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对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的局限性进行梳理,针对“双一流”建设的任务需求,从评价的理念、内涵、方式和制度建设的角度,对课程评价模式改革的着力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课程评价模式;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71-02
1 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确定了十项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位于建设任务的第二位。如何改进和加强课程建设,使之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所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一个课程体系究竟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预期,是否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从理念到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双一流”建设这个挑战和契机,如何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是现场听课后打打分、填填表,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评价一门课程。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有以下局限性。
评价内容和范围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仅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精彩,是否吸引学生,讲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忽略了课程教学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的评价。各学校做课程评价,设计了各种评价表格,诸如“课程考核表”“课程质量评价表”“课程评估表”等。综观这些表格,绝大多数为了便于评价人员操作,内容非常简单,只需要勾勾画画或者简单地写几个分数就能完成。其范围主要是课堂,更多的是对教师“敬业”态度的评价,其内容也多局限在讲课水平、课堂气氛这些显性的方面,对于课堂之外的课程讲授的整体设计、实践支持、资源支持等因素涉及不足。
评价主体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不论是评价的对象,还是评价的实施者,都是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忽略了培养主体——学生的感受和反馈。近年来,随着手持设备上网技术得以普及,很多高校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百度”的情况,甚至部分教师讲的效果,还不如学生“百度”的效果好。这种现象就是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对课程最直接的评价。
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听课的方式来实现的。几个教师抽空到某个课堂听一听,填个表、打个分,或者是学校管理部门安排专人查查课,看看教师的出勤率,期末出来个数据,就形成对一门课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仅仅抽查了这门课程的极少数节点,很大程度上依赖少数评价实施者的主观态度和感受。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仅仅凭一两个教师听一两节课、打几个分数是不合适的,更不能将课程评价等同于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政策制度及评价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是因人而设,很少有学校先考虑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哪些课程,然后再去选择或者引进需要的授课人才。建设一流的课程体系,必须将课程评价放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层面上通盘考虑,从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样,传统的课程评价在很多时候也是孤立的,评价结果也只能影响到授课人的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不能否认这种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作用,但这仅仅属于人事考核的范畴,对于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的帮助有限。而且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也仅仅是考核就完事,很少有学校将每一项考核结果细致地做成一个数据库,也基本没有发现有学校将这些考核数据做出时间上或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对比分析。
2 改革课程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国内也越来越重视评估工作,“学科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各类评估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评估的做法以及其对学科和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改革课程的评价方法,使之能够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能够为“双一流”建设的大局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确立正确的理念 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差距。大学的使命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很多学校将人才和就业率等同起来,学校的使命从根本上出现偏差——不是以培养人才、传播和创新文化为己任,而是盲目追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是着眼于如何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優质的环境和服务这些“里子”,而是盲目追求就业率、考研率、排名等数据化的“面子”。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观念,“双一流”建设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对课程评价和理念的关系的认识,就像一艘即将远航的游轮,不能只着眼于游轮上座次的安排、房间的好坏,更首要的是必须先明确游轮的航向。基本的方向都不正确,所追求过程和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观念的转变,涉及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还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认知,这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但是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先行者,大学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理念,才能引导整个社会认知的转变。
注重课程内涵的评价 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很难通过上几节课培养出来,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出合格的拔尖创新人才?普遍认可的做法有:
1)要有意识地加强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避免照本宣科;
2)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接触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
3)要加强实践训练,通过案例、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措施,促进知识向能力和素质有效转化;
4)要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
5)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 6)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全局性和连续性,减少本、硕、博连续培养过程中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所以,课程质量的内涵,从学生的角度,应该包含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渗透、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体验;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包含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层面,应该包含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资源、研究文化氛围等。理清了这些内涵,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就要重视对这些内涵进行全面评价。
目前,针对如何设计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应该用哪些指标或因素来评价上述各项内容,争议还较大,很多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但以下两点已经基本取得共识:
1)评价时不能仅仅着眼于课程的数量和教师的出勤率,不能局限于有几个重点实验室、有几个知名教授这些表面数据,更要看在培养过程中,学生进过多少次重点实验室,要看知名教授给学生上过多少课;
2)应当适时地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特别是引入本行业的行业认证的做法值得提倡,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时引入工程教育认证的方式值得借鉴。
改革评价的方式 课程评价,不能忽略课程教学的服务主体——学生,必须注重以学生为本,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受,比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学到需要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否有利于以后的发展,等等。甚至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将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课程的支撑资源条件、课程相关的研究文化氛围等各种因素的体验,以及这些体验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都加入评价体系中。
同时,要充分重视调查问卷和数据库的作用,利用网络等便利条件,通过书面、邮件、微信、网页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不记名调查,形成一个容量较大、数据规范的数据库,然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横向(不同学科)和纵向(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课程评价结果。相信这种方式下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的问题,更易于被接受。通过这种方式,也更利于学校找出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从而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在调查方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袁本涛教授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和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周文辉教授做的“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是两个非常优秀和成功的案例。在评价结果分析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办关于充分利用学科评估结果建立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动态监控学科状态的做法值得学习。
建立配套的评价制度,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要改革现有的评价方式,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来规范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评价的体系,明确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只有从制度上将课程评价和导师评聘、资源分配、学科建设等环节挂钩,才能真正将课程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课程评价不是孤立的、短期的,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逐步形成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评價制度。
3 结语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课程建设。推进一流的课程建设,应该引导全校师生参与,在重视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同时,更要着力于课程评价制度改革,切实把创新创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更充分地服务于学校的自我诊断和微观改善,为完成“双一流”建设中的拔尖人才培养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双一流”建设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5.
[2]邢晓英.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70-171.
[3]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30-31.
[4]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48.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课程评价模式;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0-0071-02
1 传统课程评价模式的局限性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确定了十项建设任务和改革任务,其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位于建设任务的第二位。如何改进和加强课程建设,使之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所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一个课程体系究竟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预期,是否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就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从理念到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面对“双一流”建设这个挑战和契机,如何改进课程评价方式是一个绕不开的课题。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是现场听课后打打分、填填表,通过量化的数据来评价一门课程。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有以下局限性。
评价内容和范围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仅限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精彩,是否吸引学生,讲授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忽略了课程教学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的评价。各学校做课程评价,设计了各种评价表格,诸如“课程考核表”“课程质量评价表”“课程评估表”等。综观这些表格,绝大多数为了便于评价人员操作,内容非常简单,只需要勾勾画画或者简单地写几个分数就能完成。其范围主要是课堂,更多的是对教师“敬业”态度的评价,其内容也多局限在讲课水平、课堂气氛这些显性的方面,对于课堂之外的课程讲授的整体设计、实践支持、资源支持等因素涉及不足。
评价主体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不论是评价的对象,还是评价的实施者,都是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忽略了培养主体——学生的感受和反馈。近年来,随着手持设备上网技术得以普及,很多高校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百度”的情况,甚至部分教师讲的效果,还不如学生“百度”的效果好。这种现象就是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对课程最直接的评价。
评价方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课程评价,主要是通过听课的方式来实现的。几个教师抽空到某个课堂听一听,填个表、打个分,或者是学校管理部门安排专人查查课,看看教师的出勤率,期末出来个数据,就形成对一门课程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仅仅抽查了这门课程的极少数节点,很大程度上依赖少数评价实施者的主观态度和感受。评价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仅仅凭一两个教师听一两节课、打几个分数是不合适的,更不能将课程评价等同于对任课教师的评价。
政策制度及评价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很多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往往是因人而设,很少有学校先考虑学科建设需要设置哪些课程,然后再去选择或者引进需要的授课人才。建设一流的课程体系,必须将课程评价放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层面上通盘考虑,从学校的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样,传统的课程评价在很多时候也是孤立的,评价结果也只能影响到授课人的年终考核和职称评定。不能否认这种评价对教师的考核作用,但这仅仅属于人事考核的范畴,对于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的帮助有限。而且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也仅仅是考核就完事,很少有学校将每一项考核结果细致地做成一个数据库,也基本没有发现有学校将这些考核数据做出时间上或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对比分析。
2 改革课程的评价方法
近年来,国内也越来越重视评估工作,“学科水平评估”“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等各类评估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词汇,评估的做法以及其对学科和学校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逐渐得到认可。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改革课程的评价方法,使之能够适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能够为“双一流”建设的大局服务?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确立正确的理念 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最重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差距。大学的使命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很多学校将人才和就业率等同起来,学校的使命从根本上出现偏差——不是以培养人才、传播和创新文化为己任,而是盲目追求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价值;不是着眼于如何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優质的环境和服务这些“里子”,而是盲目追求就业率、考研率、排名等数据化的“面子”。如果不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观念,“双一流”建设只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对课程评价和理念的关系的认识,就像一艘即将远航的游轮,不能只着眼于游轮上座次的安排、房间的好坏,更首要的是必须先明确游轮的航向。基本的方向都不正确,所追求过程和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观念的转变,涉及学校的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还涉及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的整体认知,这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但是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先行者,大学必须首先确立正确的理念,才能引导整个社会认知的转变。
注重课程内涵的评价 一个人的科研意识、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很难通过上几节课培养出来,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感染。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培养出合格的拔尖创新人才?普遍认可的做法有:
1)要有意识地加强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避免照本宣科;
2)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接触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能力;
3)要加强实践训练,通过案例、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等措施,促进知识向能力和素质有效转化;
4)要通过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跨文化交流能力;
5)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学习体验; 6)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全局性和连续性,减少本、硕、博连续培养过程中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所以,课程质量的内涵,从学生的角度,应该包含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渗透、实践能力的培养、独立科研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体验;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包含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层面,应该包含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资源、研究文化氛围等。理清了这些内涵,在进行课程评价时就要重视对这些内涵进行全面评价。
目前,针对如何设计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具体应该用哪些指标或因素来评价上述各项内容,争议还较大,很多高校也正在积极探索和尝试,但以下两点已经基本取得共识:
1)评价时不能仅仅着眼于课程的数量和教师的出勤率,不能局限于有几个重点实验室、有几个知名教授这些表面数据,更要看在培养过程中,学生进过多少次重点实验室,要看知名教授给学生上过多少课;
2)应当适时地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价,特别是引入本行业的行业认证的做法值得提倡,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培养工程硕士时引入工程教育认证的方式值得借鉴。
改革评价的方式 课程评价,不能忽略课程教学的服务主体——学生,必须注重以学生为本,评价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对课程的体验和感受,比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学到需要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否有利于以后的发展,等等。甚至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将教师教学水平、科研水平、课程的支撑资源条件、课程相关的研究文化氛围等各种因素的体验,以及这些体验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等,都加入评价体系中。
同时,要充分重视调查问卷和数据库的作用,利用网络等便利条件,通过书面、邮件、微信、网页等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不记名调查,形成一个容量较大、数据规范的数据库,然后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横向(不同学科)和纵向(不同时期)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课程评价结果。相信这种方式下的结果,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的问题,更易于被接受。通过这种方式,也更利于学校找出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从而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在调查方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的袁本涛教授做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和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周文辉教授做的“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是两个非常优秀和成功的案例。在评价结果分析方面,华中科技大学学科办关于充分利用学科评估结果建立大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动态监控学科状态的做法值得学习。
建立配套的评价制度,充分应用评价结果 要改革现有的评价方式,首先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学校可以通过政策的制定来规范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完善课程评价的体系,明确评价结果的处理方式。只有从制度上将课程评价和导师评聘、资源分配、学科建设等环节挂钩,才能真正将课程评价的作用落到实处。课程评价不是孤立的、短期的,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工程。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逐步形成符合自己学校实际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评價制度。
3 结语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课程建设。推进一流的课程建设,应该引导全校师生参与,在重视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的同时,更要着力于课程评价制度改革,切实把创新创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更充分地服务于学校的自我诊断和微观改善,为完成“双一流”建设中的拔尖人才培养任务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耿有权.“双一流”建设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5.
[2]邢晓英.研究生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70-171.
[3]赖绍聪,华洪.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改革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30-31.
[4]周文辉,张爱秀,刘俊起,等.我国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现状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