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iis6s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结构、效率、稳定性、可持续性、影响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和加权平均法测度2011-2018年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分析其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时序上呈波动上升态势,2013和2017年出现波峰,2015年出现波谷,各子目标层指标表现出不同变化特征,但总体处于最初发展阶段;空间上地域差异明显,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蚌埠,第二为亳州,第三为淮南、淮北,第四为宿州、阜阳。据此,为制定皖北地区旅游经济高质量增长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时空演化;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2.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20)04-0010-10
  一、引言
  现阶段,安徽省已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且皖北旅游业发展逐年加快,2017年,皖北六市接待入境游客29.6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46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 003.9亿元,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贡献率逐年加大。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安徽省旅游工作会议指出“再接再厉、开拓奋进,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新时代”。然而,皖北地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增长仍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大多仅涉及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某一方面研究,主要为:(1)旅游经济效率。国外研究重点关注了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单个旅游企业的效率问题(Ashrafi A等,2013[1]31)。國内研究主要测算区域层面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孙盼盼等,2017[2]67)。(2)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它包含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两方面(McKercher B,2008[3]1215;王迎涛,2019[4]110)。(3)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或脆弱性(George E等,2011[5]190;马慧强等,2019[6]2248)。然而,国内外关于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系统研究非常少,纵观现有文献,(1)从研究内容看,以建立评价体系为主。如陈秀琼等(2006)[7]59从产品质量、环境质量、要素质量、产业增长方式、产业运行质量5个方面构建了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质量评价体系;《2017湖南县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报告》从旅游经济效率、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旅游环境质量3个维度构建了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从纵深方面揭示了旅游经济增长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规律,学者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各有差异,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从旅游经济增长的过程看,包含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率、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构以及旅游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二是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果看,包含旅游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福利水平的变化与分配状况、生态环境的代价。(2)从研究方法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以层次分析法为主的主观评价法(张洪等,2015[8]1277),以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为主的客观评价法(贾海威,2015[9]33)。我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仍处于最初的测度与评价阶段,具体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即研究区域仍需扩大化、细化;过往关于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大多忽略了不同区域之间的空间联动性,即研究程度仍有待深化。
  目前,尚未有对皖北地域的相关研究,本研究将以内涵为依据,建立旅游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2011年以来皖北地区各城市的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这拓展与深化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理论空间,同时为皖北各地清晰、客观地把握当地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发展状况,提供了有效的量化工具;并为促进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旅游经济增长成果和福利分配的改善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增长质量是从纵深方面来看经济增长,探究其内在性质与规律,并从过程与结果两方面对其进行考察[10]77。在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从旅游经济增长的过程看,包含旅游经济增长的效率、结构与稳定性;从旅游经济增长的结果看,包含旅游经济增长带来的就业率和经济贡献率等影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环境等。因此,根据科学性、层次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本文建立了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1)旅游经济结构水平(A)从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A1)与旅游经济结构高度化(A2)两方面来表征。具体而言:
  旅游经济结构高度化(A2)是指利用社会分工优势和现代科技成果,来提高旅游业的技术构成和各要素的综合利用率,促使旅游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在此用高弹性收入占旅游收入比重(A21)、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A22)来表示。其中,高弹性收入占旅游收入比重(A21)用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之外的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来衡量。
  (2)旅游经济增长效率(B)从旅游投入效率(B1)与旅游收入效率(B2)两方面来表征。具体而言:
  旅游投入效率(B1)考察旅游经济的投入产出比,包括劳动与资本两大要素的投入效率。其中,旅游全员劳动生产率(B11)反映每个旅游从业人员为旅游产值増加的平均贡献度,计算公式为:B11=旅游总收入/旅游从业人员。由于缺乏皖北各地域旅游从业人员数据,在此用第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来代替;旅游资本产出率(B12)反映旅游投入资本的单位产出,计算公式为:B12=旅游总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由于缺乏皖北各地域旅游业固定资产数据,在此用住宿和餐饮业的资本产出率来代替。
  旅游收入效率(B2)考察游客的人均花费,用一日游单位游客旅游收入(B21)与过夜游单位游客旅游收入(B22)两个指标来衡量。   (3)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C)从旅游经济增长率(C1)与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率(C2)两方面来表征。具体而言:
  旅游经济增长率(C1)用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C11)、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C12)两个指标来衡量。
  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率(C2)=(旅游经济增长率-上年旅游经济增长率)/上年旅游经济增长率。根据旅游业自身特征,本文认为其波动范围没有超过上年的100%,即可视为具有稳定性,即若计算出C2的绝对值大于1,则C2用0来衡量;若计算出C2的绝对值不大于1,则C2用1来衡量。
  (4)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D)从旅游经济增長就业率(D1)与旅游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D2)两方面来表征。具体而言:
  旅游经济增长就业率(D1)用旅游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D11)来衡量,由于缺乏皖北各地域旅游从业人员数据,在此用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与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的乘积来代替。
  旅游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D2)用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D21)来衡量。
  (5)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E)从旅游创新能力(E1)与旅游环境质量(E2)两方面来表征。具体而言:
  旅游创新能力(E1)用旅游专利个数(E11)来衡量,它作为旅游行业最先进技术的载体,是衡量其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指标[11]40。
  旅游环境质量(E2)用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重(E21)、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E22)来衡量。
  2.评价模型
  (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
  为消除原始数据量纲的影响,需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中指标均为正向指标,因此其归一化公式为:
  (2)指标权重的确定
  (3)综合指数的测算
  本文采用加权平均法测算区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公式为: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1.研究区域
  本文将皖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域,即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包括淮北、宿州、亳州、蚌埠、阜阳、淮南6个省辖市。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安徽统计年鉴》(2012-2019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2019年)。旅游专利个数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专利公布公告http://epub.sipo.gov.cn/gjcx.jsp,是通过填写公布(公告)日(如20170101至20171231)、地址(如淮北市)、摘要/简要说明(旅游)来查询。
  三、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量化测度研究
  (一)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标权重的确定
  依据上文均方差法公式,利用皖北六市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计算出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权重(见表2)。可知,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子目标层中,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旅游经济结构水平、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指标权重依次居前三位,表明它们是构成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最主要内容。在准则层构成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率、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旅游环境质量、旅游收入效率、旅游投入效率、旅游经济结构高度化、旅游经济增长率、旅游创新能力、旅游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旅游经济增长就业率,它们对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依次变小。在指标层构成中,权重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入境旅游收入增长波动率、国内旅游收入增长波动率、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重、高星级饭店比重、旅游专利个数、旅游全员劳动生产率、区位熵、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一日游单位游客旅游收入、过夜游单位游客旅游收入、旅游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高弹性收入占旅游收入比重、旅游资本产出率、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入境旅游收入增长率。
  (二)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
  本文利用2011-2018年皖北六市各指标的面板数据,采用上文的加权平均法来测算2011-2018年皖北各地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各准则层、子目标层指标的指数。
  1.皖北地区旅游经济结构水平的衡量
  为直观体现皖北地区旅游经济结构水平的演变情况,根据其量化结果绘制图1,可知,除2014年有小幅度下降外,皖北地区旅游经济结构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由2011年的0.056 1增长至2018年的0.160 6。其中,就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指数而言,2011-2018年间逐年增长,由2011年的0.027 5增长至2018年的0.098 9,这是因为皖北地区高星级饭店比重、区位熵均在逐年增长;就旅游经济结构高度化而言,皖北地区基本呈增长态势,仅2014年和2018年略有下降,这是由2014年皖北地区高弹性收入占旅游收入比重、旅游总收入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均有所下降,2018年高弹性收入占旅游收入比重下降导致的。
  2.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衡量
  为直观体现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演变情况,根据其量化结果绘制图2,可知,2011-2018年,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呈逐年增长态势,由2011年的0.048 9增长至2018年的0.128 8。其中,就旅游投入效率而言,2011-2018年间不断增长,由2011年的0.014 6增长至2018年的0.042 0,这是因为皖北地区旅游全员劳动生产率、旅游资本产出率发展态势良好;就旅游收入效率而言,皖北地区基本逐年增长,这是因为一日游和过夜游游客的人均消费在逐年提升。
  3.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的衡量
  为直观体现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的演变情况,根据其量化结果绘制图3,可知,2011-2018年,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极不稳定,在2013年和2017年出现波峰,在2015年出现波谷。其中,就旅游经济增长波动率而言,其与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的发展态势完全一致,这主要是由于入境旅游收入增长波动不稳定导致的;就旅游经济增长率而言,2011-2018年均为正数,说明旅游经济逐年增加,旅游经济增长率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11-2014年逐年大幅度下降阶段,2014-2016年逐年稳定增长阶段,2016-2018年逐年小幅度下降阶段。   4.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衡量
  为直观体现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的演变情况,根据其量化结果绘制图4,可知,2011-2018年,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逐年增长,尤其是2014年以来,呈持续迅猛增长态势。其中,就旅游经济增长就业率而言,2011-2012年大幅度增长,2012-2015年小幅度平稳增长,2015-2018年迅猛增长;就旅游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而言,基本与前两者发展态势一致,2011-2012年大幅度增长,2012-2014年小幅度平稳增长,2014-2018年迅猛增长。
  5.皖北地區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衡量
  为直观体现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演变情况,根据其量化结果绘制图5,可知,2011-2017年,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呈波动下降态势,在2012年、2015年出现波峰,在2014年、2017年出现波谷,2017-2018年又出现增长现象。其中,就旅游创新能力而言,除2014年皖北地区旅游专利个数为零外,其余年份基本呈逐年增长态势;就旅游环境质量而言,2011-2017年基本呈逐年下降态势,这主要是由皖北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比重基本在逐年下降导致的,2017-2018年旅游环境质量出现增长现象。
  四、皖北地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时空演化特征
  (一)皖北地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时序发展沿革
  通过测算2011-2018年皖北地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绘制其时序发展图(图6),可知,2011年以来,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呈波动上升态势,在2013年、2017年出现小波峰,在2015年出现小波谷。
  皖北各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基本上也均呈波动上升态势,具体而言,淮北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288 5增长至2018年的0.481 7,在2013年、2017年出现波峰,在2014年出现波谷;亳州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360 5增长至2018年的0.574 4,除2017年外,其余年份均不断增长;宿州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223 6增长至2018年的0.470 4,在2014年、2017年出现波峰,在2015年出现波谷;蚌埠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414 8增长至2018年的0.716 0,在2013年出现小波峰,2015年出现小波谷;阜阳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222 2增长至2018年的0.459 2,除2011-2012年迅猛增长外,其余年份基本呈稳定增长态势;淮南市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由2011年的0.220 1增长至2018年的0.492 2,在2014年、2017年出现波峰,在2015年出现波谷。
  (二)皖北地域旅游经济增长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由图7可知,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具有空间分异性,面积居中的蚌埠和亳州的指数最大,其紧邻的面积最小的淮南和淮北的指数其次,西南和东北方位的面积最大的阜阳和宿州的指数最小。
  具体而言,蚌埠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明显高于皖北地区其他城市,其旅游经济结构水平、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较其他城市最大,其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是因为其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尚需扩大。亳州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仅次于蚌埠,处于第二层次,其旅游经济结构水平、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均居皖北六市中的第二位,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均居皖北六市的第三位。淮南和淮北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处于第三层次,其中,淮南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非常显著,但在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方面需着重提升;淮北旅游经济增长效率较为显著,然而在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尤其是入境旅游方面、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尤其是旅游创新能力方面亟需提升。宿州和阜阳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处于第四层次,其中,宿州旅游经济结构水平、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均居皖北六市的末位,旅游经济结构高度化、旅游经济增长就业率、旅游经济增长经济贡献率均居末位,旅游经济结构合理化居倒数第二位,均亟需快速提升;阜阳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居皖北六市的末位,尤其是旅游投入效率亟待提升,其余四项子目标层指标均居倒数第二或倒数第三位,需大力提升。
  五、结论与建议
  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增长已从数量增加转向质量提升的发展阶段,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已初见成效,但仍处于最初发展阶段,未来提质增效将成为其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且皖北地区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未来应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并注重区域合作。具体而言:
  第一,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皖北地区应推动旅游企业的兼并与重组,着力培育规模旅游企业;增强文化体验产品,发展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构建食住行游购娱等完整旅游产业链,促进各旅游要素间的合理配置,并适度提高除食住行以外具备高附加值部门收入的比重。
  第二,提升旅游经济效率。应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加强旅游市场秩序的管控,净化市场环境。加强对旅游景区、酒店业、旅行社业的引导,避免盲目投资,推动其多元化经营。重点扶持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合理引导游客提升旅游消费层次;建立旅游指定购物场所体系,畅通游客投诉渠道。
  第三,提高旅游经济增长稳定性。应依靠旅游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加强对皖北地区入境旅游的支持引导,准确评估旅游经济影响因素,完善区域旅游经济预警机制与危机响应机制,采用多样化手段维持旅游经济的稳定性。
  第四,扩大旅游经济增长影响力。皖北地区应以就地就近就业为主要方式,以城镇就业、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为主要方向,鼓励引导有意愿的城乡各类劳动者积极参加旅游业就业,并根据旅游业吸纳就业和城乡劳动者特点,实行分类施策。皖北地区应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进行“旅游+”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   第五,加强旅游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皖北地区应加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科学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将各种模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中,提升旅游供给质量。同时,皖北地区应加强对旅游环境的保护,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建立相应的规范标准,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提供资金、技术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建立低碳旅游品牌;引导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
  第六,注重区域协同发展。皖北六市应努力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建立全方位的旅游协作机制,打造区域旅游品牌,推动区域旅游经济高质量增长。
  [参考文献]
  [1]Ashrafi A,Hsinvonn S,Laisoon L,et al.The Efficiency of the Hotel Industry in Singapore[J].Tourism Management,2013(3):31-34.
  [2]孙盼盼,夏杰长.中国省际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与空间效应——基于质量产出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10):61-70.
  [3]McKercher B.Segment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2008(6):1215-1225.
  [4]王迎涛.河南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及优化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4):110-113+137.
  [5]George Erdeli,Ana Irina Dinca.Tourism-A Vulnerable Strength in the Protected Areas of the Romanian Carpathian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19):190-197.
  [6]馬慧强,廉倩文,论宇超,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省际空间分异[J].资源科学,2019(12):2248-2261.
  [7]陈秀琼,黄福才.中国旅游业发展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J].旅游学刊,2006(9):59-63.
  [8]张洪,候利莉.基于AHP的旅游经济发展质量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277-1280.
  [9]贾海威.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定量评价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10]钞小静,惠康.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6):75-86.
  [11]宋慧林,潘雄锋.中国旅游业专利发展的区域比较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40-44.
  [12]渠爱雪.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J].经济地理,2006(1):55-59+65.
  [13]于洪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旅游供需系统发展综合评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5-21.
  [14]詹军.辽宁省入境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27-31.
  [责任编辑]王立国
其他文献
唐宋传奇的婚恋题材是唐宋传奇的一大亮点,在婚恋题材中大团圆结局所占的比重较少。本文重点对大团圆结局的形成进行分析,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及受众心理入手阐明产生大团圆结局与作品本身的“主流化”有关。  自古以来,爱情和婚姻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唐宋传奇中,这一现象也不例外,唐传奇中的爱情婚姻剧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精彩动人。唐宋传奇作家以他们敏锐的眼光将以前小说中很少涉及到的现实爱情生活作为他们笔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现状,总结出其传播语种单一、缺乏跨文化认同和传播模式单一三个突出问题。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利用多媒体网络构建多语平台,采取多模态传播模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向重要国家战略”。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加
期刊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现象的研究。流散现象的出现导致流散作家大量产生,而母体文化和移入地文化之间的生存空间使流散作家们具有了混杂性文化身份和双重视角。流散作家的创作成为跨民族、跨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有效媒介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动较为适宜的话语场。卡勒德·胡赛尼作为一位流散作家,结合其作品,我们也能进一步感知流散写作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做进一步反思,从而为中华文
期刊
美国西进运动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美国人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也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次美国国内为了扩宽殖民地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这次运动激发了美国的经济活力以及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塑造了美利坚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开拓者们树立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民主意识,造就了美国人勇敢的开拓精神,以及美国的乐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同时也催生了实用主义哲学观。西进运动对美国
期刊
中国传统元素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思想文化。吸取传统元素的精华融入到设计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使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基础教学中,这也是我们设计教育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含义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具有本
期刊
权德舆,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数量相当可观。究其大量创作铭文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德舆当时为文坛盟主,文章久负盛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二是因其人格魅力,虽然身居高位,却为人谦和。  一、权德舆铭文序简介  权德舆所作铭文序是其文章的类型之一,《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碑铭序文三十篇:遗爱碑铭序文两篇、纪功碑铭
期刊
日本占领东北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后,日本国内关于中国东北的书籍更是空前增多,也出现了专门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并且也是在分析历史认识问题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以三本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为中心,探讨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满洲认识”的影响。  在日俄战争前,日本就出版了很多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及历史沿革的书籍。在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日本在中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国家应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途径,以利于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的建设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建设群众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越来越重视群众
期刊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众多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我国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顺应潮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挑战,趋利避害。  目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化进程深入推进使国际交往日渐频繁,所涉及的领域与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文化交流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因互相影响而逐渐出现趋同、融合的态
期刊
[摘要]赫斯在马克思之前从行动哲学、伦理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视角建构起一种抽象的伦理共同体。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的科学方法扬弃人本主义,勾勒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美好蓝图,实现共同体思想基础的实践转向;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自由人的联合体”扬弃抽象的伦理共同体,推动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转向。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饱含着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期许和构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