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有其独特魅力,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剖析。
一、恣肆雄浑、大气磅礴
1.先看《五城记·开封》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年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气宇非凡。(《文化苦旅》)
这里,对开封的地理位置、形象气质都作了高度的概括,虽只短短一句,但非凡的气势已使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2.《五城记·南京》也有这样的精彩语言:
六朝金粉足能使他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文化苦旅》)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经历过洗礼,饱受过苦难,创造过辉煌。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为文赋诗,尽情讴歌。作家余秋雨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开头第一节,这就显得大气、霸气、帅气,也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和抒写南京的气势恢弘打下基础。
3.再看《中国牛的眼神》
一边是碧绿的峭壁,一边是浩荡的急流,层峦叠嶂全是世界屋脊的余笔,一撇一捺都气势夺人。(《千年一叹》)
在去释迦牟尼诞生地的路上,作家看到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余脉美景。峭壁碧绿,急流浩荡,山路两旁的山脉被作家比作是造物主大手挥就的一撇一捺。寥寥数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优美风景画。
二、新颖生动、鲜活奇特
4.《哀希腊》的开头:
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来到。(《千年一叹》)
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说飞机在夜里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于黎明时分到达了雅典,但这样说无疑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而用拟人手法,生动脱俗、新颖大方。作家驾驭语言的功底可见一斑。
5.《罗马假日》的开头。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行者无疆》)
一开始,作家就抛弃了常规的说法,不说哪个城市应有怎样的风格,“分配”一词,貌似朴素平常,实则简洁奇特。接着连用十二个形容词加一个省略号,读来铿锵有力,但还没有把词语具体分配到各个城市,原因是“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固守、争逐”两词的拟人化,既反映了欧洲城市的风格多样,又显出了遣词造句的清朗鲜活,直让读者有如在闷热的夏季,突有凉风扑面,清爽无比之感。
三、亦庄亦谐、半戏半谑
6.《元气损耗》的结尾:
也怪法老,他们什么话也没留下,结果后代的口舌就彻底放松。(《千年一叹》)
埃及的金字塔世界闻名,埃及人对人的友善也是有口皆碑。比如问路,埃及人总会“立即站住,表情诚恳,开始讲话”,从路的所属区域到那个区域的风土特征、城建规划,可谓是滔滔不绝。喜欢讲话、善于讲话是埃及人的性格。余秋雨在谈到埃及人口舌之所以彻底放松的原因时用了戏谑参半的口吻进行推测,虽然这种推测并不具有真实性,但这样的谐谑语言令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作家的幽默智慧。
7.《白发苏州》
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文化苦旅》)
结尾的反问亦庄似谐,不仅又一次扣住了题目,使首尾浑然一体。细细品味,此句颇有点王婆卖瓜的骄傲口吻,暗示了苏州自有别人八辈子都学不到、赶不上、享受不了的特色。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拍案叫绝。
四、警世哲理、精辟透剔
8.《废墟》: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文化苦旅》)
作家站在当代之颠对废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把废墟看成是现代构建,把现代这一时间名词看成是宽容、气度、辽阔和浩瀚,三段语言虎虎生风、很有气势,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了作家对废墟的真知灼见,独特的哲理化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9.《人类还非常无知》:
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千年一叹》)
希腊南部海面有一座克里特岛,岛上曾经有一个米诺斯王朝,这个王朝生活在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诞生前一千年,即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他们时髦而先进的生活形态,即使放在现在也不算过时,但是,这个显赫的王朝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湮灭了。到底是何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作家断言:人类其实还非常无知。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无知和愚昧等同起来,但作家认为“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透剔的分析和精辟的哲理犹如醒世恒言,使人们对愚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10.《为自己减刑》: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霜冷长河》)
文章写了两个人,一个人进了监狱,不自由;但是他在监狱中奋发攻外语,出来时带了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一个人是公共汽车售票员,他整天不开心,进了自设的心造监狱。作家由此感慨万端:进了监狱的是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而售票员是“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鞭辟入里的分析、富于哲理的警句无疑是当头棒喝,长鸣警钟。
语言的运用与一个人思想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深刻与否相互辅佐,相得益彰,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信心,有决心,“语不惊人誓不休”这个目标还是能逐步达到的。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一点毋庸置疑。
(卜丽琴,江苏通州市兴东中学)
一、恣肆雄浑、大气磅礴
1.先看《五城记·开封》
它背靠一条黄河,脚踏一个年代,像一位已不显赫的贵族,眉眼间仍气宇非凡。(《文化苦旅》)
这里,对开封的地理位置、形象气质都作了高度的概括,虽只短短一句,但非凡的气势已使开封像一座巍然耸立的雕塑,神韵气派毕现。
2.《五城记·南京》也有这样的精彩语言:
六朝金粉足能使他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文化苦旅》)
南京作为历史名城,经历过洗礼,饱受过苦难,创造过辉煌。从古到今,多少墨客骚人,为文赋诗,尽情讴歌。作家余秋雨用如椽之笔高度浓缩了南京一千多年的历史,把它作为开头第一节,这就显得大气、霸气、帅气,也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深刻的思考和无尽的遐想,为后文寻找南京的奇崛怪异和抒写南京的气势恢弘打下基础。
3.再看《中国牛的眼神》
一边是碧绿的峭壁,一边是浩荡的急流,层峦叠嶂全是世界屋脊的余笔,一撇一捺都气势夺人。(《千年一叹》)
在去释迦牟尼诞生地的路上,作家看到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的余脉美景。峭壁碧绿,急流浩荡,山路两旁的山脉被作家比作是造物主大手挥就的一撇一捺。寥寥数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魄的优美风景画。
二、新颖生动、鲜活奇特
4.《哀希腊》的开头:
飞机追着夜色走,只怕被黎明赶上,于是十几个小时全是黑夜,等到不想飞了,一停,黎明和雅典一起来到。(《千年一叹》)
可以看出,作者是想说飞机在夜里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于黎明时分到达了雅典,但这样说无疑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而用拟人手法,生动脱俗、新颖大方。作家驾驭语言的功底可见一斑。
5.《罗马假日》的开头。
世上有很多美好的词汇,可以分配给欧洲各个城市,例如精致、浑朴、繁丽、畅达、古典、新锐、宁谧、舒适、奇崛、神秘、壮观、肃穆……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行者无疆》)
一开始,作家就抛弃了常规的说法,不说哪个城市应有怎样的风格,“分配”一词,貌似朴素平常,实则简洁奇特。接着连用十二个形容词加一个省略号,读来铿锵有力,但还没有把词语具体分配到各个城市,原因是“其中不少城市还会因为风格交叉而不愿意固守一词,产生争逐”。“固守、争逐”两词的拟人化,既反映了欧洲城市的风格多样,又显出了遣词造句的清朗鲜活,直让读者有如在闷热的夏季,突有凉风扑面,清爽无比之感。
三、亦庄亦谐、半戏半谑
6.《元气损耗》的结尾:
也怪法老,他们什么话也没留下,结果后代的口舌就彻底放松。(《千年一叹》)
埃及的金字塔世界闻名,埃及人对人的友善也是有口皆碑。比如问路,埃及人总会“立即站住,表情诚恳,开始讲话”,从路的所属区域到那个区域的风土特征、城建规划,可谓是滔滔不绝。喜欢讲话、善于讲话是埃及人的性格。余秋雨在谈到埃及人口舌之所以彻底放松的原因时用了戏谑参半的口吻进行推测,虽然这种推测并不具有真实性,但这样的谐谑语言令人忍俊不禁,不得不佩服作家的幽默智慧。
7.《白发苏州》
于是,苏州,背负着种种罪名,默默地端坐着,迎来送往,安分度日。却也不愿重整衣冠,去领受那份王气。反正已经老了,去吃那种追随之苦作甚?(《文化苦旅》)
结尾的反问亦庄似谐,不仅又一次扣住了题目,使首尾浑然一体。细细品味,此句颇有点王婆卖瓜的骄傲口吻,暗示了苏州自有别人八辈子都学不到、赶不上、享受不了的特色。读来回肠荡气,令人拍案叫绝。
四、警世哲理、精辟透剔
8.《废墟》:
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文化苦旅》)
作家站在当代之颠对废墟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把废墟看成是现代构建,把现代这一时间名词看成是宽容、气度、辽阔和浩瀚,三段语言虎虎生风、很有气势,排比句的运用表达了作家对废墟的真知灼见,独特的哲理化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9.《人类还非常无知》:
未知和无知并不是愚昧,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千年一叹》)
希腊南部海面有一座克里特岛,岛上曾经有一个米诺斯王朝,这个王朝生活在苏格拉底、孔子、释迦牟尼诞生前一千年,即公元前18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他们时髦而先进的生活形态,即使放在现在也不算过时,但是,这个显赫的王朝在公元前15世纪突然湮灭了。到底是何原因,学者们众说纷纭,作家断言:人类其实还非常无知。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无知和愚昧等同起来,但作家认为“真正的愚昧是对未知和无知的否认”,透剔的分析和精辟的哲理犹如醒世恒言,使人们对愚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10.《为自己减刑》: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 《霜冷长河》)
文章写了两个人,一个人进了监狱,不自由;但是他在监狱中奋发攻外语,出来时带了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一个人是公共汽车售票员,他整天不开心,进了自设的心造监狱。作家由此感慨万端:进了监狱的是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而售票员是“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鞭辟入里的分析、富于哲理的警句无疑是当头棒喝,长鸣警钟。
语言的运用与一个人思想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对生活的感悟程度深刻与否相互辅佐,相得益彰,但不管怎么说,只要有信心,有决心,“语不惊人誓不休”这个目标还是能逐步达到的。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已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这一点毋庸置疑。
(卜丽琴,江苏通州市兴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