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的氛围能影响个人的性格发展,班级的成长更能带动个人的成长,一个班级的正能量是43个学生加两个班主任的正能量。
一、灌输意识
(一)班级为家
初接手班级,我就发现我们班属于那种老师最头疼的“极品班”,各路大神齐聚,一天不见血或出点事都简直不太正常。只要一有事件发生,不作他想,准是我们四班的孩子又犯事了。一段时间下来,我是那种典型的毛光水滑出门上班,崩溃回家,步数朋友圈登顶的人,收获了无数别班班主任的同情小眼神。于是我想,我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呀,太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乱马其实都是一群聪明孩子,更是一群可塑之才。我得改变自己的方法,顺势而为,让他们合力抱团、互相改变。
于是我提出了“家”的概念。何以为“家”?所谓“家”,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而我所理解的家,应该是温暖的、热闹的、充满爱的地方。所以,我给孩子们灌输了:我们四班是一个家,我们是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们要像一个家庭一样,互相关爱,做彼此的小棉袄。于是在家长委员的帮助下,有了我们的班徽,也有了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
在有了发展主线后,我不断在潜移默化和契机教育中灌输家和家人的意识,引导孩子们的日常相处应该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慢慢地这个意识在孩子心中发了芽,生了根,整个班凝聚成了一棵大树。就像小司马说的,我们是在翰林四班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大树,我们就是树上那不尽相同却又互相牵绊的叶子。于是,有了足球赛场上,男生奋力拼搏,场下女生摇旗呐喊,中场休息拉拉队鼓舞士气,后勤队伍送水遮阴按摩。有了班歌比赛中,我们自创原创歌曲,孩子们大声唱出了自己的班魂。
(二)品德更重
六年来,孩子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杨老师告诉我们,品德比学习更重要。”是的,我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关系。那是因为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比分数更重要。小学正是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比起教育出学霸,我更希望我能培养出善良的孩子,诚实的孩子,自信的孩子,有个性的孩子,有特长的孩子,热爱生活的孩子。这不仅能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也能更好地生活于社会。
而孩子们记住这一点后,你会发现整个班级在慢慢变好。每到假期,我出去玩,一定会给孩子们带礼物。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家人,所以我时刻挂念你们。慢慢地,每个新学期,都有同学给大家分享假期见闻和小礼物或糖果,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孩子间的矛盾渐渐少了,挂念多了。我们班的吴小狄,一年级进校,打遍年级无敌手,淘气得很,惹了无数事故,家长都不愿孩子和他玩。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正好读到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顿时我领悟了如何和学生沟通:1.蹲下身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2.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于是我转变思想,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愿意接纳他,等待他的改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正是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下,他慢慢融入了这个“家”。而且他告诉我,他爱这个“家”,因为这个家宽容、有爱。于是,他愿意控制自己的拳头和脾气,让大家接纳自己。他不仅控制住了脾气,还变得阳光开朗,每次出去玩,回来都一定记得分享心得和糖果、小礼物。渐渐地,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也不会再遇事就高举拳头。毕业时,他妈妈和外婆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庆幸遇到这么有爱的集体,让他改变,感谢遇到更看重品行的老师,更感谢我们所有人对他的宽容。看,一个人改变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一个人。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三)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不应该局限于成绩,所以我们班班规的最后一条是全面发展。当然,成绩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首先得课堂成绩优秀,才能更好地发展综合素质。所以,从一入学,我灌输孩子的观念就是:你学习是因为学习很重要,你会用得着它。你要认真听课,因为这是学习的正确方法。课堂认真即高效,那么课外才能发展。我对孩子的要求是:课堂40分钟认真学,课外掌握一项特长,发展一项兴趣。特长可以让你优于常人,兴趣可以让你热爱生活。特长需要你持续不断地坚持学习,短则小学阶段,长则坚持十年以上,这同时也是对意志品质的锤炼。而兴趣则感兴趣的都可以试试,有的还发展成特长了。所以,四班人才特别多,唱歌唱到北京的,非洲鼓打到泰国的,乒乓球打到州上的,羽毛球打到外市的,只要有演出,隨便都可以拉人上。不仅如此,关键孩子们能学、会学,学得好,思维灵活,有才还特会玩,班级发展基本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点燃热情
要学生会学,就得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所以我反复思考后,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学习体系,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趣。
1.从课堂中找趣。如:可以有形式多样的辩论会,锻炼孩子的资料收集、筛选、表达、思辨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思路,参与到课文讨论中来,改变我讲你听的被动吸收。更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能力、兴趣一把抓,如仿写七律诗、自创对联等。还可以在延伸的基础上,构建学习型拓展活动。如:五字谜活动,让孩子们用漂亮的展示形式做字谜,搞一个小型字谜会。在各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既开动了脑力,又拓展了知识。我所认为的语文课堂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变幻有趣的,孩子们可以是有很多发挥余地的。毕竟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做孩子们的潜力挖掘机!
2.从作业中找趣。前面的课堂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一个难题后,另外的难题就是作业。我认为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也是有讲究的,一味的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最终可能导致的就是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及思维固化。因而,我们在作业布置上也得统筹规划,必须在脑中有逐步培养目标,布置能抓住孩子心的作业。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迸发学习的小火花,才能正正做到乐学、爱学。
一路走来,我需要和喜欢的班级氛围就这样养成。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下一路前进,伴随“奋发向上,友爱互助,至真至善,全面发展”的正能量,我相信他们以后的路将更宽、更广。
一、灌输意识
(一)班级为家
初接手班级,我就发现我们班属于那种老师最头疼的“极品班”,各路大神齐聚,一天不见血或出点事都简直不太正常。只要一有事件发生,不作他想,准是我们四班的孩子又犯事了。一段时间下来,我是那种典型的毛光水滑出门上班,崩溃回家,步数朋友圈登顶的人,收获了无数别班班主任的同情小眼神。于是我想,我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呀,太累。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乱马其实都是一群聪明孩子,更是一群可塑之才。我得改变自己的方法,顺势而为,让他们合力抱团、互相改变。
于是我提出了“家”的概念。何以为“家”?所谓“家”,是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而我所理解的家,应该是温暖的、热闹的、充满爱的地方。所以,我给孩子们灌输了:我们四班是一个家,我们是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我是你们的妈妈,我们要像一个家庭一样,互相关爱,做彼此的小棉袄。于是在家长委员的帮助下,有了我们的班徽,也有了班级的整体发展方向。
在有了发展主线后,我不断在潜移默化和契机教育中灌输家和家人的意识,引导孩子们的日常相处应该像家人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慢慢地这个意识在孩子心中发了芽,生了根,整个班凝聚成了一棵大树。就像小司马说的,我们是在翰林四班这块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大树,我们就是树上那不尽相同却又互相牵绊的叶子。于是,有了足球赛场上,男生奋力拼搏,场下女生摇旗呐喊,中场休息拉拉队鼓舞士气,后勤队伍送水遮阴按摩。有了班歌比赛中,我们自创原创歌曲,孩子们大声唱出了自己的班魂。
(二)品德更重
六年来,孩子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杨老师告诉我们,品德比学习更重要。”是的,我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与他们的成绩单没有关系。那是因为我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比分数更重要。小学正是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比起教育出学霸,我更希望我能培养出善良的孩子,诚实的孩子,自信的孩子,有个性的孩子,有特长的孩子,热爱生活的孩子。这不仅能让孩子正确认识社会,也能更好地生活于社会。
而孩子们记住这一点后,你会发现整个班级在慢慢变好。每到假期,我出去玩,一定会给孩子们带礼物。我告诉他们我们是家人,所以我时刻挂念你们。慢慢地,每个新学期,都有同学给大家分享假期见闻和小礼物或糖果,就像亲戚朋友一样,孩子间的矛盾渐渐少了,挂念多了。我们班的吴小狄,一年级进校,打遍年级无敌手,淘气得很,惹了无数事故,家长都不愿孩子和他玩。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正好读到这样一句话:“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顿时我领悟了如何和学生沟通:1.蹲下身来平等地和孩子交流。2.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于是我转变思想,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愿意接纳他,等待他的改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正是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下,他慢慢融入了这个“家”。而且他告诉我,他爱这个“家”,因为这个家宽容、有爱。于是,他愿意控制自己的拳头和脾气,让大家接纳自己。他不仅控制住了脾气,还变得阳光开朗,每次出去玩,回来都一定记得分享心得和糖果、小礼物。渐渐地,他的朋友越来越多,也不会再遇事就高举拳头。毕业时,他妈妈和外婆和我说得最多的,就是庆幸遇到这么有爱的集体,让他改变,感谢遇到更看重品行的老师,更感谢我们所有人对他的宽容。看,一个人改变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一个人。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三)全面发展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而不应该局限于成绩,所以我们班班规的最后一条是全面发展。当然,成绩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么,首先得课堂成绩优秀,才能更好地发展综合素质。所以,从一入学,我灌输孩子的观念就是:你学习是因为学习很重要,你会用得着它。你要认真听课,因为这是学习的正确方法。课堂认真即高效,那么课外才能发展。我对孩子的要求是:课堂40分钟认真学,课外掌握一项特长,发展一项兴趣。特长可以让你优于常人,兴趣可以让你热爱生活。特长需要你持续不断地坚持学习,短则小学阶段,长则坚持十年以上,这同时也是对意志品质的锤炼。而兴趣则感兴趣的都可以试试,有的还发展成特长了。所以,四班人才特别多,唱歌唱到北京的,非洲鼓打到泰国的,乒乓球打到州上的,羽毛球打到外市的,只要有演出,隨便都可以拉人上。不仅如此,关键孩子们能学、会学,学得好,思维灵活,有才还特会玩,班级发展基本达到了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点燃热情
要学生会学,就得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所以我反复思考后,初步建立了一定的学习体系,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找趣。
1.从课堂中找趣。如:可以有形式多样的辩论会,锻炼孩子的资料收集、筛选、表达、思辨的能力。还可以让孩子用思维导图理清课文思路,参与到课文讨论中来,改变我讲你听的被动吸收。更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能力、兴趣一把抓,如仿写七律诗、自创对联等。还可以在延伸的基础上,构建学习型拓展活动。如:五字谜活动,让孩子们用漂亮的展示形式做字谜,搞一个小型字谜会。在各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既开动了脑力,又拓展了知识。我所认为的语文课堂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变幻有趣的,孩子们可以是有很多发挥余地的。毕竟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做孩子们的潜力挖掘机!
2.从作业中找趣。前面的课堂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了一个难题后,另外的难题就是作业。我认为教师在作业布置上也是有讲究的,一味的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最终可能导致的就是孩子对学习的厌倦及思维固化。因而,我们在作业布置上也得统筹规划,必须在脑中有逐步培养目标,布置能抓住孩子心的作业。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才能迸发学习的小火花,才能正正做到乐学、爱学。
一路走来,我需要和喜欢的班级氛围就这样养成。孩子们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下一路前进,伴随“奋发向上,友爱互助,至真至善,全面发展”的正能量,我相信他们以后的路将更宽、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