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铁钼镍合金中组分的测定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铜铁钼镍合金中各组分的测定,样品用王水消解处理,用Y为内标元素,以待测元素的含量为横坐标,待测元素积分强度和内标元素积分强度的比值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校准曲线,采用内标法进行检测.本文分别从仪器测量条件的选择,分析谱线的选择,精密度测试及加标回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RSD<1%(N=11),回收率在99%~101%之间.
其他文献
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峻,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性能优良、节能、反应条件温和的环境净化技术,在降解水体污染物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粉末状的光催化剂带来的难回收、易消耗、可能存在二次污染等问题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本文基于5种不同类型的载体,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易回收型光催化材料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某公司2.0Mt/a催化裂化装置油浆固含量长期偏高,带来催化剂单耗增大、催化剂跑损、设备磨损等运行和经济问题,本文从催化剂旋风分离效率入手,结合运行数据研究实施了悬浮分离系统入口尺寸、控制了新鲜催化剂中细粉含量、调整了雾化蒸汽和喷嘴线速等指标,运行结果表明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油浆中固含量大幅下降,消除了油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为装置安稳优运行提供了保障.
针对氧化铁红废水中硫酸根去除难等问题,以化学沉淀法为依据,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氢氧化钙含量、反应时间和pH对沉淀法测硫酸根的干扰,然后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氢氧化钙含量、反应时间和pH对去除氧化铁红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离子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含量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pH影响次,而反应时间影响较小.当氢氧化钙质量为3.3110 g,pH为6,反应时间60 min时,硫酸根的去除率可达80.92%.
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淫羊藿新苷A、宝藿苷Ⅰ、朝藿苷甲、朝藿苷丙等8种黄酮成分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XDB C18柱(2.1mm×50mm,1.8pm)分离,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进样量1 μL,检测波长为270nm,柱温30℃.8种黄酮成分可以实现完全分离,在0.2~2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大于0.9991,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94.6%□106.5%,相对标
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采用AAO+滤布滤池+紫外消毒组合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类标准.该工程为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集约化布置,处理工艺先进,智能化程度高,介绍了工程的工艺布置选择及设计参数.
水中碳酸根、重碳酸根和氢氧根的测定已成为测定水质情况的常见指标之一.在其他指标检测时均可直接采用含有一定量目标成分的物质作为质量控制的样品,但是由于三者在水中会发生反应,导致无法同时存在于水中,所以在测定三种成分时选取的质量控制样品成为了一个难点.本文选取总碱度作为质量控制的样品,其碳酸根检出限为6mg/L,重碳酸根检出限为3.05 mg/L,氢氧根检出限为0.85 mg/L,精密度为2.60%,标准物质的测试结果均在不确定度范围内,证明此操作可行,有效.
环境工程专业作为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联系最紧密的工科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结合湖南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新特征、现实困境、影响因素,提出了可供地方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借鉴的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路径,促进课程思政的发展.
基于美司那与甲基紫发生加成反应,首次提出加成反应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美司那含量的新方法.碱性三苯甲烷类染料甲基紫的测定波长在580nm处,加成反应后形成了无色的硫醚衍生物,据此建立了分析方法,其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在2.0~40.0mg/L,成功地测定了美司钠注射剂的含量,与文献提供的硫氰酸铁光度法所测结果一致.
分析化学在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主要是研究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环境中各类化学污染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化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样品的分析.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环境样品分析中常用的分析化学法,并探讨了分析化学在水体、空气和废气、土壤环境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是当下丙烯腈生产工艺的主要方法,此工艺中产生废水的装置分别为一、二段急冷管及四效蒸发装置,丙烯腈废水毒性大、有机负荷高、可生化性低,必须进行妥善处理.本文从已有技术出发,总结归纳了部分物理、化学和生物法处理丙烯腈废水及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型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最后针对当前的丙烯腈废水处理现状提出展望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