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情感信息的传播,以新闻事实与其承载的新闻情感信息所形成的刺激为起点。其刺激的对象,既有媒体人,也有受众。对于新闻媒体人的刺激所引起他们的情感反应,又通过新闻产品与播发者的表情而作用于受众。
一、新闻刺激的分类
(一)从刺激物的具体形态上分为:
⒈新闻媒体的准物理性刺激。光与声等外界的物理性刺激,通过新闻媒体主要是电子媒体可作用于受众。这种刺激,是新闻媒体对受众的模拟性的、间接性的物理刺激,笔者将其称为“准物理性刺激”。准物理性刺激以其模拟的逼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因而成为新闻媒体强化其魅力的天然材料。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使用,屏幕上的现场画面以及现场直播中自然界真真实实的雷鸣电闪、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吹拉弹唱等等,都是准物理性刺激的有效发挥。
⒉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的刺激。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主要是对新闻媒体人的刺激。这种刺激,是引发新闻媒体人搜索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的动因,也是新闻媒体人对新闻线索、原始材料接近与喜爱的基础。新闻媒体人在搜索新闻线索、整理原始材料以及对新闻产品加工制作时,不可避免地渗入了现实生活对其刺激的因子。这种刺激常常与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性格如新闻敏感、新闻悟性、新闻职责、职业道德等结合在一起。2005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的一篇《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强烈震撼了广大读者。在新华社当记者23年来,张严平先后对100多位人物进行采访报道,每次尽可能与采访对象交流,近距离地感受和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她以真挚情感刻画了郭秀明、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等一批平凡而伟大的时代人物,每篇人物通讯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作品震撼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她笔下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而其浓浓情感,又源于她在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刺激下的内心感受。
新闻线索、原始材料尤其现实生活对受众的直接性刺激,使他们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判断新闻真实性的标尺。如果新闻报道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他们就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与媒体的诚信度产生怀疑,进而导致反感情绪的萌生、滋长。因而,假新闻与失误性新闻,很容易引发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感情疏离。
⒊新闻价值的刺激。与笔者《面对新闻情感信息 “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一文所说的认知评价的刺激的角度不同,本文是从情感体验者接受新闻刺激的角度论述的。新闻价值引发的刺激,主要是指新闻的重要性、新鲜性、显著性、贴近性、趣味性等等的刺激。其中,某些刺激有可能引发“激情”与“应激”这两种作用力很大的情绪状态与社会情绪状态。
激情,是短暂而猛烈的情绪状态,它以爆发性与冲动性的特点给予新闻媒体人、受众个体与受众群体巨大的影响。所谓爆发性,是指整个激情在极短时间里有大量心理能量以极大的强度喷发出来。如矿难突然间造成多人死亡,这可使遇难者亲属达到悲痛欲绝、不能自制的地步,属于强烈刺激所引发的负性情感的激情;“神六”成功返回的新闻事实信息所产生的刺激,则是强烈刺激使受众群体产生的正性情感的激情。采访中的新闻媒体人以及事件目击者,可以受到现场新闻事实的直接刺激;而绝大多数受众,受到的则是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的间接刺激。鉴于此,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时尤其是主持广播电视节目或者直播时,要将自身的正性或负性的激情调节到与职业角色相适应的状态。同时,应对新闻中的激情性信息传播严格把关,以期对广大受众情绪起到正确引导作用,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新闻媒体对激情性信息的把关缺位与引导失误,广大受众的正性激情则会膨胀到失控状态,负性激情甚至会引发破坏性行为。回眸过去,“大跃进”期间对于各地“放卫星”的报道,助长了大范围的浮夸风与破坏性极强的全民“蛮干”;“十年浩劫”期间对于“文攻武卫”与“破四旧”的报道,致使大范围的武斗不断升级与“打、砸、抢”的愈演愈烈,教训不能说不谓沉重。当前“追星族”的形成和“追星热”升温,与新闻媒体对明星的炒作直接相关。有些人对明星的崇拜已到狂热程度,不能说不是追星族的群体性情绪失控的表现:例如明星有个什么动静,某些在校生就会课堂走神,某些在岗者就会心神不定;一旦明星到达某地,该地一些人便会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与其接近,即使造成严重损失也在所不惜。“追星族”的形成与“追星热”的升温,不但会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作用,而且也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上述几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维的、复杂的,但新闻媒体对群体激情走向峰巅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仅这一点,新闻媒体难辞其咎。曾有人撰文对此进行批评,但却很少有人从情感误导这一本质上指出其病根。
应激,是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具有超压性和超荷性。所谓超压性,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往往会在心理上感觉到超乎寻常的压力”,“所谓超荷性,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必然会在生理上承受超乎平常的负荷,以充分调动体内的各种机能资源去应付紧急、重大事变 ① ”。 这种情绪状态,是由新闻报道中重大事件超出预期所引发的,受众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超压性和超荷性的情感反应,并衍生出焦急、恐惧、烦躁、易怒等情绪体验与举止失措、仓促应付等等行为。1976年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与2003年对于“非典”的报道,在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上有其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次规模性报道均引发了大面积的应激状态,当时全国各地到处防震,人人对于“非典”谈虎色变。这不能单纯归咎于新闻媒体,但新闻媒体也应反思:为何在两次报道中,对于蕴量浩瀚的新闻情感信息发现不够?今后进行这一类新闻报道,如何估量新闻情感信息对于受众的巨大冲击,以免引发较大层面受众的应激状态?这些,的确是应该研究的崭新课题。
(二)从刺激的来源上分为:
⒈外部刺激。新闻刺激属于外在刺激,它是指情感信息接受者所处的新闻环境的刺激。新闻环境刺激包括宏观的拟态环境刺激与微观的新闻情境刺激。
——宏观的拟态环境的刺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宏观环境,就是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拟态环境。宏观的拟态环境刺激,则要借助大众媒体尤其新闻媒体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例如,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恐怖活动所造成的平民百姓的伤亡,经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后,广大受众对恐怖活动逐渐产生认识并转化为反感心理与反对态度。这种情感反应,正是宏观的模拟环境刺激的结果。
——微观的新闻情境的刺激。其刺激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产品中的情境直接对受众的刺激,因新闻产品中的情境不同则其刺激作用不同。在新闻中我们听过的国歌,尽管是同一首国歌的演奏录音,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感觉截然不同。对于普通单位、学校的播放,是平淡的情感反应;对于天安门前的播放,是庄严肃穆的情感反应;对于我国选手夺得世界冠军后的播放,则是为祖国骄傲的情感反应。二是通过新闻产品中的具体情境对新闻人物的影响,从而对受众施以作用。近几年新闻中报道了不少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报告团每到一地报告,都有报告者声泪俱下的报告动作与台下听众倾听中禁不住动情洒泪的场面。这些新闻镜头一经电视传播给广大受众,也往往掀起受众心中的波涛。
⒉内部刺激,指的是受众中个体内部的刺激。主要是价值观因素的刺激与自我意识的刺激。
——价值观因素的刺激。价值观因素是多维的,其中信念、理想对个体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信念,通常充满着高级情感,能指导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理想,比信念更有情感意义上的号召力,能激发个体向着一定方向和目标奋进。信念、理想,常常作为内部刺激,作用于媒体人和受众个体的情感层面。
——自我意识的刺激。作为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自我评价对自我有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这种作用在对待成功、失败上更加凸显。一般而论,当自我认为已经圆满达到预期目的时,则会产生正性情感并滋生向上的力量;当经过努力而收效甚微或者遭遇挫折、蒙受损失时,往往会产生负性情感并出现气馁现象。当然,也有不少新闻媒体人员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继而向前,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二、新闻刺激的特点
(一)新闻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是指新闻对受众触动程度的强弱。首先,它与逆于“情”与逆于“理”有着逻辑关系。新闻所报道的“虐猫事件”,之所以引起广大受众强烈的反感情绪,因为事件的极其残忍性而逆于人们常情;而下面的例子则逆于常理:当一位白发老者向一位年轻人下跪时,就有较大强度的刺激性;当白发的打工者向一位年轻女经理长时间下跪讨要工钱无果,而这位女经理又冷情满脸时,刺激强度大大增加。读者看到这样的新闻照片,心中会有幅度不小的波澜起伏。之所以如此,因为越到后来,就越悖于常理。其次,它与新闻价值的大小密切相关。新闻所反映的,越是重大的或突发性的事件、越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越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对受众的刺激强度就越大。
(二)新闻刺激的增量。新闻刺激量是围绕某个议题的多次报道而渐增的,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劳动保护等等,在当初报道时,人们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随着后来相关报道的增多,新闻的刺激量有了累积性的叠加,上述问题才逐渐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广大受众的关注。刺激量的增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对量的多少与增量的时机都应有适当的把握:量上以受众满意为止,过多很可能适得其反;增量的时机要依据新闻事态的发展而定。有人统计,新浪网从2004年2月26日到3月26日1整月时间对马加爵一案的报道,曾出现量上大的波动:从2月26日到3月15日,平均每天不到3篇。这段时间报道数量偏少,是因为情况不明,不必多说也不宜多说。到3月15日晚马加爵被抓,事件达到了高潮,新浪网在16日、17日两日分别达到53篇与74篇,以适应广大受众对于事态新的发展欲要详知与急切了解的心理需求。
(三)新闻刺激的新颖性。其新颖性是指超出受众预期而引起的新鲜感、新奇感。新闻产品内容新鲜,或报道角度新颖,则具备了新闻刺激的新颖性。新华社记者郭玲春1982年7月16日发的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主体部分选用一幅挽联、几十张照片作为主要叙写对象,巧妙而生动地再现了金山同志的一生。这样的写法,不同凡响,别有洞天,其角度新颖性给受众以较大的刺激。
(四)新闻刺激物的变动性。其一,将静态转化为动态。这样,刺激物更易于引起注意。如有一幅新闻照片,画面反映的是铁路首次通往深山后,赶来观看火车的两位老大娘向乘务员恳切请求的情景,标题使用的是老大娘的问话“我能摸摸火车吗?”,这样的标题,使静态的照片活了起来。其二,用动态性的声音、画面进行报道。在这方面,广播电视新闻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新闻中动态的表现,往往因其变动性的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其三,刺激物在空间上的运动、随时间的推移,或者进程上的变动与性质上的变化,也属于新闻刺激物变动性的重要构成。新闻刺激物的变动性,可强化刺激的效果。
三、新闻产品的刺激
(一)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人物的刺激
第一,新闻产品的真实性对新闻人物的刺激作用较大。如果新闻事实真实,评论的褒贬符合新闻人物实际,不拔高,不贬低。这样,新闻人物则会产生正性情感反应并保持良好心态。第二,如果新闻人物的个人利益与个人隐私在新闻作品中没有得到保护,新闻人物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二)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媒体人的刺激
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媒体人产生的刺激,与能力、成败、自我价值感三者密切相关。自我评价后所认定的成与败、能力的高与低,可导致不同的自我价值感的产生,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央视“焦点访谈”有影响的记者曲长缨曾做了一系列在全国反响不小的舆论监督节目,涉及到矿难瞒报、考场舞弊案、医药回扣等等方面,不但受到社会关注,而且引起各级领导部门重视,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还对其中一些节目作了重要批示。对此,他的体验是“令我难忘”;另一方面的体验是:“我更难忘的还有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未能做成或者做得并不理想的节目,也就是那些‘走麦城’的节目 ② ”。“令我难忘”的情感反应,是一种自我实现后的体验,它是曲长缨今后取得更大辉煌的促进剂与驱动力;“我更难忘……”体现的是他永不满足的心态,这将使他用挑刺的眼光对待他的产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创新的局面,以对今天不满足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灿烂。
(三)新闻产品对受众的刺激
新闻产品对受众的刺激,使受众在良好的心态中产生积极功能的情感反应,则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目标追求。山东电视台1993年的获奖新闻《山东灾民挥泪哭送人民子弟兵》展现了水灾过后,白发老太太、抱着小孩的妇女以及其他灾民,挥泪哭送子弟兵的场面。“挥泪哭送”的新闻事实信息承载着的情感信息,虽是负性的,却是积极功能的。受众在这种新闻事实及其所承载的情感信息的刺激下,是什么样的情感反应,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今,各省区都尽量通过新闻媒体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以拉近与兄弟省区人民以及省外投资者的心理距离。沪、粤、江、浙等地的良好形象,对于未曾亲历亲见的广大受众来说,主要是新闻媒体展示的结果。但也有个别省区忽视这一方面,例如某省“西北狼”的自称,窑洞、荒山作为背景多次在电视屏幕上的出现,“八大怪”“尘土飞扬”通过某些媒体远扬四海等等,其所产生的刺激往往使省外人对其形成“欠文雅、不发达、环境污染”的印象。省外一些人对该省误解的产生与上述新闻信息传播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他们来该省后的亲眼所见,才改变了对该省的偏见。以上不同省市两种截然不同的刺激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后果是:对前者的羡慕、向往与对后者兴趣淡然或者其他。因此,在对新闻内容选择取舍时,应考虑新闻刺激可能引来的情感反应后果。
四、刺激新闻情感信息的保持、延续
(一)情感的强度、保持度与新闻情感信息的延续
情感的强度,是指主观体验在极性上所处的位置,越接近两极的情感,其强度也就越大。
新闻情感信息的保持度,是指其强度上的维持状态与时间上的持续状态,它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反应的瞬间最强烈,然后逐渐减弱乃至中断;二是再度刺激、再度唤起,呈波浪形。在新闻传播中,一方面适当增大新闻刺激的强度,一方面又依据新闻情感信息保持度的特点进行运作,可使功能积极的新闻情感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持与延续。我国人民对于首次航天试验的成功是欣喜欲狂的,随着日月流逝有些淡忘;然后相隔一段对于航天成功的报道,又在人们的欣喜中唤醒了情感反应,直至两次载人飞行成功,受众的情感反应空前高涨,高涨后以平稳状态在人们心底延续下来。
(二)类似性刺激的累积:强化
新闻媒体对于主题近似、内容不一的新闻事实信息与新闻情感信息,从不同角度的多次传播,就可产生类似性刺激的累积,收到强化性效果。例如关于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人们的理念问题并培养起习惯化行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应从多方面、连续性地予以报道。最近以来,新闻报道中关于我国能源消耗的惊人、能源消耗与产品产出比率的极大失调、各类浪费现象的触目惊心以及造成令人痛心的严重后果等等,使国人在对浪费问题浑然不觉与漠然置之中猛醒,逐渐树立起“构建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习惯性行为。强化,对于积极功能的新闻情感信息,则是更高层面的保持与延续。
注释:
①卢家楣等:《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②曲长缨:《难忘的“走麦城”——我做舆论监督节目的酸甜苦辣》,《今传媒》,2006年第2期
(作者系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编审)
一、新闻刺激的分类
(一)从刺激物的具体形态上分为:
⒈新闻媒体的准物理性刺激。光与声等外界的物理性刺激,通过新闻媒体主要是电子媒体可作用于受众。这种刺激,是新闻媒体对受众的模拟性的、间接性的物理刺激,笔者将其称为“准物理性刺激”。准物理性刺激以其模拟的逼真,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因而成为新闻媒体强化其魅力的天然材料。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使用,屏幕上的现场画面以及现场直播中自然界真真实实的雷鸣电闪、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吹拉弹唱等等,都是准物理性刺激的有效发挥。
⒉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的刺激。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主要是对新闻媒体人的刺激。这种刺激,是引发新闻媒体人搜索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的动因,也是新闻媒体人对新闻线索、原始材料接近与喜爱的基础。新闻媒体人在搜索新闻线索、整理原始材料以及对新闻产品加工制作时,不可避免地渗入了现实生活对其刺激的因子。这种刺激常常与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性格如新闻敏感、新闻悟性、新闻职责、职业道德等结合在一起。2005年度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新华社记者张严平的一篇《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强烈震撼了广大读者。在新华社当记者23年来,张严平先后对100多位人物进行采访报道,每次尽可能与采访对象交流,近距离地感受和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她以真挚情感刻画了郭秀明、张云泉、王顺友、杨业功等一批平凡而伟大的时代人物,每篇人物通讯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其作品震撼人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她笔下饱含着浓浓的情感。而其浓浓情感,又源于她在新闻线索、原始材料、现实生活刺激下的内心感受。
新闻线索、原始材料尤其现实生活对受众的直接性刺激,使他们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作为判断新闻真实性的标尺。如果新闻报道与现实生活差距较大,他们就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与媒体的诚信度产生怀疑,进而导致反感情绪的萌生、滋长。因而,假新闻与失误性新闻,很容易引发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感情疏离。
⒊新闻价值的刺激。与笔者《面对新闻情感信息 “新闻”概念应该重新界定》一文所说的认知评价的刺激的角度不同,本文是从情感体验者接受新闻刺激的角度论述的。新闻价值引发的刺激,主要是指新闻的重要性、新鲜性、显著性、贴近性、趣味性等等的刺激。其中,某些刺激有可能引发“激情”与“应激”这两种作用力很大的情绪状态与社会情绪状态。
激情,是短暂而猛烈的情绪状态,它以爆发性与冲动性的特点给予新闻媒体人、受众个体与受众群体巨大的影响。所谓爆发性,是指整个激情在极短时间里有大量心理能量以极大的强度喷发出来。如矿难突然间造成多人死亡,这可使遇难者亲属达到悲痛欲绝、不能自制的地步,属于强烈刺激所引发的负性情感的激情;“神六”成功返回的新闻事实信息所产生的刺激,则是强烈刺激使受众群体产生的正性情感的激情。采访中的新闻媒体人以及事件目击者,可以受到现场新闻事实的直接刺激;而绝大多数受众,受到的则是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信息的间接刺激。鉴于此,新闻媒体人在采访时尤其是主持广播电视节目或者直播时,要将自身的正性或负性的激情调节到与职业角色相适应的状态。同时,应对新闻中的激情性信息传播严格把关,以期对广大受众情绪起到正确引导作用,这一点尤为重要。如果新闻媒体对激情性信息的把关缺位与引导失误,广大受众的正性激情则会膨胀到失控状态,负性激情甚至会引发破坏性行为。回眸过去,“大跃进”期间对于各地“放卫星”的报道,助长了大范围的浮夸风与破坏性极强的全民“蛮干”;“十年浩劫”期间对于“文攻武卫”与“破四旧”的报道,致使大范围的武斗不断升级与“打、砸、抢”的愈演愈烈,教训不能说不谓沉重。当前“追星族”的形成和“追星热”升温,与新闻媒体对明星的炒作直接相关。有些人对明星的崇拜已到狂热程度,不能说不是追星族的群体性情绪失控的表现:例如明星有个什么动静,某些在校生就会课堂走神,某些在岗者就会心神不定;一旦明星到达某地,该地一些人便会想方设法、不顾一切地与其接近,即使造成严重损失也在所不惜。“追星族”的形成与“追星热”的升温,不但会对社会文化产生负面作用,而且也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上述几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维的、复杂的,但新闻媒体对群体激情走向峰巅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仅这一点,新闻媒体难辞其咎。曾有人撰文对此进行批评,但却很少有人从情感误导这一本质上指出其病根。
应激,是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应激具有超压性和超荷性。所谓超压性,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往往会在心理上感觉到超乎寻常的压力”,“所谓超荷性,是指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必然会在生理上承受超乎平常的负荷,以充分调动体内的各种机能资源去应付紧急、重大事变 ① ”。 这种情绪状态,是由新闻报道中重大事件超出预期所引发的,受众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则会产生超压性和超荷性的情感反应,并衍生出焦急、恐惧、烦躁、易怒等情绪体验与举止失措、仓促应付等等行为。1976年对于唐山大地震的报道与2003年对于“非典”的报道,在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上有其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两次规模性报道均引发了大面积的应激状态,当时全国各地到处防震,人人对于“非典”谈虎色变。这不能单纯归咎于新闻媒体,但新闻媒体也应反思:为何在两次报道中,对于蕴量浩瀚的新闻情感信息发现不够?今后进行这一类新闻报道,如何估量新闻情感信息对于受众的巨大冲击,以免引发较大层面受众的应激状态?这些,的确是应该研究的崭新课题。
(二)从刺激的来源上分为:
⒈外部刺激。新闻刺激属于外在刺激,它是指情感信息接受者所处的新闻环境的刺激。新闻环境刺激包括宏观的拟态环境刺激与微观的新闻情境刺激。
——宏观的拟态环境的刺激。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宏观环境,就是媒体提供给我们的拟态环境。宏观的拟态环境刺激,则要借助大众媒体尤其新闻媒体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例如,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的恐怖活动所造成的平民百姓的伤亡,经新闻媒体不断报道后,广大受众对恐怖活动逐渐产生认识并转化为反感心理与反对态度。这种情感反应,正是宏观的模拟环境刺激的结果。
——微观的新闻情境的刺激。其刺激有两种情况:一是新闻产品中的情境直接对受众的刺激,因新闻产品中的情境不同则其刺激作用不同。在新闻中我们听过的国歌,尽管是同一首国歌的演奏录音,人们在不同情境中的感觉截然不同。对于普通单位、学校的播放,是平淡的情感反应;对于天安门前的播放,是庄严肃穆的情感反应;对于我国选手夺得世界冠军后的播放,则是为祖国骄傲的情感反应。二是通过新闻产品中的具体情境对新闻人物的影响,从而对受众施以作用。近几年新闻中报道了不少模范人物,他们的事迹报告团每到一地报告,都有报告者声泪俱下的报告动作与台下听众倾听中禁不住动情洒泪的场面。这些新闻镜头一经电视传播给广大受众,也往往掀起受众心中的波涛。
⒉内部刺激,指的是受众中个体内部的刺激。主要是价值观因素的刺激与自我意识的刺激。
——价值观因素的刺激。价值观因素是多维的,其中信念、理想对个体的刺激作用比较明显。信念,通常充满着高级情感,能指导个体的思想与行为;理想,比信念更有情感意义上的号召力,能激发个体向着一定方向和目标奋进。信念、理想,常常作为内部刺激,作用于媒体人和受众个体的情感层面。
——自我意识的刺激。作为自我意识的核心部分,自我评价对自我有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这种作用在对待成功、失败上更加凸显。一般而论,当自我认为已经圆满达到预期目的时,则会产生正性情感并滋生向上的力量;当经过努力而收效甚微或者遭遇挫折、蒙受损失时,往往会产生负性情感并出现气馁现象。当然,也有不少新闻媒体人员在失败中总结教训,继而向前,这种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二、新闻刺激的特点
(一)新闻刺激的强度。刺激强度是指新闻对受众触动程度的强弱。首先,它与逆于“情”与逆于“理”有着逻辑关系。新闻所报道的“虐猫事件”,之所以引起广大受众强烈的反感情绪,因为事件的极其残忍性而逆于人们常情;而下面的例子则逆于常理:当一位白发老者向一位年轻人下跪时,就有较大强度的刺激性;当白发的打工者向一位年轻女经理长时间下跪讨要工钱无果,而这位女经理又冷情满脸时,刺激强度大大增加。读者看到这样的新闻照片,心中会有幅度不小的波澜起伏。之所以如此,因为越到后来,就越悖于常理。其次,它与新闻价值的大小密切相关。新闻所反映的,越是重大的或突发性的事件、越是与人民群众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越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其对受众的刺激强度就越大。
(二)新闻刺激的增量。新闻刺激量是围绕某个议题的多次报道而渐增的,如环境保护、交通安全、劳动保护等等,在当初报道时,人们并未引起足够的注意,随着后来相关报道的增多,新闻的刺激量有了累积性的叠加,上述问题才逐渐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与广大受众的关注。刺激量的增加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对量的多少与增量的时机都应有适当的把握:量上以受众满意为止,过多很可能适得其反;增量的时机要依据新闻事态的发展而定。有人统计,新浪网从2004年2月26日到3月26日1整月时间对马加爵一案的报道,曾出现量上大的波动:从2月26日到3月15日,平均每天不到3篇。这段时间报道数量偏少,是因为情况不明,不必多说也不宜多说。到3月15日晚马加爵被抓,事件达到了高潮,新浪网在16日、17日两日分别达到53篇与74篇,以适应广大受众对于事态新的发展欲要详知与急切了解的心理需求。
(三)新闻刺激的新颖性。其新颖性是指超出受众预期而引起的新鲜感、新奇感。新闻产品内容新鲜,或报道角度新颖,则具备了新闻刺激的新颖性。新华社记者郭玲春1982年7月16日发的消息《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主体部分选用一幅挽联、几十张照片作为主要叙写对象,巧妙而生动地再现了金山同志的一生。这样的写法,不同凡响,别有洞天,其角度新颖性给受众以较大的刺激。
(四)新闻刺激物的变动性。其一,将静态转化为动态。这样,刺激物更易于引起注意。如有一幅新闻照片,画面反映的是铁路首次通往深山后,赶来观看火车的两位老大娘向乘务员恳切请求的情景,标题使用的是老大娘的问话“我能摸摸火车吗?”,这样的标题,使静态的照片活了起来。其二,用动态性的声音、画面进行报道。在这方面,广播电视新闻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新闻中动态的表现,往往因其变动性的刺激,能有效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反应。其三,刺激物在空间上的运动、随时间的推移,或者进程上的变动与性质上的变化,也属于新闻刺激物变动性的重要构成。新闻刺激物的变动性,可强化刺激的效果。
三、新闻产品的刺激
(一)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人物的刺激
第一,新闻产品的真实性对新闻人物的刺激作用较大。如果新闻事实真实,评论的褒贬符合新闻人物实际,不拔高,不贬低。这样,新闻人物则会产生正性情感反应并保持良好心态。第二,如果新闻人物的个人利益与个人隐私在新闻作品中没有得到保护,新闻人物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二)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媒体人的刺激
新闻产品及其制作,对新闻媒体人产生的刺激,与能力、成败、自我价值感三者密切相关。自我评价后所认定的成与败、能力的高与低,可导致不同的自我价值感的产生,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央视“焦点访谈”有影响的记者曲长缨曾做了一系列在全国反响不小的舆论监督节目,涉及到矿难瞒报、考场舞弊案、医药回扣等等方面,不但受到社会关注,而且引起各级领导部门重视,温家宝总理等领导同志还对其中一些节目作了重要批示。对此,他的体验是“令我难忘”;另一方面的体验是:“我更难忘的还有那些由于种种原因自己未能做成或者做得并不理想的节目,也就是那些‘走麦城’的节目 ② ”。“令我难忘”的情感反应,是一种自我实现后的体验,它是曲长缨今后取得更大辉煌的促进剂与驱动力;“我更难忘……”体现的是他永不满足的心态,这将使他用挑刺的眼光对待他的产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开创新的局面,以对今天不满足的心态,去迎接明天的灿烂。
(三)新闻产品对受众的刺激
新闻产品对受众的刺激,使受众在良好的心态中产生积极功能的情感反应,则是新闻情感信息传播的目标追求。山东电视台1993年的获奖新闻《山东灾民挥泪哭送人民子弟兵》展现了水灾过后,白发老太太、抱着小孩的妇女以及其他灾民,挥泪哭送子弟兵的场面。“挥泪哭送”的新闻事实信息承载着的情感信息,虽是负性的,却是积极功能的。受众在这种新闻事实及其所承载的情感信息的刺激下,是什么样的情感反应,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今,各省区都尽量通过新闻媒体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以拉近与兄弟省区人民以及省外投资者的心理距离。沪、粤、江、浙等地的良好形象,对于未曾亲历亲见的广大受众来说,主要是新闻媒体展示的结果。但也有个别省区忽视这一方面,例如某省“西北狼”的自称,窑洞、荒山作为背景多次在电视屏幕上的出现,“八大怪”“尘土飞扬”通过某些媒体远扬四海等等,其所产生的刺激往往使省外人对其形成“欠文雅、不发达、环境污染”的印象。省外一些人对该省误解的产生与上述新闻信息传播有着明显的因果关系。他们来该省后的亲眼所见,才改变了对该省的偏见。以上不同省市两种截然不同的刺激所引发的情感反应后果是:对前者的羡慕、向往与对后者兴趣淡然或者其他。因此,在对新闻内容选择取舍时,应考虑新闻刺激可能引来的情感反应后果。
四、刺激新闻情感信息的保持、延续
(一)情感的强度、保持度与新闻情感信息的延续
情感的强度,是指主观体验在极性上所处的位置,越接近两极的情感,其强度也就越大。
新闻情感信息的保持度,是指其强度上的维持状态与时间上的持续状态,它有以下特点:一是刺激、反应的瞬间最强烈,然后逐渐减弱乃至中断;二是再度刺激、再度唤起,呈波浪形。在新闻传播中,一方面适当增大新闻刺激的强度,一方面又依据新闻情感信息保持度的特点进行运作,可使功能积极的新闻情感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持与延续。我国人民对于首次航天试验的成功是欣喜欲狂的,随着日月流逝有些淡忘;然后相隔一段对于航天成功的报道,又在人们的欣喜中唤醒了情感反应,直至两次载人飞行成功,受众的情感反应空前高涨,高涨后以平稳状态在人们心底延续下来。
(二)类似性刺激的累积:强化
新闻媒体对于主题近似、内容不一的新闻事实信息与新闻情感信息,从不同角度的多次传播,就可产生类似性刺激的累积,收到强化性效果。例如关于构建节约型社会,需要解决人们的理念问题并培养起习惯化行为,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应从多方面、连续性地予以报道。最近以来,新闻报道中关于我国能源消耗的惊人、能源消耗与产品产出比率的极大失调、各类浪费现象的触目惊心以及造成令人痛心的严重后果等等,使国人在对浪费问题浑然不觉与漠然置之中猛醒,逐渐树立起“构建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转化为习惯性行为。强化,对于积极功能的新闻情感信息,则是更高层面的保持与延续。
注释:
①卢家楣等:《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②曲长缨:《难忘的“走麦城”——我做舆论监督节目的酸甜苦辣》,《今传媒》,2006年第2期
(作者系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审读员、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