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实行复合式科学开发利用林业用地,营造“双向型”林地,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优势,可使林业的经济效益更加突出。
[关键词] 营造双向型;林地;研究
林业用地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林业用地的方法技术确往往是多种多样,无限的,通过实行复合式科学开发和利用林业用地,营造“双向型”林地,不仅可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林业科技内容,为今后的林业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和开创新格局。根据辽宁省朝阳地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营造不同类型的“双向型”林地建设,是完全可行和值得的。经初步调查确认,本地区大至有四种林地类型,“三大”林业效益突出,即:(1)造林、育苗兼顾型;(2)枣苗双丰型;(3)农林间种型;(4)林茂粮丰型。
一、造林、育苗兼顾型
所谓造林、育苗兼顾型林地就是一处宜林地,同时进行造林、育苗双向开发利用。这种类型林分,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已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化用苗需求量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切,出现了很多绿化用苗单位直接到林区购买大树苗的现象。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同时获取经济收益,售苗单位采取到林地“间挖”大树苗的办法解决苗木问题。这必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一些造林单位利用这一难得机遇,开始在宜林地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将宜林地变成既是造林地又是培育地,变成复合式双向林业生产用地,使宜林地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实现了林业用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是:(1)造林选择立体方型整地方法,以利于成苗后起苗时方便。整地规格最小不要小于0.4×0.4×0.4m,做到客土填坑(粘性壤土最好,起苗时能形成土坨);(2)根据树种和培育目标,确定造林密度。根据朝阳县经验栽植1~2年生油松、侧柏小苗,株行距定为0.5×0.5m或0.5×1.0m较恰,平地或河滩地栽植柳树、槐树、槭树等阔叶树种,培育绿化用3~5年生以上大苗,则株行距定1×1m较恰;(3)造林后,对林地要做好幼林的抚育管理,进行必要的松土,除草除灌及防治病虫等项,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幼树的正常生长发育;(4)林木生长达到绿化用苗标准后,则应采取隔株或隔行逐年“间挖”的方法取苗(严禁采取“拨大毛”式挖苗方法)以保护好林相整齐和林分质量,直到达到林分标准密度为止。另外,挖苗时形成的苗坑应及时进行客土填坑复平,以避免影响林木生长。
实行造林,育苗兼顾型的林地,经在朝阳各地调查,每株5年生油松、侧柏苗高1m左右,绿化用苗售价10元/株,10年生苗高1.5m左右售价30元/株,15~20年生苗高2m以上大苗售价70~100元/株,4年垂柳、各种槐树等绿化大苗每株10元左右。实行造林、育苗的林地经济效益比纯造林的林地每hm2总收入多7~9万元。
二、枣、苗双丰型
朝阳地区适宜枣树生长,所以,枣树种植业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年来,枣树栽植面积得到了成倍增长,已成为朝阳发展林业经济支柱产业。枣树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由嫁接苗长成的枣树,叫嫁接型枣树;另一种类型由根蘖萌生长成的枣树,叫根蘖型枣树。枣树的根系萌蘖性很强,无论是嫁接苗或根蘖苗长成的枣树,每年都会从根部萌蘖出大量根蘖苗,但不同的是嫁接型枣树从根部萌蘖出的苗为丁子苗又叫酸枣苗或山枣苗,这种苗必须重新嫁接才能转变成枣树,而根蘖型枣树从根部萌蘖的苗仍为根蘖苗,它的繁殖程序简单,长到一定高度和粗度,再从连接的母体根系中分离出来即可成为枣苗,并具备原母树的优良品种,而不退化,所以不须嫁接即可长成枣树,成为商品苗木。朝阳地区这类枣树或枣园分布很广,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乡现有大枣栽植面积548hm2,其中有263hm2枣园由根蘖型枣树组成,占枣园总面积的48%以上。这些枣园除每年能结出大量枣果外,还能从根部萌蘖出大量的根蘖苗,经调查,在孙家湾乡的花樟营子村由根蘖苗形成的10а生枣园在不影响枣果产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年可萌生培育出成品枣苗1.5万株~2万株/hm2,以价格5元/株计算,每hm2枣苗毛收益可2.25万~3万元,而由嫁接型枣树所组成的枣园确没有这笔收益,所以,营造根蘖型枣园所形成的枣、苗双丰型林地,其经济效益突出,很有推广引用价值。
三、农林间种型
朝阳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半山半丘陵石质山区,农田多数为坡耕地类型,由于山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颇为严重,造成农田土质瘠薄,农业产量很低。为控制和减轻水土流失,近年来朝阳各地出现了很多农林间种型农业生产用地,经调查了解,其生态、经济效果十分显著,这种类型在朝阳县的二十家子、根德、羊山、南双庙等乡镇及朝阳市的孙家湾乡最多,效果也很好,按正常年景,坡耕地或梯田地亩产粮500~600kg就算丰产了。2010年经调查,在农林间种的坡耕地或梯田地,平均亩产粮食高达700~800kg(玉米或高粮),另外平均亩产枣果高达120kg,实现在粮枣双丰,使亩经济收益达2000~2500余元,创历史最高。主要做法非常简单,就是在坡耕地或梯田土埂上栽植枣树,实行枣粮间种。为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枣树高度控制在2.5m以下,实行矮化管理。枣树即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又是优良的生态防护树种。枣树耐土质瘠薄耐气候干旱,有很强的生命力,枣树的水平根和须根十分发达,有很强的护坡固埂护土作用,实行枣粮间种,不仅经济效益突出,而且生态防护效益也十分良好。所以,坡耕地选择枣树为农林间种树种,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起到了生态保护作有,所以,效果最好。
四、林茂粮丰型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气候干旱,少雨多风,雨量多集中7-8月份,本地区的大凌河、小凌河及老哈河沿岸地势平坦地区,由于受春、秋两季强旱风的影响及雨季洪涝灾害威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早在80年代前年平均产量仅为250kg/亩左右,从1983年以来,朝阳市林业部门开始把开发和建设河滩造林纳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大力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全力改造原河滩低产林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全市(二市三县二区)的杨树速生林面积已由1980年前的0.3万hm2增加到3.8万hm2,增加了12倍还多,由于河滩林面积的增多,河水泛滥得到有效控制,又由于林地的巨大的防风降沙降尘作用,不仅风灾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层越来越厚,越来越肥沃。2010年经在朝阳县大小凌河沿岸的乌兰河硕、木头城子、羊山、大平房、台子、二十家子、六家子等二十多个乡镇调查,河沿岸农业产量已由1980年前的平均产量250kg/亩增加到1000kg/亩,增加四倍还多,最为明显的是朝阳县乌兰河硕乡虽然平地比例较多,但在营造农田防护林前,由于该乡位于大凌河沿岸,所以洪灾风灾十分猖獗,那时农田不仅常受洪水冲袭威胁,而且风沙灾害也十分严重频繁,农业亩产量仅在250kg上下,遇到干旱和洪涝年份,甚至棵粒不收。这个乡从1980年开始实行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护岸防护林,到2010年已营造河滩杨树速生林4百多hm2,栽植20多条防护林带总长12多km,使农田受到有效保护,2010年全乡平地农田平均产量1000kg/亩以上,不仅农业获得了大丰收,而且12年生杨树速生林活立木蓄积达200m3/hm2防护林带活立木蓄积高达300~350m3/hm2,由于采取了农林相结合的经营种植方法,最终实现了林茂粮丰,可谓农林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五、结论
营造双向型林地,固然是可行的和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林业用地都可营造成为“双向型”林地,只有具备这种类型林地的立地条件才可营造和成为这种“双向型”林地,第一种类型林地并不适合高山、远山土质瘠薄地域,只适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交通方便及经营管理所能顾及的地方;第二种类型林地也只适合枣园集中,土层深厚,立地条件较好的半低矮半丘陵山地;第三种类型只适合坡耕地或梯田较多,以农业生产为主,适合枣树生长的地域,而不适合立地条件较差,土质瘠薄俏陡山地或平原地区;第四种类型林地的营造地的选择多属地势平坦,易受河流冲袭,风沙危害较严重地域。总之,营造“双向型”林地,应根据立地类型来选择和确定,才能取得成功和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
[2]陈贴金.中国枣树学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郑世锴,高瑞桐.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北京:金盾出版,1996
[关键词] 营造双向型;林地;研究
林业用地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林业用地的方法技术确往往是多种多样,无限的,通过实行复合式科学开发和利用林业用地,营造“双向型”林地,不仅可大大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还可进一步充实和丰富林业科技内容,为今后的林业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和开创新格局。根据辽宁省朝阳地区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营造不同类型的“双向型”林地建设,是完全可行和值得的。经初步调查确认,本地区大至有四种林地类型,“三大”林业效益突出,即:(1)造林、育苗兼顾型;(2)枣苗双丰型;(3)农林间种型;(4)林茂粮丰型。
一、造林、育苗兼顾型
所谓造林、育苗兼顾型林地就是一处宜林地,同时进行造林、育苗双向开发利用。这种类型林分,在辽宁省朝阳地区已屡见不鲜,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化用苗需求量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切,出现了很多绿化用苗单位直接到林区购买大树苗的现象。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同时获取经济收益,售苗单位采取到林地“间挖”大树苗的办法解决苗木问题。这必定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一些造林单位利用这一难得机遇,开始在宜林地开发利用上大做文章,将宜林地变成既是造林地又是培育地,变成复合式双向林业生产用地,使宜林地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实现了林业用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加。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是:(1)造林选择立体方型整地方法,以利于成苗后起苗时方便。整地规格最小不要小于0.4×0.4×0.4m,做到客土填坑(粘性壤土最好,起苗时能形成土坨);(2)根据树种和培育目标,确定造林密度。根据朝阳县经验栽植1~2年生油松、侧柏小苗,株行距定为0.5×0.5m或0.5×1.0m较恰,平地或河滩地栽植柳树、槐树、槭树等阔叶树种,培育绿化用3~5年生以上大苗,则株行距定1×1m较恰;(3)造林后,对林地要做好幼林的抚育管理,进行必要的松土,除草除灌及防治病虫等项,经营管理工作,促进幼树的正常生长发育;(4)林木生长达到绿化用苗标准后,则应采取隔株或隔行逐年“间挖”的方法取苗(严禁采取“拨大毛”式挖苗方法)以保护好林相整齐和林分质量,直到达到林分标准密度为止。另外,挖苗时形成的苗坑应及时进行客土填坑复平,以避免影响林木生长。
实行造林,育苗兼顾型的林地,经在朝阳各地调查,每株5年生油松、侧柏苗高1m左右,绿化用苗售价10元/株,10年生苗高1.5m左右售价30元/株,15~20年生苗高2m以上大苗售价70~100元/株,4年垂柳、各种槐树等绿化大苗每株10元左右。实行造林、育苗的林地经济效益比纯造林的林地每hm2总收入多7~9万元。
二、枣、苗双丰型
朝阳地区适宜枣树生长,所以,枣树种植业前景广阔,特别是近年来,枣树栽植面积得到了成倍增长,已成为朝阳发展林业经济支柱产业。枣树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由嫁接苗长成的枣树,叫嫁接型枣树;另一种类型由根蘖萌生长成的枣树,叫根蘖型枣树。枣树的根系萌蘖性很强,无论是嫁接苗或根蘖苗长成的枣树,每年都会从根部萌蘖出大量根蘖苗,但不同的是嫁接型枣树从根部萌蘖出的苗为丁子苗又叫酸枣苗或山枣苗,这种苗必须重新嫁接才能转变成枣树,而根蘖型枣树从根部萌蘖的苗仍为根蘖苗,它的繁殖程序简单,长到一定高度和粗度,再从连接的母体根系中分离出来即可成为枣苗,并具备原母树的优良品种,而不退化,所以不须嫁接即可长成枣树,成为商品苗木。朝阳地区这类枣树或枣园分布很广,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乡现有大枣栽植面积548hm2,其中有263hm2枣园由根蘖型枣树组成,占枣园总面积的48%以上。这些枣园除每年能结出大量枣果外,还能从根部萌蘖出大量的根蘖苗,经调查,在孙家湾乡的花樟营子村由根蘖苗形成的10а生枣园在不影响枣果产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年可萌生培育出成品枣苗1.5万株~2万株/hm2,以价格5元/株计算,每hm2枣苗毛收益可2.25万~3万元,而由嫁接型枣树所组成的枣园确没有这笔收益,所以,营造根蘖型枣园所形成的枣、苗双丰型林地,其经济效益突出,很有推广引用价值。
三、农林间种型
朝阳地貌结构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属半山半丘陵石质山区,农田多数为坡耕地类型,由于山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颇为严重,造成农田土质瘠薄,农业产量很低。为控制和减轻水土流失,近年来朝阳各地出现了很多农林间种型农业生产用地,经调查了解,其生态、经济效果十分显著,这种类型在朝阳县的二十家子、根德、羊山、南双庙等乡镇及朝阳市的孙家湾乡最多,效果也很好,按正常年景,坡耕地或梯田地亩产粮500~600kg就算丰产了。2010年经调查,在农林间种的坡耕地或梯田地,平均亩产粮食高达700~800kg(玉米或高粮),另外平均亩产枣果高达120kg,实现在粮枣双丰,使亩经济收益达2000~2500余元,创历史最高。主要做法非常简单,就是在坡耕地或梯田土埂上栽植枣树,实行枣粮间种。为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枣树高度控制在2.5m以下,实行矮化管理。枣树即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又是优良的生态防护树种。枣树耐土质瘠薄耐气候干旱,有很强的生命力,枣树的水平根和须根十分发达,有很强的护坡固埂护土作用,实行枣粮间种,不仅经济效益突出,而且生态防护效益也十分良好。所以,坡耕地选择枣树为农林间种树种,既增加了经济收益,又起到了生态保护作有,所以,效果最好。
四、林茂粮丰型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气候干旱,少雨多风,雨量多集中7-8月份,本地区的大凌河、小凌河及老哈河沿岸地势平坦地区,由于受春、秋两季强旱风的影响及雨季洪涝灾害威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早在80年代前年平均产量仅为250kg/亩左右,从1983年以来,朝阳市林业部门开始把开发和建设河滩造林纳入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大力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全力改造原河滩低产林分,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全市(二市三县二区)的杨树速生林面积已由1980年前的0.3万hm2增加到3.8万hm2,增加了12倍还多,由于河滩林面积的增多,河水泛滥得到有效控制,又由于林地的巨大的防风降沙降尘作用,不仅风灾得到了有效控制,土层越来越厚,越来越肥沃。2010年经在朝阳县大小凌河沿岸的乌兰河硕、木头城子、羊山、大平房、台子、二十家子、六家子等二十多个乡镇调查,河沿岸农业产量已由1980年前的平均产量250kg/亩增加到1000kg/亩,增加四倍还多,最为明显的是朝阳县乌兰河硕乡虽然平地比例较多,但在营造农田防护林前,由于该乡位于大凌河沿岸,所以洪灾风灾十分猖獗,那时农田不仅常受洪水冲袭威胁,而且风沙灾害也十分严重频繁,农业亩产量仅在250kg上下,遇到干旱和洪涝年份,甚至棵粒不收。这个乡从1980年开始实行大面积营造防风固沙护岸防护林,到2010年已营造河滩杨树速生林4百多hm2,栽植20多条防护林带总长12多km,使农田受到有效保护,2010年全乡平地农田平均产量1000kg/亩以上,不仅农业获得了大丰收,而且12年生杨树速生林活立木蓄积达200m3/hm2防护林带活立木蓄积高达300~350m3/hm2,由于采取了农林相结合的经营种植方法,最终实现了林茂粮丰,可谓农林互相依赖,缺一不可。
五、结论
营造双向型林地,固然是可行的和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林业用地都可营造成为“双向型”林地,只有具备这种类型林地的立地条件才可营造和成为这种“双向型”林地,第一种类型林地并不适合高山、远山土质瘠薄地域,只适宜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交通方便及经营管理所能顾及的地方;第二种类型林地也只适合枣园集中,土层深厚,立地条件较好的半低矮半丘陵山地;第三种类型只适合坡耕地或梯田较多,以农业生产为主,适合枣树生长的地域,而不适合立地条件较差,土质瘠薄俏陡山地或平原地区;第四种类型林地的营造地的选择多属地势平坦,易受河流冲袭,风沙危害较严重地域。总之,营造“双向型”林地,应根据立地类型来选择和确定,才能取得成功和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76
[2]陈贴金.中国枣树学概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郑世锴,高瑞桐.杨树丰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北京:金盾出版,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