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国希,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编导,一位执著、资深的电视人,从《人与社会》到《地理·中国》,拥有12年电视从业经历的他对各种电视影像制作有较纯熟的把握。
科教类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类别中,相对其他节目对画面和思想内涵都有更高要求,鲁国希凭借着他多年的经验,对电视影像语言的读解十分深刻,在他的编辑下,大千世界的种种奇妙之处跃然荧屏之上。如何设置悬念、如何讲故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如何在拍摄之前做到心中有画面……让我们听鲁国希一一道来,不论您是专业影视制作人,还是一名普通的DV拍摄,学习如何将视频制作得更引人入胜,都将受益良多。
编导生涯
鲁国希或许是一名幸运的电视人,在北京广播学院接受科班教育,毕业后进入主流媒体工作,在地方电视台做新闻的经历给他的电视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转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干就是12年。
这12年,鲁国希经历了各类节目的历练,对电视语言的编排驾轻就熟。从拍新闻到承担纪录片、专题片、晚会、访谈等各类电视节目的制作,现任《地理•中国》编导的鲁国希对用有趣的语言讲科学故事自有一套理念。
《地理•中国》是以地理现象为题材的纪实类节目,要将晦涩高深的地质原理化解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并用影像语言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事背后是节目编导对所有内容精心构架的结果。
好编导是多面手
电视圈对编导的角色有一句俗话:好人不爱干,赖人干不了。
一部电视节目的制作聚集了许多人的汗水,摄像、录音、剪辑、音乐都需要专门技术人员的参与,作为整个节目的统筹,编导虽然不必对每一个环节亲历亲为,却必须是一位多面手。
电视节目制作对编导的综合性要求非常高,随着节目内容的变换,编导首先要对节目内容了如指掌,成为专家。鲁国希对这样的经历感触颇深,一开始做教育类节目,要求从宏观对教育现状有一个了解,成为“教育专家”。后来制作社会民生类的节目,又变成“社会学家”了。现在做《地理•中国》,又要成为“地质专家”。如果对自己所做节目的内容都不甚了解,就无法将节目做出深度,讲的透彻,所以优秀的编导首先要对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懂一些。
编导必须是好摄像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视节目首先是画面语言,所以导致很多人认为电视节目的制作关键在于摄像。殊不知,虽然编导不需要对摄像亲自操刀,但是编导也需要有好技术,是摄像的行家才行。
编导不懂摄影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编导,在拍摄现场,角度、镜头、拍摄方式都需要编导调度。或许在某个镜头的推拉摇移上编导不如专业摄像娴熟,但对于节目需要什么样的画面,编导必须首先在心里有预想。
摄像负责每一段画面的拍摄,而编导对于画面信息的掌握则需更精准,编导更了解一段画面在整个节目中从什么时候起,从什么时候出,编导是整个节目的镜头组合专家。
观念先行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流程化、模式化的过程,是观念先行的。由于电视台播出内容量大,所以每一部节目必须有详细的规划才能保证高效率的拍摄。
对于编导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想表达什么,想拍什么,心中要有整个节目的构架蓝图,有成型的节目构想,甚至要细致到每一个画面的安排布置,写好分镜头脚本,才能在拍摄的时候,很快得到自己想要的画面,大大提高节目制作效率。
鲁国希认为,编导和其他节目制作人相比,最大的特长要求在于观念,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想法不重要,一个好的想法才是节目的制胜法宝,而如何让自己的观念出奇制胜,才是编导最需要修炼的。
电视节目要好看
《地理•中国》隶属“科教文”频道,包括科学、教育、文化三大主题,相比其他频道的娱乐节目、新闻类节目等等,如果节目的表现形式稍显枯燥,便很难吸引老百姓,影响节目的立命之本—收视率。然而,电视毕竟是一种娱乐文化,大多数人看电视还是更爱看有趣、有意思的事情,如何让电视节目给人轻松、带来开心是编导们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视节目的根本原理就是用音画语言讲故事,讲故事是讲求逻辑的,可是仅仅把音画语言按常规逻辑理顺了只是一个低层次的要求。30分钟的节目怎么讲、从何讲起,怎么吸引听故事的人一直听下去,对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鲁国希在多年的节目制作中对节目的逻辑编排很有感触,他提出“用科学的视角来讲故事,用故事的视角来阐述科学”。编导得先把一个科学原理结合生活现象理解透彻了,再掰开了揉碎了编成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并在其中设置一个个悬念,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讲解一座山的原理,鲁国希或许会运用一个侦探故事的结构来讲解。比如这个山谁最早发现了?山上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地质遗迹?这个东西在国内或世界上是一个什么地位?最早有哪个人开始关注它?但是在关注它的过程中又出现怎样的问题,又发现了什么?
在科普节目制作中,鲁国希还会让节目融入人的元素,让科学故事变得更有情。比如有些专家很有趣,编导在节目编排中会留一些篇幅来刻画他这个人。有一次拍沙漠的时候发现70多岁的专家爬山非常轻松,常年搞地质的人特别能走路,于是就引起了老百姓的好奇,就很想知道这些专家的生活状态、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于是鲁国希就轻松地把地质和人文融合起来,这样的节目好比一篇散文,既有专家观点又有人物的情感,还有当地的人文风俗,让观众在轻松中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话糙理不糙
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功能是普及科学知识,将科学道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或许可以称之为话糙理不糙。在做一个节目之前,编导首先和专家交流,从专家那里吸取专业知识,再通过电视的手段向外传播。编导要熟悉电视节目的逻辑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科学道理变得简单化。专家习惯用术语来讲,而编导要把术语变成通俗简单化的语言,还经常需要用生活中的事情来类比科学道理,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一期鸣沙山的节目中,老百姓对鸣沙现象很难理解。沙子怎么会鸣响?直接讲科学道理老百姓可能不爱看,于是鲁国希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讲,他让观众看到显微镜下的沙子有孔洞,十分像一种叫埙的乐器。一吹埙就马上发出很大声音,相当于风声吹过,每一粒小小的沙子就好比一个小小的乐器。这样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地理•中国》以地质科学为题材,地质较难让人理解,编导要通过整体架构,让老百姓饶有兴趣地跟随编导的引导去一步步看懂。鲁国希在做节目过程中感受到,专家是最权威的,但是他们讲解的过程很难让老百姓正确理解,编导用电视的经验,把专家的解释通过几层逻辑观念结合悬念设置编排出来,让老百姓既能看懂,还很爱看。
用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
鲁国希认为,让节目好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在于巧妙地制造、安排悬念。编导拿到任何一个故事都要把它分成几步来讲。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再用细节和其他各种方式营造出一个一个的悬念。
在拍巴丹吉林沙漠时,鲁国希营造了和传统观念不同的点来制造悬念。第一,人们都认为沙漠缺水,可是节目会给观众解释一个不缺水的沙漠,展现一片有巨大湖泊的沙漠。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十分想知道沙漠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水呢?节目还会接下来讲解沙漠里有多少个湖泊。观众或许接着会想到水从哪里来?编导要擅长设置一个一个问题引着观众往下走。说完了沙漠里的湖泊观众或许又想知道沙漠里的山的问题,因为节目中的沙漠很奇怪,有一个全世界相对高差最高的沙山,高差达500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一个这么高的沙山呢?这样又引出来一个新的悬念,打开电视的人自然会跟着编导的悬念亦步亦趋了。
在这些悬念的设置中,鲁国希其实运用了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先让事实与老百姓最常识的观念发生冲突,自然产生了悬念。不过,在节目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素材的取舍,有选择性地选择内容,才能突出重点,让叙事脉络更清晰。
民间寄语
随着DV越来越普及,视频制作越来越普遍,个人影像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更有拍客这一“草根”力量也在网络上红火起来。但在主流媒体具备更优质的设备、更专业的技能、更有保障的资金等优势下,民间力量又如何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鲁国希给出了一些建议。
鲁国希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器材越来越便宜,视频拍摄的门槛降低,使更多民间爱好者能实现拍摄爱好,这是一大福音,能带来视频的繁荣。作为民间力量的个人工作室、拍客不受播出机制的限制,能更专注于创作,在长期关注一些人和事上面,相比主流媒体更有优势。民间力量离社会更贴近,关注点更专注,而网络的传播给民间拍摄提供了发布作品的平台,拍客发布作品的速度是主流媒体无法追赶的,民间力量可以充分利用这项优势,更多关注新鲜事物。或者更多关注社会生活等对设备和画质没有太高要求的题材,因为对于民间力量来说,要去拍摄类似《地理•中国》这样的地质科学节目,显然是难以完成的。
电视影像语言丰富,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电视节目却是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让我们在轻松的欣赏中了解到原来世界如此精彩。要将种种电视语言符号运用得恰到好处看似不易,但说难也不难,通过鲁国希的解读,透露了许多的章法和门道,您是否有兴趣去探索一把其中的奥妙呢?
[责任编辑:田萌]
科教类节目在整个电视节目类别中,相对其他节目对画面和思想内涵都有更高要求,鲁国希凭借着他多年的经验,对电视影像语言的读解十分深刻,在他的编辑下,大千世界的种种奇妙之处跃然荧屏之上。如何设置悬念、如何讲故事、如何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知识、如何在拍摄之前做到心中有画面……让我们听鲁国希一一道来,不论您是专业影视制作人,还是一名普通的DV拍摄,学习如何将视频制作得更引人入胜,都将受益良多。
编导生涯
鲁国希或许是一名幸运的电视人,在北京广播学院接受科班教育,毕业后进入主流媒体工作,在地方电视台做新闻的经历给他的电视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转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一干就是12年。
这12年,鲁国希经历了各类节目的历练,对电视语言的编排驾轻就熟。从拍新闻到承担纪录片、专题片、晚会、访谈等各类电视节目的制作,现任《地理•中国》编导的鲁国希对用有趣的语言讲科学故事自有一套理念。
《地理•中国》是以地理现象为题材的纪实类节目,要将晦涩高深的地质原理化解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并用影像语言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事背后是节目编导对所有内容精心构架的结果。
好编导是多面手
电视圈对编导的角色有一句俗话:好人不爱干,赖人干不了。
一部电视节目的制作聚集了许多人的汗水,摄像、录音、剪辑、音乐都需要专门技术人员的参与,作为整个节目的统筹,编导虽然不必对每一个环节亲历亲为,却必须是一位多面手。
电视节目制作对编导的综合性要求非常高,随着节目内容的变换,编导首先要对节目内容了如指掌,成为专家。鲁国希对这样的经历感触颇深,一开始做教育类节目,要求从宏观对教育现状有一个了解,成为“教育专家”。后来制作社会民生类的节目,又变成“社会学家”了。现在做《地理•中国》,又要成为“地质专家”。如果对自己所做节目的内容都不甚了解,就无法将节目做出深度,讲的透彻,所以优秀的编导首先要对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懂一些。
编导必须是好摄像
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电视节目首先是画面语言,所以导致很多人认为电视节目的制作关键在于摄像。殊不知,虽然编导不需要对摄像亲自操刀,但是编导也需要有好技术,是摄像的行家才行。
编导不懂摄影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编导,在拍摄现场,角度、镜头、拍摄方式都需要编导调度。或许在某个镜头的推拉摇移上编导不如专业摄像娴熟,但对于节目需要什么样的画面,编导必须首先在心里有预想。
摄像负责每一段画面的拍摄,而编导对于画面信息的掌握则需更精准,编导更了解一段画面在整个节目中从什么时候起,从什么时候出,编导是整个节目的镜头组合专家。
观念先行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流程化、模式化的过程,是观念先行的。由于电视台播出内容量大,所以每一部节目必须有详细的规划才能保证高效率的拍摄。
对于编导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想表达什么,想拍什么,心中要有整个节目的构架蓝图,有成型的节目构想,甚至要细致到每一个画面的安排布置,写好分镜头脚本,才能在拍摄的时候,很快得到自己想要的画面,大大提高节目制作效率。
鲁国希认为,编导和其他节目制作人相比,最大的特长要求在于观念,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去实现想法不重要,一个好的想法才是节目的制胜法宝,而如何让自己的观念出奇制胜,才是编导最需要修炼的。
电视节目要好看
《地理•中国》隶属“科教文”频道,包括科学、教育、文化三大主题,相比其他频道的娱乐节目、新闻类节目等等,如果节目的表现形式稍显枯燥,便很难吸引老百姓,影响节目的立命之本—收视率。然而,电视毕竟是一种娱乐文化,大多数人看电视还是更爱看有趣、有意思的事情,如何让电视节目给人轻松、带来开心是编导们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电视节目的根本原理就是用音画语言讲故事,讲故事是讲求逻辑的,可是仅仅把音画语言按常规逻辑理顺了只是一个低层次的要求。30分钟的节目怎么讲、从何讲起,怎么吸引听故事的人一直听下去,对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鲁国希在多年的节目制作中对节目的逻辑编排很有感触,他提出“用科学的视角来讲故事,用故事的视角来阐述科学”。编导得先把一个科学原理结合生活现象理解透彻了,再掰开了揉碎了编成有起承转合的故事,并在其中设置一个个悬念,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讲解一座山的原理,鲁国希或许会运用一个侦探故事的结构来讲解。比如这个山谁最早发现了?山上有什么东西?有什么地质遗迹?这个东西在国内或世界上是一个什么地位?最早有哪个人开始关注它?但是在关注它的过程中又出现怎样的问题,又发现了什么?
在科普节目制作中,鲁国希还会让节目融入人的元素,让科学故事变得更有情。比如有些专家很有趣,编导在节目编排中会留一些篇幅来刻画他这个人。有一次拍沙漠的时候发现70多岁的专家爬山非常轻松,常年搞地质的人特别能走路,于是就引起了老百姓的好奇,就很想知道这些专家的生活状态、他们背后有什么故事,于是鲁国希就轻松地把地质和人文融合起来,这样的节目好比一篇散文,既有专家观点又有人物的情感,还有当地的人文风俗,让观众在轻松中还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话糙理不糙
科普类电视节目的功能是普及科学知识,将科学道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或许可以称之为话糙理不糙。在做一个节目之前,编导首先和专家交流,从专家那里吸取专业知识,再通过电视的手段向外传播。编导要熟悉电视节目的逻辑语言,将晦涩难懂的科学道理变得简单化。专家习惯用术语来讲,而编导要把术语变成通俗简单化的语言,还经常需要用生活中的事情来类比科学道理,让普通人更容易理解。
比如在一期鸣沙山的节目中,老百姓对鸣沙现象很难理解。沙子怎么会鸣响?直接讲科学道理老百姓可能不爱看,于是鲁国希用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讲,他让观众看到显微镜下的沙子有孔洞,十分像一种叫埙的乐器。一吹埙就马上发出很大声音,相当于风声吹过,每一粒小小的沙子就好比一个小小的乐器。这样一说,大家恍然大悟。
《地理•中国》以地质科学为题材,地质较难让人理解,编导要通过整体架构,让老百姓饶有兴趣地跟随编导的引导去一步步看懂。鲁国希在做节目过程中感受到,专家是最权威的,但是他们讲解的过程很难让老百姓正确理解,编导用电视的经验,把专家的解释通过几层逻辑观念结合悬念设置编排出来,让老百姓既能看懂,还很爱看。
用悬念吸引观众看下去
鲁国希认为,让节目好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点在于巧妙地制造、安排悬念。编导拿到任何一个故事都要把它分成几步来讲。把故事掰开了揉碎了,再用细节和其他各种方式营造出一个一个的悬念。
在拍巴丹吉林沙漠时,鲁国希营造了和传统观念不同的点来制造悬念。第一,人们都认为沙漠缺水,可是节目会给观众解释一个不缺水的沙漠,展现一片有巨大湖泊的沙漠。电视机前的观众就十分想知道沙漠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水呢?节目还会接下来讲解沙漠里有多少个湖泊。观众或许接着会想到水从哪里来?编导要擅长设置一个一个问题引着观众往下走。说完了沙漠里的湖泊观众或许又想知道沙漠里的山的问题,因为节目中的沙漠很奇怪,有一个全世界相对高差最高的沙山,高差达500米。为什么这个地方会有一个这么高的沙山呢?这样又引出来一个新的悬念,打开电视的人自然会跟着编导的悬念亦步亦趋了。
在这些悬念的设置中,鲁国希其实运用了一个最基本的准则,先让事实与老百姓最常识的观念发生冲突,自然产生了悬念。不过,在节目讲解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素材的取舍,有选择性地选择内容,才能突出重点,让叙事脉络更清晰。
民间寄语
随着DV越来越普及,视频制作越来越普遍,个人影像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更有拍客这一“草根”力量也在网络上红火起来。但在主流媒体具备更优质的设备、更专业的技能、更有保障的资金等优势下,民间力量又如何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鲁国希给出了一些建议。
鲁国希认为,随着技术进步,器材越来越便宜,视频拍摄的门槛降低,使更多民间爱好者能实现拍摄爱好,这是一大福音,能带来视频的繁荣。作为民间力量的个人工作室、拍客不受播出机制的限制,能更专注于创作,在长期关注一些人和事上面,相比主流媒体更有优势。民间力量离社会更贴近,关注点更专注,而网络的传播给民间拍摄提供了发布作品的平台,拍客发布作品的速度是主流媒体无法追赶的,民间力量可以充分利用这项优势,更多关注新鲜事物。或者更多关注社会生活等对设备和画质没有太高要求的题材,因为对于民间力量来说,要去拍摄类似《地理•中国》这样的地质科学节目,显然是难以完成的。
电视影像语言丰富,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电视节目却是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让我们在轻松的欣赏中了解到原来世界如此精彩。要将种种电视语言符号运用得恰到好处看似不易,但说难也不难,通过鲁国希的解读,透露了许多的章法和门道,您是否有兴趣去探索一把其中的奥妙呢?
[责任编辑:田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