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了几十年时间,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经成为了球员和球迷的一种习惯和期盼。如今的世界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赛事,荣誉、金钱、快乐共同构成了其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源界杯并非从诞生之日便拥有如此影响力。
事实上,早期世界杯的发展并不顺利。这从一组数据便可见一斑:世界杯从16支球队扩军到24支,用了48年。
不过,世界杯从24支扩军到32支球队,只用了20年。这一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世界杯是如何从举步维艰变为风靡全球?
墨索里尼开启多城办赛
在创办之初,世界杯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赛事:1930年,首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办时,13支参赛球队全部来自欧洲和美洲两个大洲。而且,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欧洲球队都没有参加。
这一情况直到1938年的第三届世界杯才得以改变。这届赛事中,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作为亚洲的代表参赛,这是亚洲球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
不过,这支亚洲球员的出现事出偶然。当时,36支球队参加了分组预选赛,获胜的16支队伍进入了决赛阶段的比赛,但由于奥地利被纳粹德国占领无法参赛,国际足联只得找古巴与荷属东印度顶替。
而且,由于预赛出线的阿根廷队临时变卦,拒绝到巴黎比赛,所以最后集齐巴黎的只有15支球队。
由此可见,当时世界杯的步履艰难。
事实上,为了提高世界杯的影响力,也为了找来更多赞助,国际足联主席雷米特曾经想把第三届世界杯提前一年,放在1937年主办。以此来借助世博会的东风。不过,当时的世博会还看不上世界杯。最终,第三届世界杯依然在1938年举办。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极大地受到了政治影响的世界杯,却因之开启了一项传统。
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行。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举全国之力承办世界杯。而墨索里尼提出在多个城市举办比赛的计划,正好符合国际足联扩大赛事影响力的希望。
墨索里尼开启的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电视时代的英雄史诗
1954年瑞士世界杯,出现了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届世界杯上,组委会出售了转播信号,以此实现了盈利,这在世界杯史上是第一次。
不过,电视转播对于世界杯的影响,不只是体现在财务层面。时隔多年之后,媒介技术变化的深刻影响,才被人们逐渐认识到。
1970年世界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五洲齐聚”——来自北非的摩洛哥成为第一支来自非洲的代表队,由此完成了世界杯参赛球队的最后一块地理拼图。
也是这届赛事,首次实现了卫星转播。由于有了卫星直播的介入,体育场观众席上的广告越来越多,本次世界杯的收入再创历史新高。
而到了1974年世界杯,电视转播已经不再固定在一个机位上,每个球场都要安装六台机位.每场比赛要预留400个媒体席位,一共有66个国家的3520名记者获得了采访证,他们通过文字、图片、画面向全世界报道世界杯。
此时,世界杯已经可以通过媒体进入千家万户,开始成为一项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赛事。
1990年世界杯,彩色电视逐步普及,世界杯进入彩色时代,金色巴西、蓝白阿根廷、橙色荷兰……直到如今,这些国家队的颜色,都是最挑动球迷心弦的视觉符号。
对于遥远的中国观众来说,这届世界杯更是意义非凡,因为中国第一次全程直播了世界杯。
就在电视将世界杯的影响力扩散到世界各地时,足球世界迎来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偶像。
1958年世界杯上,年轻的贝利横空出世。17岁的他绝杀了比赛,帮助巴西战胜东道主瑞典。随后,1962年世界杯、1970年世界杯的桂冠也先后被巴西人收入囊中。由此,足球世界诞生了第一尊神像,贝利成为妇孺皆知的第一代球王。
电视转播的出现,贝利的诞生,推动世界杯的叙事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此,世界杯的历史。开始被传颂为一部部球星的个人战史。世界杯。成为了现代人的英雄史诗。
贝利开启的世界足球的偶像时代,随即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荷兰的克鲁伊夫、联邦德国的贝肯鲍尔、法国的普拉蒂尼、葡萄牙的尤西比奥、意大利的佐夫,每个足球强国都诞生了自己的英雄。他们代表整个国家,驰骋赛场,冲锋陷阵,或是赞歌,或是悲歌。
这其中,最为知名的是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以一己之力将阿根廷送上奖坛,也将自己送上神坛。成为继贝利之后公认的又一位球王。
在那届世界杯上,在与英格兰的比赛中,马拉多纳只手擎天,打败英格兰,赛后的更衣室里,他高呼阿根廷的名字,嚎啕大哭,泪如雨飞,祭奠英阿马岛海战中死难的阿根廷同胞。这一画面,诠释了为什么说球场如战场,足球是和平年代的战争。
直到今天,世界杯的英雄史诗依然在延续。在和平为主流的年代,在某些人看来,足球就是民族主义的狂欢。阿根廷的梅西,葡萄牙的C羅,引领了当代的足球英雄史诗,他们所代表的,是数百名球员、数十亿球迷构成的不同国家民族的激烈对抗的图腾,这成为世界杯话题性和吸引力的来源。
扩张版图与商业帝国
如果说球星们是帮助世界杯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先锋。那么,国际足联则是世界杯日益壮大的后勤保障。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参赛队伍完成了首次扩军,从16支扩大到24支,亚洲、非洲开始获得更多的名额。
这一切要感谢时任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1974年,阿维兰热成为国际足联第一名来自欧洲之外的主席。不同的出身,让阿维兰热致力于推广世界杯和足球运动,他承诺让亚洲和非洲有更多的机会参加世界杯。 不仅是亚洲和非洲,1994年,世界杯还把赛场放在了被称为足球荒漠的美国。尽管很多人并不赞成国际足联的这一举动,他们认为,美国人根本就不喜欢足球,他们担心观众人数和赛事水平会下降,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自美国世界杯以后,世界杯的主办权就不再局限于欧洲和南美两个足球水平较高的地区。
2002年,世界杯首次来到了亚洲,日本和韩国携手举办了一届成功的世界杯。2010年.世界杯首次来到非洲,主办国为南非。
主办国选择范围的迅速扩大,不但直接将世界杯的影响力带到了主办国所在的地区,还带来另一个变化,就是商业化程度的迅速提升。
即便足球文化并不发达,得益于强大的经济实力,美国世界杯的总收益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中,两个国家的企业巨头,如索尼、丰田、三星、现代都成为赞助商,他们也帮助韩日世界杯变得更出众。
事实上,早在1954年的世界杯上,球员装备就有了商业赞助。1954年,德国队开始穿着三道杠的球鞋参赛,当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就是现在世界杯的主赞助商之一的阿迪达斯。最终,德国队在瑞士拿到了他们的第一个世界杯锦标,这让当时被竞争对手压制的阿迪达斯进入了世人的视野。
不过,当时的世界杯,远远不像今天一样,赛场内外,电视转播镜头上,到处是商标,到处是植入广告。
这一变化的发生,也是在阿维兰热时代。阿维兰热承诺要帮助落后国家修建足球场。他的这些计划得到了大公司的支持,可口可乐、阿迪达斯、麦当劳都成了世界杯的赞助商。由于影响力的扩大,国际足联逐渐成为一个商业帝国。这成为推动世界杯在世界范围不断渗透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
继续扩张的脚步
从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始,这项不断进化的赛事又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世界杯带来了新的影响渠道。球员和球队可以在网络上和球迷互动,赞助商更是乐此不疲地挖掘这些球员们在网上的行踪,进一步扩大了世界杯在观众中的影响。
除此之外,国际足联也在加速寻找新的“金主”。
国际足联决定将2018世界杯放在俄罗斯,2022世界杯放在卡塔尔主办的时候,被认为是毫不掩饰对于商业开发的期望。
最为典型的是卡塔尔,这个石油大国虽然足球实力和足球文化并不出众,但却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了准备下属世界杯,天气炎热的卡塔尔甚至开始耗费巨资修建封闭的空调球场。
前不久,国际足联宣布2026年世界杯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联合主办,并且扩军到48支球队,亚洲从4.5个名额增加到8个,非洲从5个名额增加到9个,欧洲有16个,南美洲有6个,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5个,名额上向亚非倾斜的意图更加明显。
有评论认为,这一做法就是为了让美国和中国进入世界杯的版图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都缺席了俄罗斯世界杯,对于国际足联来说,这无疑是個损失。
但也有人认为,过分的扩军让世界杯的水平进一步下降,过长的赛制也让球员更加疲惫,可能会影响整个比赛的质量。
国际足联对此似乎并不担心。毕竟,经历了几十年时间,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已经成为了球员和球迷的一种习惯和期盼。如今的世界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赛事,荣誉、金钱、快乐共同构成了其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