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三化”说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shar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作为一种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运用性,它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抽象于生活,又无处不在地服务于生活。将生活观引入课堂教学符合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正是基于这一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自觉运用这一理念,努力实现数学教学的“三化”,使数学课堂富有生活色彩,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努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现谈谈自己的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教材是众多前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对学生来说,它仍然是一种间接经验,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在小学生的思维中,具体形象思维还处在相当重要的地位上,知识的抽象度越高,小学生的学习理解越困难。因此,教师要设法让抽象的知识联系本源,回归本源,也就是说要加强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体验相联系,在感性认识(具体)向理性认识提升的途中(抽象)搭建过渡的桥梁。
  例如:我在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指导学生提前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生活调查,并做适当的数据记载。课堂里,师生进行调查交流。教师将准备的一些生活用品带进课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猜一猜、称一称,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空间观念。又如,在教学“分和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将一个挂钟带进教室并进行投影放大,让学生清晰观察秒针的运行过程。在观察的同时,我让有的学生写字,有的拍
  球,有的画画,有的做口算题。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学生感知了时间的存在,对时间观念的建立大有帮助。平时的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生活与学习的互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情境化
  数学知识本身是人们生活、生产和科学实验各种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众多的事物的认知过程一样,数学教学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思维要经历一段由感知到理解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流程再现这一过程,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例如: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学生最头疼的是对题意的理解,通俗易懂的讲解有利于让学生理解,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一下,印象会更加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我大胆设计生活情节,让教学内容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再现,使学生更加直接地参与实践,从而学得轻松,学得自在。我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创设过这样的情景:课前准备好几张线路牌,上面写有“文明小学”、“健康中学”、“儿童商场”、“汽车站”等站名。课堂里,我让四名学生持牌报站,一名学生当广播员,几名学生扮演“公交车”,其余学生充当旅客,有的上车,有的下车。“广播员”及时“广播”各站的旅客状况。游戏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编应用题。学生汇报思维结果后我再抓准时机出示例题。学生有了大量的感知,自然对例题会有清晰的理解。又如:我出示一个例题:“铅笔每支8分钱,小强买了3支,给售货员5角钱,应找回多少钱?”,这时,我采取先模拟商场购物,学生表演,再讨论编题,学生讲解之后再展示例题的方式。这样,题中难点便迎刃而解了。
  三、思维方式的对比化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寻找直观操作与抽象思维之间的连接点,通过对比恰当利用迁移原则,能有效疏导学生的思维障碍,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画:在风和日丽的春天,鸟儿飞来飞去;突然天阴了下来,鸟儿也飞走了。这一变化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老师立刻抛出问题:“天阴了,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学生就会很自觉地联系他们已有的经验,回答这个问题。学生说:“可能会下雨”;“可能会打雷、闪电”;“可能会刮风”;“可能会一直阴着天,不再发生变化”;“可能一会儿天又晴了”;“还可能会下雪”……老师接着边说边演示:“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有些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如下雪……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过这一创设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对“可能性”这一含义有了初步的感知。学习“可能性”,关键是要了解事物发生是不确定性的,事物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而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则为“可能性”的概念教学奠定了基础。
  总之,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将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又在生活中寻找生活现象与数学的联系,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思想观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3列9级数字量表的网络测评方法对大连理工大学图书馆读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分析,探讨了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总结出读者所看重的重点服务指标,为图书馆改进服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面向市场,主动与社会经济相结合。这里仅就专业建设中有关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传统机械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滞后  传统的职业教材几乎是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的压缩版,讲究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要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等,不利于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2.课堂教学模式滞后  传统
提出了一个基于Z39.50实现在线数字图书馆(DLs)互操作的实例,使用户能够一次检索多个DLs。
以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移动模架制梁为例,介绍了移动模架制粱的特点,并对3种移动模架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使用功效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新课程改革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教师从教学的理念、设计、内容、素质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科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把凝聚在教材中的数学思想转化成思维成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方式创新  对每节数学课精心设计,才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交流的自主学习状态,形成主动探究的思维品质。  1.变封闭环境为开放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民间资本规模庞大与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现象并存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空间,互联网金融能够以其便捷性、多元化和低成本的优势覆盖到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提供服务的区域。但在
阐述了复合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从管理理念、文献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探讨了复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在分析《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具体实施策略。
【摘 要】众所周知,哲学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运用这些抽象的哲学知识去解答问题就显得更为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解答哲学题目时,不是答不准,就是答不全。但后来通过抓“关键词”的方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抓“关键词”;解答哲学题目;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哲学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运用这些抽象的哲学知识去解答问题就显得更为困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
一、增强自主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1.增强自主意识的重要性  增强自主意识能够帮助老师解决小学班级管理中所出现的“保姆式”教育倾向,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更好的踏入初中学校。在我国小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着班主任对学生管理非常近的问题,这些高年级班主任老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种管理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因为这种管理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局面,渐渐对老师形成了一种依赖思想,以至于在学习生活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