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q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6.2±8.4)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前列腺体积(77.3±21.6)ml。术前PSA(3.5±0.9)(0.6,7.1)ng/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7.9±1.8)ml/s,残余尿量(82.3±26.3)ml。生活质量评分(QOL)(4.9±1.1)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5.4±7.6)分。218例均行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绿激光设备采用800 μm直出绿激光光纤,汽化功率为80 W,止血功率为20 W。手术采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患者取截石位。于前列腺5、7、12点处从膀胱颈至精阜射精孔平面汽化切割出3条沟,深达并显露包膜,建立以5、7、12点和外科包膜层面为基础的"三线一面"解剖标志。沿包膜层面以镜鞘剥离和汽化切割相结合的方式将增生腺体按"三叶法"剜除,剜除后组织推入膀胱,用组织粉碎器粉碎后取出。记录汽化剜除时间、组织粉碎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变化、膀胱持续冲洗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Qmax、残余尿量、IPSS和QOL评分,记录术后相关并发症如尿道狭窄、尿失禁等。尿急伴有尿液不自主流出定义为急迫性尿失禁,咳嗽后尿液不自主流出定义为压力性尿失禁。根据每天尿垫使用量评估尿失禁程度:1~2块为轻度,3~4块为中度,≥5块为重度。

结果

本组21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8例(3.7%)术中发生包膜穿孔,无膀胱穿孔病例。汽化剜除时间(42.5±8.3)min,组织粉碎时间(12.1±3.4)min。血红蛋白丢失量(4.7±1.3)g/L,无输血及二次手术止血病例。术后平均膀胱持续冲洗时间(6.3±1.6)h,平均留置导尿时间(1.2±0.2)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0.7)d。术后1个月复查Qmax(18.5±4.8)ml/s,残余尿量(6.4±1.9)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个月复查QOL评分分别为(2.1±0.4)分和(1.7±0.5)分,IPSS分别为(9.5±2.8)分和(7.1±2.1)分,术后3个月与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复查前列腺体积(34.6±6.3)ml,PSA(2.4±0.5)ng/m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12个月,11例术后1个月出现不同程度控尿不佳,6例为急迫性尿失禁,予药物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控尿良好;5例为压力性尿失禁,其中轻度4例、中度1例,3例予药物治疗和盆底肌肉锻炼,术后3个月控尿良好,2例术后3个月每日尿垫用量减少至1块。随访中共发现尿道狭窄24例,16例为前尿道狭窄,予规律尿道狭窄扩张3个月后治愈;8例为膀胱颈口挛缩,行膀胱颈口电切术及规律尿道狭窄扩张后排尿通畅,电切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

结论

直出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剜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症状评分可获得明显改善等优点,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其他文献
电力负荷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多气象因素影响下的短期负荷预测任务,提出改进Apriori关联度分析及飞蛾火焰优化的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算法的电力负荷短期预测新方法.首先,提出改进Apriori算法分析气象因素与负荷之间的关联程度.依据分析结果除去非必要气象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人体舒适度评价指标.其次,将降维后气象数据结合地区负荷数据作为模型输入.最后,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进行短期负荷预测建模,并结合飞蛾火焰优化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来优化模型.通过对某地区负荷数据协同气
期刊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出行存在时间、空间上的不确定性,考虑时空分布的EV负荷预测是研究其与电网之间的交互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站选址定容、实现有序充电的重要基础.以电动私家车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出行起讫点矩阵(Origin-Destination Matrix,OD矩阵)考虑时空分布的EV负荷预测方法.首先根据电动汽车充电模式等影响充电负荷的因素,建立充电负荷基础参数的概率模型.其次由实际路网建立其拓扑结构模型,由OD矩阵结合Floyd算法模拟电动汽车最短距离出行轨迹,采用车速—流
现有的10 kV配电网避雷器隐患查找易受接地电流大小影响且无法有效识别.针对避雷器隐患定位困难的问题,着眼于直流信号对电缆电容电流的屏蔽能力和避雷器温升变化特点,研制出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线路无间隙避雷器隐患查找的高压直流恒流源.利用交流斩控调压电路的规律与漏磁变压器稳定电流特性,同时采用霍尔传感器对信号进行检测并有效屏蔽磁场.结合避雷器温升与直流电流关系的试验结果,根据故障点两侧故障电流方向关系,实现避雷器隐患查找.通过PSCAD仿真及现场实际故障数据表明:基于高压直流恒流源产生直流信号注入线路,红外升温明
针对公共建筑室内单一热环境问题,提出利用传统风口实现室内非均匀环境的解决方法.首先通过UG建立室内模型,利用CFD对冬、夏季工况下传统风口实现室内非均匀环境可行性进行探讨.室内添加人体、电脑热源项,模拟办公人员对室内非均匀环境的影响,使用MATLAB计算核心送风面积,并引入温度梯度、不均匀系数对非均匀室内环境进行量化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传统风口非均匀送风在夏季工况下更容易实现,并且室内环境有较强的非均匀性,温度不均匀系数达到1.17.
次同步振荡是一种严重威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故障,围绕其产生机理与抑制措施,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但是,关于不同线路模型对仿真分析的影响,并未有相关文献介绍.为了探究在进行仿真分析时不同线路模型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各自的分析适用范围,通过比较不同线路模型的阻尼水平,总结各线路模型对仿真分析串补次同步振荡现象的影响,并使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进行仿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集中电感电阻模型、π 模型、Bergeron模型的阻尼水平相当,JMarti模型所提供阻尼水平最大.在进行一般分析时,可使
为提高配电场域网节点间的传输速率和连通率,构建了具有高速电力线宽带载波和微功率无线通信能力的混合多径双模异构配电场域网.首先论述了该场域网的拓扑结构、组网过程以及维护机制.其次设计了一种滑动窗口加权平均链路度量方法,采用改进的跳数受限Bellman-ford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混合多径路由,并使用最近最多使用策略对各节点路由进行分散更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多径并发数据传输动态决策算法.最后将构建的该场域网应用到配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并在实验室和工程现场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场域网比单模场域
特种加工技术能完成许多传统加工技术无法完成的加工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再制造领域.再制造是指对废旧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以达到弥补缺陷、再次使用的目的,该技术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节约资源.本文首先对再制造的工艺流程进行简介,再分别介绍磁力研磨技术、焊接技术、热喷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等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应用,最后对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进行初步展望.
为改善低温陶瓷结合剂的不足,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将铝粉添加到低温陶瓷结合剂中,使用真空热压烧结炉进行烧结,探究铝粉改性低温陶瓷结合剂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当金属铝粉质量分数为20%时,结合剂的抗折强度达到 116.32 MPa,比低温陶瓷结合剂抗折强度提高了 42%;结合剂的平均抗冲击强度为 13.01 kJ/m2 ,比低温陶瓷结合剂的提高了 414%.铝粉的添加对结合剂的密度影响不明显,但随着铝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结合剂的硬度整体呈下降趋势.铝粉颗粒在低温陶瓷结合剂中均匀分散,并且以金属铝的形态存
采用感应钎焊的方法,在堆焊层上制备金刚石耐磨复合涂层.对涂层进行磨粒磨损实验,并通过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磨损质量损失表征钎涂界面的组织和磨痕特征.结果表明:金刚石复合涂层形成良好,金刚石弥散分布在复合涂层中,钎料与堆焊层之间形成了约 5 μm 的钎焊反应界面,并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在相同磨损实验条件下,堆焊层的质量损失为 0.601 2 g,钎涂金刚石再制造试件的质量损失为0.087 1 g,约为堆焊层的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