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难出大企业家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之初,中国经济对民营企业家需要之强烈,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优秀的民营企业家需要企业家精神,也需要各种成长的环境。那么,究竟怎样的环境才能让更多的大民营企业家出现在中国大地,让中国的经济发展得更快呢?
  MBA孵育不出大腕
  在西方社会中,把企业家同职业经理作为一个对比的概念加以区分。职业经理,通常不是公司的所有者,而是被雇佣来管理公司日常运作的人。对于企业家,被理解成具有创新、敏锐、敢于冒险、敢于破坏、敢于建设的一种人,他们身上最可贵的创新精神,难以从学校教育培养出来。
  翻开工业革命两百年近代史,无论哪个国家、哪些创业成功者,都是杀出来的黑马,都是在别人料不到的地方,以别人料不到的方式,取得了别人料不到的成功。他们不是到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拿一个MBA,就能成为大企业家。大企业家的精神、素质和才能,不是靠传承培养出来,当他们老了或去世之后,他们仍然把企业的管理、操作交给儿子的话,能够像父辈创业者那样成功的很少见,相当一部分公司垮掉了。
  中国电脑公司创始人王安,离开哈佛大学,以仅有的600美元,创办了王安实验室,成为“电脑大王”、全球第五富翁和华人首富,被认为是第一个全球意义上的华人企业家,连微软公司的比尔·盖兹都说,如果王安能完成公司的战略转折的话,就不会有他的微软公司。
  王安以一种很典型的中国方式,把公司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是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他远不具备王安的素质,公司很快地难以为继。王安身患癌症做了手术,不得不抱着残躯之体,收拾局面。王安死了,公司倒了。
  中国经济发展中,曾涌现很多名噪一时的企业家,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大多归于沉寂,企业寿命之短暂,令人扼腕不止。国内的舆论,大都将其归咎为企业家个人素质。应当说,个人素质是重要原因,绝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在南洋,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华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很小,企业界70-80%的人,都是华人。他们在境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在境外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法律能否容忍破格人才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在政治上,有了比较开明的做法,直接管理经济,已经大大压缩;中国的经济,越来越朝外向型发展。但是,这些进步不够充分,导致综合社会环境、现有体制,不能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一个长期稳定、可以预测的社会环境。
  一个国家或社会,要想产生大企业家,必须有一个经济架构,个人的创新精神,能够在法律层面,得到最大的保护。企业家在创新的时候,肯定会对以前的、被认为天经地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某种程度的破坏。
  熊彼特,美籍奥国经济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市场经济定义为:创造性的破坏,不是破坏性破坏。他说:当一个企业家表现出与同时代人不同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时候,最初通常不能被社会所接受、会引起某些震荡。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法律架构,尽管有人不太喜欢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包括普通民众、商界竞争对手、甚至政府官员,这并不妨碍企业家的创新之举。否则,一个领导、一个地方政府、一个地方上的黑道,就能把企业家毁掉。
  在中国社会,对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管理、调整通常有几种方式:宪法——法律——行政命令——政策——领导指示——领导意见。从左向右,越往右的管理方式越多变,越往左的管理方式越稳定。
  最常见的管理方式是政府的政策,比政策更多变的是领导指示,比领导指示更多变的是领导意见。指示,大多数时候还有个书面意见。领导意见,常常是打个电话或和领导喝个酒,就能得到领导一个意见。
  比政策更稳定的是行政命令,任何一级政府都可以拿出政策,行政命令至少要中央一级、省一级、直辖市一级才能发布。比行政命令更稳定的是法律,法律要经过一些程序,要在人大会议上讨论后才能通过,法律又要在宪法的层次上,才能获得保障。
  成长要有良好环境
  一个社会,如果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调节,越是在政策和宪法的范围里进行,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就越趋向透明、稳定和可预测,企业家一定会从长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发展,投机行为、诈骗行为就会越少。相反,企业家一定会用最短期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诈骗行为、投机行为就会越多。
  关于政府的税收制度。一个社会里,如果要想让创新企业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就不能把企业的所得税定得太高,这样会严重削弱企业自我壮大的余地,更重要的是伤害了企业家进一步发展的动机。
  在中国,中央一级的税法定得比较合理。到下面执行时,各部门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就令企业不堪重负,所谓“一税轻二税重,三税四税背不动”。一税是中央税,二税、三税、四税收取的费用,都是超出法律架构的剥夺,对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企业来说,是一种“放血”行为。
  中国企业家,还要承受来自非制度性因素的制约:社会心态、舆论等。与其密切相关的是:整个社会对合法致富的人的宽容问题,宽容是企业家的摇篮。如果一个社会,对合法致富的人不宽容,企业家一定会采取两种办法来回避风险。
  一种办法,当钱赚到一定的时候,就不干了。再干下去,太招风险。所谓“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是这种恐惧心理的几百年写照。一个社会里,如果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家,持有这样的心态,就别指望这个社会出大的企业家。
  另一种办法是,他们会把积累的财产转移走。财产转移是有转移成本的,转移的距离越近,成本就越低。在本县范围内、本省范围内,成本逐渐增大;在境内感到不安全,就会想办法把财产转移出境外。转出境外的成本,大得不得了,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讲,十分紧缺的资本,就会自然流失。
  在西方国家,很多人发财之后,也会胡来,也会犯吃喝嫖赌的毛病,他们生活中的每一种胡来,社会都有一种比较清楚的法律、法规来对付他们。他们在A方面的胡来,会受到A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惩罚,不会牵扯到B方面,更不会把企业一锅端了。
  大企业家是非常稀缺宝贵的资源。一个社会,要想不断地进步、持续发展,必须给少数富有创新精神的大企业家,提供自下而上的最合适的条件和最小的代价。在西方社会,企业家的才能,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企业家不仅仅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在教育、艺术、政府领域,都在发挥作用。很多西方国家,在进行政府改革的时候,会请一些非常有经验的企业家出点子,让他们按照企业精神来改造政府服务。企业家精神,变成一种很广义的东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一个地方的创新性机制出来之后,会很快传到其它地方。一个国家不能提供非常公平的竞争环境,很多企业无形之中就会流失到最适合创新的国家去,美国的硅谷就集中了不止一个国家的企业家。
  网络经济的崛起,让一大批年轻的网络精英登上历史舞台。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或是挟洋归来、或是借助国际资本支持,从创业的那一天起,就按照现代化的模式来塑造企业。大家非常看好这批企业家,他们的命运会比前一辈企业家好吗?
  如果法制环境没有稳步的、重要的进步和改善,他们的未来绝不会比以前的企业家更好。要想使企业、企业家和中国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从社会的创新机制中,得到尽可能多的好处和尽可能少的坏处,只能依赖于一个法律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在迈入21世纪,全国上下达成的一个共识。
  中国企业家未来的命运,80-90%取决于中国法律制度的建立。政府对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管理、调节方式,越是从领导的个人喜好转向稳定的法制方式,法律不仅仅是写在纸上,在实际的司法和执法部门,也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虽然将是一个漫长过程,只要坚定地一步一步迈进,就会出现更多的大企业家。
其他文献
“华丽转身”这个词,我们大多习惯用于名人,娱乐圈也好、政商界也罢,在辉煌时战略转向,迎接下一次飞跃。本期的封面人物,我也想借用“华丽转身”一词。他,曾经叱咤风云、家喻户晓,也曾经饱受争议、面临考验。如今卸下曾经的一切再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他已经不再是某个企业的符号。陈晓,作为一代商界骄子,并没有因为外界的议论和猜测而蛰伏起来,他选择回到上海,华丽转身。有了另一个身份的他,在商界重新吹响了他的商业集结
期刊
1998年,时任总理朱镕基曾严厉地指出:“现在中央已规定,养老保险资金不允许炒股票、搞房地产,自以为回报率高,其实风险很大,可能一下子就没了。我们硬性规定,养老保险金只能买国库券或者存银行,不能干别的,干别的就是违法。相关人员就要被撤职。”而14年后的今天,养老金入市这一敏感而争议的话题再次引起公众舆论的关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原因?养老金入市对我们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又应当如
期刊
人物名片:  顾端青  ,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执委,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常委,上海市杨浦区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幕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建材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委员。  我们常常都会问自己:“我们的命运是否已经注定了,改变不了了?”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很多穷苦的人抱怨老天的不公,很多富贵的人抱怨他们的努力没有人看见,如此循环,如此往复。  上海
期刊
历经30多年市场化改革浪潮下的摸爬滚打,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已走到了谢幕之年,普遍面临如何交班的困扰,企业接班危机正在显性化。毕竟,这不仅事关企业家个人抉择的成败,还关系企业的兴衰乃至生死,因接班人选择失误而让企业遭受重创甚至断送企业前程的企业不在少数,宝洁、施乐等公司都吃过这个亏。面对接班人问题,尽管不同的企业各有各的难处,但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即凭什么决定接班人(由于家族企业和国企的特殊性,
期刊
2月15日上午,“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启动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首批挂牌企业挂牌仪式”在张江大厦隆重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为上海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启动敲开市锣,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在启动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为上海智富场外市场股权投资基金揭牌。宝山区工商联执委企业——上海安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码100002,简称上海安防)成为首批挂牌的19家企业之一。  
期刊
上海的地域文化是典型的弄堂文化。上海人的口头禅是“拎得清”,也就是做明白人。这也是为什么上海商人多是给别人打工,自己很少创办企业的原因。企业家对于很多事都不是拎清了才决定,冒险和敢闯是企业家的本色,上海地域文化不产生“暴发户”式的企业家,给别人打工倒出了很多优秀掌柜。这真是一方文化酿造一种特性。  上海商人精明善和  善于开拓的商人,到上海经商要适应很长时间。如果从国内某个旮旯来上海讨生活,投射到
期刊
就创造社会财富60%、就业人数达1.5个亿、年增就业80%的民营企业而言,其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今“国退民进”的舆论趋势下,其一直以“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慈善活动”的中国式企业责任运动充分显示其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重要且不可轻视的地位。充分证实了中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如何进一步发挥民营企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产生的积极作用?如何保障民营经济本身平稳较快发展?这
期刊
龙年春来早,政好岁时丰。2月16日,浦东新区工商联假座由由大酒店,举行“凝心聚力谋转型,同心同行促跨越——2012年浦东新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新春团拜会”。中共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市政协副主席、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樑,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季晓东,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周绍等领导出席活动。  市政协副主席、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樑代表新区四套班子致辞,他说:“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期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拔地而起”。但是,能被“标上”优秀的却没几个。  做企业,重“量”,更要重“质”。而民营老板是企业的缔造者,也是企业的管理者和支撑者,要想让自己打造的企业成为“王中王”,那还得在下面几方面多下功夫。  善于提升团队能力  企业是企业家的身家性命, 是辛苦多年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某种程度上企业家也是一个“当家人”,背负了企业上上下下所有员工的责任,要为
期刊
上海,中国现代商业的策源地,铸造商界精英的大熔炉,是商家的必争之地。翻开近百年来的商海沉浮史,可见谁立足上海,谁就意味着拥有财富。作为一个现代生意人或企业家,不可不重视上海,不可不重视上海的巨大商机,不可不重视沪商的传统和作风。解读沪商的海派文化,方知沪商历经磨练而后变得精明。  沪商精明在全国闻名  上海人“门槛精”,全国闻名。“太精了!”——这是各地商帮对沪商最普遍的评价。传统的商帮讲究“轻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