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中的方程》教学案例分析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fenglan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议思考的问题
  1.教学中怎样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课堂内有效实施?
  
  二、背景说明
  《日历中的方程》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七年级上册。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以生动、有趣的日历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并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景描述
  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发现数学的规律。教师应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随着教改工作的不断深入,笔者也在教学中不断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进一步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日历中的方程》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如下实践。
  1.给学生一份信心,让他们感到自信
  问题:今天是2007年11月26日,星期三,上个星期三是几月几日?再过10天是星期几?(注意学生得到答案的方法。)
  学生1:上个星期三是11月19日。
  学生2:再过10天是星期六。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的?
  学生1:我是这样算的,因为每个星期有7天,那么上个星期三和这个星期三相差7天,26减7等于19,所以上个星期三是11月19日。
  学生2:我是通过查看手中的日历得到的。
  教师带着肯定且赞赏的目光表扬了这两位学生,这两位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其他学生也感兴趣了,自信了很多。
  2.给学生一个悬念,让他们感到好奇
  师生互动游戏:请你在自己准备的日历上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日期,只要你把它们的和告诉我,我就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
  学生出题,教师回答几个回合后,部分学生(基础不太好的)感觉很好奇,另一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其中的奥妙。
  生(好几个):老师,这个游戏我也会猜。
  师:是吗?(指定一名学生)你来猜一下,同桌为他出题。
  学生果然猜对了。
  师:真是不错,你能说说你的方法吗?
  学生:只要把他告诉我的和除以3,就是中间的日期,然后减7得到前一日期,加7得到后一日期。
  师:你为什么要除以3呢?
  学生:因为我发现一个竖列相邻的三个日期都相差7,而且中间的日期正好是三个数的平均数。
  生:哦(部分学生)!这我也知道(部分学生)。
  师:原来你发现了日历中的一个竖列相邻的三个日期是有规律的。
  3. 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
  师:你们能找出日历中还有哪些规律吗?(由于前面学生已经有过探索规律的经验,也接触过日历,因此他们对着自己准备的日历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
  学生1:日历中的同一行相邻的日期都相差1。
  学生2:日历中的同一斜行上相邻的日期都相差6。
  学生3:不对,日历中的同一斜行上相邻的日期应该都相差8。
  学生在争论中突然有所发现:日历中的同一斜行上相邻的日期应该都相差8或6。
  ……
  (学生每说一种规律,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的日历中做一个动态直观的演示。)
  师:同学们真是不错,在这小小的日历中能找到这么多的规律,我们能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吗?如:刚才老师在猜数游戏中,把日历中的同一竖列上的三个数就能表示为x-7,x,x+7。
  生1:我把同一行中的第一个数当作x,其它的就是x+1,x+2,x+3,x+4,x+5,x+6。
  师:真聪明,老师一点你就知道了。对于同一行中的几个日期,有谁还能表示与他不一样的?
  沉默片刻后,一位学生问:我可以把同一行中的第二个数当作x吗?
  师:行!
  生(部分):那么也可以把同一行中的任意数当作x了。
  师(总结):同学们真棒,如果这样的话,老师的猜数游戏就是(x-7)+x+(x+7)=你们给我的和。
  分析:(1)设(中间的日期):x;(2)表(其它日期):x-7,x+7;(3)列(等量关系):(x-7)+x+(x+7)=你们给我的和;(4)解(方程);(5)答(问题)。
  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解的合理性笔者想在下堂课中提出。)
  4. 给学生一个实际生活情境,让他们去解决
  问题:小彬在假期外出旅行一周,这一周各天的日期之和是84,小彬是几号回家的?(小组合作,教师参与到弱势小组一起讨论。)
  小组代表作品展示:
  小组1:设:第一天为x,
  表:第二天至第七天依次为x+1,x+2,…,x+6,
  列:x+1+x+2,…+x+6=84,
  解:x=9。
  答:小彬是15号回家的。
  小组2:设:中间一天(第四天)为x,
  表:其余各天分别是x-3,x-2,x-1,x+1,x+2,x+3,
  小组3:设:最后一天为x,
  表:前六天依次为:x-6,x-5,x-4,x-3,x-2,x-1。
  ……
  师:大家来评判一下,哪一组的解答更合理?
  生1:第1小组,因为设得很方便。
  生2:第3小组,因为求出来就是答案了。
  生3:第2小组,因为列出方程最简单。
  师:同学们都非常有主见,老师认为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这也说明了合理地设置未知数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加简便。
  5. 给学生玩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学有所得
  师:你们想不想玩猜数游戏。
  生(几乎全体):想。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
  游戏一:两人各准备一份日历,在各自的日历上任意圈出一个竖列上相邻4个数,两人分别把自己所圈4个数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游戏二:在各自的日历上,用一个正方形任意圈出2×2个数,把它们的和告诉同伴,由同伴求出这4个数。
  学生游戏的热情很高,也很有成就感。有几个学生还自己设置游戏规则来玩。
  6.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通过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感受?
  生1:我知道了日历中的数还有这么多的规律。
  生2:我学会了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生3:我会用日历来做游戏了。
  生4:我知道了学习数学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
  师:是啊,数学时时有,处处有,它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希望同学们今后要做一位生活中的有心人,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四、课后反思
  笔者和学生,还有听课的所有教师,在一种非常融洽、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度过了一节课的时间。在课堂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作为教师的笔者,不再是将教科书中的知识按教科书呈现的方式和顺序传授给学生,而是努力地去转换自己的角色。
  1.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作用首先在于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本节课笔者通过猜日期和猜数游戏让学生充满信心和成就感,同时也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气氛。同学们的积极参与,使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智慧,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作为现代数学教学,应致力于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关注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中去。本课通过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以日历为教学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要相信学生会取得成功,这也正是学生互相学习、充分交流思维的好时机。当小组成员都没办法时,教师可以学习者的口吻参与讨论;在需要深入思考或变换角度时,教师要予以点拨指导。这就改变了单一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课堂上的学习有了研究的氛围。[e]
  
  (浙江省瑞安安阳实验中学 325200)
其他文献
一、设计活动主题或主题语  特点:确立主题并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地表达主题。这类试题的针对性强,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鲜明的人文性。在答题时,要体现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做到句式整齐、特点鲜明。  例1初三就要毕业了,班上举行“感谢母校”主题班会。你作为组织者需要拟两句话写在黑板上,以突出主题。要求:①每句话只能有5个字;②两句话的结构要一致。  解题思路:首先要明确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校”,所拟语句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把科学的思维方式融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到一种思维技巧,或接受一次科学思维训练,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而当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的时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又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以下是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探索。  一、通过对同类题目解题
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课改的成败。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半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
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发掘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精心选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触动学生好奇
天是湛蓝色的,云朵与太阳捉迷藏,躲了起来;小鸟在枝叶间来回踱步,唱着欢快的歌儿。我躺在公园的草地上,尽情享受着这美丽的景色。   忽然,一只蝴蝶闯入了我的眼帘。它轻盈地拍打着翅膀,忽上忽下地飞舞着,我不禁被它美丽的身姿吸引住了。你看,它那双翅膀,上面缀满黑色的鳞片,上下两翼还各有一对金黄色的斑点。可以说,它是我见过的最美的蝴蝶!它落在一株黄色的蔷薇上,两物相比,三色相称,那蔷薇仿佛也被蝴蝶的美丽所
听力测试在高考中比重高达30分,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听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考的成败。然而,它却常常是学英语的同学们在考试和实际应用中最害怕的一部分,很多同学为此“费尽心机”,但效果却始终不佳。  这里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听力并非单单是“听力”水平的提高,它其实代表着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即发音、词汇、词组、习语、文化思维等诸方面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备考过程中,不能仅仅练习听力,应该从以多方面着手。
沙滩上有很多沙子,其中的一粒有些特别。这粒沙子不甘平凡,不愿在无边无际的沙海中过着平淡的生活,它想跳出沙子的世界,去外面看一看。  于是,它开始在沙滩上奔跑,越过了一粒又一粒挡在它前面的沙子。不久,它来到了海边,看见了波涛汹涌的大海,它有些胆怯了,但它没有放弃,开始向大海前进,任由海浪拍打它的肩头。  终于,它看到了阳光。当然这是在经受了大海的洗礼后看到的金灿灿的阳光。它突然看到海边闪耀着一个金光
一、复习过程中应采用归纳法  归纳法是经典物理研究及其理论建构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要解决的主要任务是:第一,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因果联系,为认识物理规律做辅垫。第二,透过现象抓本质,将一定的物理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并找到支配的规律性。完成这一归纳任务的方法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审慎地考察各种事例,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关系等一系列逻辑方法
一、案例背景rn“超级画板”是一款知识性与智能性相结合的、多功能的教学软件,目前的版本特别适合数学的教学与学习的需要.
小时候,爷爷把我搂在怀里说:“酒是我的命,而孙孙是我的命根子。”我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因为那时我只有5岁。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嗜酒如命,一日三餐总离不开它。他常挂在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