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些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幼儿园和家庭要协调一致,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我行”的自信心,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亲职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无须特别训练,还担心孩子太过劳累等。但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家长若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充分认识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性。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统计表明,2~3岁幼儿已经具备操作能力,时常会产生“我来做”的想法。因此,对于幼儿萌发的独立想法,家长一定要重视、支持并鼓励。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幼儿的生活自理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家长越重视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水平越高。因此,家长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养态度,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独立的重要性,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2.创设良好的家庭培养环境。家长可以在幼儿房间张贴娃娃穿衣服、整理玩具的图片;在洗手间张贴卡通动物洗刷的图片;平时在家里播放教育幼儿独立自主的歌曲、视频,如《好孩子自己走》《我有一双小小手》……充分调动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包括家庭每位成员教育和责任的一致性。他们要在家庭教育中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从细微入手养成幼儿良好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小到几乎察觉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能奠定一生的基础,如早上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饭前自己洗手,吃完饭自己擦嘴……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在无形中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幼儿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依赖大人,慢慢养成习惯。
3~6岁是幼儿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大部分生活经验来源于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反复操作、探究,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积累生活自理经验。
1.将游戏融入一日活动。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易于接受一些具体描述生活现象的语言。因此,教师在幼儿入园时可以播放一些讲述洗手、穿衣的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生活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安排有关自理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生活体验,锻炼自我。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引导他们开展游戏活动,如喂动物宝宝吃食、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
2.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如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幼儿在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
3.表揚激励,树立幼儿自信心。教师要利用幼儿的兴趣心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在每次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培养自理能力。如培养幼儿洗手习惯,教师可以从兴趣出发,每天在“小手变干净”的游戏中找出一位手洗得最干净的幼儿奖励一枚五角星,调动幼儿洗手的兴趣。然后教师要讲授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六步让幼儿进行练习,即打开水龙头—淋湿小手—摸一下肥皂—搓出小泡泡—冲干净小手甩三下—拿起毛巾擦擦干。另外,教师要在洗手间贴上图示,让幼儿在洗手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去练习和实践。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转变教育观念,
强化责任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家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他们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无须特别训练,还担心孩子太过劳累等。但从儿童成长的过程来看,家长若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能力,无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1.充分认识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重要性。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统计表明,2~3岁幼儿已经具备操作能力,时常会产生“我来做”的想法。因此,对于幼儿萌发的独立想法,家长一定要重视、支持并鼓励。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幼儿的生活自理水平存在紧密联系。家长越重视幼儿独立能力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水平越高。因此,家长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养态度,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幼儿独立的重要性,将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2.创设良好的家庭培养环境。家长可以在幼儿房间张贴娃娃穿衣服、整理玩具的图片;在洗手间张贴卡通动物洗刷的图片;平时在家里播放教育幼儿独立自主的歌曲、视频,如《好孩子自己走》《我有一双小小手》……充分调动幼儿兴趣,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还包括家庭每位成员教育和责任的一致性。他们要在家庭教育中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从细微入手养成幼儿良好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的,小到几乎察觉不出,都有极重大极长久的影响。”可见,小时候养成的习惯能奠定一生的基础,如早上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服,饭前自己洗手,吃完饭自己擦嘴……生活中的这些小事是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在无形中锻炼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幼儿学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依赖大人,慢慢养成习惯。
融入一日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幼儿
3~6岁是幼儿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飞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大部分生活经验来源于幼儿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内容,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反复操作、探究,培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积累生活自理经验。
1.将游戏融入一日活动。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易于接受一些具体描述生活现象的语言。因此,教师在幼儿入园时可以播放一些讲述洗手、穿衣的儿歌,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生活技能;在教学活动中安排有关自理方面的学习内容,让幼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游戏活动中让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生活体验,锻炼自我。教师可以在区角活动中引导他们开展游戏活动,如喂动物宝宝吃食、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
2.在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形式,如示范、榜样教育等形式,让幼儿在观察学习中掌握生活自理技能。
3.表揚激励,树立幼儿自信心。教师要利用幼儿的兴趣心理,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在每次活动中让他们自己动手,培养自理能力。如培养幼儿洗手习惯,教师可以从兴趣出发,每天在“小手变干净”的游戏中找出一位手洗得最干净的幼儿奖励一枚五角星,调动幼儿洗手的兴趣。然后教师要讲授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六步让幼儿进行练习,即打开水龙头—淋湿小手—摸一下肥皂—搓出小泡泡—冲干净小手甩三下—拿起毛巾擦擦干。另外,教师要在洗手间贴上图示,让幼儿在洗手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去练习和实践。
总之,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