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f_2004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属于呼吸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西医治法疗效欠佳且有一定不良反应。IPF归属于中医“肺痹”“肺痿”等范畴,在其发展过程中,“瘀血”贯穿始终。中医药治疗IPF具有一定疗效,活血化瘀法是中医特色治法之一,在IPF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系统文献评价,系统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IPF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为科学、规范开展IPF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活血化瘀法;理论内涵;临床研究;实验研究
  Abstract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is one of the refractory diseases of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Western therapy is less effective and has some side effect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on IPF.IPF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lung arthralgia and lung flaccidity” in TCM.In its development,“blood stasis” runs through it.TCM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IPF.The method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therapies of TCM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IPF.Through systematic literature evaluation,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and mechanism of activating blood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in treating IPF,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IPF related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Keywords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Clinic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study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3.014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病变在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伴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换气障碍,预后差,最终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2]。IPF致残、致死率高,中位生存期仅为2~4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2-3]。欧洲和北美地区发病率为2.8/10万~9.3/10万,且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升高[4]。
  IPF的西醫治疗药物主要是吡非尼酮、尼达尼布、抗酸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不良反应多且部分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1]。因此,中医治疗日益受到重视,能够改善IPF患者生命质量,提高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及肺功能,且相对安全,不良反应小[5-8]。我们通过检索中英文期刊数据库,发现中医特色治法中的活血化瘀法对IPF患者有较好疗效。因此,我们对IPF活血化瘀法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进行梳理,为科学、规范开展相关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活血化瘀法治疗IPF的理论内涵
  《素问·五藏生成》讲:“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素问·经脉别论》有云:“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汇聚于肺,实质就是肺助心行血并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布全身。气为血之帅,气能载血,有形之血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肺主一身之气,调节着全身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在病理情况下,肺气虚弱或壅滞均会导致血瘀证的发生,肺的宣发肃降失司酿生痰浊,瘀积于血脉而成血瘀;肺气虚则推动血液无力,阴虚则无法濡润血脉,也可导致血瘀产生[9]。唐容川“瘀血乘肺,咳逆喘促”的论述,也说明了瘀血是本病的病机。《证治准绳》曰:“劳伤血气,腠理虚而风邪乘之,内盛于肺也……久久不瘥,已成肺痿也。”久病入络,本病因其起病隐匿,病程日久缠绵难愈,可导致气虚或津亏,而致血瘀的产生。
  2 活血化瘀法治疗IPF的临床研究
  IPF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医在辨治本病中具有一定优势,随着活血化瘀法治疗IPF研究的不断深入,IP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命质量有所提高。
  2.1 中药复方 宋远瑛[10]将IPF患者分为口服血府逐瘀汤观察组48例和口服泼尼松对照组48例,经治疗,血府逐瘀汤组能更显著降低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优于泼尼松组。候从岭等[11]用培元活血方+基础观察组与口服泼尼松+基础观察组比较,观察IPF患者治疗前后证候积分、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等情况,结果证明培元活血方+基础观察组可更好地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命质量。吴之煌和张晓霞[12]用补肺活血汤联合泼尼松治疗IPF,观察临床总疗效、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等方面,结果显示其疗效优于单用泼尼松组,说明补肺活血汤治疗IPF有较好疗效,且比单用泼尼松治疗安全、不良反应少。   2.2 中药单体静脉点注 分别将86例IPF患者分为观察组(丹参川芎嗪静脉点注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63.3%,证明了丹参川芎嗪静脉点注治疗IPF有效;并通过对受试者长期观察18个月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病情更加稳定、急性加重次数减少、病死率少于对照组[13]。
  2.3 针灸治疗 针刺和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简便易行、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近年来针灸在治疗IPF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针灸有疏通经络、温通之效,可加速血液运行,具有活血化瘀的治疗作用。李戎等[14]将IPF患者分为刺血与艾灸加糖皮质激素观察组,和单用糖皮质激素的对照组,2组比较观察组可更明显改善IPF患者的肺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结合可提高糖皮质激素对IPF患者的临床疗效,二者有协同效果。
  3 活血化瘀法治疗IPF的实验研究
  目前IPF的发病机制没有明确定论,相关研究表明IPF是由于肺组织受损后,其修复调节机制失控,导致肺组织修复失常、周围血管新生重构异常引起了相关症状,其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一系列细胞因子及其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等均参与了此病变过程,最终导致了IPF[15]。
  3.1 中药单体 1)丹参:丹参是常见的活血化瘀中药,可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激活的肌成纤维细胞分化和α-SMA的表达而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7]。丹参酮ⅡA是丹参提取物之一,贺环宇[16]通过实验验证了丹参酮ⅡA可以抑制肺纤维化大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致纤维化关键性因子Smad2/3信号通路,从而抑制IPF的病情发展。田淑霞等[17]通过实验证实了丹参酮对博莱霉素所致的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可明显减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细胞的浸润活化、细胞外基质沉积及调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其抑制物(PAI-1)之间的平衡有关。2)当归:当归是补血活血药,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浆纤维蛋白溶解、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郭广松和汪虹[18]在研究中用博来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来制作模型,并注射25%当归注射液予以治疗并观察,发现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可明显减轻,其治疗机制为当归可降低纤维化肺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达到减轻肺纤维化程度的效果。3)川芎:川芎嗪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使纤维化细胞因子TGF-β1表达下降,抑制了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19]。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对肺纤维化大鼠予以治疗,结果发现可明显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上述实验研究都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IPF提供了依据。
  3.2 中药复方 翟华强等[20]研究发现益气活血方能减慢IPF病变进程。龚婕宁等[21]用养肺活血汤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进行治疗,观察到养肺活血汤可降低大鼠的血液黏稠度,抑制其体内、外血小板的聚集,减缓大鼠肺纤维化的病变发展。徐杰和刘兴奎[22]用血府逐瘀汤对平阳霉素诱发的小鼠肺纤维化进行灌注治疗,并测定小鼠飞羟脯胺酸含量及观察其病变肺组织形态,结果显示:相较于泼尼松组,用血府逐瘀汤组的小鼠纤维化灶病变最少,炎症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明显比泼尼松组降低,说明血府逐瘀汤对小鼠肺纤维化有防治作用且疗效优于泼尼松。潘怡等[23]给肺纤维化小鼠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发现小鼠肺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这些都证实了活血化瘀方药对IPF有治疗作用。
  3.3 针灸法 李戎等[24]研究发现艾灸“肺俞”“膏肓”穴与泼尼松治疗均能显著抑制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表达,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且艾灸组不良反应少。李戎等[25]研究灸药结合(灸药结合组采用在患者“膏肓俞”和“肺俞穴”滴加“化纤方”药液再加以艾灸的方法)治疗法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抑制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和进展,与激素治疗比较具有无不良反应之优势。周蜜娟[26]用博莱霉素A5制作大鼠肺纤维化模型,艾灸双侧“肺俞”“膏肓俞”,同时毫针点刺放血“少商”“商阳”穴(单侧,左右交替),结果显示艾灸联合刺血组大鼠肺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mRNA的过度表达,降低TGF-β蛋白表达量,从而发挥抑制肺纤维化的作用。
  4 思考与展望
  4.1 加强IPF临床研究的规范性、合理性 活血化瘀法治疗IPF临床研究較少,样本量小,尚缺乏高水平的循证临床证据支撑。研究中多用活血化瘀方药与泼尼松治疗IPF进行比较,对照措施选择单一、局限;结局指标多为证候积分、生命质量等主观指标,缺乏客观指标。建议开展不同类型活血化瘀类药物与IPF常用西药进行阳性对照临床研究,比较其优缺点,借鉴网状Meta分析等方法,筛选有效、不良反应最小的中医方药。针灸治疗IPF研究少,目前研究多以针灸联合药物治疗与单独药物治疗比较为主,建议开展单独针灸治疗与相关药物比较的研究,以明确针灸对IPF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此外,需要通过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为临床IPF治疗提供更多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
  4.2 建立统一规范的证侯诊断标准 目前对于IPF血瘀证的证侯诊断缺乏统一、客观的标准,主要依靠临床经验或者专家共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影响IPF中医规范诊疗及特色优势的发挥。建议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结合西医诊断标准,借鉴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研制IPF中医证侯诊断标准[27]。此外,进一步明确活血化瘀方药治疗IPF的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的机制,为IPF中医证侯诊断标准的客观化提供科学依据。
  4.3 提高IPF疗效评价工具研制的规范性、适用性 病证结合是目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采用的主要诊疗模式,以获得临床疗效最大化为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医、西医优势互补的特点[28]。因此在前期构建病证结合IPF患者报告结局量表(IPF-PRO)概念框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量表研制过程,明确研究对象及目的、概念的定义及分解,形成条目池,确定条目生物形式及回答选项,指标分析及筛选,预调查及量表考评、修改完善;并运用经典测量理论、概化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等方法,提升量表条目的信度、效度与反应度,制定能够反映中医疗效优势的IPF疗效测评工具,为评估IPF患者病情、生命质量变化及疗效提供依据[29]。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6):427-432.
  [2]Raghu G,Remy-Jardin M,Myers JL,et al.Diagnosis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n Official ATS/ERS/JRS/ALAT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8,198(5):e44-e68.
  [3]Richeldi L,Collard HR,Jones MG.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Lancet,2017,389(10082):1941-1952.
  [4]Hutchinson JP,Mckeever TM,Fogarty AW,et al.Increasing global mortality from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Ann Am Thorac Soc,2014,11(8):1176-1185.
  [5]Pang LJ,Liu JP,Lyu XD.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3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protocol[J].Medicine,2019,98(30):e16325.
  [6]Guo J,Li B,Wu W,et al.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mpared with N-Acetylcyste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9,13:5170638.
  [7]Shao R,Wang FJ,Lyu M,et al.Ability to Suppress TGF-β-Activated Myofibroblast Differentiation Distinguishes the Anti-pulmonary Fibrosis Efficacy of Two Danshen-Containing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Prescriptions[J].Front Pharmacol,2019,10:412.
  [8]Bai Y,Li J,Zhao P,et al.A Chinese Herbal Formula Ameliorates Pulmonary Fibrosis by Inhibiting Oxidative Stress via Upregulating Nrf2[J].Front Pharmacol,2018,9:628.
  [9]黄云鉴,龚婕宁.中医治疗肺纤维化方药规律的文献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15):206-210.
  [10]宋远瑛.血府逐瘀汤对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627-1629.
  [11]侯从岭,雷小婷,陈文辉.培元活血汤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7):956-958.
  [12]吴之煌,张晓霞.补肺活血汤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2):118-120.
  [13]遆丹阳,韩云丽,杨冠英,等.丹参川芎嗪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86例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0,23(1):102-103.
  [14]李戎,闫智勇,李文军,等.针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4,20(2):11-12.
  [15]Farkas L,Gauldie J,Voelkel NF,et al.Pulmonary hypertension and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a tale of angiogenesis,apoptosis,and growth factors[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2011,45(1):1-15.
  [16]賀环宇.丹参酮ⅡA对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4.
  [17]田淑霞,陈珺明,韩永龙,等.丹参酮对肺纤维化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12):1647-1650.
  [18]郭广松,汪虹.当归对大鼠肺纤维化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5):560-563,691.
  [19]朱哲,叶涛,孙嘉,等.地塞米松联合川芎嗪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及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0(2):107-112.
  [20]翟华强,杨毅,姜楠.益气活血法对肺纤维化大鼠胶原动态变化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7):892-893.
  [21]龚婕宁,卞慧敏,刘学凤.养肺活血汤对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6):34-36.
  [22]徐杰,刘兴奎.血府逐瘀汤防治平阳霉素引起肺纤维化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0,(1):49-50.
  [23]潘怡,王振兴,郭静,等.补阳还五汤对肺纤维化小鼠中介导细胞自噬的mTOR蛋白的调控机制探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6):23-31.
  [24]李戎,李文军,蔡永宁,等.艾灸“肺俞”“膏肓”影响BLM_(A5)诱导肺纤维化大鼠TGF-β1表达实验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11):42-44.
  [25]李戎,常全颖,陈罗西,等.艾灸加强药液穴位皮肤吸收法阻抑BLMA5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效应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9):1596-1600.
  [26]周蜜娟.艾灸合刺血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TGF-β的影响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
  [27]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2版)[J].中医杂志,2012,53(13):1163-1165.
  [28]李建生.病证结合模式临床研究与应用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0):1302-1304.
  [29]谢洋,王佳佳,赵虎雷,等.基于病证结合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报告结局量表概念框架的初步构建[J].中医学报,2016,31(7):953-956.
  (2020-09-02收稿 责任编辑:杨燕)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觀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血瘀证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围手术期血清代谢组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行PCI的中医证属血瘀证的UA患者61例作为研究
摘要 目的:采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半夏厚朴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文献检索搜集半夏厚朴汤中的化学成分;运用口服生物利用度(OB)、类药性(DL)2个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活性化合物;采用WES模型预测候选活性化合物的靶点;通过检索CTD数据库和TTD数据库,筛选出与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的靶
摘要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将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暴露于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补骨脂素增殖和成骨分化培养基。通过茜素红(Alizarin Red)染色法观察细胞增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和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评估成骨标志物Ⅰ型胶原的分泌水平以及关键因子RUNX2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7β-雌二
摘要 疲乏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现有的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 Report Outcome,PRO)量表因无法完全体现中医治疗特色,应用于中医药临床研究时仍存在问题。现就癌因性疲乏临床研究中常用的PRO量表进行总结,从研究人群、测量负担、治疗阶段以及量表类型4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开发适用于中医药研究的评估工具的建议。  关键词 癌
摘要 目的:探討健脾益肾升阳组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及对糖代谢、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升阳组方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血糖代谢、血脂功能、血液流变学、炎症介质、中
摘要 目的:觀察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模型鼠的治疗作用,探讨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中药组,每组15只。将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冠心病造模,中药组用2 g/mL血府逐瘀汤药液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3组均连续灌胃10 d。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后ST段变化、心肌细胞凋亡、颈总动脉形态学变化、血脂水平、心肌组织PI3K、AKT、
摘要 《脾胃论》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一部著作,书中阐述了脾胃与四脏生理病理的密切关系及治疗五脏病的遣方用药规律,丰富了脏腑辨证理论内涵。从《脾胃论》中李东垣对心与脾胃的生理病理关系的阐述入手,提炼出李东垣从脾胃论治心系病症循“或补或泻,惟益脾胃之药为切”的特点。临床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以脾胃病机入手,师东垣古法,理后天之本,必大有裨益。  关键词 脾胃论; @ 李东垣;心系病症;阴火;中医药
摘要 目的:评价补肾益智方药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hina Biology Medicine,CBM)数据库、EMbase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纳入
摘要 橋本甲状腺炎属于中医学“瘿病”范畴。肝为罢极之本,对气血运行、六经气机、五脏功能起调节作用。瘿病的主要病因是情志不畅,核心致病环节为肝失疏泄,五脏功能及气机升降失常,产生病理产物堵塞于经络。本病的西医治疗目前以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为主,但该疗法及其他非特异免疫治疗对于桥本甲状腺炎的免疫损伤进程和伴随的健康危害和生命质量的多系统损害无效。现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结合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对从肝论治
摘要 失眠是困扰癌症患者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影响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还会增加疾病进展风险。患者报告结局可以有效评价失眠及其伴随症状负担,而对失眠的准确评估,能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症状控制和改善生命质量。本文梳理了已经在癌症患者群体中验证过的主观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和客观评估工具[多导睡眠仪检测(PSG)、多睡眠潜伏期测试(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