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打破了传统班级教学的垄断地位,为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计算机 小组 合作 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的意义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的意义:
1、激发调动兴趣和主动性
小组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既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有效的小组活动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途径之一
2、提高自学能力和促进能力发展
大多数课堂上,学生是在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体现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在课堂上能给予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悟到学习的方法,既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效率。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师指定在小组内分任务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也能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选出最佳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教师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便于调整教学进度。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2、设计科学的合作学习任务
教师对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在下达合作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教学目的,既怎样把课本中的语言自然渗透到交际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活动消化英语知识。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3)教师要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的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
(4)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当。太难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学生会不知不觉地使用汉语交流。太简单时,学生就会不屑一顾,随便说几句,甚至会借此机会闲聊、说笑,形成表面上的“假热闹”。
(5)在设计任务时,要创设一个有信息差的语境。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问答双方有想获取某一方面信息的好奇心时,才会发问。因此只有学生之间有信息差,学生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才会用英语沟通信息,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
3、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查探究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尽一切可能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如在小组展示结束时,其他各组通过举手讨论评价,然后老师点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被点评的小组记录员要做好情况记录工作。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评出:最佳默契小组、最佳潜力小组、最佳表演小组等等。努力做到各组都有奖,保持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4、延伸课外,鼓励合作,拓展学习。
在让学生完成课内活动任务的基础上,同时注重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设计课外小组合作项目,把课内知识延伸,扩展到课外。
(1)学以致用,强化成效。
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是职校生学习的根本。其中富有针对性地把课本知识延伸,同时激发学生课外合作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在合作中进行知识交流,强化 新知。
(2)弘扬个性,挖掘潜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参与讨论,遇到困难的小组适当进行指引,对有创意的的小组鼓励他们再度创作。对小组中有个别不敢发言的学生,要及时对他们加以鼓励、引导,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由于教师的参与、指引,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激活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表现的灵感,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弘扬个性,为学生提供施展各自才华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合作完成课外任务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相互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参与中交往、互动,达到共识、共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使其终身受用。
关键词 计算机 小组 合作 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的意义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如下的意义:
1、激发调动兴趣和主动性
小组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既能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又能激发他们内在的潜能。有效的小组活动是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途径之一
2、提高自学能力和促进能力发展
大多数课堂上,学生是在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体现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现在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在课堂上能给予学生有充裕的时间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悟到学习的方法,既提高了自己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学习的效率。
3、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建立自信心
教师指定在小组内分任务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在这种学习氛围下,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在同学的帮助下,也能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轻松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体现了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4、提供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探讨,教师指导学生逐步统一认识,选出最佳结论,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教师得到了及时的反馈,便于调整教学进度。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教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4~6人组成;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了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2、设计科学的合作学习任务
教师对合作学习任务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影响着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因此,在下达合作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
(1)设计小组活动时应考虑教学目的,既怎样把课本中的语言自然渗透到交际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活动消化英语知识。
(2)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节课中不宜安排过多的小组合作学习次数和时间,防止随意性和形式化。
(3)教师要根据讨论的主题给学生提供一些与任务有关的背景知识或相关的资料,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
(4)教师设计合作学习任务的难度要适当。太难时,会出现“冷场”的局面,学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表达,有的学生会不知不觉地使用汉语交流。太简单时,学生就会不屑一顾,随便说几句,甚至会借此机会闲聊、说笑,形成表面上的“假热闹”。
(5)在设计任务时,要创设一个有信息差的语境。语言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只有问答双方有想获取某一方面信息的好奇心时,才会发问。因此只有学生之间有信息差,学生才会产生交际的需要和愿望,才会用英语沟通信息,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
3、合理评价,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评价应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系统调查探究教学过程中各个动态因素间的关系,促使学生尽一切可能努力达到共同学习目标。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本领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使评价贯穿于整个合作学习活动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要目的。通过多种鼓励性语言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如在小组展示结束时,其他各组通过举手讨论评价,然后老师点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被点评的小组记录员要做好情况记录工作。根据各组记录情况,教师参考小组互评的结果评出:最佳默契小组、最佳潜力小组、最佳表演小组等等。努力做到各组都有奖,保持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同时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4、延伸课外,鼓励合作,拓展学习。
在让学生完成课内活动任务的基础上,同时注重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设计课外小组合作项目,把课内知识延伸,扩展到课外。
(1)学以致用,强化成效。
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是职校生学习的根本。其中富有针对性地把课本知识延伸,同时激发学生课外合作学习的动机,有利于在合作中进行知识交流,强化 新知。
(2)弘扬个性,挖掘潜力。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参与讨论,遇到困难的小组适当进行指引,对有创意的的小组鼓励他们再度创作。对小组中有个别不敢发言的学生,要及时对他们加以鼓励、引导,即使说错也没有关系。由于教师的参与、指引,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激活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和创作表现的灵感,鼓励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力,弘扬个性,为学生提供施展各自才华的平台,引导学生在合作完成课外任务中互相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相互交流沟通,让学生在参与中交往、互动,达到共识、共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使其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