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的实施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每一个学科都应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认真研究,认真落实。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觉得在新课改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大胆取舍。比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认为与其让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意图,牵强附会地引学生去钻“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的圈子,还不如让其欣赏其中两段——一段是自然景观的描写,一段是“捕鸟”的动作描写,让他们学习作者如何准确运用动词和形容词进行写作,并模仿这两段进行一次片段作文训练,让学生对该课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教师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教给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学生既可以借此进行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训练,又可以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既能训练思维、发展智力,又能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一篇文章的教学可以几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如“尝试法”,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后说出通过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自己认为课文这样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向文中人物学些什么或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再如,教师还可经常用“发现法”,通过学生读和听同学说,让学生说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讨论,尽量得出结论,不能得出结论的再由老师来引导解答。这样就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问题的步步深入中得到培养。
  
  三、在知识积累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一般来说,创新是在旧知基础上的创新,没有以往的知识或知识层面比较狭窄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创新。一个人的知识面越广、知识越多,其创新思维就越活跃、创造能力就越强。因此,优化知识积累、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知识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让学生首先把课本的知识学扎实,然后在此基础上延伸到课本之外,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多种联系。教师应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领域,例如政治的、历史的、地理的、生物的等等,为创新和创造思维构建广阔的知识背景。为此,教师可采取下面一些方法帮助学生积累:1、开设阅览信息课。每周用一节课让学生进阅览室进行自由阅读或专题阅读,要求做好读书卡片,写好读书笔记。2、开展信息交流活动。让学生每天回家看书报、听新闻、收集信息,并利用适当时间进行信息交流,互相补充摘抄笔记。3、开辟班级剪报栏。重点剪贴报纸的社论、短评、各方面的重大成就、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时文、热点话题等。4、开展课外阅读竞赛。要求摘抄优美文段、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生活知识、科学信息等,写好读后評或读后感,以量多质优为胜。通过这种种手段,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的获取、筛选、评价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通过这些训练,我感觉学生在做过去认为很难的仿写和作文时都有很大收获。
  
  四、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但始于问题,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十个问题”。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指导学生以“能学——该学——愿学”为依据,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边读边思考要提出什么问题。对初一新生,教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围绕“谁、什么时候、做了什么、结果怎样、我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什么启示”等词句展开讨论,得出结果。如果学生通过这样训练能提出揭示主题、围绕中心的问题,或能从多角度(比如从写法、修辞等方面)分析课文,那么我认为学生的质疑就达到了质的飞跃,他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只要能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一定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就一定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
其他文献
我教初一地理,其中有两个班是全年级有名的“差班”:一是学习成绩较差;二是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们上课叽叽喳喳、我行我素,一堂课老师要整顿好几次纪律。更糟糕的是,有些孩子对批评已经变得无所谓和麻木,作业总交不上,成绩总上不来,成为令科任老师头疼的心病。对待这样一些学生,我面临的压力很大。如何才能改变他们这种不良习惯、提高学习兴趣呢?  心理学中有一个“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英国剧作家乔治·伯纳德
期刊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搞好班级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班级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深刻影响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一个管理好的班级,学生在各方面都很遵守纪律,且具有活力,能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本班的教学质量能很轻松地迈上一个台阶。现根据本人的一些做法,在此提出,与同行探讨:    一、增强学生自信心,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一个班主任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踏实学习、主动学习。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积极参与到轻松愉快的氛圍中,上好英语课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习兴趣。例如每天一步入课堂,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从互相问候时便开始了:Good mornin
期刊
小学习作适应新的教学观念的需要正进行一场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变革、由普通化到民族化的转变,作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样要求必须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民族传统习俗等联系起来,着眼于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个性的发展、参与度的提高、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习作题材、教学形式、方法等方面应有新的突破。    一、选择多种文体,提高学生习作兴趣    学习的效率取决于学习者主动心理的发挥程度,以往的命题习
期刊
【摘要】实行班级自主管理是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生的发展 民主 科学 和谐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育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的“包办”,从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被动接受、对班级管理的被动服从,部分学生的学习欲望处于被压抑
期刊
班级的自主管理在目前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特别是在和教育相关的各种报刊杂志上已经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词汇,甚至于已经成为各级教育部门、学校以及老师们在总结经验和方法时所必用的内容之一。班级的自主管理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也是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所必须关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各种报刊杂志上、网上有着很多种提法,综合起来比较全面的观点是這样描述的:
期刊
在空空的黑板上画一个圆,让学生打开思维,看看能想到些什么,能得出哪些观点。很快,月亮、月饼、球、戒指、救生圈等实物便一一出现了,这是由外型相似引发的自然联想,属于思想最表层的东西。接下来抽象实物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就会有“月亮、月饼”所体现的“团圆”,“球”所包含的“团结协作”以及“戒指”所代表的“信任、承诺”等观点的出现。此时,学生的思维开始活跃起来,但都还在“圆”这个图形上打转。  这就需要转换
期刊
导入新课对一堂课有很重要的作用。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知识型激趣法    我国有句古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道出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
期刊
学生本无所谓“好”、“坏”,好坏只是成人的主观分类而绝不是孩子的选择。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确实会遇到一些成绩差、品性顽劣的学生。这些孩子的“差”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我们教育失败和社会不良影响造成的。孩子的这些“坏”也并非无可救药,我始终认为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能对症下药,就一定会将其扶上正路。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帮助这些后进生消除种种不良情绪。    一、培养亲情,消除孤独感    后进生因其
期刊
九年制义教初语第二册第六单元三十课《石壕吏》一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是诗人反映现实的力作。教学此诗应灵活施教,体现出诗歌的动人之处,方可收到实际效果。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疏通学习,会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一、人物形象激励人    本诗主要是通过人物的矛盾关系来拉开序幕的。诗人根据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缘事而发,生动地刻画了相关人物的形象特征。通过感知,激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