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形体语言诠释现代绘画艺术
2005年4月8日,《生命之火——亚瑟?安日尔绘画展》举行了隆重的展出开幕式。主办方邀请了法国的舞蹈演员,通过她们的表演,帮助观众理解现代艺术的含义。
开幕式当天,两位曾在音乐剧《飘》中担任舞者的法国女演员,簇拥着画家亚瑟?安日尔来到一幅幅画前,用现代舞的方式表达画家的创作思路。她们的表演好似冰与火的交融,让观众对现代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展览定名“生命之火”,是因为展出的都是烧蚀铜版画。亚瑟?安日尔独创了以火为笔、以铜为墨,利用铜版被烧蚀的效果,形成了独特的画面效果。在创作技巧上,用特殊的手法表达内心世界,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展览由北京歌华文化集团、法国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合办,由世纪坛艺术馆承办。作为在欧洲负有盛名的现代艺术家,亚瑟?安日尔是世界上唯一用火绘画的艺术家,他曾在法国、卢森堡、德国、瑞士等国举办过40余次作品展。他认为:“铜版可以呈现出炽热的天鹅绒般柔腻的颜色,这是其它任何技术都无法完成的。”
亚瑟?安日尔的创作思维来自非洲,他创作了一系列《塞内加尔之旅》铜版画作品和以火、面具为主题的大幅铜版画。其风格以结构性、色彩多样性和宽幅为主。亚瑟?安日尔还醉心于中国水墨画的创作,1987年他用中国水墨完成了《武士道》这一作品。
卢森堡、瑞士、法国等国驻华使馆官员以及欧美同学会部分会领导出席了展会开幕式。
燃烧在不同文化领域中的生命之火
——亚瑟·安日尔绘画展侧记
文 / 端木美李燕朝
有朋自远方来
2005年4月8日,在初春细雨寒风中,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举行了法籍卢森堡画家亚瑟·安日尔绘画展的开幕式。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万明坤、秘书长于隶群等应邀出席。
展览的主办方之一的法国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席佟爱明女士,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赴法留学深造多年,现任旅法中国同学会理事长,是欧美同学会在法国的老朋友。法中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以跨文化交流为己任,佟爱明女士长年奔走于海外,为东西方的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
早在2004年6月欧美同学会在巴黎成功举办“21世纪中国:留学人员与中外交流”研讨会时,佟爱明女士就因积极参与,给全体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这次她的艺术交流中心与北京歌华文化集团携手,在卢森堡大公国外交部的支持下,带来了这一独特的“生命之火——亚瑟·安日尔绘画展”,生动形象地向中国观众诠释了这位欧洲艺术家燃烧在艺术中的生命之火。
燃烧的生命之火
法籍卢森堡画家亚瑟·安日尔1932年出生于卢森堡大公国,后加入法国国籍。早年曾留居非洲土著部落数年,深受非洲文化的熏陶。20世纪60年代,他以火为笔墨,以铜版为纸,尝试着以铜版为载体进行铜版画创作。不久,安日尔先生又倾心于中国水墨画,其创作重要集中于中国水墨画和铜版画方面。抒情柔美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与带有工业化色彩粗犷坚韧的铜版画,赋予安日尔先生作品特殊的艺术魅力。
20世纪80年代,是安日尔先生艺术创作的飞跃时期。他完成一系列以火和面具为主题的大幅铜版画,把原始的艺术手法融入现代绘画及雕塑作品中。1983年,他前往塞内加尔旅行,非洲文化给他以更多的启发、灵感。他的《塞内加尔之旅》系列铜版画,昭示了其作品向结构性、色彩多样性和宽幅方向发展。1989年,在经历了马里多贡之旅后,他创作出《马里史诗》,法国巴黎艺术中心专门为他出版了一部专集,他也因此被欧洲科学院艺术院院士格利博达称为“非洲之子”。
安日尔先生的中国水墨画代表作《武士道》完成于1987年。多年来,他在欧洲国家举办过40多场作品展、回顾展,展示他在跨文化的艺术领域中的独特的创新成果。
这次,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世纪大厅展出的其作品中非洲面具和现代雕塑中的精品,表现出强大的人文和谐与视觉冲击力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位法国女舞蹈演员以舞动的肢体语言,贴切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创意,给观众以美的感受,为观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跨文化的对话
代表欧美同学会前来参观的万明坤常务副会长是从德国留学归国的桥梁专家,曾任北方交通大学校长。他博学儒雅,在佟爱明女士介绍下,他和安日尔先生进行了有趣的、跨学科的文化思考与对话。
万明坤常务副会长代表欧美同学会对画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他告诉画家:看到画家的令人震撼的制作过程,使他对绘画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安日尔先生指出:油画非常传统,但油画的创新需要开创新的途径。安日尔先生认为,科学在发展,用火与铜作画是工业化时代艺术的体现。采用工业原料创作艺术品,更能表现当今时代的思想精神。出艺术家的责任,就是通过理念构建文化。
一位把神秘的非洲原始艺术用火烧在铜版上的欧洲现代派画家,一位从遍布古罗马遗迹的名城走来的现代派舞者,一位以架桥铺路为己任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桥梁专家,徜徉在北京的春天,相逢在气势恢宏的中华世纪坛。不经意间,他们的对话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学、历史与现实熔入了正在燃烧的生命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