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任驰骋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pysw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懿德博士
  为当代航空界及香港汽车业、交通界之佼佼者。他是一个内心坚强的人,“挑战”二字是他身上鲜明的标签。一方面,作为汽车工程师及道路安全专家,他在推广道路安全及完善香港的运输政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他创立香港航空业协会及香港航空学会,增强业界沟通,又兼任大学教授,悉心培育航空人才。他坚持终身学习,无惧十年夜校苦读,一路提升,年过五旬才考获博士学位。兴趣广泛的他,爱运动、学唱歌、组乐队,还持有海、陆、空驾驶执照,或为当代香港持有最多类别驾驶证的人之一。
  “我们无法预计生命的长度,但是绝对可以控制它的宽度。”
  ——何懿德博士
  天地任驰骋,术业有专攻
  何懿德博士有一项纪录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持有海、陆、空三类驾驶执照,包括双引擎私人飞行员驾驶证,船主及轮机师驾驶证,13种不同类别车辆的香港驾驶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证,此外还拥有澳大利亚驾驶证等。他可能是当代香港持有最多类别驾驶证的人之一。
  “和很多小孩一样,我自小对所有会动的东西都很感兴趣。”何懿德博士笑着谈到。正因为这样,让他结下了与车、船、飞机的不解之缘。兴趣使然,加上天生爱挑战的性格,他才能在这些领域“玩”出一番成就。
  因少时家贫,他小学毕业後读完中一即辍学了,做了两年的修车学徒,但他不甘心就此过一生,几经辛苦,又继续完成了中学课程。毕业後他在青衣发电厂工程部门工作了7年,进一步奠定了工程之路。1977年,何懿德博士加入了香港飞机工程有限公司——现今全球最大的飞机维修及服务公司之一。在20年的服务中,他内心对於航空工程专业的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期间,他经历了一项难度系数极高的挑战,让他终身难忘——1983年参与主持香港首架广体客机的救援行动。
  这是一架波音747-200货机,因引擎故障而坠毁在跑道。如何将此庞然大物运返几公里外的机库而又不损坏飞机整体结构,这是一个难题,毕竟,当时香港民航处都从未有过类似处理珍宝飞机意外的经验。临危受命,他们集思广益,首创特製镬承托架,历经九天日夜奋战,终於圆满完成任务。何懿德博士的专业能力也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伴随香港的回归,其事业再上一台阶,1997年任职大昌-港龙机场设备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相关国际机场约6000辆地面设备及车辆维修,积累了丰富的车队管理及车辆维修经验。不仅如此,服务於大昌-港龙机场设备服务有限公司的16年中,何懿德博士还帮助集团建立了6间跨国合资公司,包括香港3间,新加坡、北京、上海各一间,负责飞机零件和地面设备维修工作。他同时担任这几家公司的CEO直至退休。据其介绍,各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取得的航空维修许可证包括FAR145、JAR145、SAR145、CCAR145、HKAR145、JMM、JCM、TCCA等,在业界极具权威性。当然,他功不可没。
  现今,何懿德博士还担任司达行航空密封製造有限公司质量总监,並利用专业所长协助公司获取了内地、香港及澳门民航局认可的香港首个飞机零件製造执照(HKAR21 Subpart K Parts Manufacturing Approval),並取得国际航天零件製造AS9100和零件分销AS9120的认证。他透露说,现在公司正建立一所专为航天航空技术测试而设的国际认可实验室。“汽车行业发展相对成熟,航空方面还有很大空间,除了司达行,希望有更多人在航空製造领域取得发展和突破。”
  退而不休的何懿德博士认为,自己在汽车和航空两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不应浪费,而应该利用起来回馈社会。於是,他毅然在2012年创立了管理及科技顾问有限公司,汇聚一班同样退休且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专家,继续为汽车界和航空界服务。
  缘起“飞行梦”,为航空业育人才
  除了对航空工程专业的热爱,何懿德博士其实一直都有一个飞行梦,並最终梦想成真。他1989年开始在香港学习飞行,後在澳大利亚取得私人机师驾驶执照PPL,不断追求的他还拿到了双引擎机师执照。同样的,他将这份热爱化为了服务业界的动力,推动业界更规范地发展,也为业界不断培育人才。
  何懿德博士曾获中国国家标凖化管理委员会聘为全国航空货运及地面设备标凖化技术委员会(SAC/TC359)委员,5年任内曾负责制定航空货运国家标凖的相关事宜,他觉得很荣幸,因为“极少香港的同业专家有机会参与该项工作”。
  2006年,有见於香港缺乏一个非政府机构代表航空业,何懿德博士於是牵头,並取得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协助,毅然创立了香港航空业协会。协会汇集了製造、服务及维修专业、亦包括质量系统、投資和贸易等不同界别成员,基本覆盖了整个航空业,在业界极具代表性。协会致力提升香港航空业於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力和竞爭力,並和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及国际业界保持了良好的沟通,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不得不说的是,除创会工作外要同时得到政府和业界的认同或支持並非易事,何懿德博士亦曾面对並克服了不少困难。
  2018年,何懿德博士再次勇担重任,组织创立了香港航空学会,致力推广、鼓励、协助、栽培香港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培养他们对飞行和航空业产生兴趣,为将来投身航空业做好凖备,为香港未来航空人才发展播下种子。
  与服务齐头並进的,是他为教育事业的奉献,致力培训年轻人投身航空业。其中包括任职理工大学航空客座教授6年,每周三天教授有关航空的不同课程;2017年又获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聘请担任兼职教授,协助发展飞机工程课程。对於教学这件事,他从不藏私,总是尽己所能地把自己的实际经验分享给学生,因此广受学生欢迎和尊敬。   从修车学徒到道路安全专家
  称何懿德博士为“当代香港汽车业及交通界之佼佼者”一点都不过分,不仅是因为他具备丰富的车辆维修及管理经验,更因为他担任诸多公职,为业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1981年,他便被港英政府委任为检讨巴士维修工作小组两位市民代表之一,检讨期间曾建议两巴在车厢内加装乘客下车指示灯而获得延用至今。
  1985年至1993年,1999年至2002年,何懿德博士两度被委任为香港政府道路安全议会委员,服务了12年,是议会历史上服务最久的委员之一。履职期间,他在提升道路安全、减少人员伤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建议立法强制性於晚间、天色昏暗时使用大灯及修改危险警告灯的使用方法,最终成为法例;参与制定醉酒驾驶法例,以及强制性使用安全带的立法工作;因为对交通事故的调查颇具心得,他曾多次参与改善香港交通标誌的研究工作……他也是香港政府法律援助处认可的交通事故重组专家之一。因专业背景,2002年他还被香港环境保护署委任为“欧盟前期柴油车辆微粒消灭装置”专家小组委员会主席,以及“车辆废气排放技术委员会”委员,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社团方面,何懿德博士亦为汽车界贡献不凡。
  1984年他与极为关注道路安全的热心朋友一起,重组香港汽车高级驾驶协会。任主席的7年间,他不仅主办了香港首届“百车道路安全寻宝比赛”,还曾亲自执导数以百计高级驾驶培训课程及高级驾驶考试。
  在担任汽车工业学会会长12年期间,何懿德博士曾为汽车业提供培训工作,包括汽车销售、零件管理、维修、环保、交通事故重组等课程,提高汽车业内人士的专业水平,建树良多。最突出的一点莫过於积极推动香港汽车维修技师的认可註册工作,並获政府通过,於 2006年实行。
  从修车学徒蜕变为道路安全专家,因为一份专注和用心,何懿德博士因在道路安全及运输政策方面的贡献,多次获得特区政府高级官员书面鸣谢,更於2002年获政府颁发荣誉勳章。
  挑战无极限,处处皆精彩
  何懿德博士的性格里有一股“倔”劲,凡事都希望做到最好。这体现“玩也要玩到极致”的爱好中,更体现在他对学习的态度上。除了工程师的严谨,他还非常“潮”,心态尤为年轻,愿意尝试新事物,与时並进,因此跟年轻人也没有代沟。熟悉他的人都会被他身上强大的能量所震撼。爱好唱歌的他,已经学习唱歌十多年了,时常登台表演,获得了不少讚赏。不仅如此,何懿德博士还玩乐队,担任乐队主唱。在曲目选择上,他很愿意尝试难度较大的流行歌曲,如《你是我的眼》《假如爱有天意》《稻香》《青花瓷》等,因为常常参与慈善表演,他也有着“慈善歌手”之称。
  何懿德博士年輕时曾是网球和羽毛球好手,那些奖盃即是最好的证明。高尔夫和台球他也同样热爱。“理想的人生是既能为社会做些贡献,也能享受自己的乐趣。”他说。
  在他眼中,没有所谓的挑战,只有於其中的享受。对待学习,亦是如此。他倡导终身学习,不断增值自己。曾经,在两年学徒生活结束後,他几经波折重返校园並完成了中学学业。之後一边兼顾事业和家庭,一边在理工学院(现理工大学)夜校持续进修。十年苦读,拿了不少工程与管理方面的文凭,修毕工程学士学位之後,又考取了硕士学位。学无止境,近50多岁时,他终於修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何懿德博士介绍说:“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常常凌晨三四点才睡,七八点钟又要起床。当然辛苦,但做成一件事之後是非常开心的,完成这些挑战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交代。”
  如今,年近七旬依然每天忙忙碌碌,因此很多人不禁开玩笑地问何懿德博士:“你都一把年纪了,何时才会停下来啊?”这个问题或许不用回答,以他的性格肯定是生命不息,挑战不止。他曾说:“我们无法预计生命的长度,但是绝对可以控制它的宽度。”每一次挑战,都是他为人生增色的过程。
  後记
  採访中何懿德博士多次强调,自己分享这麽多经历,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给年轻人一些鼓励和启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时代在变,但勤力踏实、终身学习的处世态度永远不会过时。正如习主席所说的:“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坚持奋斗,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终身学习,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多向年轻人传递正能量,这是他希望去做的。
其他文献
萧国炜先生  青年创业家,致力於在香港推广数码摄影的理念,由此,他创办了“PhotoGIFT”公司,为用户提供影像摄录等服务。他创造性地推出了自动拍照机,让其成为市场的宠儿,也让公司成为了行业的先锋。为了在新时代下继续紧跟发展的步伐,他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放眼世界,寻找新时代下新的发展机遇。他极具社会责任心,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关注行业的发展现状,並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  厚积薄发,成为市场先锋 
期刊
欧银女士  香港画家,祖籍阳春市,2009年来港,先後师从毕业於广州美术学院的西画画家詹金友老师,香港西画名家刘贵德老师,海派启蒙徐晓龙老师,香港海派国画画家曾锺贵老师,师从香港岭南派名家车桂新老师、卢清远老师,香港书法名家梁启明老师。她的画作承众家之长,集岭南派的本土化和海派的多元化於一体,具有多样性的艺术面貌,画风遒劲,入古出新。  追寻艺术的历程  出生在“漠水之阳,四季如春”的阳春市的她,
期刊
陈伟霖先生  是香港第一个为自己办丧礼的人,出版有著作《我的遗书》。从一出生就被诊断出患有皮肤癌,被下死亡书,到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他不断向大众传递着一个讯息:天生我材必有用,没有人应该被遗棄。通过歌曲、音乐会、时装秀、演讲活动、自传书籍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他帮助重疾患者、有自杀倾向的人士以及抑郁症患者等,度过充满挑战的时刻。最近更创办NGO组织——死嘢SAY YEAH!社,以期关注更多有需要的人
期刊
粤剧是以粤语演唱和唸白的戏曲,流行於粤方言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粤剧通过唱、做、唸、打的艺术手段,配合化粧、服饰、道具和锣鼓等演绎故事情节,其表现形式糅合了文学、戏剧、曲艺、舞蹈及武打,它的唱腔、行当、化粧、身段及曲谱等都蕴含丰富的艺术价值。除了单纯的表演艺术外,粤剧作为地方酬神、打醮等宗教活动的“神功戏”,更甚具社会及文化价值。粤剧於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
期刊
李翠珍女士  少时喜画,常年接受艺术熏陶和父亲的教导,绘画技艺日益提升。创作寻求“仪式感”,以花鸟写意为主。她言艺术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东西,遂不断提升内在的艺术修为,达至炉火纯青的绘画境界。学成后,她开班教学,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热爱艺术的学生,直至退休之年依然耕耘不止,为传承传统文化献出心力。  绘画之路没有终点  她的绘画之路始於父亲,一生便也没有终点。如今,父亲对待艺术的态度依然鞭笞着她,让
期刊
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委员会5月30日在其官网宣佈,中国导演贾樟柯获得2018年亚洲文化大奖。  福冈亚洲文化奖委员会表示,贾樟柯是21世纪中国最傑出的电影导演之一,他在中国地方城市、特别是他的故乡山西拍摄电影,用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呈现中国普通百姓,展现他们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背景中设法规划自己的人生,尤其体现出了年轻一代的希望及挫折。“他的工作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获得高度讚揚。”  福冈亚
期刊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5月24日发表《2018年世界竞爭力年报》,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的经济体中排名第二,美国排名第一。  报告根据“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和“基础建设”4项因素评估各经济体。香港的“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均连续4年排名第一,“经济表现”的排名由第十一位升至第九位,“基础建设”排名则由第二十位降至第二十三位。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年报再次肯定香港是全球最具竞爭力的经
期刊
日前,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向中国第16批赴黎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和建筑工兵分队颁发了联黎部队最高集体荣誉——“司令嘉奖”,以表彰两支分队过去一年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  “司令嘉奖”是联合国任务区以司令名义签发的最高荣誉,表彰对和平事业作出傑出贡献的个人或单位。联黎部队司令迈克尔·比尔里在嘉奖令中指出:中国维和分队工作扎实、技术精湛,圓满完成了各项维和任务。执行任务期间,官兵们
期刊
中国工程院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礼日前在北京举行,由香港工程科学院提名的三位香港工程科学家荣获本届“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奖者分别是香港城市大学机械工程学讲座教授吕坚、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讲座教授吴学奎、香港理工大学结构工程讲座教授徐幼麟。  “光华工程科技奖”於1996年设立,是两年一度的国家级奖项,旨在表扬在工程科技及工程管理范畴具卓越成就和重要贡献的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2016年,该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勳章”颁授仪式6月8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授予首枚“友谊勳章”。  习近平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勳章”是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勳章,授予在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中作出傑出贡献的外国友人。普京总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国领袖,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好朋友。正是得益於普京总统多年来的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中俄关係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