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教学的课堂生成更加精彩纷呈?在充分进行课堂预设的前提下,课堂生成时,语文教师灵活地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高潮、高效,进一步完成我们的课堂目标和语文教学学科目标,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与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生成 课堂组织 高效课堂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预设只是让课堂生成更有章可循,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只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就要依靠教师敏锐的捕捉能力,灵活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而使语文课真正流动起来。
一、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课堂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偶现”资源的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增删”……具体地说,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偶现”资源时,切不可随意放弃,把它作为预设外的教学契机,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的活力。
我曾经看过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的一个案例视频。刚上课,杨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意思,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男生却唱反调说:“我觉得没意思。”这个回答是杨老师始料未及的,但他没有放弃这一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而把它作为教学契机再次融入课堂中。杨老师就问该生理由,该生回答说:“这篇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没意思。”学生的回答突然让杨老师兴奋不已: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吗?这堂课不就是想让学生联系文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生活的智慧吗?所以杨老师就顺势说道:“这位同学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实在可贵。他认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有意思,要看它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且极具前瞻性的。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它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没有意思?意思在哪里?”这个课堂美丽的意外,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极其自然地打通了预设与生成的艰难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整个课堂前后贯通、水乳交融。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让学生的质疑为课堂推波助澜
一堂充满人性化的课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呈现的课堂,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呈现就肯定会带来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它是学生独具慧眼下的产物,是学生对文本形成共鸣的见证。教师万不可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听之任之,使它变成语文课中的“过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质疑也当作是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不但是对学生人性化的尊重,更能为课堂的高潮推波助澜。
又如,我在补充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郑伯贵为国君,却对烛之武低三下四,道歉连连,是否太假?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犹如炸开了锅,热闹非凡。我当时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课堂很难以精彩收场。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顺势问:“课文中还有一个国君,就是晋文公,你认为他最后收兵的理由是否也是假的?”学生就马上讨论,然后一致认定:“两个国君,都看重国家利益,看淡个人面子,体现了超人的器量。”这样通过学生的“质疑——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而我们的课堂显得丰富而又千变万化。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永远毫无瑕疵,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试着让我们的预设更充分些,让我们课堂的生成更灵动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像小溪、像江河一样流动不已、生生不息。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生成 课堂组织 高效课堂
著名教授叶澜先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预设只是让课堂生成更有章可循,而真正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因此只有预设是不够的,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就要依靠教师敏锐的捕捉能力,灵活捕捉课堂中的生成资源,从而使语文课真正流动起来。
一、要善于抓住课堂中“偶现”的教学契机
课堂生成的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偶现”资源的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是否有用?何时使用?怎样使用?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预设的目标可以在生成中合理“升降”,环节的推进可以在生成中适时“增删”……具体地说,课堂中出现有价值的“偶现”资源时,切不可随意放弃,把它作为预设外的教学契机,从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的活力。
我曾经看过温州实验中学杨聪老师执教《云南的歌会》时的一个案例视频。刚上课,杨老师抛给学生一个问题:“你觉得作者所写的这些有‘意思’吗?”绝大部分学生都觉得有意思,但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男生却唱反调说:“我觉得没意思。”这个回答是杨老师始料未及的,但他没有放弃这一预设之外的生成资源,而把它作为教学契机再次融入课堂中。杨老师就问该生理由,该生回答说:“这篇文章与我们的生活没什么联系,所以我觉得没意思。”学生的回答突然让杨老师兴奋不已:解决这个问题,不就是本堂课要达成的目标吗?这堂课不就是想让学生联系文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来反思我们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获得生活的智慧吗?所以杨老师就顺势说道:“这位同学能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实在可贵。他认为判定一部作品是否有意思,要看它是否与我们的生活有联系,这个观点是十分深刻且极具前瞻性的。那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它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没有联系?有没有意思?意思在哪里?”这个课堂美丽的意外,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极其自然地打通了预设与生成的艰难的教学路径,从而使整个课堂前后贯通、水乳交融。
我在教学《老王》一课时,设计了三个板块:“走近老王——善待老王——感受老王”,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结果却发现有好几位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临摹课本中老王的插图,并且调皮地在老王的嘴巴上画上了胡子。我很是生气,但细想,横加指责甚为不妥;但如果不加阻止,学生等于是在浪费时间。我灵机一动,就在黑板上多加了两个板块:画说老王——选择文中描述老王的句子,给老王画一幅肖像,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要给老王加上胡子;描述老王——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二、让学生的质疑为课堂推波助澜
一堂充满人性化的课应该是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呈现的课堂,而学生主体意识的呈现就肯定会带来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它是学生独具慧眼下的产物,是学生对文本形成共鸣的见证。教师万不可对学生提出的疑难点听之任之,使它变成语文课中的“过客”。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质疑也当作是课堂中有价值的生成资源,这不但是对学生人性化的尊重,更能为课堂的高潮推波助澜。
又如,我在补充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郑伯贵为国君,却对烛之武低三下四,道歉连连,是否太假?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犹如炸开了锅,热闹非凡。我当时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课堂很难以精彩收场。于是,我就抓住这一生成资源,顺势问:“课文中还有一个国君,就是晋文公,你认为他最后收兵的理由是否也是假的?”学生就马上讨论,然后一致认定:“两个国君,都看重国家利益,看淡个人面子,体现了超人的器量。”这样通过学生的“质疑——讨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
因为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因而我们的课堂显得丰富而又千变万化。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语文课,不可能永远毫无瑕疵,但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试着让我们的预设更充分些,让我们课堂的生成更灵动些,我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像小溪、像江河一样流动不已、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