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十个方面对一些成功或比较成功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进行梳理,并参照一些笔者认为有借鉴意义的国内外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以及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评论的发展现状,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并就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需要改进之处,提出一些个人的粗浅看法,以期能对以后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 电视 历史 艺术
在现代传媒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告别革命”的“娱乐时代”,“电视已经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一面镜子”,大有取代"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之势,成为人们除了网络之外认识与了解世界的重要传媒工具。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也通过电视这个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回顾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虽然经常听到 “史诗”、“经典”、创新与突破"之类的溢美之词,但真正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在印象中,除了《长征》、《激情燃烧的岁月》《突出重围》《亮剑》《士兵突击》等数部作品之外,其他的几乎连作品的名称都很难让人记起来。当然,历史毕竟是向前的,任何事物都不会停滞不前,都会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也不可否认,其中一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相较以前的也存在着值得称道的成功之处,确实也有所突破与创新,所做的努力也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但是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史诗”与“经典”此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一、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与哲理化思考
傅强在文章《铿锵军事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中指出,"先进军事文化以其崇高阳刚壮美的品格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风骨,培育、建构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也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要表达的东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党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所应表现的精神内核,像电影《大决战》《大进军》《大进军》等,电视剧《长征》《延安颂》《八路军》《新四军》《江山》等,在其题材选取、主题思想与精神内涵表达上无不是这些价值观念的代表,无不是在回望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领袖的运筹帷幄,官兵的英勇无畏,人民的倾力支持,敌人的不义凶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以及各种阶级、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另一方面来看,历史上确实是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了胜利,在这些相似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但让人看到的也仅仅是经过牺牲奋斗之后的“革命胜利大团圆”。给人的印象也仅仅是止步于此,缺乏作进一步哲学化思考的可能,对战争本体、战争与和平、战争与人性、生与死等问题往往疏于表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创作者眼中,这二者似乎是对立的,是不可以同时表达的可能性存在。从一些军队作家、评论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军事题材中的反战思想是与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或者干脆回避这个问题,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在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果真如此吗?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给出了很好的启示,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张鹰在评论军事文学的文章中指出,“‘革命胜利大团圆’的结构模式不但造成一个时期文学作品主题的单一、思想的肤浅,而且形成作家的心理思维定势,影响了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革命胜利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所反映的却是作家思力的贫弱与艺术的肤浅。”这种评价用在当前的绝大部分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上也是很恰当的。在“席勒化”与“莎士比亚化”的创作中,大多都人会从理智上选择后者,但在实践中却是前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
二、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对曾经的光辉历史进行叙述,总希望能建构出史诗性的影视作品,来对“民族国家想象”及其合法性进行确立,但对于这些影视作品的受众,也就是观众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的却是个人的生活化的细节,从而观照自身,形成对历史、世界与自我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创作与接受的“二律背反”。
从电影《大决战》《大进军》《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名称上就能让人感受到大气磅礴与豪迈激情,这也与其所追求的宏大史诗效果相一致。但客观地讲,其中的万人冒着炮火与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镜头确实能震撼人心,大人物的高瞻远瞩与坚定信念也让人敬仰,但缺少那种艺术所应固有的令人感动的因素,还不能不说是这种宏大叙事情境下的遗憾。史诗的构建并不只有一种方式方法,文学作品《白鹿原》,国产电影《霸王别姬》《活着》,美国影视剧《勇敢的心》《爱国者》《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等就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在一些并未要求承担太多意识形态表达的影视作品中,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是通过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不是其他来表达,最终反而赢得了观众的接受与认可。
历史说到底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而不是符号化的人组成的历史,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典型化不可避免,典型的代表也很有必要,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典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区别于其他任何人,也才有可能形成经典的影视形象。在军事影视题材作品中“将民族历史叙事与个体伦理叙事拧结相伴,于个体生命伦理的关注中,展示历史民族的风云变幻,以历史和民族的恢宏背景托举个体生命的存在和意义,这无疑是中国电视剧叙事史上的一个进步,至少是一种探索,而且是非常有益的。”
三、历史记忆与个体叙述
在厚重的历史中,个人显得无比渺小。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其实与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表现出的革命者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其他革命者继续革命下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前者的内涵比后却要丰富得多。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历史记忆的代表,其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是一个个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人组成的集体,站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度来看,这些话可以说是真理,而那些通过宏大叙事来表现中国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具有同质的效果,通过影像看到的是无数为所追求的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没有任何分别,在思想上与行动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这种历史记忆因其宏大且厚重,但在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留下的只是一个符号,而这并不是艺术所应追求的效果。 每一个身处历史当中的个人都会对自身的经历有个人鲜活而生动的看法与记忆,甚至有可能因个人的视角与所处的位置的限制,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事实,所面对的问题也只是自己所需解决的当前困境,个人的奋斗与牺牲也许对历史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处在最下层的人才是历史的细节。电视剧《长征》和电影《我的长征》就是历史和个人这两种视角下的优秀作品。“《我的长征》对个体价值的发现,就是通过具有突破和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和叙事来实现的一一创作者把切入角度和叙事核心重叠在了一个微弱的小战士(其实就是个孩子)身上。这种设置,不仅使历史显得更加真实、战争更加残酷,而且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浓郁的悲悯气氛和人文关怀。”前者很难在影视创作中进行复制,而后者却能够产生很多同质化类型的作品,而且这也应是当前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四、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应当说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这也使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上了革命的色彩,而作为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自然也离不开它的影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虽然在提法上可能换成“革命加恋爱”或其他方式,但其本质的内核却依然存在。
革命中的英雄因其理想境界的崇高性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与赞誉,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从“高大全”走向了普通大众,但其身上所蕴含的理想主义却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其性格中的义气与"匪气",这样就能增加故事的传奇性,也使得创作的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英雄人物的爱情对象也从革命的同志关系向情侣关系发展。从《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到《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走向趋势。《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从战争岁月走来的现实爱情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现代军营的浪漫爱情,再到《延安爱情》里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与爱情的追求相统一的爱情,可以说现在已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在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推向极致。目前来看,那些存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爱情模式,往往男方是革命方具有英雄主义气概革命者,女方只可能是身处敌对阶级,但有一定追求的现代女性。而且往往是女方因男方的坚定信仰而感动,从而从心理上认同到行动上的主动。至于其他种种再复杂些关系,就算历史或现实中存在,或许是因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而很难得以表达。更不用说《第四十一个》中的那种超越阶级(阵营)的爱情,要在影视题材中出现还要有一段时间。但在者笔看来,因随着社会发展,对革命历史的认识与思考在不断深化,革命历史叙述中爱情模式的突破也是必然的趋势。
五、“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小说中“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扁平人物所具备的个性是相对单一而稳定;圆形人物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下面就用“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来分析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是因为电视剧的生产、传播机制上的原因,当前影视作品中“圆形人物的简约化与扁平人物的精致化,使电视剧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之间的艺术距离缩短。通过简约化,圆形人物削减了性格的复杂丰富;通过精致化,扁平人物又增添了性格的容量扩张。较之其他叙事艺术,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由此呈现出中间靠拢的特点。”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亮剑》中李云龙、《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常发、《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圣天门口》中的杭九枫等,在一定程度说都是扁平人物,这与影视作品“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有莫大的关系。观看影视作品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娱乐消费,这也就决定了影视作品的过度哲学性思考会造成其观众的丧失,也意味着产品生产的失败,能在艺术性与票房之间兼顾的作品少之又少。
在反面人物的表现上,丑化的方式一直存在着,也是影视作品常用的方式。这样既能表现出革命的正义性,也可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崇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二元对立”的人物表现模式对创造人物的丰富性造成很大的障碍。《亮剑》中的国民党将领楚云飞之所以具有创造性,是因为他颠覆了以往对此类人物的塑造,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具有与李云龙同样是爱国情怀与英勇无畏。这让人想到现实中国民党官兵只要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也可评为烈士。反映国民党将士英勇抗日的影视作品也是近年来的热点,如《喋血孤城》《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总体上而言,作为消费艺术的影视作品中出现圆形人物的可能性比较小,也不太合适,反而以文字表达的文学作品较有可能性较大。当然这里并不是贬低扁平人物的创造价值,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就有因创作出代表性的扁平人物而成为经典,如莫里哀的《伪君子》、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在影视作品中,人物与主题的“二元对立”更容易产生冲突性,也更具有观赏性,创造出有特色的扁平人物,会使得作品更具有接受的普遍性。但对于圆形人物在影视作品进行艺术上的尝试也是有益的,毕竟受众的趣味存在着差别。
六、历史(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客观的历史永远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何时总会有人以不同的观点与方法去对那些客观存在进行书写和解释,探寻每个人心中真实的历史。这也就构成了历史的各个侧面,形成历史的丰富性,这也符合历史的本质特性。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似乎在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已成了一个公认的真理,但并不是每一个理解了这个观点的人就能以较好的艺术的方式将历史(生活)表现出来,创作出能让人记住的艺术佳作。
无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还是现代军营中的现实训练与生活,都已成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前面提到的电影《大决战》《大进军》等,电视剧《长征》《延安颂》《八路军》《新四军》《江山》等,都是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来表现党和军队的革命斗争光辉历史,这种以豪迈而充满激情的方式来表现已经取得胜利的过去,有明显美化与拔高的痕迹,在艺术上如此处理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影视作品不是历史纪录片,而且所表现的大的历史方向上是符合客观历史的。但从当前世界影视创作的形势来看,受众的口味与要求越来越高了,细节的真实才能真正打动人,将战争状态下的英雄还原成普通的个人是发展趋势。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可以说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也耍小聪明,正是这样的人物,才符合中国人的性格,也因此符合当前大众的口味,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才成就了其成功。而那些史诗影视剧中的大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样,只有可能使大家尊敬,但绝对不会去欣赏。 在反映当代军营生活的《士兵突击》中,给出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后面许三多成长为特种兵的故事,而是他刚走进军营,在五班的那段孤寂而执著的生活,在细节的真实上表现得几近无可挑剔,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片断,这也是整部作品成为经典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都是生活在军营之外的人创作的,就像《我是特种兵》一样,或许这就是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吧。可以说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真实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这种经验是在体制内的创作者需要思考与总结的,要使自己的创作思维跳出自己的身份与经历,用真正的艺术化将融入自己血液的军人的责任、荣誉与使命表现得自然而不失真。
因过度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大众的思维模式上容易将艺术中作品当做现实生活的反映。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是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将《戏说乾隆》中内容当做历史来回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如何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生活)中的真实,在现在还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七、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总体上是与社会发展到不同的程度而出现的思潮,并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当然后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前者的消亡,反而会加深对前者的理解。一般来说,工业化对应的是现代主义,后工业化或者说是信息化对应的是后现代主义,但对中国而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需要实现的是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进行,在社会思潮上也似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提前进入了后现代主义。虽是如此,但在社会精神文化新产品的生产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品还只是点缀,很大部分只存在于理论研究中,主流还是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统称包括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一代、意识流、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等,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上几乎与现实主义平分天下之势。而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品表现主要有狂欢、解构、嘲讽、戏仿、无深度化等。
无论是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在中国都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这也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所以一些现实题材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相互渗透,在西方影视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被解放的姜戈》等。而中国此类影视的代表有《大话西游》、《功夫》,以及曾经红极一时的《武林外传》等。在军事题材上的此类作品很少,有代表性的是《三毛从军记》。近期被大众热烈讨论的娱乐化的“抗日神剧”,也似乎带有些后现代的色彩。
在思想内涵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确实不宜表达出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表达的东西,反而是对其所固有的精神特质的反叛。对于那些成功的带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片,大多归于喜剧电影类型。在当前对军事题材进行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创新,总体来看是不太合适。但也应当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娱乐化倾向已经显现,成为影视传媒中的趋势,文化产品也是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中向前发展的,思维方式只停留在一成不变的状态也不符合现实。
艺术中的任何观点或方法都很难说是绝对真理,每种表现方式都有其局限性,那么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用作品说话,在争论与批评中才有可能实现艺术创作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八、叙述视角与使命任务的拓展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展现军人的战斗与生活,传达出的是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带给观众的是激情和信仰。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变化与拓展,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新的特色。
目前军队的职能也包括遂行非战争任务。在自然灾害,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到来之时,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样受到损害,出动部队是明智的选择:首先是与军队的宗旨相契合,其次能在完成重大任务中锻炼部队,三是军队的高度集中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到救援行动之中,以减少人员伤亡。《惊涛骇浪》、《惊天动地》反映的就是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到来之时,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减少了人民群众的伤亡与财产的损失,同时也确保了社会与人心的稳定。在边疆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增加了部队应急处突任务,南海问题,亚丁湾护航、联合国维和等等,这些都是部队所执行的任务,在这些题材上都有可能产生新的作品。
与此同时,军队的总体任务是一致的,但也有因其分工不同有不同的兵种,再往下分又有不同的岗位。总之,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与多样化的军事任务都是影视创作源泉,近期播放的《火蓝刀锋》就被称作是海军陆战队版的《士兵突击》。《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是从不同的岗位或身份来反映部队军营生活,与此同时,也在其中加入喜剧元素,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部队的宣传教育功能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有一些将当前社会思潮转移嫁接到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如军营青春励志剧《士兵突击》、《第五空间》等。也有将军地都存在的职业在军营加以表现,如反映文工团舞蹈演员生活与爱情的《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些题材都因部队内部的职责分工而形成的不同岗位为对象的影视作品,在这方向上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无论如何表现与表达,都不能脱离主流价值观的内核,创作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能以“三俗”来追求商业价值,不能降低格调,逢迎低俗,那种以庸俗浅薄来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的作品值得警惕。
九、技术、艺术与创新
影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新的艺术样式,其发展不过百十来年的历史,但其影响却比以往的任何艺术形式都大,也正是因为其影响之大,也使得其研究与发展得到充分重视,技术的创新也使得影视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这大概与人的图像思维模式不无关系。在当下,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好莱坞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当然,也应当看到,技术是手段,能够拓展艺术的空间,更好地实现创作者的意图,艺术化才是影视中技术使用的根本目的。 美国电影3D版《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可以说当前技术在电影中的极致运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官刺激享受,实现了技术、艺术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也达到了高额票房的商业目的。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好的故事才是根本。国产军事题材影片《集结号》也是通过技术为观众营造了残酷而真实的战争场面,是目前技术与艺术结合得较好的范例。但对大多数国产影视作品来说,在故事还未达到受众认可的情况下将大量财力投到技术上不太现实,就算投入了得到的结果也只会失败。当然这种尝试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至少能为以后的创作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能否满足观众的期待是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艺术本身来说,艺术性才是其根本。但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得出技术与艺术其实是表现的思想的手段与工具。所以最终文化的发展是需要有开放的思想与创新的思维,并将其运用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当中。在当前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受到商业化的影响严重,这并不是坏事。虽然有很多影视作品在艺术上很成功,在商业上却失败了,如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这种窘境与逼迫对一心从事影视创作者来说反而是一种挑战。如果说更新是事物向前发展的标志,那么创新就是赋予文化精神类产品灵魂的关键。只有将技术、艺术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突破。在创新与突破之后,往往会有一段时期的沉寂,需要影视作品的创作者通过努力,创造出下一次的突破与创新。
十、批评的声音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批评是影视作品的两面,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亦不能例外。为了对所需讨论的问题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从中文期刊文献网站上下载了数百篇相关研究的文章,应当说军事文学作品是走在影视作品创作与研究的前面,虽然前者也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一些是二者所共同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好的编剧与导演可能提升原作的内涵与品质,而平庸的创作者却会降低或减少原作拥有的精神特质。正如本文开始所说,对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评论的溢美之词太多,真正从纯批评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更好作品产生,毕竟评论是为了总结创作经验得失,指明今后创作的方向,而不是其他。从小的方面来说可能会助长一些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虚荣心,难以客观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且可能改进的地方,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不利于先进文化的产生。
有些问题还是讨论的禁区,真正的评论家都心知肚明,但现实情况是将学术研究讨论等同于政治态度,保险起见,一些评论除了赞美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评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将一些现在不可以涉及的历史或现状表现?这样做到的突破与创新就能达到一个艺术家的水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创作者的水平,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就以他的电影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这两个方面在当前文化产品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何实现有效指导与繁荣创作需要很高的智慧。其中的不良倾向需引起高度警惕,但在现有条件下创作出符合要求的影视作品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胡锦涛同志2011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中央军委为加强部队文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为发展先进社会文化及先进军事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原则要求,今后军事影视作品的创作要以此为指导,创作出既是人民群众与部队官兵喜闻乐见,又能凝聚士气,鼓舞人心,培养官兵成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良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落实具体的文化产品中。对从事军事题材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的创作者来说,这是要求,更是挑战。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张鹰.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
[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5]王世德.美学词典.
[6]张凌燕.转型与突围--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创作研究.
[7]李迎丰.试论当代中国军旅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8]李萧萧.当代军事文学的现代主义缺失批判.
[9]白烨.繁荣与发展军事文学之我见.
[10]傅强.铿锵军事文化引领时代风尚.
关键词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 电视 历史 艺术
在现代传媒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告别革命”的“娱乐时代”,“电视已经成为社会文化领域的一面镜子”,大有取代"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之势,成为人们除了网络之外认识与了解世界的重要传媒工具。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作为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也通过电视这个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回顾近年来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虽然经常听到 “史诗”、“经典”、创新与突破"之类的溢美之词,但真正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多。在印象中,除了《长征》、《激情燃烧的岁月》《突出重围》《亮剑》《士兵突击》等数部作品之外,其他的几乎连作品的名称都很难让人记起来。当然,历史毕竟是向前的,任何事物都不会停滞不前,都会在以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也不可否认,其中一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相较以前的也存在着值得称道的成功之处,确实也有所突破与创新,所做的努力也为以后的创作积累了经验,但是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史诗”与“经典”此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
一、主流意识形态表达与哲理化思考
傅强在文章《铿锵军事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中指出,"先进军事文化以其崇高阳刚壮美的品格和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风骨,培育、建构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也是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要表达的东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党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也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所应表现的精神内核,像电影《大决战》《大进军》《大进军》等,电视剧《长征》《延安颂》《八路军》《新四军》《江山》等,在其题材选取、主题思想与精神内涵表达上无不是这些价值观念的代表,无不是在回望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领袖的运筹帷幄,官兵的英勇无畏,人民的倾力支持,敌人的不义凶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以及各种阶级、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另一方面来看,历史上确实是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取得了胜利,在这些相似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达,但让人看到的也仅仅是经过牺牲奋斗之后的“革命胜利大团圆”。给人的印象也仅仅是止步于此,缺乏作进一步哲学化思考的可能,对战争本体、战争与和平、战争与人性、生与死等问题往往疏于表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创作者眼中,这二者似乎是对立的,是不可以同时表达的可能性存在。从一些军队作家、评论家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军事题材中的反战思想是与主流意识形态格格不入的,或者干脆回避这个问题,这样的结果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在相关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果真如此吗?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给出了很好的启示,而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也给出了他的答案。
张鹰在评论军事文学的文章中指出,“‘革命胜利大团圆’的结构模式不但造成一个时期文学作品主题的单一、思想的肤浅,而且形成作家的心理思维定势,影响了作家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与创新。‘革命胜利大团圆’的结构模式所反映的却是作家思力的贫弱与艺术的肤浅。”这种评价用在当前的绝大部分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上也是很恰当的。在“席勒化”与“莎士比亚化”的创作中,大多都人会从理智上选择后者,但在实践中却是前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悖论。
二、宏大叙事与个人命运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对曾经的光辉历史进行叙述,总希望能建构出史诗性的影视作品,来对“民族国家想象”及其合法性进行确立,但对于这些影视作品的受众,也就是观众来说,他们希望看到的却是个人的生活化的细节,从而观照自身,形成对历史、世界与自我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创作与接受的“二律背反”。
从电影《大决战》《大进军》《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名称上就能让人感受到大气磅礴与豪迈激情,这也与其所追求的宏大史诗效果相一致。但客观地讲,其中的万人冒着炮火与枪林弹雨冲锋陷阵的镜头确实能震撼人心,大人物的高瞻远瞩与坚定信念也让人敬仰,但缺少那种艺术所应固有的令人感动的因素,还不能不说是这种宏大叙事情境下的遗憾。史诗的构建并不只有一种方式方法,文学作品《白鹿原》,国产电影《霸王别姬》《活着》,美国影视剧《勇敢的心》《爱国者》《兄弟连》《太平洋战争》等就有很多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地方。
在一些并未要求承担太多意识形态表达的影视作品中,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亮剑》《狼毒花》《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等,是通过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不是其他来表达,最终反而赢得了观众的接受与认可。
历史说到底是一个个活生生的而不是符号化的人组成的历史,在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典型化不可避免,典型的代表也很有必要,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典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区别于其他任何人,也才有可能形成经典的影视形象。在军事影视题材作品中“将民族历史叙事与个体伦理叙事拧结相伴,于个体生命伦理的关注中,展示历史民族的风云变幻,以历史和民族的恢宏背景托举个体生命的存在和意义,这无疑是中国电视剧叙事史上的一个进步,至少是一种探索,而且是非常有益的。”
三、历史记忆与个体叙述
在厚重的历史中,个人显得无比渺小。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其实与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经常表现出的革命者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会永远激励其他革命者继续革命下去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前者的内涵比后却要丰富得多。
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历史记忆的代表,其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是一个个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人组成的集体,站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度来看,这些话可以说是真理,而那些通过宏大叙事来表现中国革命历史的影视作品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具有同质的效果,通过影像看到的是无数为所追求的理想信念而奋不顾身的英雄,他们没有任何分别,在思想上与行动上保持着高度的一致。这种历史记忆因其宏大且厚重,但在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留下的只是一个符号,而这并不是艺术所应追求的效果。 每一个身处历史当中的个人都会对自身的经历有个人鲜活而生动的看法与记忆,甚至有可能因个人的视角与所处的位置的限制,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事实,所面对的问题也只是自己所需解决的当前困境,个人的奋斗与牺牲也许对历史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个处在最下层的人才是历史的细节。电视剧《长征》和电影《我的长征》就是历史和个人这两种视角下的优秀作品。“《我的长征》对个体价值的发现,就是通过具有突破和创新意识的切入点和叙事来实现的一一创作者把切入角度和叙事核心重叠在了一个微弱的小战士(其实就是个孩子)身上。这种设置,不仅使历史显得更加真实、战争更加残酷,而且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浓郁的悲悯气氛和人文关怀。”前者很难在影视创作中进行复制,而后者却能够产生很多同质化类型的作品,而且这也应是当前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的值得关注的一个方向。
四、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
革命应当说是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关键词之一,这也使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上了革命的色彩,而作为社会生活文化艺术自然也离不开它的影响。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虽然在提法上可能换成“革命加恋爱”或其他方式,但其本质的内核却依然存在。
革命中的英雄因其理想境界的崇高性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与赞誉,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英雄人物从“高大全”走向了普通大众,但其身上所蕴含的理想主义却依然存在,改变的只是其性格中的义气与"匪气",这样就能增加故事的传奇性,也使得创作的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英雄人物的爱情对象也从革命的同志关系向情侣关系发展。从《林海雪原》中少剑波到《亮剑》中的李云龙的对比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走向趋势。《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从战争岁月走来的现实爱情到《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现代军营的浪漫爱情,再到《延安爱情》里革命历史进程中革命与爱情的追求相统一的爱情,可以说现在已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在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中推向极致。目前来看,那些存在于不同阶级之间爱情模式,往往男方是革命方具有英雄主义气概革命者,女方只可能是身处敌对阶级,但有一定追求的现代女性。而且往往是女方因男方的坚定信仰而感动,从而从心理上认同到行动上的主动。至于其他种种再复杂些关系,就算历史或现实中存在,或许是因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而很难得以表达。更不用说《第四十一个》中的那种超越阶级(阵营)的爱情,要在影视题材中出现还要有一段时间。但在者笔看来,因随着社会发展,对革命历史的认识与思考在不断深化,革命历史叙述中爱情模式的突破也是必然的趋势。
五、“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其著作《小说面面观》中提出小说中“人物分为扁平和圆形的两种”。扁平人物所具备的个性是相对单一而稳定;圆形人物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下面就用“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来分析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问题。
有研究者认为是因为电视剧的生产、传播机制上的原因,当前影视作品中“圆形人物的简约化与扁平人物的精致化,使电视剧的圆形人物与扁平人物之间的艺术距离缩短。通过简约化,圆形人物削减了性格的复杂丰富;通过精致化,扁平人物又增添了性格的容量扩张。较之其他叙事艺术,电视剧的人物塑造由此呈现出中间靠拢的特点。”军事题材电视剧中《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亮剑》中李云龙、《历史的天空》中的姜大牙、《狼毒花》中常发、《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圣天门口》中的杭九枫等,在一定程度说都是扁平人物,这与影视作品“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有莫大的关系。观看影视作品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娱乐消费,这也就决定了影视作品的过度哲学性思考会造成其观众的丧失,也意味着产品生产的失败,能在艺术性与票房之间兼顾的作品少之又少。
在反面人物的表现上,丑化的方式一直存在着,也是影视作品常用的方式。这样既能表现出革命的正义性,也可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崇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二元对立”的人物表现模式对创造人物的丰富性造成很大的障碍。《亮剑》中的国民党将领楚云飞之所以具有创造性,是因为他颠覆了以往对此类人物的塑造,在共同的敌人面前,具有与李云龙同样是爱国情怀与英勇无畏。这让人想到现实中国民党官兵只要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也可评为烈士。反映国民党将士英勇抗日的影视作品也是近年来的热点,如《喋血孤城》《中国远征军》《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总体上而言,作为消费艺术的影视作品中出现圆形人物的可能性比较小,也不太合适,反而以文字表达的文学作品较有可能性较大。当然这里并不是贬低扁平人物的创造价值,在很多艺术作品中就有因创作出代表性的扁平人物而成为经典,如莫里哀的《伪君子》、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果戈里的《钦差大臣》等。在影视作品中,人物与主题的“二元对立”更容易产生冲突性,也更具有观赏性,创造出有特色的扁平人物,会使得作品更具有接受的普遍性。但对于圆形人物在影视作品进行艺术上的尝试也是有益的,毕竟受众的趣味存在着差别。
六、历史(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客观的历史永远只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无论何时总会有人以不同的观点与方法去对那些客观存在进行书写和解释,探寻每个人心中真实的历史。这也就构成了历史的各个侧面,形成历史的丰富性,这也符合历史的本质特性。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似乎在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创作中已成了一个公认的真理,但并不是每一个理解了这个观点的人就能以较好的艺术的方式将历史(生活)表现出来,创作出能让人记住的艺术佳作。
无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历史,还是现代军营中的现实训练与生活,都已成为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内容。前面提到的电影《大决战》《大进军》等,电视剧《长征》《延安颂》《八路军》《新四军》《江山》等,都是一种宏大的历史视角来表现党和军队的革命斗争光辉历史,这种以豪迈而充满激情的方式来表现已经取得胜利的过去,有明显美化与拔高的痕迹,在艺术上如此处理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影视作品不是历史纪录片,而且所表现的大的历史方向上是符合客观历史的。但从当前世界影视创作的形势来看,受众的口味与要求越来越高了,细节的真实才能真正打动人,将战争状态下的英雄还原成普通的个人是发展趋势。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可以说是大事不糊涂,小事也耍小聪明,正是这样的人物,才符合中国人的性格,也因此符合当前大众的口味,也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才成就了其成功。而那些史诗影视剧中的大人物,与现实生活中一样,只有可能使大家尊敬,但绝对不会去欣赏。 在反映当代军营生活的《士兵突击》中,给出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后面许三多成长为特种兵的故事,而是他刚走进军营,在五班的那段孤寂而执著的生活,在细节的真实上表现得几近无可挑剔,成为不可超越的经典片断,这也是整部作品成为经典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而这些都是生活在军营之外的人创作的,就像《我是特种兵》一样,或许这就是距离所产生的美感吧。可以说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真实的力量是无可比拟的。这种经验是在体制内的创作者需要思考与总结的,要使自己的创作思维跳出自己的身份与经历,用真正的艺术化将融入自己血液的军人的责任、荣誉与使命表现得自然而不失真。
因过度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大众的思维模式上容易将艺术中作品当做现实生活的反映。记得曾经看过一则报道,说是学生在历史考试中将《戏说乾隆》中内容当做历史来回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如何理解影视作品中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生活)中的真实,在现在还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七、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总体上是与社会发展到不同的程度而出现的思潮,并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当然后者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前者的消亡,反而会加深对前者的理解。一般来说,工业化对应的是现代主义,后工业化或者说是信息化对应的是后现代主义,但对中国而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相关理论都是从西方引进的,而且因为社会发展的原因,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需要实现的是跨越式发展,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进行,在社会思潮上也似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提前进入了后现代主义。虽是如此,但在社会精神文化新产品的生产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品还只是点缀,很大部分只存在于理论研究中,主流还是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统称包括表现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垮掉一代、意识流、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荒诞派等,在西方的艺术创作上几乎与现实主义平分天下之势。而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品表现主要有狂欢、解构、嘲讽、戏仿、无深度化等。
无论是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在中国都是现实主义大行其道,这也符合中国大众的审美习惯,所以一些现实题材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能够一次又一次的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相互渗透,在西方影视作品中有代表性的是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被解放的姜戈》等。而中国此类影视的代表有《大话西游》、《功夫》,以及曾经红极一时的《武林外传》等。在军事题材上的此类作品很少,有代表性的是《三毛从军记》。近期被大众热烈讨论的娱乐化的“抗日神剧”,也似乎带有些后现代的色彩。
在思想内涵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确实不宜表达出主流意识形态所需表达的东西,反而是对其所固有的精神特质的反叛。对于那些成功的带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片,大多归于喜剧电影类型。在当前对军事题材进行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创新,总体来看是不太合适。但也应当看到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娱乐化倾向已经显现,成为影视传媒中的趋势,文化产品也是在不断的解构与建构中向前发展的,思维方式只停留在一成不变的状态也不符合现实。
艺术中的任何观点或方法都很难说是绝对真理,每种表现方式都有其局限性,那么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与实践,用作品说话,在争论与批评中才有可能实现艺术创作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八、叙述视角与使命任务的拓展
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展现军人的战斗与生活,传达出的是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带给观众的是激情和信仰。随着军队使命任务的变化与拓展,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也呈现出新的特色。
目前军队的职能也包括遂行非战争任务。在自然灾害,在洪水、地震、泥石流等到来之时,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样受到损害,出动部队是明智的选择:首先是与军队的宗旨相契合,其次能在完成重大任务中锻炼部队,三是军队的高度集中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到救援行动之中,以减少人员伤亡。《惊涛骇浪》、《惊天动地》反映的就是人民军队在自然灾害到来之时,发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优良传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减少了人民群众的伤亡与财产的损失,同时也确保了社会与人心的稳定。在边疆地区,因民族问题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也增加了部队应急处突任务,南海问题,亚丁湾护航、联合国维和等等,这些都是部队所执行的任务,在这些题材上都有可能产生新的作品。
与此同时,军队的总体任务是一致的,但也有因其分工不同有不同的兵种,再往下分又有不同的岗位。总之,丰富多彩的军营生活与多样化的军事任务都是影视创作源泉,近期播放的《火蓝刀锋》就被称作是海军陆战队版的《士兵突击》。《炊事班的故事》、《卫生队的故事》、《大学生士兵的故事》是从不同的岗位或身份来反映部队军营生活,与此同时,也在其中加入喜剧元素,无论是在商业上,还是部队的宣传教育功能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有一些将当前社会思潮转移嫁接到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中,如军营青春励志剧《士兵突击》、《第五空间》等。也有将军地都存在的职业在军营加以表现,如反映文工团舞蹈演员生活与爱情的《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些题材都因部队内部的职责分工而形成的不同岗位为对象的影视作品,在这方向上还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无论如何表现与表达,都不能脱离主流价值观的内核,创作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能以“三俗”来追求商业价值,不能降低格调,逢迎低俗,那种以庸俗浅薄来刻意追求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的作品值得警惕。
九、技术、艺术与创新
影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形成的新的艺术样式,其发展不过百十来年的历史,但其影响却比以往的任何艺术形式都大,也正是因为其影响之大,也使得其研究与发展得到充分重视,技术的创新也使得影视的发展进入新的时代,这大概与人的图像思维模式不无关系。在当下,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往往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好莱坞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当然,也应当看到,技术是手段,能够拓展艺术的空间,更好地实现创作者的意图,艺术化才是影视中技术使用的根本目的。 美国电影3D版《阿凡达》、《泰坦尼克号》可以说当前技术在电影中的极致运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官刺激享受,实现了技术、艺术与创新的完美结合,也达到了高额票房的商业目的。但我们还是应该看到,好的故事才是根本。国产军事题材影片《集结号》也是通过技术为观众营造了残酷而真实的战争场面,是目前技术与艺术结合得较好的范例。但对大多数国产影视作品来说,在故事还未达到受众认可的情况下将大量财力投到技术上不太现实,就算投入了得到的结果也只会失败。当然这种尝试也并不是毫无意义,至少能为以后的创作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能否满足观众的期待是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艺术本身来说,艺术性才是其根本。但再作进一步的思考,就会得出技术与艺术其实是表现的思想的手段与工具。所以最终文化的发展是需要有开放的思想与创新的思维,并将其运用到文化产品的生产当中。在当前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受到商业化的影响严重,这并不是坏事。虽然有很多影视作品在艺术上很成功,在商业上却失败了,如姜文导演的《鬼子来了》。这种窘境与逼迫对一心从事影视创作者来说反而是一种挑战。如果说更新是事物向前发展的标志,那么创新就是赋予文化精神类产品灵魂的关键。只有将技术、艺术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实现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突破。在创新与突破之后,往往会有一段时期的沉寂,需要影视作品的创作者通过努力,创造出下一次的突破与创新。
十、批评的声音
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批评是影视作品的两面,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亦不能例外。为了对所需讨论的问题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笔者从中文期刊文献网站上下载了数百篇相关研究的文章,应当说军事文学作品是走在影视作品创作与研究的前面,虽然前者也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一些是二者所共同存在的问题。现在很多的影视作品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好的编剧与导演可能提升原作的内涵与品质,而平庸的创作者却会降低或减少原作拥有的精神特质。正如本文开始所说,对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评论的溢美之词太多,真正从纯批评的角度来讨论问题的少,这种状况不利于更好作品产生,毕竟评论是为了总结创作经验得失,指明今后创作的方向,而不是其他。从小的方面来说可能会助长一些创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虚荣心,难以客观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且可能改进的地方,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不利于先进文化的产生。
有些问题还是讨论的禁区,真正的评论家都心知肚明,但现实情况是将学术研究讨论等同于政治态度,保险起见,一些评论除了赞美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评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思考: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将一些现在不可以涉及的历史或现状表现?这样做到的突破与创新就能达到一个艺术家的水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创作者的水平,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就以他的电影实践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指出,“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这两个方面在当前文化产品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如何实现有效指导与繁荣创作需要很高的智慧。其中的不良倾向需引起高度警惕,但在现有条件下创作出符合要求的影视作品是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胡锦涛同志2011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此基础上,中央军委为加强部队文化建设,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意见》,为发展先进社会文化及先进军事文化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原则要求,今后军事影视作品的创作要以此为指导,创作出既是人民群众与部队官兵喜闻乐见,又能凝聚士气,鼓舞人心,培养官兵成为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提供优良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将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落实具体的文化产品中。对从事军事题材文化作品进行创作的创作者来说,这是要求,更是挑战。
参考资料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张鹰.反思中国当代军事小说.
[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
[4]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5]王世德.美学词典.
[6]张凌燕.转型与突围--新时期以来主旋律电影创作研究.
[7]李迎丰.试论当代中国军旅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
[8]李萧萧.当代军事文学的现代主义缺失批判.
[9]白烨.繁荣与发展军事文学之我见.
[10]傅强.铿锵军事文化引领时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