文化观的钟摆》一文中,描绘过在这两者之间的左右为难。  正是鉴于这样的困扰,我这一次毋宁从传播学的意义上,再提出一种“价值中立”的框架,希望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