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在民族高等院校公共教育的现状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lzjz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今高等教育多元化开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国音乐艺术的宝贵资源,其传承和保护价值一直受到国内外热衷研究民族音乐者的关注。在少数民族高等院校中,由于师生民族构成的多样化以及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生存现状;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少数民族音乐在我校的生存现状
  西北民族大学作为我国第一所少数民族综合类大学,在校师生除汉族以外囊括了其他所有民族,现有在校本科生两万多人。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今天,少数民族音乐作为我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幕后”走向“台前”,发挥民族音乐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一位民族高等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本人以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共50道选择题:少数民族经典歌曲;少数民族经典器乐曲目及其民族属性;少数民族史诗著作的基础知识;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今校园音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认知度。对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100份试卷中,汉族学生答卷比例占30%、回族占24%、蒙古族占11%、维吾爾族占9%、藏族占6%、满族占3%、西南各少数民族(彝族、壮族、苗族、土家族、黎族、普米族、畲族)占19%。在最后的试卷评判中,存在三个现象:首先,在基础知识的答题中,汉族只有四名同学及格,回族有两名同学及格,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均为一位同学及格,西南少数民族共有四名同学及格;其次,同学们针对少数名族经典音乐的答题不尽人意,以“三大少数民族说唱史诗巨著”和新疆维吾尔族文化活化石“十二木卡姆”为例,有很多同学竟将“世界上演唱篇幅最长的史诗”一题回答为《荷马史诗》,对于“三大史诗”的民族属性、艺术体裁以及文学内容知之甚少;对于“十二木卡姆”的民族属性一题答对者仅为21%,除9名维吾尔族同学全部答对外,剩下的91名同学只有12人知道“十二木卡姆”的民族属性;最后,在主观题的调查问卷中,由于西北民族大学地处西北地区,同学们普遍比较喜欢蒙古族音乐、藏族音乐,维吾尔族音乐,相比西南少数名族代表性音乐,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由于校园学生民族构成比例较少,加之缺乏有效的传播形式,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受到了冷漠。
  基于以上对调查问卷的分析,从少数民族音乐在西北民族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少数民族音乐基础知识普及的紧迫性;
  (2)对于少数民族音乐代表性的宝贵遗产应开展专题性讲座;
  (3)应加强少数民族音乐在西北民族大学公共教育的多元化开展;
  (4)探索出一条适合少数民族音乐进入公共课堂的可行之路。
  二、民族高等院校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公共教育的意义
  (一)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公共教育是习近平同志新时代下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6年12月8日,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可见,高等教育工作重心不仅是获得知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在校园中得到人格的全方位提升,得到全面发展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工作实质。音乐的“育人”功能是我国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曾在2018年1月在《艺术品鉴》发表一篇署名为《浅谈孔子以乐育人的思想给予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的文章,文中主要对当今音乐教育形式大于内容,没有遵从儒家的“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艺术教育准则进行论述。少数民族音乐流传至今经过了人类文化活动甄选而流传下来的民族宝贵财产,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所以,在民族高等院校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公共教育既秉承了孔子儒家音乐“以乐育人”中心思想,又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方针。
  (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公共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归属感有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面对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增强当代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归宿感是维护国家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民族自豪感,其主要原因是对民族文化知识相对匮乏、对民族历史模糊不清,少数民族音乐具备了审美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历史价值的多重身份,学习少数民族音乐是了解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劳动生活的最有效途径。以藏族《格萨尔王》、蒙古族《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三大说唱史诗为例,史诗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以及极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华民族的活化石。三部英雄史诗都是以歌颂民族英雄,讴歌反抗压迫、反抗外侵势力,保卫家园的民族大无畏精神,共同构成了反压迫、反侵略,誓死保卫自由、追求民族解放的中华民族精神。
  (三)少数民族音乐的多元化是高校文化多元化教育的宝贵资源
  多元化音乐教育作为世界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理念,已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界公认的音乐教育理论,例如,德国很多著名的音乐学院为了学习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经常聘请著名的中国传统音乐演奏家进行授课。民族高等院校聚集着来自我国各个民族的莘莘学子,有着不同的民族语言和民族信仰以及生活习惯,是当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最集中的体现,是实现少数民族高校音乐艺术公共教育多元化最直接、最便利的宝贵资源。
  (四)传播少数民族音乐是实现当代民族高等教育使命的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民族教育家、民族教育学科专家组组长、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历任中南民族学院院长、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及校长的哈经雄同志在他的《试论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大学》一文中,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阐述为“中国民族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各种专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有机而又鲜明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双重属性。在办学目标上应该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服务为主;在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上都应该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可见,我国民族高等教育除了担负着促进民族区域的经济繁荣之外,还肩负着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化概念下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事业,是国家民族政策和高等教育的集中体现。在针对民族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哈经雄教授给出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在当今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同时,民族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基本功的人才,更应该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懂得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懂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会做民族工作,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积极自信,拥有良好的对外交流能力,愿意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少数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各少数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中具有操作性强、参与性强等特点,是了解各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次,少数民族音乐的创作大部分来自人们日常劳动与生活,具有节奏明快清晰、旋律简洁直爽的特点,学起来通俗易懂,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和维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五)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高校公共教育是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保护和传承的有力补充
  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一直是音乐界倍受关注的问题,无可厚非,在世界大融合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受多元音乐文化的冲击以及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劳动方式的改变等因素,曾经给人们带来无限审美享受的民族音乐正在逐步走向消沉。如何在世界多元化音乐元素中提升民族音乐的地位,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者面前的问题。
  目前,针对少数民族的保护和传承所能起到作用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国家层面抢救工程,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的设立,以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科研项目的设立;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音乐专业课程培养;社会组织,例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的成立。以上所罗列的少数民族音乐传播机构具有专业性强、受众体小、缺乏群众性的特点。我国高等音乐教育除了专业型的音乐学院之外,大部分综合大学都建立了音乐学院,发挥音乐学院在综合大学中民族音乐的传播作用,尤其是少数民族综合高校中音乐学院对于少数民族音乐公共课的开展,让更多当代大学生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音乐,使我国高等院校成为传播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主阵地,成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保护的有力补充。
其他文献
【摘要】面临新媒体时代与大数据时代,青少年传统期刊如何实现转型,而习惯了闭门办刊的编辑又如何实现自我转型。本文以《课堂内外》(初中版)这一刊物策划的活动性特色栏目《走进特色校园》展开分析,浅谈如何通过这一栏目来成功实现刊物及编辑转型。  【关键词】课堂;校园;转型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纵观整个传媒业,回到青少年媒体领域,《课堂内外》作为一个青少年综合期刊品牌,创刊
【摘要】客家音乐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客家音乐中,客家筝具有重要地位。客家筝曲以古朴典雅、文静优美见长,《出水莲》是典型代表之一。文章对《出水莲》的演奏特点及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以期为客家音乐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筝;《出水莲》;演奏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出水莲》演奏特点  《出水莲》曲调凝重含蓄、古朴淡雅、意境深远。乐曲最好
【摘要】藏文史籍《红史》中不仅记载了蒙古黄金家族的人名、家谱,还附有部分汗王生卒年代和在位年代,以及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年代。虽然有的记载难免出现偏差,但作为14世纪70年代以前的史籍,其相关内容也为研究蒙古历史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明确了藏文史籍中记载蒙古的史料在蒙古史研究中的价值及意义。  【关键词】红史;蒙古王统世系;史料考析  【中图分类号】H429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谓的“蒙古王统世系
【摘要】文化馆是为了开展群众文化工作而设立的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娱活动的场所。其不仅是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免费开放,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行为。声乐基础培训班作为文化馆公益性免费开放的一个亮点活动,对于文化馆的宣传以及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品德、精神文化生活都有着
【摘要】从漆器的色彩审美特征入手,探寻“红”与“黑”在先秦传统文化背景中的内涵以及社会意义,从而分析在先秦美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色彩观。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研究:先是对先秦漆艺及色彩进行阐述,分析红、黑两色在漆艺中的表现;然后通过对传统色彩学说以及儒家和道家的色彩观进行分析,探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审美体系建立的理论渊源。  【关键词】先秦漆艺;传统色彩观;五色说;儒家;道家  【中图分类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静止印刷等媒体已经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传播模式已经形成,逐渐转变为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传播模式。本文将图像信息的语言结构分为三种,分别为毗邻轴结构、情态轴结构、系谱轴结构。亦将其视觉层次总结为句法性层次、情态性层次和意指性层次。在这种视觉层次的启示下,利用这种语言结构,可以将现如今的新媒体技术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以此来达到更强的信息传播效果。  【关键词】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经济全球化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基本要求,在英美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高校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正是基于此,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利用英美文学作品提升其跨文化意识,为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职业道路的拓展夯实根基。  【关键词】英美文学作品;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2月,中共中央
【摘要】本文撰写之目的,在于阐述绍兴嵊州越剧农村草台班子的发展现状和影响,以及它对于现今越剧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越剧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我们一直不断地探寻着重现越剧活力的方法。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在浙江地区发展极其兴盛的越剧民间戏班——草台戏班,希望通过对越剧草台戏班的研究,发现其发展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推动当今越剧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越剧;草台戏班;传统文化;民间艺术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一百万年前,原始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八千年前,裴李岗先民在这里耕作狩猎,三千年前,周武王之子开始在这里营建城市,两千年前,昆阳之战在这里以少胜多,流传千古,一千年前,佛教文化在这里传播,源远流长,这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这里是美丽鹰城——平顶山。  【关键词】回眸;平顶山;前世  【中图分类号】TU242.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50年代,为开发地下丰富的煤资源,新建平顶
【摘要】“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其实,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相得益彰的。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来说,中国传统写意、留白的運用,正是其中“简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洗练”抓住的“骨”。同时,艺术家主体意识追寻的个性生命情感和人格美,蕴含在书法的形式之中,引发审美意境联想,从而意味无穷。本文以电视片《王其林—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为例,从一个书法艺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