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的人群 不变的基因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移民”(tourist migration)特指以移民为主体的旅游类型。“移民”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现象。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移民”就是民众的移动。人类是一种“群居动物”,“移动”是人类作为动物性(animalism)的基本认定。当然,我们所说的现代“旅游移民”是指在全球化(globalization)背景下,人群的移动空前加速,出现的特定“旅游移民”现象。
  全球化的特性正是移动性(mobility),它被公认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属性。它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移动已经超越了简单的、为单纯满足生计而进行的、遵循自然节律的移动和迁移,而是根据“全球化”需求所产生的生产、商品、交换、消费、信息、资本、技术、交通、安全、服务等全方位移动。所以,移动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样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方位移动旅游空间实践”的时代已经到来。这里的空间不仅指人民生活的固定居所,也指移民进行短期生活、观察、了解、体验的暂时居处。这也带来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加速的社会融合。
  鉴于这种新的社会移动属性的出现,笔者在总结相关学者理论表述的基础上,归纳出5种移动现象:(1)人群的移动。指在全球化背景下出现大规模的人群移动现象。(2)文化的移动。人是文化的携带者,人群的移动必然帶动文化的移动。(3)科技的移动。当今的人群移动是建立在科技移动的基础上,特别是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使大规模人群的快速移动得以实现。(4)财金的移动。资本的空前流通,加速了经济的流通和交流手段科技化的提升。(5)媒介的移动。现代通信手段、网络技术、智能科技等使得人们以快捷、全新的方式获得世界最新信息。从世界范围看,当代的“旅游移民”离不开上述5种移动现象。
  考察学术界对“旅游移民”使用的概念线索,它大抵属于“舶来物”,即是从西方学术界搬运来的。根据西方学术界所使用的这一概念,大致分类为旅游劳工型移民和消费导向型旅游移民,其中包括诸如退休式移动、生活方式体验型移动、季节性交替性移动、多居住地交替移动等。笔者认为,在我国还有诸如反哺(父母异地、异国养老)、啃老(子女需要父母的“劳力”付出和经济支持)、隔代亲(爷孙辈的“老小”新型组合关系)的移动现象。当然,在使用这些事象的“旅游”概念时需要重新界定,毕竟它已经“突破”了人们认知中的“旅游”概念。比如旅游劳工移民(tourism labor migration, TLM),中国的农民工进城现象是否也可归入“旅游劳工移民”范畴,如果归入,其特点是什么?值得讨论。
  表象上,移民是世界性的普遍现象,然而,“共相”中的“异质”是什么,这是需要追问的。于是,文明的类型与文化基因问题遂被提出。如果我们认定“移动”作为生物属性相对一致,那么“文化多样性”体现在“移民”中就需要特别给予关注。在人类学家眼里,人类具备基本的二重属性:生物性和社会(文化)性。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性社会现象,在不同的文明类型和文化背景中体现迥异的文化基因。也就是说,同样的移民表象,内涵或迥异。
  西方的文明类型,特指以欧洲为代表的拉丁系文明,大致上属于海洋拓殖型文明,以地中海文明为代表。这也决定了他们不仅擅长迁徙移动,而且因此成为混杂性的族群。在这样的文明类型中,社会融合以移民为基础,构成以“公民”为主导性社会群体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移民在文化根脉上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特性。中华文明属于农耕文明,人民的生产、生计和生活根植于土地。古代称为“社稷国家”,现代称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而“以农业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费孝通《乡土中国》)在这样的社会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否则为“不孝”。“移民”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就是背井离乡,是传统用于表述最“悲惨”的情状。所以,中西方“移民”在文化基因上存在着重大差异。
  当然,说传统的中华文化缺乏“移动”因子也不准确。所谓“游必有方”为人的移动留下了一个“出口”。这体现了传统“家国天下”的特殊伦理体制。在现代社会,传统的“家国”无疑存在一个“传统的发明”问题。对于传统而言,“家”的稳定永远是一个终极的归属性追求。在传统的意义上,“家”是一个固定的居所,是一个人们赖以为生的物质空间,是一个人们的心理依托,是一个以确定范围为核心的移动边界。中式的“家”更是一个亲属群体世代聚集的社会最小单位。然而在今天,移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现象,“家”既是实际的地缘所在,也可以是新型的空间转换范式;家园不一定只是叶落归根的地方,也可以是生命旅程的一个站点。
  移动也是一种“离散”(diaspora)。“离散”有各种译法和表述形态,诸如飞散、游离、发散等。“离散”的词源来自希腊diaspeirein,首次使用则是在《旧约》中以大写出现。原意指植物通过花粉的飞散和种子的传播繁衍生长。今天,人群移动的空前快速、四处飞散,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具体空间转变成为一种特定文化的“离散形制”,即人们可以并非一定生活在祖籍地,而可以生活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今天的“地球村”越来越在消解地方性,却在文化之根上对自己的“家园”仍然存有一份忠诚感和认同感,否则,人类就成了没有根的种类。这种新时代的“无家”却“有家”,“我家”在“他乡”成了新的社会现象,促进社会新的融合。
  旅游人类学家麦肯奈尔在《空聚场》(Empty Meeting Ground)中有一个观点,认为人们浪迹天下的意识在旅游行为中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建立完整世界中永久性的家居生活。这成了现代社会的一种生活逻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代社会“稳定”的家居生活和社会秩序正是通过不停歇的“移动”方式获得的。这种悖论的表象却真实地体现了现代生活的全景:越移动越安稳,越不移动越不安定。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变化,全球化的加速到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很难囿于一个稳定不变的工作场地,许多工作的完成和生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移动。现代人已经非常习惯在旅游、旅行中生活,由此也产生了空前的迁移行为和移动意识。
  旅游移民涉及对“地方-非地方”的重新认识,也在新的语境中产生出新的“再生产”(reproduction)需要和能力。“空间生产”对传统“地方感”之间便出现了一种紧张的关系。“旅游移民”与“移民旅游”也因此成为“非地化”的现象学表述。更为重要的是,迁移本身成了一种无可替代的现代叙事形式。如果说,“旅游移民”侧重于突出移动的主体性,那么,“移民旅游”则更倾向于呈现旅游的客观性。“旅游移民-移民旅游”和集合概念无形中将“离散的地方”凸显。于是,一个的新问题随之提出:“旅游移民-移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与“观光旅游”存在重大差异,突出在目的地的定居行为,属于传统旅游关系建构中的一种介乎于“主客”之间的新型关系——既非一般意义上的东道主,亦非一般意义上的游客。
  这也使得以农耕为本的地缘性生活方式受到挑战。全球化使地方产生自我分裂,出现诸如“无地(化)”“他地(化)”“再地(化)”(relocalization)现象。这对传统的“地方家园”情感结构将产生“松散效益”。同一地方由于旅游移民的出现而产生了文化异质化兼容现象,这成为新型社会融合的依据。所以,相对于不同的文化“兼容”,同一个地方就可能不同程度地成为“非地”“他地”和“再地化”。“移动性”产生一种由于“离散”而出现的“非地感”和“无地感”现象。比如移民、侨民等,祖籍地、家乡与所在地甚至所属地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松散”。所以,对故地(乡)的认同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所在地+祖籍地”的社会认同和文化认同结构。
  全球化的移动属性也决定了一个新的职业方向:移动的业缘,对于我国传统的“安居乐业”无疑也是一个挑战。移民群体的扩大,特别是海外移居,使得传统的“华人性”出现了新质,超出了传统“落叶归根-落地生根”的基本命题,而成为“全球地方性”(glocality)的新话语。移民不一定伴有国籍转变,包括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出现的短期人口迁徙和旅居身份的变化,他们越来越像是“地球村”的村民。而在“全球地方”,即在全球和地方两个概念的交错中重新建构人们的认同关系。“生活在他处”已然成为一个新型旅游业态的话题。
  (作者系该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收稿日期:2021-08-22)
其他文献
深入推进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要精简科研经费管理程序、下放科研经费管理权限、改进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在“放”的同时,要管好科研资金流程的关键节点、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唯其“放”中有“管”,才能切实保障科研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放”和“管”是对立的统一,二者都统一于一个“服”字,即优化服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将会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人员服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
戴逸:史官要讲道德,从政者要讲官德  省级法检两长大换班,凸显专业化  在刚刚结束的省级“两会季”上,多省法检机构迎来新一轮主官调整。据统计,地方“两会”共补选产生省(市、区)高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10余人次。其中,北京、湖北两地的法检两长双双易人。  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被免职的法检两长,或因年龄到限,或因另有任用,并无一人落马。其次,在省级法检主官的选配上,也注重中央空降和异地交流两种模式。 
期刊
网络文化产业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本文结合吉林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构成部分,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十分重要。通过非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NARDL)分别研究了中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股票市场收益可能存在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内中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对股市收益具有负向影响;短期内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收益影响不显著,但是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市收益具有正向影响。而且中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股市收益的影响总是大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股市收益的影响程度。
新津县纪委出实招着力维护信访群众权益。针对信访量和业务范围外问题居高不下的情况,将纪检监察机关受理范围、举报渠道等,编印成宣传资料3万余份,进行发放。在“来信、来电、来访、网络”等多种信访渠道基础上,将12388专用座机呼叫转移至移动手机举报专号,实现全天候接听电话举报。并在官网和微信上开通“投诉举报”栏,接受举报。将上级转交办件、领导批示件等问题线索统一归到信访室实行专人管理、专册登记、专柜存放
期刊
农村经济增长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言至关重要。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检验农村电商、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开发使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村居民就业水平,普惠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给予农村小企业发展和农村居民创业提供充足的资金。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农村电商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并且随着滞后期的延长,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会逐步扩大。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并且随着滞后期的增加,这种影响呈现先升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进行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党中央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出台多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强调更好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领域工作相融合.在新形势下,面对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要求.由张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一书,针对网络基础架构比较完善的高校环境展开研究,在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后提出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理论,并基
期刊
创业机会是创业的核心,创业者的主观认知结果决定着其决策及行为,资源想象是创业认知的重要内容.基于创业理论对钉钉公司进行纵向案例研究,探讨新企业如何克服自身资源劣势和环境不确定性,利用资源想象进行机会实现的微观机制,提出资源想象、创业行为逻辑、机会实现三要素模型.研究发现:资源想象通过创业行为逻辑促进机会实现,对资源想象进行分层研究有助于深入探究其对机会实现的不同作用机理.其中,社会层面资源想象通过效果逻辑促进机会识别,组织层面资源想象通过资源拼凑促进机会把握.另外,各构念内部呈现阶段性的变化.
农产品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协同发展中竞争与合作关系并存。从有限理性的双方主体来考虑,构建生鲜农产品零售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表明:生鲜农产品零售企业定价、第三方物流企业投入的冷链设备、人力等成本是影响双方演化博弈的关键因素。通过建立信息共享途径、健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冷链设备等,有效促进二者的合作,使得双方博弈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带来乡村社会的变迁。其中的一个变迁,就是乡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由于从事工业和服务业劳动比从事农业劳动有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高的收入,乡村劳动力人口往往会向城市转移,从而承接现代化过程的红利,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这一劳动力人口的外移,造成乡村人口的空心化,改变了乡村的社会生态,进而导致乡村的衰落。重振乡村必须面对乡村人口日益减少的現状。  当然,要振兴乡村,并不是要逆转农业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