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后的温情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le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温故一九四二》到《一九四二》
  读《温故一九四二》(完整版),冯小刚名为“不堪回首天道酬勤”的长序带着19年的疲累和悲壮,让我想起安徒生《光荣的荆棘路》———后世至盛的赞誉照亮了智者仁人来时的路,像一片着火的荆棘。庆幸的是,刘震云和冯小刚不必做安徒生所说的殉道者,也无需把答案交给永恒的未来,历史这台幻灯机把画面定格在1942年时,他们已经走在下一帧即将亮起的荆棘路上了。
  完整版的《温故一九四二》是一本生长的书。小说,是刘震云20年前的作品,像一粒种子,从最后一个句号开始生根发芽,20年来,打磨20余稿,曾枝繁叶茂,又忍痛刀砍斧削,终于开出花来,果实归于书中,便是今天成熟的剧本故事。
  20年前,《温故一九四二》令当时的冯小刚“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回看当时刘震云的其他作品,《一地鸡毛》《单位》《官场》,刚过而立之年,却皆是人情练达之作,参透俗世冷暖。刘震云曾说:直到今天,官场小说也没有超越当年他写的《官场》,因为别人写的是腐败,而他写出了腐败的实质,是腐败背后的温情。而在当时的《温故一九四二》中,刘震云洞彻的是什么?在这部半命题作文中———想编写中国灾难史的好友钱纲找到他,说起1942年的灾荒,他才得知这段历史———是“遗忘”两个字震撼了他。300万河南人死于饥饿,人数是二战时期奥斯维辛集中营中被纳粹迫害致死的犹太人的三倍。如此锥心的数字,世人不知,国人不晓,当年河南的幸存者们竟也反问:“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到底指的哪一年?”这令人心折骨惊的遗忘背后究竟是什么?停留在“灾多”二字显然非刘氏考问,于是他通过走访录与史料考呈现出1942年的中国时局: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日军在豫围而不攻的战局使河南处于政治真空境地。经过当年写作的求索,也经过了近20年的回味反思,刘震云说,遗忘背后,他看到了“态度”。
  他呈现出灾民的态度、国民政府的态度、日军的态度、美军的态度、美国记者的态度……唯独没有作者自己的态度。其实回看20年前的作品,“我”的态度并不乏犀利。对灾民,“我”写道:“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相互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虽然这些土匪,被人用浸油的高粱秆给烧死了。他们的领头人叫毋得安。这是民族的脊梁和希望。”对蒋介石,“我历来赞成各国领袖之间握手言欢,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阶级兄弟;各国民众之间,既不必联合,也没什么可说的。即使发生战争,也不可怕,世界上最后一颗炮弹,才落在领袖的头上。”
  20年后,从小说到剧本,从种子到果实,残酷更显峥嵘,悲惊生出哽咽。老东家的女儿星星大年三十卖身妓院,换回三升小米;丧失了粮食和银元,老东家从躲灾变成了真正的逃荒,一家人逃得个七零八落,孑然一身;佃户瞎鹿为争口吃食被灾民打倒在沸水锅中一命呜呼;花枝嫁给长工栓柱,只为能卖掉自己,不用卖孩子了……然而在这晦黯的陈述中,如果只是“残酷”,也不是刘氏笔法了。
  剧本背后那个“我”的态度,我想是敛去了犀利而投射出温情目光的。老东家最后挽起一个孤儿的手,彼此救赎,成为全篇最明亮深远的一笔;即使是被指为独夫民贼的蒋,也有长叹自陈之机:“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羡慕两个人,一个是甘地,一个是毛泽东。他们身上没有负担,他们尽可以与民众站在一起。”不同于作者在腐败背后看到的温情———属于腐败者的温情,残酷背后,是刘震云对历史的温情与和解,如钱穆所说“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不禁想到刘震云写完《我不是潘金莲》后有人问他,荒诞背后,温情何在?他说:让你认识到严峻和残酷,就是温情。就像你跟孩子说,上道要小心狼,记得带个火把,这不是吓唬,这就是温情。比哄他说沿途都是莺歌燕舞温情。
  荆棘繁盛,我想,最终支撑人们走过的,应当是温情而不是一味地痛斥。就像电影最后的那首告慰亡灵也安抚生者的歌中所唱:生命的河/喜悦的河/缓缓流进我的心窝/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头上的乌云/心里的忧伤/全都洒落……
  作者单位: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
  (责任编辑张娟)
其他文献
崔卫平女士主译的《通向公民社会》,2006年蒙她馈赠一册,一直没有细读。最近,因讲授“公民教育”课,从书橱里找出来翻阅,甫一读完,精神大振,仿佛突然发现了一座金矿。  在课堂上,我告诉90后大学生,我们这一代人与他们那一代人,在学科专业知识上,庶几可为人之师,但在公民社会的建设上,两代人却面临相同的尴尬:我们都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公民教育,对公民意识理解不深,许多关于公民的概念、常识与道理,似是而非。
期刊
《当代中国文艺学研究(1949—2009)》(以下简称《文艺学研究》)由陶东风与和磊合著。此书以“史”为线索,引述翔实的材料,全面、客观而富有特色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文艺学的发展状况。  “公共性”是《文艺学研究》的一个关键词。此书开篇即写道:“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问题,最近正在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紧接着,文艺学的公共性问题在导论部分被详细论述,并在全书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期刊
多次重读,我才慢慢咀嚼出潘旭澜先生《太平杂说》的“味道”。  随着对一种“写作状态”更深的感悟,我认为《太平杂说》的分量已经溢出了现有中国知识分子写作的度量衡,因而它的存在注定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在超越文本意义的意外之地,可以获得多重意义,当我们的“阅读-接受”机制经过锤炼之后,它的价值还会被一次次提升。它的意义不止是作者所持有的对历史的态度,也不止是作者在“正统研究”之外独辟蹊径的勇气,显而易见
期刊
地 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时 间:2012年11月12日  受访人:阿 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采访人: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白 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谭光辉:阿来先生,您曾经在阿坝的一个小山村做过教师,后来到马尔康工作,然后到了成都。从青年到壮年,您生活的区域有一个从边远山区到中心城市的过渡,我想这两个地区的环境会对您的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能否
期刊
后理论时代的来临: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批评理论重构,宋伟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后现代在西方的兴起已经走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从政治上的法国五月风暴到哲学上的思维革命,再到美国的文学批评,其美学风格、思维模式、艺术成就等借助理论的旅行而成为世界性的文化现象。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文学研究界以其对于生活变革的敏感在中国推动后现代思潮研究的时候,中国学界刚刚从现代启蒙的亢奋中冷静下来,还没有适应后
期刊
跟许多普通人一样,我没有见过哈维尔。  可这个事实,不妨碍我走近他、阅读他,甚至想象他、感受他。在我的心目中,他更像是自己家里住得很远的父辈,一位可敬而更可亲的远房表叔。  是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对于这种限定或者恩赐,我们只有面对。或者,学鸵鸟是另一种选择。  毫无疑问,在全世界包括中国,许多厌倦了生命被征用、想要唱出自己的歌、编织自己人生故事的人,许多勇敢的或算不上勇敢、
期刊
政治学类图书一向以理性深邃、严谨精炼见长,其拥有固定的读者群,对民众的政治意识和文化心理有着独特的投射作用。虽然在“开卷”的畅销书排行榜上仍然难见其身影,但据卓越亚马逊网站提供的数据,受中共十八大和全球大选年的影响,2012年政治学类图书在销品种较往年有了较大增长,约出版3928种,其中政治理论类388种,中国共产党类450种,中国政治1807种,世界政治338种,外交、国际关系类300种,马克思
期刊
楼上正在装修,吵得我心烦意乱,于是我打开音乐播放器,听听音乐以便专心写作。  这是如何可能的?装修的噪声并没有被消除分毫,我只是增加了一些新的声音,我的听觉却会聚于这些新加入的声音———音乐之上了。  我们能够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出”一段音乐,正如我们总能够会聚我们的视觉,在纷杂的视野中“看出”一个个物体。我们的感觉总是富有秩序的,我们总是听到某些东西,看见某些东西,即便是“噪声”,也仍是某种声音—
期刊
斯蒂格勒的“电影时间现象学”  “那三年宛如地狱,历险重重,使我几乎筋疲力尽,不过这部书却也拜其所赐。”法国哲学家斯蒂格勒在他的系列哲学著作《技术与时间》的第三卷《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的“告读者”中如是说。  1996年出版了第二卷《迷失方向》之后,斯蒂格勒应邀出任法国音像研究所主任,1999年离职。由于这三年的经历,改变了《技术与时间》的内容和出版次序,于是就有了2001年出版的这部第三
期刊
在20世纪中期,围绕着左翼刊物《党派评论》聚集了一批杰出的批评家,他们大多居住在纽约,因而也被便利地称为“纽约知识分子”,特里林被公认为其中的灵魂人物。这时也是形式本体批评空前繁荣的时代,例如,新批评、结构主义、俄国形式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读者反应批评、现象学、解释学、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殖民批评等,给文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然而特里林选择了道德作为他文学批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