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音乐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一边跟着音乐摇头晃脑,一边煞有其事地模仿着音乐家的样子或击打或演奏,那种自我陶醉的样子,总能让我这个音乐教师莫名其妙地感动。我喜欢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们沉浸的样子,联想自己的中学时代……
“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让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这是我的中学时代一首非常流行的校园歌曲,每每在课间十分钟响起,给我沉重的学习生活带来些许轻松、些许亮色。
我现在上的是小學低年级的音乐课,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功底浅,综合能力有待发展。如何有条不紊地培育和发展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上个学期我校音乐组启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给我的低年级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启发。我遵循奥尔夫“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多动的特点,尝试用少数学生对乐器的迷恋,带动全班学生逐渐进入奥尔夫的音乐王国。我决定用二年级学生先期实验,初有成效后再往一年级推广。于是在这个春季学期,我先后进行了三个轮次的试课,竟已颇有心得。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创建。他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可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表达;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人类的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于是他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为此,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奥尔夫乐器,这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倡导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
二、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渗透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教学尝试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奇、多动,虽然手臂小肌肉群不够有力,控制乐器演奏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选用一些轻便的乐器;虽然学校乐器不多,但每种打击乐器三两件还是能找到的。有了这些条件,我决定让班上的少数“乐器迷”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伺机”训练学生。
(一)第一轮次尝试
第一轮次尝试是从第一单元的唱歌课——《彝家娃娃真幸福》(注:作者所用教材为桂教版音乐教材,下同)开始的。上课前,我带着铃鼓和三角铁早早地来到了教室,随机找来几个音乐骨干学生,让他们猜一猜我手上的两样乐器的名称,并试着敲一敲,看看怎样才能让手中的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几个学生积极性很高,拿三角铁的韩飞用力一敲,声音脆亮,三角铁立马团团旋转起来,韩飞的手停在了空中,第二拍正不知从何处击打,一旁观看的轩轩伸手抢过了三角铁,只见他用一只手紧紧地捏住三角铁的线绳,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击打,三角铁果然不再疯狂旋转,可是击打发出的声音却不够清脆……几个学生轮流玩了一圈儿后,都有些泄气了。于是我指点他们放松身心,将手提绳的位置稍稍离绳子与三角铁连接点的位置远一些,再轻轻击打。学生试了一下,效果果然好。其余的学生陆续围了上来。我开始走向玩铃鼓的学生:只见一个学生不停地用左手指拍打鼓面,铃鼓发出闷闷的声音,另一个学生抢过来,把铃鼓高高地举过头顶不停地摇动,铃鼓发出了脆生生的铃声,却毫无乐感……我笑着喊停了学生的嬉闹,给他们做了示范。上课铃响了,我宣布对乐器的初步感知告一段落,开始上课。这次课间尝试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存在不小的难度:学生不仅不了解乐器本身的性能,而且自身动作的协调性不够、音乐感受力不足,还特别贪玩,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我想,学生必须经过多次练习后才能从中感受到打击乐器的音乐趣味吧。
到了第二个课间,还是原来的那些音乐骨干学生,他们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这两样打击乐器,并且可以在老师的指点下,按照三角铁两拍敲击一次、铃鼓一拍击打一次的要求(如图1)进行合作演奏了。于是在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开始让两个音乐骨干学生用这两样打击乐器为班上学生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进行伴奏。最初两个学生两只眼睛紧盯着手中的乐器击打伴奏,生怕一不小心打不到乐器或者跟不上音乐的节拍,直到歌曲的后面才慢慢放松下来,有了些许身心合一的“入境”感觉。
(二)第二轮次尝试
第二轮次尝试是上第一单元的第四节唱歌课《盘歌》。我吸取了第一轮次的经验教训,在正式上《盘歌》的前一节课,先带着学生们一起进行几种乐器的练习,这一次兼顾了班上的全体学生。在学生练习期间,我帮助他们将拿反、拿倒了的乐器扶正,指导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对比倾听敲击乐器不同位置时乐器所发声音音色的不同。到了第二节课的课前,学生们看见我后纷纷围拢过来,从我的乐器大口袋里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乐器。这一次我带了不少小镲和木鱼。学生们拿到乐器后,立刻开始“叮叮当当”“哐哐嘚嘚”地敲起来。我在学生当中穿梭往来、一一指点,同时细心寻找适合为本课歌曲作乐器伴奏的学生加以点拨。我把课件中对于乐器演奏的节奏要求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来(如图2),并告诉学生操作要领“小镲大声问,木鱼轻轻答”。这一次,学生上手很快,而且感受到了声音力度上的对比所产生的合奏之美,小镲响亮如钟磬,木鱼轻快似马蹄。美妙的“合奏”很快便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开始一个个高举起小手要求作为主力队员参与演奏。
在课堂的歌曲学习阶段,小镲与木鱼的伴奏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用心地歌唱,将全班合唱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切实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这也更加激励了我挑战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将全体学生“带入”乐器演奏的身心合一境界,我根据两种乐器的节奏特点,开始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模仿小镲演奏者的动作,一组模仿木鱼演奏者的动作,进行无实物演奏,而且是边唱边“演奏”。两组学生用乐器“问答”,竞相施展身体才艺,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玩得不亦乐乎,直至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 (三)第三轮次尝试
第三轮次尝试是执教第二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小小雨点》。我把这一课设计为两个课时,决定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在学生自愿选择基础上,我把班上的9个学习小组分成了歌唱、表演和乐器演奏3个大组,每组选出1名或2名小组长,特别指示乐器组放开手脚,自行选择乐器的配器并组织演奏过程。
第一节课前,依然由学生来练手,照例是“叮叮当当”。课堂上,重点是歌曲分析和指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当学生学会唱歌以后,我开始安排分组表演任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分组,并着重指导乐器组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歌词内容来选择配器。
第二節课的上课地点改到了宽敞的音乐教室。我要求学生按照三个大组的排位分组就坐,先进行10分钟的练习和集中排练。各小组长在我的课前指点下,很好地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组织本组学生有模有样地排练。到了展示环节,只见表演组学过舞蹈的子茹带着同伴边唱歌边做动作,举手投足间颇具舞蹈范儿;歌唱组的瑞可把组员分成了两组,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歌方式,歌声此起彼伏。最值得称道的是乐器组,该组学生都是课前十分钟练习的积极参与者,经过近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对常用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次课上,他们有的选取了三角铁,有的选取了碰铃,有的选取了沙锤,他们也分成了两个组:一组在凯文带领下,用沙锤和碰铃两样乐器,按照课本上“先分后和”的顺序演奏,中间则一个乐句换一种配器;另一组在韩飞带领下,对音乐伴奏进行了创编,用三角铁表现“小小雨点”的滴答声,用沙锤表现小雨的沙沙声,每半句换一次配器。两组演奏各具特色,相互映衬,组成了音乐的交响……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的三次教学实践探索,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低年级的成功运用蹚出了一条新路:课前十分钟既为一部分学生体验乐器学习和器乐审美创造了时空,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乐器学习,让全体学生逐渐体会到音乐学习身心合一的美妙,让音乐学习与愉悦身心相得益彰。当然,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学生的演奏技能、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音乐编创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团体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假以时日,学生的收获必然不可小觑。
(责编 白聪敏)
“听那叮铃铃的下课铃声送来十分钟,来吧,来吧,来吧,大家都来轻松轻松,让那疲劳的眼睛看一看蓝天,让紧张的大脑吹进清风!……”这是我的中学时代一首非常流行的校园歌曲,每每在课间十分钟响起,给我沉重的学习生活带来些许轻松、些许亮色。
我现在上的是小學低年级的音乐课,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功底浅,综合能力有待发展。如何有条不紊地培育和发展低年级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是我心中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上个学期我校音乐组启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科研课题,给我的低年级音乐教学带来了很大启发。我遵循奥尔夫“诉诸感性,回归人本”的音乐教育理念,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多动的特点,尝试用少数学生对乐器的迷恋,带动全班学生逐渐进入奥尔夫的音乐王国。我决定用二年级学生先期实验,初有成效后再往一年级推广。于是在这个春季学期,我先后进行了三个轮次的试课,竟已颇有心得。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 1895—1982)创建。他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可通过语言、歌唱(含乐器演奏)、舞蹈等形式自然地表达;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地启发和提升人类的这种本能的表现力,而表现得好不好并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于是他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为此,他发明了一套“元素性”奥尔夫乐器,这是一组很容易掌握的打击乐器,倡导充分运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奏,并冠以“人体乐器”的美称。
二、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渗透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教学尝试
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奇、多动,虽然手臂小肌肉群不够有力,控制乐器演奏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选用一些轻便的乐器;虽然学校乐器不多,但每种打击乐器三两件还是能找到的。有了这些条件,我决定让班上的少数“乐器迷”发挥示范作用,有效利用课间十分钟,“伺机”训练学生。
(一)第一轮次尝试
第一轮次尝试是从第一单元的唱歌课——《彝家娃娃真幸福》(注:作者所用教材为桂教版音乐教材,下同)开始的。上课前,我带着铃鼓和三角铁早早地来到了教室,随机找来几个音乐骨干学生,让他们猜一猜我手上的两样乐器的名称,并试着敲一敲,看看怎样才能让手中的乐器发出动听的声音。几个学生积极性很高,拿三角铁的韩飞用力一敲,声音脆亮,三角铁立马团团旋转起来,韩飞的手停在了空中,第二拍正不知从何处击打,一旁观看的轩轩伸手抢过了三角铁,只见他用一只手紧紧地捏住三角铁的线绳,然后用另一只手轻轻地击打,三角铁果然不再疯狂旋转,可是击打发出的声音却不够清脆……几个学生轮流玩了一圈儿后,都有些泄气了。于是我指点他们放松身心,将手提绳的位置稍稍离绳子与三角铁连接点的位置远一些,再轻轻击打。学生试了一下,效果果然好。其余的学生陆续围了上来。我开始走向玩铃鼓的学生:只见一个学生不停地用左手指拍打鼓面,铃鼓发出闷闷的声音,另一个学生抢过来,把铃鼓高高地举过头顶不停地摇动,铃鼓发出了脆生生的铃声,却毫无乐感……我笑着喊停了学生的嬉闹,给他们做了示范。上课铃响了,我宣布对乐器的初步感知告一段落,开始上课。这次课间尝试让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打击乐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的确存在不小的难度:学生不仅不了解乐器本身的性能,而且自身动作的协调性不够、音乐感受力不足,还特别贪玩,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我想,学生必须经过多次练习后才能从中感受到打击乐器的音乐趣味吧。
到了第二个课间,还是原来的那些音乐骨干学生,他们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这两样打击乐器,并且可以在老师的指点下,按照三角铁两拍敲击一次、铃鼓一拍击打一次的要求(如图1)进行合作演奏了。于是在第二节音乐课上,我开始让两个音乐骨干学生用这两样打击乐器为班上学生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进行伴奏。最初两个学生两只眼睛紧盯着手中的乐器击打伴奏,生怕一不小心打不到乐器或者跟不上音乐的节拍,直到歌曲的后面才慢慢放松下来,有了些许身心合一的“入境”感觉。
(二)第二轮次尝试
第二轮次尝试是上第一单元的第四节唱歌课《盘歌》。我吸取了第一轮次的经验教训,在正式上《盘歌》的前一节课,先带着学生们一起进行几种乐器的练习,这一次兼顾了班上的全体学生。在学生练习期间,我帮助他们将拿反、拿倒了的乐器扶正,指导他们通过反复练习,对比倾听敲击乐器不同位置时乐器所发声音音色的不同。到了第二节课的课前,学生们看见我后纷纷围拢过来,从我的乐器大口袋里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乐器。这一次我带了不少小镲和木鱼。学生们拿到乐器后,立刻开始“叮叮当当”“哐哐嘚嘚”地敲起来。我在学生当中穿梭往来、一一指点,同时细心寻找适合为本课歌曲作乐器伴奏的学生加以点拨。我把课件中对于乐器演奏的节奏要求通过大屏幕呈现出来(如图2),并告诉学生操作要领“小镲大声问,木鱼轻轻答”。这一次,学生上手很快,而且感受到了声音力度上的对比所产生的合奏之美,小镲响亮如钟磬,木鱼轻快似马蹄。美妙的“合奏”很快便吸引了全班学生的注意,学生们开始一个个高举起小手要求作为主力队员参与演奏。
在课堂的歌曲学习阶段,小镲与木鱼的伴奏有效地激励了学生用心地歌唱,将全班合唱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切实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这也更加激励了我挑战困难的决心和信心。为了将全体学生“带入”乐器演奏的身心合一境界,我根据两种乐器的节奏特点,开始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模仿小镲演奏者的动作,一组模仿木鱼演奏者的动作,进行无实物演奏,而且是边唱边“演奏”。两组学生用乐器“问答”,竞相施展身体才艺,台上台下浑然一体,玩得不亦乐乎,直至下课铃响仍意犹未尽…… (三)第三轮次尝试
第三轮次尝试是执教第二单元的一节唱歌课——《小小雨点》。我把这一课设计为两个课时,决定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和表演能力。在学生自愿选择基础上,我把班上的9个学习小组分成了歌唱、表演和乐器演奏3个大组,每组选出1名或2名小组长,特别指示乐器组放开手脚,自行选择乐器的配器并组织演奏过程。
第一节课前,依然由学生来练手,照例是“叮叮当当”。课堂上,重点是歌曲分析和指导学生进行演唱练习。当学生学会唱歌以后,我开始安排分组表演任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分组,并着重指导乐器组学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和歌词内容来选择配器。
第二節课的上课地点改到了宽敞的音乐教室。我要求学生按照三个大组的排位分组就坐,先进行10分钟的练习和集中排练。各小组长在我的课前指点下,很好地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组织本组学生有模有样地排练。到了展示环节,只见表演组学过舞蹈的子茹带着同伴边唱歌边做动作,举手投足间颇具舞蹈范儿;歌唱组的瑞可把组员分成了两组,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歌方式,歌声此起彼伏。最值得称道的是乐器组,该组学生都是课前十分钟练习的积极参与者,经过近段时间的练习,他们对常用打击乐器的音色和演奏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本次课上,他们有的选取了三角铁,有的选取了碰铃,有的选取了沙锤,他们也分成了两个组:一组在凯文带领下,用沙锤和碰铃两样乐器,按照课本上“先分后和”的顺序演奏,中间则一个乐句换一种配器;另一组在韩飞带领下,对音乐伴奏进行了创编,用三角铁表现“小小雨点”的滴答声,用沙锤表现小雨的沙沙声,每半句换一次配器。两组演奏各具特色,相互映衬,组成了音乐的交响……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的三次教学实践探索,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低年级的成功运用蹚出了一条新路:课前十分钟既为一部分学生体验乐器学习和器乐审美创造了时空,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乐器学习,让全体学生逐渐体会到音乐学习身心合一的美妙,让音乐学习与愉悦身心相得益彰。当然,在愉快的音乐实践中,学生的演奏技能、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音乐编创能力等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团队合作意识和团体表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假以时日,学生的收获必然不可小觑。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