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语文课堂的有效生成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w1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课堂生成更加精彩纷呈?在充分进行课堂预设的前提下,课堂生成时,语文教师灵活地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潮、高效,进一步完成我们的课堂目标和语文教学学科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生成 课堂组织 高效课堂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预设只是让课堂生成更有章可循,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只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就要依靠教师敏锐的捕捉能力,灵活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而使语文课真正流动起来。
  一、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课堂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偶现”资源的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增删”……具体地说,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偶现”资源时,切不可随意放弃,把它作为预设外的教学契机,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的活力。
  我曾经看过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的一个案例视频。刚上课,杨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意思,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男生却唱反调说:“我觉得没意思。”这个回答是杨老师始料未及的,但他没有放弃这一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而把它作为教学契机再次融入课堂中。杨老师就问该生理由,该生回答说:“这篇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没意思。”学生的回答突然让杨老师兴奋不已: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吗?这堂课不就是想让学生联系文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生活的智慧吗?所以杨老师就顺势说道:“这位同学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实在可贵。他认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有意思,要看它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且极具前瞻性的。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它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没有意思?意思在哪里?”这个课堂美丽的意外,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极其自然地打通了预设与生成的艰难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整个课堂前后贯通、水乳交融。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让学生的质疑为课堂推波助澜
  一堂充满人性化的课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呈现的课堂,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呈现就肯定会带来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它是学生独具慧眼下的产物,是学生对文本形成共鸣的见证。教师万不可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听之任之,使它变成语文课中的“过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质疑也当作是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不但是对学生人性化的尊重,更能为课堂的高潮推波助澜。
  又如,我在补充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郑伯贵为国君,却对烛之武低三下四,道歉连连,是否太假?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犹如炸开了锅,热闹非凡。我当时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课堂很难以精彩收场。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顺势问:“课文中还有一个国君,就是晋文公,你认为他最后收兵的理由是否也是假的?”学生就马上讨论,然后一致认定:“两个国君,都看重国家利益,看淡个人面子,体现了超人的器量。”这样通过学生的“质疑——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而我们的课堂显得丰富而又千变万化。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永远毫无瑕疵,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试着让我们的预设更充分些,让我们课堂的生成更灵动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像小溪、像江河一样流动不已、生生不息。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是关系到阅读教学成败的重要一环。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都存在着“满堂问”的现状。教师应学会准确定位文章的重难点,并深入钻研文本,根据具体的学情整合设计出高效的问题。  关键词:问题 设计 生成     语文新课标倡导互动的理念,而“问”是课堂互动教学的催化剂和桥梁。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设G=(V,E)是n阶简单连通图,D(G)和A(G)分别表示图G的度对角矩阵和邻接矩阵,则L(G)=D(G)-A(G)称为G的拉普拉斯矩阵.本文利用图的顶点度,平均二次度和图的一些不变量结合非负矩阵谱理论给出
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发展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伦理学学科走上了迅速发展的轨道。就当代中国伦理学基本理论和体系建构而言,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伦理学学科发展脉
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一种外交资源。能源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关系。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构成,在能源消费中的位置相当重要
土番社学是清政府针对台湾少数民族子弟创办的初级学校,在台湾存在了二百多年。本文依据清领台湾时期大量台湾方志、寓台官员和文人的著作和文集,对清代台湾土番社学的设置和
在《伍子胥列传》中,司马迁对伍子胥忍辱复仇的经历做了生动的描写,并借此诠释对自身遭际的感叹,对伍子胥隐忍精神的称颂,也体现了自身发愤著书的卓越精神,并将自我对人生的
前不久,笔者观摩了一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课。这节课教的是徐志摩先生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其教学安排如下:1.教师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视频片段,由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感到困惑与迷茫,因为它是一个面大、实践性强而又千头万绪的论题,而在这里,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借鉴前辈老师们在这方面的探索经验,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法作冷静的思考,希望能够和各位老师交流、探讨和提升。  (一)要挖掘读与写的结合点,要根据课文的表达特点、学生的实际、单元主题和课后“研讨与练习”来确定读写结合的方法。“语文教材无非是例
本文中,我们首次采用非负矩阵的谱半径和不等式分析技巧研究了具有分布时滞的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得到了其平衡点存在性和指数稳定性的充分判据.在我们的结果中,去掉了
预习是课内与课外相连接的重要通道。当前的教学改革,已对课内与课外这两方面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对连接课内与课外的咽喉——预习,研究较少,这将不利于教学环节的改善。因此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提出了小组合作预习的新概念,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组合作预习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预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