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在肥厚性硬脊膜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来源 :浙江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厚性硬脊膜炎(HSP)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症状,病因不明,致瘫率高,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极易误诊[1].活检病理诊断是HSP 诊断"金标准",但需要手术取标本,随着CT 和MRI 技术的发展,其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在HSP 诊断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2].本文回顾分析50 例HSP患者CT 和MRI 特征及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探讨CT 和MRI 在HSP 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生长速度快、浓度高的一种新型综合培养基;该培养基制备方法简便,可经反复高压蒸汽灭菌,保存期长。所试验的钩体菌株包括标准株(56601、5
Q热立克次体七医株用6种限制性平端内切酶分酶切,电泳回收0.2-7kb大小DNA片段,EcoRI位点甲基化,加上EcoIR接头,与去磷酸化λtgllDNA-EcoRI臂连接,经体外包装后感染E.coliY1090,建成含2.6×10^6重组子的表达型基因文加,随机选择的噬菌体
经皮肾镜取石术,凭借其微创、少痛、住院周期短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深受患者认可。但是,由于其手术期间经常需采用特殊的侧俯卧位,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恰当的通气模式选择尚不明
1994年流感病毒H3N2亚型HA1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过26年进化,共有114个核苷酸置换,引起51个氨基酸变异,变异比例为15.5%,自1968“香港流感”引起人类暴发流行以来,HA1基因核苷酸置换率4~6个/每年,氨基酸变异2~3个
“无脉症”多为广泛的动脉硬化所致,比较少见。本院诊治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3岁,因“睡眠规律异常,胡言乱语3d”于2011年9月10日入住本院。既往史(家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患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
一、本文用地理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血清流行病学等多种方法对湖南省36年钩体病进行了综合分析,阐明了我省钩体病疫区分布、流行强度、流行形式,查明了主要宿主及菌群(型)分布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于2011年4月19日下发通知,自2011年至201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是一种新型、微创气管切开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由于术中气管造口扩
目的:分析PBL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探寻改进措施,以提高呼吸科教学查房的教学质量。方法通过对呼吸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七年制五年级学生PBL教学模式备课时间进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