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的认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ng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语言学指出 ,隐喻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的修辞手段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人类通过隐喻来认识、了解世界。隐喻作为认知、语言与文化的纽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结合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外语教学实际,可以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词汇层面、阅读层面和文化层面。
  关键词:隐喻;认知功能;外语教学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对隐喻的研究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他把隐喻定义为“将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事物”。隐喻因此一直被视为附属于语言之上的一种语言运用现象。20世纪30年代以来,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隐喻成为多学科所关注的对象,并由此形成了超越传统隐喻理论范畴的隐喻研究。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家对隐喻的研究又进了一步,其中以美国的莱科夫和约翰逊的观点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们在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隐喻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的方式,隐喻是从一个认知域向另外一个认知域的映射。”他们认为,隐喻已超出了纯语言的范畴,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还是一种人们借以认识世界的桥梁,从而广泛地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一、隐喻的认知机制
  
  莱科夫认为,可以把隐喻理解为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映射是指将某个认知域的部分结构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中去。具体地说,人们使用源域的结构及相关的知识或经验,去谈论或思考目的域的概念。日常的概念系统正是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隐喻或映射构成的,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新事物也正是通过这些隐喻或映射而来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会话中充满了隐喻,即使在严密的科学语言中隐喻也随处可见;哲学越是抽象,越需要借助隐喻进行思考。语言史学家告诉我们,用来描写人类精神活动的词语几乎毫无例外是借自描述物质活动的词汇。理查兹指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
  
  二、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由于隐喻与我们的语言表达与理解、创新思维、语言习得等认知活动密切相关,所以隐喻思维能力无论对于语言能力的掌握,还是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大影响。因此,在外语(以英语为例)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隐喻思维能力。
  (一)隐喻与英语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词汇的学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提高的效果。词汇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单词、扩大词汇量,其结果必然是单词的记忆效果不理想,同时学生会缺少积极的联想,词汇教学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因此,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手段增进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丰富他们的联想,从而加深记忆,促进词汇的存储和提取。
  受隐喻性思维的影响,人们往往通过这些词来同化、理解和输入未知和抽象事物。直接转义、转换、词缀和复合是许多语言中常见的隐喻构词方式。比如pribe原指“探针”,后因其功能又转换为“探查”、“查究”。另外,在很多语言中还可通过添加某些后缀复合而构成隐喻性词语,如英语的后缀-ish(childish)、 -able (countable)等。隐喻又是多义现象产生的重要来源,如英语词汇“hand”,起初它所指的只是人的手,而后又用到指钟表的指针(second/minute/hour hand), 又被引申为字迹、手迹 (hand writing), 还被引申为抽象意义的“手”(give a hand to帮忙),最后还会因其功能表示其他概念,即将到来(at hand)等。
  一个词的意义不是词本身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源于在不同语境中对它的认知联想,从而形成了一个词的有联系、有规律的多义范畴。在外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种规律,向学生解释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他们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义的理解。
  (二)隐喻与阅读理解教学。
  隐喻不仅与词汇学习有密切联系,在阅读材料中也大量出现。隐喻方式既有利于认知效果的获得,又是连接语篇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在阅读实践中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它可以使语篇变得更简练、客观和生动。因而使得意思在语篇中的表达符合简练、紧凑、客观、严密、合理的行文要求。但是对很多英语学习者来说他们的隐喻及语篇意识很差。他们不能在阅读中识别和利用隐喻的语篇功能来帮助构建和理解连贯的语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隐喻能力在阅读理解中的具体表现为在语境中寻找“喻底”的能力。语言离不开语境,语境制约着语言。从大的范畴来说,语境包含了语言可能涉及的各个方面如语篇的上下文,所讨论的话题和方式,情景场合,有关人物心理,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学者王寅在论述隐喻的工作机制时提出了理解隐喻过程中的5个要素:认知主体、本体、喻体、喻底、语境。隐喻意义的形成依赖于这些因素的互动。其中“喻底”可以理解为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关系,它是理解隐喻义的关键。有效的阅读能充分利用语境效应,化解本体和喻体间的矛盾,建立统一的关系,并判断“喻底”存在于特定语境的合理性,从而获得隐喻义。很多英语教材中出现大量隐喻性语篇、词、句,这些都不同程度地构成了学生的学习障碍。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这种现状,教师应以概念隐喻为理论依据,运用理论阐释和教学实验的方法,探索促进英语教学的具体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对隐喻性语言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自身语言生成能力,从而促进英语教学。
  (三)隐喻与文化教学。
  隐喻是文化在语言中的集中体现,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结合点。首先,隐喻的基础是概念,许多重要概念都来源于具有文化性质的体验,所以受文化制约。其次,概念隐喻是在反复出现的体验形式基础上产生的,所以是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一个纽带。世界上不同民族、种族具有基本相同的生活体验,这些体验促使许多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念隱喻的形成。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文化传统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不同,对很多具体事物的体验也不尽相同,从而产生了民族间,甚至同一民族不同社会群体间,在隐喻使用上的显著差异。
  教育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确定了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改革方向。因此,外语教学处理好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般来说,在大学中接受大学英语教育的英语学习者已经建立起了母语的认知模式包括隐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接受英语中相关隐喻的基础,在英语学习者形成中介语的过程中,英语与汉语中相类似的隐喻概念能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正迁移。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所涉及到的内容为例(以下例子均取自《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
  (1)We budget it (time), save it, waste it, steal it, kill it, cut it, account for it; we also charge for it. It is a precious resource.
  英语和汉语都有 “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个概念隐喻。在教学中作者发现同学们都能够很轻松的掌握隐喻,其原因也是根据学生母语中的认知经验建立起两个概念之间的意念图示。
  (2)Eliot says there are people in this world whom he calls “hot reactors”. For these people, being tense may cause tremendous and rapid increases in their blood pressure.
  本句中的“hot reactors(热反应堆)”所具有的认知特征与bad tempered(暴脾气)相联系而建立起隐喻模型,而这种基于外界环境的相似性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思考后能够充分理解此英语表述中的隐喻。
  由于认知环境、思维模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英汉隐喻在诸如词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对狗这种动物非常喜爱,他们认为狗是忠诚友好的象征,因此大量关于这种动物的隐喻出现在英语中。而在汉语言文化中, 凡是与狗相关的词语都多少有些贬义。汉语中有“汉奸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底”等表达法。英汉两种文化在宗教信仰、社会历史背景、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还存在着其他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通过对这些相异之处的对比,从而培养学生目标语思维的能力。
  
  三、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使我们认识了隐喻这一强大的认知工具,英语教学工作者应该从认知的角度把隐喻和教学结合在一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促进和影响语言概念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利用隐喻的认知功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隐喻思维,解析词义并提高记忆效率,通过隐喻加深对篇章语义和结构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Lakoff,G.& M.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田延明.试论隐喻文化认知本质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8):152-154.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1.
  编辑/张铁辉
其他文献
摘要:事物发展当随时代发展,漆画也不例外,中国漆画的出路在于不断创新。艺术语言与华夏文化的关系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漆画的发展和创新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抛砖引玉。  关键词:中国画;漆画语言;创新     目前在漆画创作上有几种不良现象:一是只重视传统,忽略设计,只追求传统技法上的考究;二是只重视设计而忽略艺术语言,把艺术语言简单化,模仿其他画种,使漆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丧失;当代中
期刊
摘要:变声期是儿童生理变化的必经之路,因而,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孩子安全、顺利地渡过这一关,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培养他们的声乐素质极为重要。  关键词:变声期;声音训练    青春期开始后,青少年的声带都会逐渐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个变化时期被称为变声期。变声期是儿童生理变化的必经之路。因而,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孩子安全、顺利地渡过这一关,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对培养他们的声乐素质极为重要。    一、变声期
期刊
摘要:版画在其表现手法上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对版画语言的深入研究将对版画创作和版画美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版画语言在几个基本方面的特征进行了总结,突出了版画艺术的可重复性、高度兼容性等优势,并结合这些优势的发挥,为版画语言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价值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版画艺术语言;可重复性;兼容性    各种艺术门类都有其特有的表现语言,版画作为一种平面艺术,与其他平面艺术门类相区别的语言
期刊
在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高等数学是各院校各专业必修且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不但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也是理工科考研必考的一门课程,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大幅度增加,学生之间的差异也不断加大。如果还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管理,
期刊
摘要:以2009年世界大冬会为契机,其成功的举办不仅对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新世纪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也提供了新的平台。本文分析了2009年世界大冬会对推动黑龙江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校冬季专业队伍,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使体育工作者更加深刻理解大冬会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的重要意义,抓住机遇,深入研究,促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
期刊
摘要:在媒体充斥全球的时代,探讨电影的叙事伦理,不仅是叙事学的发展空间,也应是文化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文化研究与叙事学的理论角度,通过对电影《楚门的世界》的解读,针对当下电影中的叙事伦理问题及其构建的最高原则,做出学理浅析。  关键词:叙事伦理;个体伦理;生命之美;道德重建    只要存在叙事,伦理就无法避免。伦理是什么?是人性的根本,因为伦理的缺失就是人性的丧失,人性的黯淡是存在的永恒悲剧。一代
期刊
招贴是现代广告中使用最频繁、最广泛、最便利、最快捷和最经济的传播手段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商界和企业界对自身形象宣传的重视,同时创意设计也越来越受到艺术界的重视,使现代的招贴设计不但具有传播实用的价值,还具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和收藏性。招贴设计作为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主要课程和其他设计一样,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创意。好的创意,能恰当的点破主题、提供新颖的表现手法,引人入胜。一张具有高超技巧而没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欧洲、美国及我国高校建设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其规划建设的历程简要地从高校选址、整体设计、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回顾,并尝试用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其中还有许多问题仍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校建设;城市文化;经济发展    高校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城市规划、建筑、教育以及政治、经济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题。高校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
期刊
互联网在我国经过十几年持续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为弘扬先进文化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此同时,互联网上的诚信建设问题也日益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概括起来说,网上不诚信主要有10种表现:  (1)发布虚假信息,扩散小道消息,发表不负责任言论,干扰网上信息传播秩序;  (2)热衷于打擦边球,靠哗众取宠吸引点击,损害网上舆论环境,影响社会稳定;  
期刊
摘要:通过用人单位、普通高校、学生调查研究找出影响建筑设计质量的结构知识的因素,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结构体系的选型和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应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调研;结构体系应用;影响因素    建筑作品应综合考虑建筑使用功能、建筑艺术效果、结构体系应用及建筑设备施工等情况。建筑师对前两种因素一般不宜忽视,后两种因素对初入社会的毕业生往往忽视,而结构体系选型和应用是提高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