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中一大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教师要围绕教材重点和难点,联系实际生活,精心设计问题和综合练习题。教师要在平时多看报纸杂志,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然后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政治教学; 素质教育; 理论; 实际; 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中的一大特色。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和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说教,又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几点经验。
首先,课堂提问要联系实际生活。这说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围绕教材重点,抓住教材难点,进行有启发的问,有目的、有分析的答。问题要难易适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再及时加以点拨、解疑,不然就只能是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利于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在讲遗产的概念和范围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① 贪污、受贿得来的财产能作为遗产吗?(不能,讲清遗产必须是合法财产。)
② 租借的房屋、承包的土地能作为遗产吗?(不能,遗产必须是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 死者生前专为独生子女在银行存的储蓄存款能作为遗产吗?(不能,遗产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财产,死亡前已处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④ 公民发明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能作为遗产吗?(能,遗不仅包括物质财产,也包括精神财产和财产权利。)
这样,通过提问和学生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对于财产这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其次,要联系实际生活精心设计综合练习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完了“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个问题的后,我结合课文中的例子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公民张某有一儿一女,妻子尚健在,还有一个侄子和他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留下6万元的个人遗产。请问谁有继承张张某遗产的权利?各自应继承多少”?
学生略加思索后很快答出:“张某的侄子没有继承权,妻子、儿子、女儿享有继承权,各自应继承2万元钱。”
我对学生的答案表示了肯定和赞赏,接着又将这道题加以变化——“好,现在假设这6万元钱是张某和妻子的共同财产,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现在他们各自应分得多少钱呢?”
这下学生沉默了,都在积极的思考答案,我又及时的引导他们讨论,学生七嘴八舌,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不时地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妻子应分得4万元,儿子和女儿各应分得1万元。
然后,我接着加以总结:“同样是6万元钱,为什么两次的分配结果截然不同呢?关键在于第二次的6万元是夫妻俩的共同财产。在这6万元钱的共同财产中,属于张某人个人遗产只有3万元,另外3万元归他妻子所有。张某的3万元遗产,按遗产均等分配的原则,由其妻子、儿子、女儿各继承1万元钱。其妻分得张某遗产1万元,再加上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得的3万元,共应得4万元;张某的儿子和女儿各得1万元。”这样,一道涉及遗产的含义和范围、法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综合题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教师讲解后,学生就能准确的把握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课后,不少学生围着我又问了一些他们家庭中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我都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加以分析,然后得出了满意的答案。
再次,要将时事热点及时寓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平时多看电视新闻,多看报纸杂志,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然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来讲,使学生有新鲜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了让学生突击背时事政治的缺陷,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的内容时,当时正发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件,举国上下对此反映强烈,学生课下也是议论纷纷。我立即抓住这个时机,将此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此事: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袭击就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人民对此予以最强烈的抗议和严厉的谴责,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而要使中国不受外辱,我们必须要化义愤为力量,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总之,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离开了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关键词:政治教学; 素质教育; 理论; 实际; 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教学中的一大特色。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和时事热点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政治课枯燥乏味的说教,又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几点经验。
首先,课堂提问要联系实际生活。这说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要围绕教材重点,抓住教材难点,进行有启发的问,有目的、有分析的答。问题要难易适度,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再及时加以点拨、解疑,不然就只能是形式上的热闹,而不利于学生积极的思维。例如,在讲遗产的概念和范围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① 贪污、受贿得来的财产能作为遗产吗?(不能,讲清遗产必须是合法财产。)
② 租借的房屋、承包的土地能作为遗产吗?(不能,遗产必须是属于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
③ 死者生前专为独生子女在银行存的储蓄存款能作为遗产吗?(不能,遗产是公民死亡时留下的财产,死亡前已处理的财产不能作为遗产。)
④ 公民发明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能作为遗产吗?(能,遗不仅包括物质财产,也包括精神财产和财产权利。)
这样,通过提问和学生有密切联系的问题,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对于财产这个较难理解的问题,学生就理解得比较深刻了。
其次,要联系实际生活精心设计综合练习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完了“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这个问题的后,我结合课文中的例子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公民张某有一儿一女,妻子尚健在,还有一个侄子和他一起生活,张某因病去世,留下6万元的个人遗产。请问谁有继承张张某遗产的权利?各自应继承多少”?
学生略加思索后很快答出:“张某的侄子没有继承权,妻子、儿子、女儿享有继承权,各自应继承2万元钱。”
我对学生的答案表示了肯定和赞赏,接着又将这道题加以变化——“好,现在假设这6万元钱是张某和妻子的共同财产,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现在他们各自应分得多少钱呢?”
这下学生沉默了,都在积极的思考答案,我又及时的引导他们讨论,学生七嘴八舌,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不时地加以点拨,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妻子应分得4万元,儿子和女儿各应分得1万元。
然后,我接着加以总结:“同样是6万元钱,为什么两次的分配结果截然不同呢?关键在于第二次的6万元是夫妻俩的共同财产。在这6万元钱的共同财产中,属于张某人个人遗产只有3万元,另外3万元归他妻子所有。张某的3万元遗产,按遗产均等分配的原则,由其妻子、儿子、女儿各继承1万元钱。其妻分得张某遗产1万元,再加上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分得的3万元,共应得4万元;张某的儿子和女儿各得1万元。”这样,一道涉及遗产的含义和范围、法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的综合题经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教师讲解后,学生就能准确的把握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课后,不少学生围着我又问了一些他们家庭中的财产分割方面的问题,我都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知识一一加以分析,然后得出了满意的答案。
再次,要将时事热点及时寓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平时多看电视新闻,多看报纸杂志,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新材料,然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学生们关心的问题,要尽量结合教学内容来讲,使学生有新鲜感,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避免了让学生突击背时事政治的缺陷,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维护国家主权不被侵犯的内容时,当时正发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件,举国上下对此反映强烈,学生课下也是议论纷纷。我立即抓住这个时机,将此时事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此事:北约对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袭击就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是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中国人民对此予以最强烈的抗议和严厉的谴责,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而要使中国不受外辱,我们必须要化义愤为力量,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才是立国之本、强国之路。
总之,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是不行的,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离开了实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的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