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照与比较中领略诗歌之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u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超,河北省辛集市第三中学教师。
   对读,即对照着读,是指将两首或两首以上的,在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手法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诗歌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从而对诗歌进行深入理解和鉴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强调:“运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
   对读符合新课标提倡的教学理念。在古代诗歌教学中,可根据诗歌特点及学情,因势利导,灵活运用。
   一、对读以激趣
   有一些诗歌在内容上有“巧合”,很适合对读,且充满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一首以诗代柬的招饮诗。天寒欲雪,佳酿新熟,炉火生温,招素心人小饮清谈,真是一种妙境。绿酒、红炉、白雪,营造了诗意雅致的氛围,烘托了主人好客的真情。
   这让人想起张九龄的《答陆澧》: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将其作为刘十九的“回信”,不是很合适吗?教学中,先隐去该诗的题目和作者,学生很认可这封“回信”。再出示其题目和作者,学生一声惊呼:哦,原来这样“巧合”!诗歌中还有这样“张冠李戴”的乐趣!他们感到诗歌其实很有意思,且真切地体会到古人真挚的友情,诗意和风雅的生活态度,以及浅淡质朴而又略带风趣的诗歌格调。
   二、对读以兴感
   有的诗歌,在思想情感上有相似之处,放在一起对读,参照比较,可以加深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春风依旧,而人已不见,空余失落怅惘之情,令人唏嘘不已。
   再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見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月华依旧,灯光依旧,好比是“桃花依旧”,而斯人不见,空余泪湿春衫之悲,同样令人唏嘘不已。
   可引导学生比较辨析,体会情感之异同。“人面桃花相映红”,让人想见那位女子光彩照人的姿容仪态,让人感到诗人的爱慕之情;“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是两情相悦的欢愉。“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的物是人非中,不仅有失意惆怅,更有孤独悲伤,情感更为强烈。
   三、对读以明法
   有些诗歌的艺术手法比较独特,单独学习一首诗,不易理解和掌握,找到类似诗歌对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鉴赏这种艺术手法。
   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该诗所寄之“北”,有其妻王氏或北方人两说。诗人羁旅巴山,思亲念友。“君问归期未有期”是回忆过去,重现离别时的话别情景;“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写现在自己的孤寂迷茫;“何当共剪西窗烛”是设想未来重聚之欢愉,“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写来日重逢后回味今夜之寂寞。欧丽娟说:“整首诗内在之结构形式乃是变化复杂、曲折灵动的,诗中包含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甚至还有‘想象的现在’‘未来中的现在’等多种时间形态,再加上‘北方的西窗’与‘南方的巴山’这两个不同地点的交织组合,这首小诗的时空结构称得上是空前精密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鉴赏如此巧妙的构思,可引入王安石的《州桥》:
   州桥踏月想山椒,回首哀湍未觉遥。
   今夜重闻旧呜咽,却看山月话州桥。
   这是诗人晚年在金陵回想开封的诗作。州桥是开封的一座桥。山椒是山顶,指金陵的钟山。首二句写诗人在州桥赏月,想念金陵的钟山,山中溪流之声仿佛就在耳畔;后二句写今夜于钟山重闻溪流之声,望着明月想到了当初在州桥赏月想念金陵的情景。
   学生发现,这首诗的构思也具有时空交织的特点。不同的是,李诗的思路是过去(北方的西窗)——现在(南方的巴山)——未来(北方的西窗)——未来中的现在(南方的巴山),而王诗的思路是过去(开封的州桥——金陵的钟山)——现在(金陵的钟山)——现在中的过去(开封的州桥)。李诗重在遥想将来,王诗重在回忆往昔,而两首诗都充满真挚的情感。同样虚实相应,对照鲜明,构思别致。
   四、对读以启思
   以议论为主的诗歌,可在对读中比较辨析,有利于启迪智慧,发展思维。如以下两首: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王安石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李诗借贾谊的遭遇讽刺统治者不能真正任用贤才;王诗则赞叹汉文帝和贾谊君臣遇合,指出只给予很高的爵位而不用其治国策略才是恩薄。究竟谁说得更有道理呢?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史实分析,如《史记·屈贾列传》《汉书·贾谊传》对贾谊事迹的记载及评价,如司马迁将贾谊与屈原合传,用意何在?如班固在《传赞》中说:“……谊之所陈略施行矣……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沈祖棻在《唐人七绝诗浅释》中就曾指出:“王安石这首诗就是以班固的论点为依据而写的。”)可以选取其它诗歌相互参照,如刘长卿的《过长沙贾谊宅》、李白的《巴陵赠贾舍人》、李群玉《读贾谊传》、张耒《贾谊》、戴叔伦《过贾谊宅》等;还可以结合李商隐和王安石的境遇及思想进行探究。这样以对读《贾生》为起点,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深入研读,比较辨析,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其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8.
   [2][3]俞陛云.诗境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10:143.
   [4]欧丽娟.李商隐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232.
   [5]刘学锴.唐诗选注评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771.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265.
   [7]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36.
其他文献
胡向东,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198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高考命题管理、考试研究等方面工作,曾任湖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命题中心主任、高考办主任。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高考语文命题理论与实践》《高考改革与考试管理研究》《湖北考试史》(上、下编)、《民国时期中国考试制度的转型与重构(1912-1949)》《考试的实践与探索》等。   杨怡
汉初文人为了应对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对秦王朝不约而同地进行着塑造,并心照不宣地塑造出相似的形象。这种塑造与汉初社会诸多不确定因素相关。在汉初文人群体的塑造活动中,贾谊的塑造最为成功,影响最为广泛,这与贾谊成功的塑造手法息息相关。随着考古发掘与文献研究发现,汉初文人群体包括贾谊所塑造的秦帝国形象存在不实,但流传广泛、令人信服,也有其合理性。  一、贾谊散文对秦帝国形象的塑造  贾谊散文中涉及到秦帝国形象
《哦,香雪》是铁凝的代表作品,自问世以来,入选各版教材。铁凝曾在“创作谈”中将其比作“海滩上一枚不算好看的贝壳”。的确,从小说可读性看,此语确然:“(情节)没有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没有强烈的戏剧性,没有高峰,没有悬念,只是平平静静,慢慢地向前流着。”[1]也正因这种散文化变体气质,《哦,香雪》被蒙上独特文学魅力。   依小说常体而就其变体,小说自然“不算好看”,课文随之难教。期待《哦,香雪》教学
当前的写作教学处于严重的“无政府状态”,国家没有编写系统的写作教材,教师没有构建完整的写作体系,学生没有有效的写作训练,重读轻写、精读疏写现象普遍存在,致使作文教学一直在低效中徘徊。而近几年悄然兴起的群文阅读对改变这一状况应该有所帮助。群文阅读是语文阅读的一种方式,它不按文章主题进行组合,而是按议题选择文本。议题是群文中相同的语言表现形式,是群文中相似的结构特点。在群文阅读视域下进行的读写结合,对
李泽厚先生又臧否人物了,这次轮到的是钱锤书,原话如下:    互联网出现以后钱锺书的学问(意义)就减半了。比如说一个杯子,钱  锺书能从古罗马时期一直讲到现在,但现在上网搜索“杯子”,钱锺书说的,  有很多在电脑里可能就找得到。    严复说过,东学以博雅为主,西学以创新为高。大家对钱锺书的喜欢,出  发点可能就是博雅,而不是他提出了多少重大的创见。在这一点上,我感到  钱锺书不如陈寅恪,陈寅恪不
朱自清的《背影》我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没有一次不被它感动得涕泗横流的,三十年前如此,眼前还是如此。《背影》我也不知教了多少遍了,尽管各届学生有差异,但没有一届学生能挺过眼睛红肿这一关的。  《背影》为什么能产生跨越时代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泪收情定之后慢慢咀嚼,才发现个中秘诀:朱自清通篇运用了“反其道而行之”的思维模式,即运用非常规思维或逆向思维来构思行文。  一是立意违反常规思维。表达亲情,人们的常
站了一辈子讲坛,老来虽混迹于文学批评,但终脱不了教书匠习气,只觉点评文字,与分析课文并无大异,无需乎角色转换。   以此身份与心态,读毕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首先感兴趣者,在腰封所示“多省高考语文赏析选定篇目/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倾力推荐”的缘由上,并且找到了自家的答案,那答案便是“古香古色/纯正美文”一语。   所谓“古香古色/纯正美文”,核心是一个语言问题。“语言本位”在语文
总体而言,高中生在古典诗词鉴赏部分失分的原因大致如下:①对诗歌文本的语义内容不能理解,对诗歌所潜藏的情感内涵不能把握,对诗歌的艺术手法的表达及其效果不能体味;②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解答思维问题:机械套用、贴标签式的答题套路与答题模式;③作答时,表述上牵强附会、随意曲解诗意及自嗨式的任性书写;④最后呈现的答案为:内容杂糅、遗漏较多且思路不清晰的文字表述。   比如,2018年全国Ⅰ卷诗歌鉴赏题
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主体,教师要预先充分备课,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善于捕捉思维契合点,引领学生探究文本,激发学生求知欲,灵活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知识。课堂生成离不开学生主体,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主动参与,神思飞扬,从而演绎精彩。   当前的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漫无目的的;没有生成的教学,是呆板的。教师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的问题,预设文本解读。有了精心的预设
《竹内实文集》中文十卷本至今已全部面世。这套文集从开始选译到全部出齐大约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若从开始筹划时算起,则有近十年了。期间,我作为主要策划与翻译者,所了解和经历的一波三折,一言难尽。现在总算与竹内实先生了结了共同夙愿,此时此刻称得上百感交集。  对于竹内实先生在日本与世界中国研究领域里的地位来说,这套文集的出版姗姗来迟,装帧也显得过于质朴了。不过我想,这倒与终生感受与研究中国的竹内实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