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浅谈轶事
1.笔名的由来。
1927年9月,沈雁冰把他的第一部小说《幻灭》前半部交给《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叶圣陶看了小说后,连声称好,并决定马上发表,但沈雁冰一直在为自己的署名发愁。他想到现实生活中充满各种矛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也充满矛盾,于是他就起了笔名“矛盾”。叶圣陶一看,说:“你这署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百家姓》里有姓‘茅’的。”沈雁冰觉得此话有理,就把笔名改成了“茅盾”。
2.茅盾的童年阅读经历。
茅盾的舅舅是个中医,家里也有不少旧小说。茅盾在舅舅家找到了《野叟曝言》,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四十万字,茅盾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会考,他参加了这次隆重的考试。会考的作文题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主持会考的老师对茅盾的文章大加称赞,并在最后一句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3.名著起码读三遍。
对于如何读书,特别是如何读名著,茅盾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精炼的字句。”很多名著茅盾不只读了三遍,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读了五六遍;再比如《红楼梦》,他熟练到可以背诵其中的不少篇章。与此同时,他还主张:“诵读文学名著,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过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
大家谈
茅盾的长篇小说具有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的时代典型,都是建立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之上的,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拓展形象思维深广度的创作方法影响深远,并且逐渐成为了左翼文学所公认的主流。而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家,人们称之为“社会剖析派小说家”。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叶圣陶
由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是一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 ——严家炎
唯其阅世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郁达夫
文学特色
1.時代性和社会化
所谓“时代性”,即要求文学作品选取重大题材,表现历史潮流的方向,并给人以鼓舞力量。所谓“社会化”,即要求作品能够通过极其广阔的生活画面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示出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思想面貌。文学作品的时代性有薄弱和强烈、暗淡和鲜明的区分,其社会性也有反映生活面的宽窄、深浅的差别。在茅盾看来,文学作品,特别是中长篇小说的“时代性和社会化”正是体现民族前途的关键所在。
2.理性化倾向
茅盾研究专家孙中田教授指出,茅盾作品既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环境,已转化为作品的“大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每一次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环境,被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这就是以理性精神烛照社会而产生的宏大严整的艺术结构。
3.重描写
中国的传统小说由于是从说书人讲述故事的“话本”发展过来的,因而往往多用叙述的口吻,其中也有描写,但叙述多于描写,描写常常被叙述所融化;外国小说以描写为主,其中也有叙述,但描写多于叙述。所以,是以描写还是以叙述为主,这是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在表现方法上的一个重要不同点。而在茅盾的小说里,描写的成分则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经典掠影
《子夜》节选
呆呆地在出神的张素素忽然像是想着了什么,猛地抬起头来,向四面看看,似乎要找谁说话;一眼看见那淡黄色衣服的女郎正也在看她,就跑到钢琴前面,双手一拍,低声地然而郑重地说:
“佩珊!我想老太爷一定是不中用了!我见过——”
那边两位男客都惊跳起来,睁大了询问的眼睛,走到张素素旁边了。
“你怎么知道一定不中用?”
林佩珊迟疑地问,站了起来。
“我怎么知道?嗳——因为我看见过人是怎样死的呀!”
几个男女仆人此时已经围绕在这两对青年男女的周围了,听得张素素那样说,忍不住都笑出声来。张素素却板起脸儿不笑。她很神秘地放低了声音,再加以申明:
“你们看老太爷吐出来的就是痰么?不是!一百个不是!这是白沫!大凡人死在热天,就会冒出这种白沫来,我见过。
你们说今天还不算热么?八十度哪!真怪!还只五月十七,——玉亭,我的话对不对?你说!”
张素素转脸看住了男客中间的一个,似乎硬要他点一下头。这人就是李玉亭:中等身材,尖下巴,戴着程度很深的近视眼镜。他不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微微笑着。这使得张素素老大不高兴,向李玉亭白了一眼,她噘起猩红的小嘴唇,叽叽咕咕地说:
“好!我记得你这一遭!大凡教书的人总是那么灰色的,大学教授更甚。学生甲这么说,学生乙又是那么说,好,我们的教授既不敢左袒,又不敢右倾,只好摆出一副挨打的脸儿嘻嘻地傻笑。——但是,李教授李玉亭呀!你在这里不是上课,这里是吴公馆的会客厅!”
李玉亭当真不笑了,那神气就像挨了打似的。站在林佩珊后面的男客凑到她耳朵边轻轻地不知说了怎么一句,林佩珊就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并且把那俊俏的眼光在张素素脸上掠过。立刻张素素的嫩脸上飞起一片红云,她陡的扭转腰肢,扑到林佩珊身上,恨恨地说:
“你们表兄妹捣什么鬼!说我的坏话?非要你讨饶不行!”
林佩珊吃吃地笑着,保护着自己的顶怕人搔摸的部分,一步一步往后退,又夹在笑声中叫道:
“博文,是你闯祸,你倒袖手旁观呢!”
此时忽然来了汽车的喇叭声,转瞬间已到大客厅前,就有一个高大的穿洋服的中年男子飞步跑进来,后面跟着两个穿白制服的看护妇捧着很大的皮包。张素素立刻放开了林佩珊,招呼那新来者:
“好极了,丁医生!病人在小客厅!”
说着,她就跳到小客厅门前,旋开了门,让丁医生和看护妇都进去了,她自己也往门里一闪,随手就带上了门。
林佩珊一面掠头发,一面对她的表哥范博文说:
“你看丁医生的汽车就像救火车,直冲到客厅前。”
“但是丁医生的使命却是要燃起吴老太爷身里的生命之火,而不是扑灭那个火。”
“你又在做诗了么?嘻——”
林佩珊佯嗔地睃了她表哥一眼,就往小客厅那方向走。但在未到之前,小客厅的门开了,张素素轻手轻脚踅出来,后面是一个看护妇,将她手里的白瓷方盘对伺候客厅的当差一扬,说了一个字:“水!”接着,那看护妇又缩了进去,小客厅的门依然关上。
读后涟漪
内容上:《子夜》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将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的上海。茅盾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选段着重展现了中国都市现代环境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张素素、林佩珊外向开朗,厌烦平凡生活,但她们只是一味地埋怨社会,并不寻找国家、民族的真正出路。茅盾准确把握了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物在时代动荡面前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和命运。
艺术上:选段大多采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同时选段在心理描写方面上也有新的突破,有时候是直接的心理描写,有时候是透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动态。此外,选段还常常使用潜意识、幻觉和心理变化的摹写,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
1.笔名的由来。
1927年9月,沈雁冰把他的第一部小说《幻灭》前半部交给《小说月报》主编叶圣陶。叶圣陶看了小说后,连声称好,并决定马上发表,但沈雁冰一直在为自己的署名发愁。他想到现实生活中充满各种矛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也充满矛盾,于是他就起了笔名“矛盾”。叶圣陶一看,说:“你这署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名,如果国民党方面有人来查问作者,我们就为难了,不如在‘矛’字上加个草字头,《百家姓》里有姓‘茅’的。”沈雁冰觉得此话有理,就把笔名改成了“茅盾”。
2.茅盾的童年阅读经历。
茅盾的舅舅是个中医,家里也有不少旧小说。茅盾在舅舅家找到了《野叟曝言》,这是清代的一部通俗小说,共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四十万字,茅盾只用了三天半的时间就读完了。有一年茅盾遇上了童年会考,他参加了这次隆重的考试。会考的作文题是《论富国强兵之道》,茅盾很快就写了一篇四百多字的议论文,文章的最后一句是“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主持会考的老师对茅盾的文章大加称赞,并在最后一句加了密圈,写了如下评语:“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
3.名著起码读三遍。
对于如何读书,特别是如何读名著,茅盾有自己的独特感悟。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精炼的字句。”很多名著茅盾不只读了三遍,比如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读了五六遍;再比如《红楼梦》,他熟练到可以背诵其中的不少篇章。与此同时,他还主张:“诵读文学名著,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历过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生活中去看。”
大家谈
茅盾的长篇小说具有历史性的巨大内容、宏伟的结构、客观的叙述,以及不断创造的时代典型,都是建立在他的精细观察和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想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之上的,这种依靠理性分析来拓展形象思维深广度的创作方法影响深远,并且逐渐成为了左翼文学所公认的主流。而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家,人们称之为“社会剖析派小说家”。
茅盾是一位具有社会科学家气质的小说家。——叶圣陶
由茅盾开创的社会剖析小说流派,通过生活横断面再现社会,是一个革命现实主义的流派。 ——严家炎
唯其阅世深了,所以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实用的一种写法……中国若要社会进步,若要使文章和实际生活发生关系,则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
——郁达夫
文学特色
1.時代性和社会化
所谓“时代性”,即要求文学作品选取重大题材,表现历史潮流的方向,并给人以鼓舞力量。所谓“社会化”,即要求作品能够通过极其广阔的生活画面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展示出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的思想面貌。文学作品的时代性有薄弱和强烈、暗淡和鲜明的区分,其社会性也有反映生活面的宽窄、深浅的差别。在茅盾看来,文学作品,特别是中长篇小说的“时代性和社会化”正是体现民族前途的关键所在。
2.理性化倾向
茅盾研究专家孙中田教授指出,茅盾作品既注重人物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注重人物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人物——历史的怪圈中动荡,时代、历史已经不是简单的外在空间环境,已转化为作品的“大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每一次生命的律动,都受制于环境,被这个无处不在的“巨手”所左右。这就是以理性精神烛照社会而产生的宏大严整的艺术结构。
3.重描写
中国的传统小说由于是从说书人讲述故事的“话本”发展过来的,因而往往多用叙述的口吻,其中也有描写,但叙述多于描写,描写常常被叙述所融化;外国小说以描写为主,其中也有叙述,但描写多于叙述。所以,是以描写还是以叙述为主,这是外国小说和中国小说在表现方法上的一个重要不同点。而在茅盾的小说里,描写的成分则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经典掠影
《子夜》节选
呆呆地在出神的张素素忽然像是想着了什么,猛地抬起头来,向四面看看,似乎要找谁说话;一眼看见那淡黄色衣服的女郎正也在看她,就跑到钢琴前面,双手一拍,低声地然而郑重地说:
“佩珊!我想老太爷一定是不中用了!我见过——”
那边两位男客都惊跳起来,睁大了询问的眼睛,走到张素素旁边了。
“你怎么知道一定不中用?”
林佩珊迟疑地问,站了起来。
“我怎么知道?嗳——因为我看见过人是怎样死的呀!”
几个男女仆人此时已经围绕在这两对青年男女的周围了,听得张素素那样说,忍不住都笑出声来。张素素却板起脸儿不笑。她很神秘地放低了声音,再加以申明:
“你们看老太爷吐出来的就是痰么?不是!一百个不是!这是白沫!大凡人死在热天,就会冒出这种白沫来,我见过。
你们说今天还不算热么?八十度哪!真怪!还只五月十七,——玉亭,我的话对不对?你说!”
张素素转脸看住了男客中间的一个,似乎硬要他点一下头。这人就是李玉亭:中等身材,尖下巴,戴着程度很深的近视眼镜。他不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微微笑着。这使得张素素老大不高兴,向李玉亭白了一眼,她噘起猩红的小嘴唇,叽叽咕咕地说:
“好!我记得你这一遭!大凡教书的人总是那么灰色的,大学教授更甚。学生甲这么说,学生乙又是那么说,好,我们的教授既不敢左袒,又不敢右倾,只好摆出一副挨打的脸儿嘻嘻地傻笑。——但是,李教授李玉亭呀!你在这里不是上课,这里是吴公馆的会客厅!”
李玉亭当真不笑了,那神气就像挨了打似的。站在林佩珊后面的男客凑到她耳朵边轻轻地不知说了怎么一句,林佩珊就嗤的一声笑了出来,并且把那俊俏的眼光在张素素脸上掠过。立刻张素素的嫩脸上飞起一片红云,她陡的扭转腰肢,扑到林佩珊身上,恨恨地说:
“你们表兄妹捣什么鬼!说我的坏话?非要你讨饶不行!”
林佩珊吃吃地笑着,保护着自己的顶怕人搔摸的部分,一步一步往后退,又夹在笑声中叫道:
“博文,是你闯祸,你倒袖手旁观呢!”
此时忽然来了汽车的喇叭声,转瞬间已到大客厅前,就有一个高大的穿洋服的中年男子飞步跑进来,后面跟着两个穿白制服的看护妇捧着很大的皮包。张素素立刻放开了林佩珊,招呼那新来者:
“好极了,丁医生!病人在小客厅!”
说着,她就跳到小客厅门前,旋开了门,让丁医生和看护妇都进去了,她自己也往门里一闪,随手就带上了门。
林佩珊一面掠头发,一面对她的表哥范博文说:
“你看丁医生的汽车就像救火车,直冲到客厅前。”
“但是丁医生的使命却是要燃起吴老太爷身里的生命之火,而不是扑灭那个火。”
“你又在做诗了么?嘻——”
林佩珊佯嗔地睃了她表哥一眼,就往小客厅那方向走。但在未到之前,小客厅的门开了,张素素轻手轻脚踅出来,后面是一个看护妇,将她手里的白瓷方盘对伺候客厅的当差一扬,说了一个字:“水!”接着,那看护妇又缩了进去,小客厅的门依然关上。
读后涟漪
内容上:《子夜》以全景式地展现宏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见长,将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的上海。茅盾并没有截取某条小巷或某个街角,而是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选段着重展现了中国都市现代环境中的两位女性形象,张素素、林佩珊外向开朗,厌烦平凡生活,但她们只是一味地埋怨社会,并不寻找国家、民族的真正出路。茅盾准确把握了社会各阶层不同人物在时代动荡面前的丰富而复杂的心理和命运。
艺术上:选段大多采用短促的句式,既符合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同时选段在心理描写方面上也有新的突破,有时候是直接的心理描写,有时候是透过人物的行为动作来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动态。此外,选段还常常使用潜意识、幻觉和心理变化的摹写,将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