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弈》选自部编教材六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文言文两则》第一则,这个小故事阐明了为学有道:学习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单从这个小故事看,似乎是在谈论学习之道。但孟老夫子仅仅在谈论教育问题吗?他在什么场合对何人所说?为了不断章取义,弄清楚孟子的真正用意,我们需要还原当时的场景。
一、从孟子与告子谈论的问题来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何许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他是战国法家的人物,有口才,曾受教于墨子;一种说他是孟子的弟子;一种说他是杜撰人物。笔者比较倾向于“他是孟子的弟子”这一说法,这种说法是东汉的学者赵岐经过考证而下的定论。赵岐是注解《孟子》这本著作的第一人,也是极为推崇孟子并称誉孟子为“亚圣”的学者,他的说法应该更为可信。
《孟子·告子上》一共20章,主要是孟子和告子谈论“人性”的问题。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把人性看成了人或动物的本能欲望,提出了“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题;而孟子则持“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中的恶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因此人出生后要注重教育,努力使自己保有善心;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失去部分善心,那么我们应该自省“反求诸己”,修心向善。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仁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善心,那么王就可以实行仁政。孟子将孔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
此外,无论孔子,还是孟子,第一身份都是思想家,即便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教育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推行其政治主张,因此,《学弈》不可能是纯粹的教育文章。
二、从孟子说理的风格来看
《孟子》虽然也多是语录体,但较《论语》简短的独白式的对话而言,已经有了完整的故事语境,文风雄健,气势磅礴,孟子的论辩技巧十分高明,“孟子长于比喻”(赵岐语),善于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和谈话内容设喻吸引对方的兴趣,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弈》这个小故事,按照孟子一贯的说理风格来看,自然不可能停留在讲“如何学弈”这一浅层意义上,那么这个小故事有什么深层含义呢?回到著作本身去看,其完整内容除了《学奕》这个小故事外,前面还有一段文字:“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这段文字在人教版和沪教版的教材中并没有舍弃,而是作为完整的篇章出现。
这一段首句“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表明该段的言论主要针对的是“王”,而非普通的受教育者。弈秋的例子只是证明“王之不智”的原因所在。联系到孟子一贯说理的风格——善于设喻,以及这一句显而易见谈论的对象是“王”,那么也可以推断出孟子以“学弈”这一故事应该是借“为学之道”来论“为政之道”。
那么部编教材的编者把“学弈”的一个故事剥出来,放在预初阶段的考量就显而易见了,六年级作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一是积累相应的文言词汇,夯实文言基础。二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那么这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就是最佳的教育范本。
三、从完整的内容来看
我们来看文本,可以分解为三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第一层亮出自己的观点:直接批判王不智!毫不留情面!且说对此我并没有什么好疑惑的。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第二层以“天下易生之物一曝十寒”一解“王不智”的原因。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三层以“学弈”的事例再解“王不智”的原因。
这两个事例都是设喻说理,共同的解答了“王之不智”的原因。
(1)弈秋喻帝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简单的一句蕴含丰富的信息,“弈秋”是史上有记载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对其姓名作了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通国”就是全国之意,举国上下没有人能超过弈秋的水平,一个“善”,表现了弈秋不仅技艺精湛,且教学有方。作者以精炼的文字描摹出“弈界”的顶级专家,用意何在?
那么,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諸侯争霸,征战不休。文化思想界,诸子百家争鸣,都极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便王天下。出生于邹地的孟子博学多才,授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他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发展成完整的体系,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孟子,盛赞其“道既通”,也就是把孔子的道完全学通了。孟子极为推崇孔子的“仁政”学说,曾带领学生先后游说齐、宋、鲁、滕、梁等国,想参与政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那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一句很显然孟子把自己比喻为“弈秋”,他的教授对象自然是“王”,作为帝师的他对自己的“道”很是自信,深以为他的治国方略——仁政主张,在当时诸子百家的各路学说中最适合。
(2)“王”乃三心二意的“学弈者”
王是谁呢?
孟子40岁开始就周游列国,推行自己政治理想,各个诸侯国虽都赞同仁政,但又不愿意用真正采纳仁政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孟子52岁去了梁国,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国乎?”而孟子对曰:“王,何必言利?亦有仁心而已矣。”意思是如果大王您若仁义,仁者无敌,你按照我的主张治理国家,何愁不国事安稳,天下归心?我孟子就是最大的利益啊!一年后,梁惠王去世,年轻的梁襄王主持朝政,国内政局不稳,治理朝政更是简单粗暴,在孟子看来没有为君的样子,所以他根本不屑于辅佐这样的国君,从梁国就匆匆来到了齐国。 孟子54岁第二次来到齐国,当时的齐国国力强盛,孟子选择了齐国并待了7年时间,且是他政治生涯唯一一次做官的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尊孟子为客卿,但其实并没有实权。
《孟子·梁惠王上》一共16篇文章就有11篇文章是关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而最多的是谈论有关治国方略的王道仁政。
孟子认为当时之所以天下大乱,究其原因在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因此在治国方面,孟子主张效法先王的治国经验,实行王道,反对霸道,就可以实现大一统的宏大理想。儒家的 “仁政”,才是一套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完美理论方案。这自然受到君主的赞同,且孟子的思想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尊君卑臣,而儒家宣称忠君爱国,使得社会稳定,无疑是受国君赞同。
但作为君王他们真正的采纳了吗?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君也是有要求的,首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君权至上”的思想就格格不入;其次,在经济上推行“井田制”,使得百姓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能解决温饱问题;再次,教育上,普及学校教育,使得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这无疑是分了君主的一杯羹,自古以来在统治者的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我们推想孟子在向梁惠王还是齐宣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时的尴尬。理想中的君主是“专心致志的学弈者”,而实际上却是“三心二意的学弈者”;他们表面上采纳仁政的主张,实际上施行的是“法家”的政治主张,他们要寻求社会稳定,实现自己当权者最大的利益。儒家学说只是给自己残暴的统治覆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3)“寒之者”喻“不同政见者”
齐宣王是个政治较为开明的君主,有发愤图强,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当秦国招揽贤士,逐渐国富兵强时,他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天下名士,设立稷下学宫,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众多名人纷纷前往,稷下学宫齐聚各个学派,墨家、道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等都在此展开辩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正是基于此,孟子从梁国失望出走后,就直奔齐国,他认为,齐国当时的势力雄厚,齐宣王广开言路,已经具备了实现王道仁政的条件,而他对自己的才学有着绝对的自信,可以助齐宣王成为王者,一统天下。
但齐宣王面对众多学派的学说,面对当时的特定时期,按照孟子力主“正人心,存仁义,发先王,行王道”,觉得过于理想化,他“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他需要的是“弓”,才能“射”下他梦想中的“鸿鹄”,他和其他诸侯一样想实现霸道,而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固国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以兵革之利”,齐宣王因政见的不同渐渐疏远孟子。本来各个学派的人员就多,孟子得以面见齐宣王就不多,他的政治理想的种子刚在齐宣王心里发了一点芽,就有不同政见者来鼓吹自家之言,结果可想而知。
宣王五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伐燕,最终齐军败退。当时,有人就将此归因为孟子辅佐不力,才使得齐宣王昏庸不明。孟子非常气愤,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曾实现,还遭人陷诟,于是就写下了这一篇文章。并愤而离齐,但在离开齐国之时尚抱有一丝希望,却没有等来齐宣王的挽留,孟子在離开齐国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带着遗憾与世长辞了。
综上所述,《学弈》这则小故事,是孟子借为学之道来阐发他的为政之道。更是孟子在推行他的政治主张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一个缩影。只有回到具体文本,回到当时的情境,才能读懂孟子的兴叹!虽然孟子的政治理想就当时的时代而言,过于理想化了。但他遗留下的“仁爱,正义,自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明珠,依然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1]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9月.
[2]易中天.易中天文集第1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3]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0月.
[4][汉]赵歧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
单从这个小故事看,似乎是在谈论学习之道。但孟老夫子仅仅在谈论教育问题吗?他在什么场合对何人所说?为了不断章取义,弄清楚孟子的真正用意,我们需要还原当时的场景。
一、从孟子与告子谈论的问题来看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何许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他是战国法家的人物,有口才,曾受教于墨子;一种说他是孟子的弟子;一种说他是杜撰人物。笔者比较倾向于“他是孟子的弟子”这一说法,这种说法是东汉的学者赵岐经过考证而下的定论。赵岐是注解《孟子》这本著作的第一人,也是极为推崇孟子并称誉孟子为“亚圣”的学者,他的说法应该更为可信。
《孟子·告子上》一共20章,主要是孟子和告子谈论“人性”的问题。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把人性看成了人或动物的本能欲望,提出了“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题;而孟子则持“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中的恶是后天的环境造成的。因此人出生后要注重教育,努力使自己保有善心;但是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影响,不可避免失去部分善心,那么我们应该自省“反求诸己”,修心向善。
“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仁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人皆有善心,那么王就可以实行仁政。孟子将孔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在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
此外,无论孔子,还是孟子,第一身份都是思想家,即便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教育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推行其政治主张,因此,《学弈》不可能是纯粹的教育文章。
二、从孟子说理的风格来看
《孟子》虽然也多是语录体,但较《论语》简短的独白式的对话而言,已经有了完整的故事语境,文风雄健,气势磅礴,孟子的论辩技巧十分高明,“孟子长于比喻”(赵岐语),善于根据不同的谈话对象和谈话内容设喻吸引对方的兴趣,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弈》这个小故事,按照孟子一贯的说理风格来看,自然不可能停留在讲“如何学弈”这一浅层意义上,那么这个小故事有什么深层含义呢?回到著作本身去看,其完整内容除了《学奕》这个小故事外,前面还有一段文字:“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这段文字在人教版和沪教版的教材中并没有舍弃,而是作为完整的篇章出现。
这一段首句“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表明该段的言论主要针对的是“王”,而非普通的受教育者。弈秋的例子只是证明“王之不智”的原因所在。联系到孟子一贯说理的风格——善于设喻,以及这一句显而易见谈论的对象是“王”,那么也可以推断出孟子以“学弈”这一故事应该是借“为学之道”来论“为政之道”。
那么部编教材的编者把“学弈”的一个故事剥出来,放在预初阶段的考量就显而易见了,六年级作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接触文言文不多,一是积累相应的文言词汇,夯实文言基础。二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白学习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那么这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就是最佳的教育范本。
三、从完整的内容来看
我们来看文本,可以分解为三层: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第一层亮出自己的观点:直接批判王不智!毫不留情面!且说对此我并没有什么好疑惑的。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
第二层以“天下易生之物一曝十寒”一解“王不智”的原因。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第三层以“学弈”的事例再解“王不智”的原因。
这两个事例都是设喻说理,共同的解答了“王之不智”的原因。
(1)弈秋喻帝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简单的一句蕴含丰富的信息,“弈秋”是史上有记载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清代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对其姓名作了说明: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通国”就是全国之意,举国上下没有人能超过弈秋的水平,一个“善”,表现了弈秋不仅技艺精湛,且教学有方。作者以精炼的文字描摹出“弈界”的顶级专家,用意何在?
那么,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諸侯争霸,征战不休。文化思想界,诸子百家争鸣,都极力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以便王天下。出生于邹地的孟子博学多才,授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他把孔子的儒家思想发展成完整的体系,后人合称为“孔孟之道”,司马迁在《史记》中谈到孟子,盛赞其“道既通”,也就是把孔子的道完全学通了。孟子极为推崇孔子的“仁政”学说,曾带领学生先后游说齐、宋、鲁、滕、梁等国,想参与政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那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这一句很显然孟子把自己比喻为“弈秋”,他的教授对象自然是“王”,作为帝师的他对自己的“道”很是自信,深以为他的治国方略——仁政主张,在当时诸子百家的各路学说中最适合。
(2)“王”乃三心二意的“学弈者”
王是谁呢?
孟子40岁开始就周游列国,推行自己政治理想,各个诸侯国虽都赞同仁政,但又不愿意用真正采纳仁政来治理自己的国家。孟子52岁去了梁国,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国乎?”而孟子对曰:“王,何必言利?亦有仁心而已矣。”意思是如果大王您若仁义,仁者无敌,你按照我的主张治理国家,何愁不国事安稳,天下归心?我孟子就是最大的利益啊!一年后,梁惠王去世,年轻的梁襄王主持朝政,国内政局不稳,治理朝政更是简单粗暴,在孟子看来没有为君的样子,所以他根本不屑于辅佐这样的国君,从梁国就匆匆来到了齐国。 孟子54岁第二次来到齐国,当时的齐国国力强盛,孟子选择了齐国并待了7年时间,且是他政治生涯唯一一次做官的时期。齐国国君齐宣王尊孟子为客卿,但其实并没有实权。
《孟子·梁惠王上》一共16篇文章就有11篇文章是关于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而最多的是谈论有关治国方略的王道仁政。
孟子认为当时之所以天下大乱,究其原因在于礼崩乐坏,人心不古。因此在治国方面,孟子主张效法先王的治国经验,实行王道,反对霸道,就可以实现大一统的宏大理想。儒家的 “仁政”,才是一套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的完美理论方案。这自然受到君主的赞同,且孟子的思想中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尊君卑臣,而儒家宣称忠君爱国,使得社会稳定,无疑是受国君赞同。
但作为君王他们真正的采纳了吗?
孟子的“仁政”思想,对于国君也是有要求的,首先“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这种“民贵君轻”的思想与“君权至上”的思想就格格不入;其次,在经济上推行“井田制”,使得百姓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能解决温饱问题;再次,教育上,普及学校教育,使得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这无疑是分了君主的一杯羹,自古以来在统治者的眼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因此,我们推想孟子在向梁惠王还是齐宣王推行他的政治主张时的尴尬。理想中的君主是“专心致志的学弈者”,而实际上却是“三心二意的学弈者”;他们表面上采纳仁政的主张,实际上施行的是“法家”的政治主张,他们要寻求社会稳定,实现自己当权者最大的利益。儒家学说只是给自己残暴的统治覆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而已。
(3)“寒之者”喻“不同政见者”
齐宣王是个政治较为开明的君主,有发愤图强,一统中原的雄心壮志。当秦国招揽贤士,逐渐国富兵强时,他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天下名士,设立稷下学宫,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等众多名人纷纷前往,稷下学宫齐聚各个学派,墨家、道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等都在此展开辩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正是基于此,孟子从梁国失望出走后,就直奔齐国,他认为,齐国当时的势力雄厚,齐宣王广开言路,已经具备了实现王道仁政的条件,而他对自己的才学有着绝对的自信,可以助齐宣王成为王者,一统天下。
但齐宣王面对众多学派的学说,面对当时的特定时期,按照孟子力主“正人心,存仁义,发先王,行王道”,觉得过于理想化,他“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他需要的是“弓”,才能“射”下他梦想中的“鸿鹄”,他和其他诸侯一样想实现霸道,而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固国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以兵革之利”,齐宣王因政见的不同渐渐疏远孟子。本来各个学派的人员就多,孟子得以面见齐宣王就不多,他的政治理想的种子刚在齐宣王心里发了一点芽,就有不同政见者来鼓吹自家之言,结果可想而知。
宣王五年,燕国内乱,齐宣王伐燕,最终齐军败退。当时,有人就将此归因为孟子辅佐不力,才使得齐宣王昏庸不明。孟子非常气愤,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曾实现,还遭人陷诟,于是就写下了这一篇文章。并愤而离齐,但在离开齐国之时尚抱有一丝希望,却没有等来齐宣王的挽留,孟子在離开齐国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带着遗憾与世长辞了。
综上所述,《学弈》这则小故事,是孟子借为学之道来阐发他的为政之道。更是孟子在推行他的政治主张的道路上所遇到的艰难险阻的一个缩影。只有回到具体文本,回到当时的情境,才能读懂孟子的兴叹!虽然孟子的政治理想就当时的时代而言,过于理想化了。但他遗留下的“仁爱,正义,自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同璀璨的明珠,依然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为之奋斗。
参考文献:
[1]方勇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0年9月.
[2]易中天.易中天文集第14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5月.
[3]焦循.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10月.
[4][汉]赵歧注.[宋]孙爽疏.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