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海水与精神的孤岛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xiang123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印象中,迎兵对深度写作是不屑而为的,他在其小说集《万事都如意》自序中说:“每个人都有度过时光的方式,这些方式谁也不比谁更高尚……我喜欢喝酒,写小说,这两种癖好都会导致虚无。”这使他的小说拒绝因深度写作可能带来的故作高深,拒绝由隐喻书写可能带来的自我矫情。他的小说自有一种魅力:富有趣味地抚摸和敲打日常生活,看起来不求意义,漫不经心,其实有着一种机锋和冷幽默。而在《去江心洲》中,他似乎不再是一个嘴角挂着坏笑的嘲讽者,而变得疑虑重重起来,在用诘问的方式试图安顿那种叫心灵的东西:小说中的人物,丁小兵在犹疑地追寻,余晨在似是而非地解答,而孙蕹就是生活的谜团——难道年轻的光头迎兵也有了所谓“沧桑”的心境了?
  《去江心洲》文本的总体面貌就像一汪海水中突起一座岛屿——如果说关于“孙蕹老婆跳楼”事件真相的追寻,是精神的“孤岛”,那么“海水”就是与“采访之行”相关的漫漶不清的生活了。
  这座孤岛其实就是精神的困局。在以前的小说中,迎兵曾在情感旁逸斜出和酒液逸趣横飞中,寻找游离生活的出口,而这次他出逃到了江心洲。这次出逃是一次寻访之行:丁小兵去江心洲采访好人兼疑似同学孙蕹,由此衍生出对“孙蕹老婆跳楼”事件真相的探寻。据说,孙蕹老婆是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的,同行的余晨却觉得这件事有点蹊跷,并像破案似的提出了些许疑点:孙蕹夫妻俩为了美好的愿望来到江心洲,寻求一片清净之地,但为何他老婆会得抑郁症呢?假设孙蕹老婆是主动跳楼的,那么她一般会呈近乎直线的姿态下落,应该落在草地上,而不是落在水泥地上,等等。于是,丁小兵和余晨隐约有了个极为恐怖的猜测,想报警,想要探求孙蕹老婆跳楼的真相。而孙蕹则在一天夜晚的电话中说,他怀疑丁小兵是警察,是以采访的名义来对他实施抓捕的,并交代他和妻子结婚十多年,那晚因一根香烟的事儿吵架了,妻子诅咒他怎么不死在救火现场,他突然火就上来了,架着她的胳膊就往二楼的阳台外推,并活生生地掰开她抓住栏杆的手,把妻子推下了楼。之后他造成妻子跟自己吵架后跳楼的假象,想好说辞后,才打电话报了警。后来,他自我催眠时间一长,觉得她真的是自杀,跟自己没关系了。可在第二天早晨,孙蕹却概不承认昨夜所说“老婆是他推下楼摔死的”话,仍坚持她有抑郁症跳楼的。而饭馆小老板说:据他来看,孙蕹老婆正常得很,不会有抑郁症。正当丁小兵准备再问下去时,小老板的父亲却朝他儿子丢眼色,担心儿子话多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这些真假难分的叙事让这一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起来。这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小说到最后也没有揭露这个案件的结果,真相也恍惚不可知了。
  这是一个因渡轮事故而停航的江心洲,这是一个真相并未水落石出的“孤岛”,一切查无对证,没有定论,其实就是寻找无果的迷局、寻找不到出口的困境。这正如丁小兵的梦境那样:巷子里有一群人在奔跑,丁小兵和余晨一齐吼着“孙蕹、孙蕹”——难道他们是想用“命名”的方式,寻找人生的真相和精神的渡口吗?
  如果说“孙蕹案”这一核心事件在小说中是浮出生活的岛屿,那么这篇小说却又伸延出众多的枝枝蔓蔓,宛若漫漶生活的海水,充满着悖论、痛疼、迷失的漩涡,犹如卡西尔所说:“我们更多地是生活在对未来的疑虑和恐惧、悬念和希望之中,而不是生活在回想中或我们当下经验之中。”这是围绕采访人的生活和洲上所见所闻展开的:比如余晨因挤牙膏之事与妻子产生争执,忍了一年多后离婚了。他对生活的看法是,“真正使你感到疲惫的正是你所追求的東西,而追求带来的幻觉始终是永恒的。我不太了解女人,就拿咱们男人来说,在女人看来,男人就是一种让女人无法理解的动物”,并觉得子女们会重复自己走过的路。他来到前妻家所在的江心洲,躲避着老丈人,却被丈母娘责骂并索要婚姻损失费;比如失火之家的老太婆以前吃的苦太多,又没儿子生的全是丫头,在村子里总有点抬不起头的味道,因而嗓门比较大,看上去也比较凶。她家失火可能是因为丈夫王老汉夹着支烟睡着了的缘故,但老太婆一口咬定,是有人故意朝她家院子的柴火堆里扔了烟头,还说扔烟头的可能就是她以前的女婿;比如饭馆小老板的父亲一辈子没怎么出过门,就喜欢做白干这门手艺,可最后那家小饭馆人去屋空,硕大而丑陋的“拆”字连同一个圆圈,红彤彤地刷在大门边的墙面上……这种生活呈现出混沌、无序、琐碎、庸常,甚至答非所问的错位,有着灵魂的骚动和精神探求的不安,就如余晨和丁小兵谈起的溺水经历一样——真相难以寻觅,生活是否正走向虚无?
  从生存困境中寻求精神突围,这显然是一个作家对自我生命的体察,也是对人的生存状态与精神境遇的关切。我们能否在一叶方舟的引渡下,寻求到一条逃离困境的通道,实现从“此岸”渡向“彼岸”的精神突围?我们能否在一柱烛火的光照下,从苍凉中获得温暖,从灵魂的自赎中获得拯救,能否在看似绝望的生活里找到希望?也许,我们还得以文字为渡,重返江心洲。
  责任编辑 赵 萌
其他文献
小路诗  它笔直的通向我,略带嘶哑的  嗓子。荒芜的乡村  在枯草中蔓延,群山参与了它的  孤独。  如果不是一场风雪,我一定还能  准确地找到它。并且告诉它  我儿时的厌倦还在加剧:青色的麦苗  金黄的稻田,以及遍布的绒花  只有这悄悄的小路,浮起故人的脸  浮起稻穗上的祖父母  并代代相传。我又留下什么  给尚未受戒的儿子?我能将小路  指给他并找到最终的方向吗?  莲花山滑雪场  因怀疑而长
期刊
优秀的短篇小说,一定能在某些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令读者回味无穷难以释怀,或给读者以深刻的思想启示,或敞开新的精神可能性,或叙述方面提供新的审美经验。鲁迅的短篇小说因“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成为历史与时代的经典,这也一直是短篇小说家奉为圭臬的创作箴言。由此观之,时晓的短篇小说《一起旅行》并没有展现深邃的主题、新的精神可能性与审美创新性。寻常的叙述过于贴近现实生活和婚恋情感本身,没有形而上的超越
期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许有一天,人类的战争会走向消亡,正在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不是在热切地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吗?这是对时代主题的响应和呼应。但是,我断言,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纷争,永无宁日。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离不开,又见不得。离不开,是因为异性相吸,彼此需要。见不得,是因为男、女来自不同的星球。地球上的东西方,尚且有着文化的隔阂而难以沟通。亨廷
期刊
郭全华的诗  放学了  臆想中,街道总是在这时  开满鲜花,星星点点,成片  铃声响了,学生依然留在教室  一种意念抽走了他们的摇曳与生动  他们有足够饱满的年少和躁动  我负责摘除纷扰  我只能继续把教室当成田园  把他们的身影剪辑成专注  放学了。这本是一个好句子  但街道,只能用华灯辐照晚归者  新生报名  他们涌过来  用好奇启动静候了两个月的  身份  枯燥和单调被喧腾取代  一些人离开
期刊
文学从来不是封闭的空间,文学阐释亦然。文學固有的“不可表达”因素不会限制人们的理性探索,恰恰相反,它成为阐释行为的内驱力。言说不可言说者,这是文学阐释的永久性困境,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当前,文学阐释的开放性已达至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关人类和人类生存处境的一切研究成果都能被快速地引入文学领域,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观照文学的新视角,打开了新视界。但不可否认,文学批评的表面繁荣并没有带来有效阐释的大量涌现
期刊
一  我所居住的城市天气非常反常,換季的时候一点儿不含蓄,基本属于硬来,从冬天到夏天一个晚上就能搞定,弯儿都不带拐的。或许因天气所致,大部分居住在这个城市里人性格都比较耿直,比如我和杨末丹。  我和杨末丹是在一次爬山的时候认识的。说来也怪,杨末丹一见到我,直接走到我面前,说要加我微信,理由是看着我有眼缘。这话对我来说太有冲击力了,因为从我上车,扫视车上十几个人,最顺眼的就是杨末丹,我欣然接受加杨末
期刊
烟火气  我喜欢烟火气。  枯叶、枯枝、枯草、麦草和豆秸等,点燃,塞进炉膛。小小的火苗,燃着燃着,“轰”一下子起来了,大了,变成了火焰。柴火旺旺的,跳跃着,舞蹈着,充满喜悦感。炉壁外面慢慢热了。冬天,手放上去,好暖和。柴草燃烧的味道,是干燥的、腐烂的、质朴的,还有一点呛。当我最初看到“烟火气”这个词儿,就想到烧柴火的情景。秋天,细雨绵绵,厨房顶被烟熏得黑黑的烟囱上,一团团浓烟在那儿窝着,久久不散。
期刊
开 心  ◎侯发山  “开心”是老公的职业——他是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做开胸手术,移植心脏的。此时此刻,她却一点也开心不起来。老公是昨天下午吃过晚饭去医院的,说是晚上八点的手术,现在是早上九点,整整十三个小时过去了,手机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老公的消息。老实讲,每逢遇到这样的事,她一个晚上都处在半梦半醒之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担心什么,她又说不清楚。她摩挲着手机,好几次想拨号过去,都放弃了。难道是手
期刊
以赛亚·伯林有一个影响颇大的看法,说人类历史上的思想家要么是狐狸型的,要么是刺猬型的。狐狸博观约取,而刺猬则专注执一。循此分类模式,苗秀侠无疑是一位典型的刺猬型小说家。从“庄稼系列”到《皖北大地》,再到现在的《扎手的麦芒》,土地始终是她聚焦性的书写对象和贯穿性的核心意象。如同倔强地行走在大地上的行吟诗人,她孜孜不倦地描摹土地的景象,叙写土地上发生的变化,在喧哗纷扰的消费主义时代,這种执着的文化选择
期刊
我和妻子站在中间,其他几个男同学分列两侧。因为酒喝多了,我面红耳赤不说,还有些控制不住。我明显觉得,这一次回家乡,不仅我这些同学,即便是那些以前把我骂得或看得狗屁不是、饿死的货色、忤逆的混蛋家伙的乡亲们,对我的态度,也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多年之前,南太行村庄,虽然这里我熟悉得如同自己的内裤,但要来仍旧是有些发怯的。中学毕业后,因为人生迷茫,乃至对世事人心的不够理解,我大胆妄为,做了一些令乡村人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