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HM)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

随访23例植入了带有HM功能的ICD及CRT-D患者,分析HM所获得的日常信息和报警数据,观察其对系统相关事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衰)监测在内的临床相关事件的早期监测及临床干预的疗效。

结果

对23例患者随访122~937(452.1±262.2) d,共接收报警信息1 991次,发现异常事件1 481次,其中96.4%是临床相关事件,1.5%为系统相关事件,无信息传输事件占2.1%。系统相关事件多为感知异常,其中发现左心室导线脱位1例。临床相关事件中心律失常报警事件占84.7%[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心房颤动(房颤)事件较多],心衰报警事件占15.3%,以静息时心率升高及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室起搏百分比降低为主。根据HM系统报警信息,电话联络患者65例次,优化参数11例次,指导调整药物治疗方案18例次,4例患者入院治疗。

结论

对于植入ICD/CRT-D的患者,HM系统是一项必要的、安全可靠的远程监测方法,可以及时识别起搏系统相关异常、发现临床相关事件,可指导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干预,优化随访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小儿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起源位置、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接受射频消融的局灶性房速患儿38例,年龄3.0~13.6(7.9±3.3)岁。分析不同起源位置的局灶性房速射频消融效果、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不同年龄组射频消融效果。结果38例患儿中20例(20/38,52.6%)为无休止性房速,18例(18/3
期刊
期刊
【摘要】英语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传统的英语课堂大多刻板枯燥,难以记忆的发音和拼写往往会成为阻碍学生喜欢英语的一个极大障碍。如何改善英语教学的氛围成为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情景教学法的应运而生,完美应对了这项挑战,教师想要更好地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英语  一、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中最能还原英语交流情境和
期刊
目的对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患者行起搏器植入方法及术后起搏功能作初步探讨。方法分析13例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导线植入路径、方法、导线植入位置、手术与X线曝光时间。结果13例患者中5例经左锁骨下静脉径路,8例经右锁骨下径路植入导线,均获成功。右侧血管径路与左侧血管径路植入起搏器X线曝光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3.61±70.03)s对(948.45±69.06)s,P<0
【摘要】翻转课堂兴起于美国,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和知识理解翻转过来,提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知识获取,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知识完成进一步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主张将课堂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们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下面我们来对翻转课堂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语文;古诗词  中国拥有
期刊
目的通过比较右心室心尖部及不同间隔部位(室间隔高位、中位、低位)起搏患者血浆N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QRS时限,探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VVI或DDD型起搏器患者122例,按照右心室不同起搏部位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RVAP)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高位组(RVSP1组)、右心室间隔面起搏中位组(RVSP2组)、右心室间隔面起
期刊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 058例,年龄0.33~16.50(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