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阐释的焦虑及“非法”逃避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w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从来不是封闭的空间,文学阐释亦然。文學固有的“不可表达”因素不会限制人们的理性探索,恰恰相反,它成为阐释行为的内驱力。言说不可言说者,这是文学阐释的永久性困境,也是其魅力之所在。
  当前,文学阐释的开放性已达至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关人类和人类生存处境的一切研究成果都能被快速地引入文学领域,这确实为我们提供了观照文学的新视角,打开了新视界。但不可否认,文学批评的表面繁荣并没有带来有效阐释的大量涌现,一些阐释正在远离文学,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总的来看,这些有关文学的“非法”阐释,其共同表征体现在:
  文学样品化。阐释者从预先设定的理论切入,文学作品被当作理论有效性的证明。而目前,据以进行文学阐释的理论大体并不来自文学领域,文学成为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的附庸。非文学领域的新成果没有被合理地整合进文学研究,反而使得文学在“他”理论的强行透射下被切割,被碎片化,失却对文学本质的关注。从这种阐释本身的价值来看,以文学投契理论,属归并研究,无法形成真正的综合判断,实际上是一种无效阐释。
  背景前景化。文学是境遇性存在,没有一种文学完全自足。最极端、最自我的文学也无法摆脱其生成语境。文学创作当然有复杂的背景,而前景只能是文学文本。对文学的研究也如此。考察文学必然突破文学本身的界阈,不存在纯粹的文学学。施莱尔马赫认为,阐释在于重构被理解的构造物,其中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历史的或比较的重构。也就是说,我们要把文学置于其所从出的整体语境中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它。这必然涉及背景研究。而一切有关背景的探索都是触碰文学的手段。当背景淹没前景,手段成为目的时,势必形成阐释的异化。
  知识片断化。文学阐释不排斥理性和理性话语,我们并不赞同米歇尔·沙尤提出的感觉、体验至上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理性分析会强化文学经验,在此,一切有利于推进文学认知的知识都应该被有效引入。知识是理性的系统表现,康德说:“凡是主观上和客观上都是充分的判断,就叫做知识。”它与意见和信念不同,是有理性的人对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知识有体系,它要求被校验。
  但是,一些阐释者,在运用知识衡量文学时,往往缺乏对所取知识的整体把握,他们破碎知识体系,抓取利己片断。这当然不能形成对文学的有效判断,反而会引发伪判断。特别是,在援引异质理论时,阐释者忽视理论旅行可能造成的失效问题,不对理论作本土化处理,予以强用,导致阐释失范。另外,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知识出现了信息化转向,大量未经校验的即时性信息被纳入文学阐释领域,阐释者以非真为真去裁定文学,必然导出错误结论。
  文学的“非法”阐释大体源于文学阐释者自我焦虑的逃避。
  首先,追求差异性成为阐释者的终极关怀。现代阐释者与传统阐释者在阐释目标的设定上有所不同。传统的阐释是“去蔽”行为,阐释者的焦虑在于趋近目标的欲望与事实上不可抵达之间的矛盾,正如雪莱所说:“我们可以从诗中掀开一层一层的罩纱,但永远不能露出最里面的赤裸裸的意义之美。”文学探源的最终结果是走向虚无。
  而现代阐释学清醒地认识到解释的当下性。强调一切文本与一切阐释者都处于时间中,文本与阐释者的历史身份决定了阐释的无限可能。文本的每一次被“打开”都意味着新的精神的黏合,其间,并不存在最优解读和“真理”阐释。施莱尔马赫说“任何对于作品的考察都不能穷尽作品的意义”。也就是说,每一种阐释都只具有暂时的意义,而解释本身则是无边的。
  在阐释的正确性和创造性的取向中,现代阐释者显然更注重后者。伽达默尔说:“用以解释的语词,是解释者的语词,它并不是被解释文本的语言和词汇。这一事实表明,占有或领会并不是对流传下来的文本的纯粹募集或单纯重复……展开某一文本的含义并用语言的方式使之表达出来的解释,同既存的文本相比表现为一种新的创造。”阐释是与被解释文本相关的“第二文本”,它有其存在的独立性。因此,现代阐释不再指向文本而指向自我,成为自我见解的表白,或者说,它以文本为中介,但宣告的是自我意识。
  阐释的焦虑不再源于趋近“本相”的无力,而更多来自于自我话语的确立,其本质就是阐释者间差异性的确立。也就是说,对于阐释者,重要的不再是“我”与文本、“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而是围绕文本展开自我与他者的区分性游戏。追求差异性成为解释者不可遏止的冲动。
  阐释者关注阐释场阈的空间占位,这使得阐释不再是累积式的纵深深入,而成为平面化的无限播撒,播撒的结果是与文本的实质性失联。
  文学阐释的焦虑还在于阐释者对诗性价值的自我怀疑。毫无疑问,文明的奠基者是诗性的,但是,哲学的崛起使诗的社会正当性受到挑战。早在古希腊就展开了诗与哲学之争,其间,为诗辩护的声音日益虚弱,正如维柯所言,哲学一发展,诗歌就衰落。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时代起,正当性与理性、知识三者的关系就被确定下来。利奥塔说:“正是从柏拉图开始,科学的正当化问题同立法者的正当化问题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在西方,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更加崇尚经过理性推理、加工,经过检验的科学知识,并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维持正当的生活、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在当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权阈不断扩张,它们不仅是社会理性化的标志,也成为争夺社会权力和财富的主要工具。
  尽管当代思想家对科学技术和知识力量的无限膨胀表示了担忧,并努力解构以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为标志的理性传统,但唯知识论的思维模式并没有被克服。用理性知识描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事实仍被认为是最恰切的方式,唯知识论的幽灵也依然飘荡在文学阐释的上空。唯知识的宰制使得文学研究者倾向于否弃切实的文学审美经验,人为拔高理性知识的文学阐释效用。
  事实上,历史上也有一些思想家意识到文学与哲学、文学与科学的不可通约,试图在审美判断中恢复情感与想象。如18世纪,度波神父出版《诗歌与绘画的批评性反思》,强调诗歌、历史、道德等领域的差异,试图挣脱笛卡儿的唯理主义,把文学艺术从哲学和科学中解放出来。维柯也认识到文学与哲学的抵牾扞格,他说:“正是人类推理能力的欠缺才产生了崇高的诗,崇高到使后来的哲学家们尽管写了些诗论和文学批评的著作,却没有创造出能与诗人们相媲美或比其优秀的作品来,甚至妨碍了崇高的诗的出现。”但不可否认的是,有关文学阐释的主导声音仍然是唯知识论的文学控制。
  唯知识论在文学阐释领域的通行,带来了学科等级化的谬见,文学成为弱势学科,而文学阐释者也逐渐丧失了独立话语权。针对文学艺术的阐释过度仰赖理论理性的现象,桑塔格批评说:“当今时代,阐释行为大体上是反动的和僵化的。像汽车和重工业的废气污染城市空气一样,艺术阐释的散发物也在毒害我们的感受力。就一种业已陷入以丧失活力和感觉力为代价的智力过度膨胀的古老困境中的文化而言,阐释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她认为,“我们的感性体验中的那种敏锐感正在逐步消失”。
  因此,摆在文学阐释者面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诗学自信的建立,构造属于文学的理论范式。当然,这种自信并不是要把文学重新推向神坛,历史证明,任何企图以文学引导社会运行的想法都是乌托邦。诗学的自信应当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充分肯定文学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充分认识到文学与人类自身存在的切己相关性。
  现代的文学阐释处境给阐释者带来了新的焦虑,逃避焦虑导致阐释者对理论,特别是文学场外理论的期许和依赖,并由此逐渐偏离了文学本身。而我们认为,文学的阐释必须以文学为目的。胡塞尔强调“回到事物本身”,对阐释文学来说,“回到事物本身”,就是回到文学,回到作品。文学的有效阐释是对文学的“点亮”过程,我们必须在独异性中理解每一部作品,而不只是以文学为工具确立概念或法则。文学所带来的知识是“实例性知识”,与文学相关的洞见都不应该离于特殊的“这一个”。
  显然,我国当下的学术理念仍受西方影响,如上阐释弊端亦多见于中国学界。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在注重文学感受力方面曾作出过卓异的示范,我们未来的文学阐释是不是可以借重传统范式,寻索出一条回归文学的道路。这或许会成为解困良方。
其他文献
梅丽现在的日子,除了早餐晚餐,就是衣服地板,剩余的时间,用一本杂志或者几集电视剧去打发。儿子没去学校寄宿前,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梅丽还可以操各样的心,还可以跟儿子聊点儿话题,把时光一点一滴消磨去。现在,陈然吃完早餐就去上班,吃完晚餐就进书房,难得跟梅丽聊几句。  其实有什么好聊的呢?七大姑八大姨的事,家里向来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官场职场、做饭看连续剧的事,一方熟知,一方茫然,聊也无味。梅丽也能理解,
期刊
春节休假,从北方到南方,我走了几座城市。炎凉如同霄壤,物候更迭,风景殊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主街道上都悬挂着扫黑除恶的大幅标语,自上而下、席卷全国的这场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张满昌的这篇《无法控制》,是应时的,对,是应时,我没有说应景。虽然极左时期紧密配合政治形势的那种创作套路,早已被我们所抛弃,但直面现实,反映民生疾苦,还是我们一直倡扬的伟大的现实主义精神。《无法控制》写一
期刊
一九四四年春末的一天,二爷接到地下交通员的紧急情报,日本鬼子两天后会扫荡西冲坳。首长让二爷带领在这里养伤的新四军伤病员迅速转移。二爷连忙指挥大家坚壁清野,藏好粮食。二爷撤离那天,二奶奶哭红了眼,要跟着走。二爷左手握住她的手,右手举起衣袖替她揩眼泪。二爷说,哭嘛,做我屋里的女人得更坚强,再说,等伤病员养好伤,我们一定会打回来。  二奶奶止住眼泪,问,那你几时打回来?二爷轻轻拍着二奶奶的手背,又抚摸了
期刊
我相信时间的判断,  在众多的石头中间,我踏着尘土,  在天鹅的屋子里流失,  在神秘中,我相信火焰的燃烧,  我相信天鹅、种子,和农药,  我在天气中下沉,  我使用的是斧子的一种,  在高山中,在海洋中,  我束缚于一棵草,  我在地面中后悔,我在树叶中迟到。  我相信钟表的判断,  我在羽毛中飞起,  我在门外边落下,  我看见了天空中的太阳,  我在身体之中,挖掘田鼠,  我在深山之中陶醉
期刊
感谢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会把理论评论的奖项颁发给我,我充满了由衷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一方面源于自己的努力受到认可所自然产生的幸福感,因为我知道这极为珍贵的奖项竞争者强手如云,能够侥幸获得殊为不易,它所代表的信任与奖掖分量沉重;另一方面则更多来自对于同时获奖的诸多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雅正品质的信服,我注意到理论评论奖的五部作品中既有宏观层面的全景式扫描,也有具体个案的深入挖掘,既有文学史及理论问
期刊
我梦见了她  我梦见了她  三十年前的模样  而我却是今天的思想  她的画画得好  这正是我现在所爱  我想让她给我多画几幅画  就用我喜欢的那种卡纸  我与她根本就不需要客气  我的要求她都愿意  都会爽快地接受  她是一位画技超群的画家  所以无需赘言  我到处找纸  却怎么也找不到  她的线条像生活那样流畅  我要看她为我画些什么  这么多年过去了  她一次也没有来过  我几乎再也没有听说 
期刊
小路诗  它笔直的通向我,略带嘶哑的  嗓子。荒芜的乡村  在枯草中蔓延,群山参与了它的  孤独。  如果不是一场风雪,我一定还能  准确地找到它。并且告诉它  我儿时的厌倦还在加剧:青色的麦苗  金黄的稻田,以及遍布的绒花  只有这悄悄的小路,浮起故人的脸  浮起稻穗上的祖父母  并代代相传。我又留下什么  给尚未受戒的儿子?我能将小路  指给他并找到最终的方向吗?  莲花山滑雪场  因怀疑而长
期刊
优秀的短篇小说,一定能在某些方面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令读者回味无穷难以释怀,或给读者以深刻的思想启示,或敞开新的精神可能性,或叙述方面提供新的审美经验。鲁迅的短篇小说因“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成为历史与时代的经典,这也一直是短篇小说家奉为圭臬的创作箴言。由此观之,时晓的短篇小说《一起旅行》并没有展现深邃的主题、新的精神可能性与审美创新性。寻常的叙述过于贴近现实生活和婚恋情感本身,没有形而上的超越
期刊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也许有一天,人类的战争会走向消亡,正在热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不是在热切地呼唤人类命运共同体,团结一致,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吗?这是对时代主题的响应和呼应。但是,我断言,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纷争,永无宁日。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离不开,又见不得。离不开,是因为异性相吸,彼此需要。见不得,是因为男、女来自不同的星球。地球上的东西方,尚且有着文化的隔阂而难以沟通。亨廷
期刊
郭全华的诗  放学了  臆想中,街道总是在这时  开满鲜花,星星点点,成片  铃声响了,学生依然留在教室  一种意念抽走了他们的摇曳与生动  他们有足够饱满的年少和躁动  我负责摘除纷扰  我只能继续把教室当成田园  把他们的身影剪辑成专注  放学了。这本是一个好句子  但街道,只能用华灯辐照晚归者  新生报名  他们涌过来  用好奇启动静候了两个月的  身份  枯燥和单调被喧腾取代  一些人离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