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烹饪实训课是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职业素养。高效的烹饪实训课教学是实现课堂优化,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笔者尝试将实训建模的理论应用到中职烹饪实训课的教学实践中,本文以“珠海市南屏中学中职烹饪专业的实训教学”为例,通过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改革、实训教学组织四大模块的深入实践探讨,优化烹饪实训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中职烹饪;实训建模;实践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126-03
一、引言
中职烹饪专业是现今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其社会需求大,就业率高,社会地位直线上升,入学门槛低,故其成为热门专业,备受许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然而,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烹饪专业的单位班级学生人数偏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班教学;第二,烹饪专业学生良莠不齐,而且多为学困生,文化基础薄弱,学风散漫。
鉴于以上情况,如何优化烹饪实训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便成为了职校烹饪工作者探讨以及迫切解决的重要内容。
二、建模理论的引入
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内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抽象、概括、简约的表现形式。实训模式教学就是专业分工与模块间协调建立统一的模型。专业分工是把整体工作进行分工;模块间协调是把各模块的工作目标和努力统一到一起。因此,可以将之引申到烹饪实训课教学中来,那么烹饪实训课模型是指将烹饪实训课教学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分解,分为一个个子项目,不同的子项目模块完成相对应的任务后进行统一,以实现烹饪实训课教学工作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建模在烹饪实训课中的实践
本文以“珠海市南屏中学中职烹饪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为例,将烹饪实训课堂教学模型分成“课程设置”“教师培训 ”“教学改革”“实训教学组织”等四大模块,以实训处来促使四大模块的统一。通过这四大模块的探讨,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下图所示:
(一)教师培训
要优化烹饪实训课的教学,教师优化需先行。相对于职业教育的其他专业而言,烹饪专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仅要求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更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水平。我校中职部在烹饪专业教师优化上,又分为“外聘专家顾问”“双师型”“国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四个子模块实施。
1.外聘专家顾问指导
南屏中学自2013年以来聘请林壤明和徐丽卿两位中国烹饪大师作为专业顾问,聘请十位广东本土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作为专家组成员,为烹饪专业教师及学生在观念引领、技术指导、课堂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双师型”培训
培养“双师型”教师,一直是中职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在烹饪专业的教师培养方面,通过校内培训、名师导学、企业实践等多元化培训,并组织其参加各种烹饪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专业教师多次赴省内、外的烹饪名校学习交流,吸取经验,顺利地完成了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过渡。第二,鼓励非专业教师转型,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今年5月份,由实训处组织,对28名文化基础课的教师进行热菜和面点的培养,通过考核取得中级厨师证,旨在各个学科齐头并进,为优化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国际交流合作
我校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在今年4月份签订了学分互认协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协议签订期间,该学院派西新兰顶级厨师与我校烹饪专业教师在厨艺、饮食文化、教学上做了深入的交流;同时,在7月份派专业英语教师来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我校派专业教师对其回访的工作也提上了议程。
通过三个子模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烹饪团队的水平,优化了师资结构,促使教师团队的优化,为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前提。
实训建模在中职烹饪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效果
(二)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能引领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决定着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校面向社会,结合烹饪专业特色,每一学年度烹饪专业的相关负责人与本专业顾问专家,面向市场,把握餐饮发展趋势,结合专业特色,经过深入探讨研究后,修订专业课程设置,以保证我校烹饪专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1.课程设置坚持四个对接
我校烹饪专业设置努力实现四个对接,即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课程设置走国际化路线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训课教学,拓宽发展视野,我校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将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增加互补性,促进课程设置的优化。
(三)教学改革
我校烹饪专业结合学生特点,紧密切合社会餐饮行业的需求,加强教学内容与餐饮行业间的交流,加强校企联系,锐意课改,促进专业课堂教学迈上新台阶。经过两年多的探讨和实践,总结归纳出了“一式三法一特色“的教学方式。
1.“一式”即一种模式,具体是指导悟式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地发挥“导”的作用,在教学中体现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悟“出新知。其操作步骤:故事、视频、图片、实物 →提出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自写、自读、自答、自做)过程,让学生“悟”出多种解决方法或者答案→师生互评或者互相碰撞 →达成共同目标。
2.“三法”即三种方法。具体是指项目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这三种方法,以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做,从而优化课堂,实现理论知识与烹饪技能同步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一特色”是指在烹饪实训课中运用双语教学。此特色目前是针对国际班而设,此方法正在运用探讨中,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课改,推动专业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实训教学组织
“德行立人,厨艺立世”是我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厨德、厨艺,达到德艺一体化。在此模块中,又将其划分为“践行厨德”“微课实践”“岗位实战”三个子模块进行教学。
1.践行厨德
学艺先立德。学生在学艺前,先进行思想的洗礼,培养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为了促进学生厨德的树立,我校烹饪专业部每学期为新入学的学子举行庄重的“授服”仪式,让每位学子感受到厨师职业的特殊性,增强神圣感、责任感。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以榜样效应引导学生立德,并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的全部实训课。
2.微课实践
理论文化水平一直是烹饪学生的短板。为了满足企业要求,提高育人质量,我校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实训中掌握知识。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我校尝试将“微课教学“实践,将枯燥的理论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提升学生的烹饪理论水平。
3.岗位实战
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本模块中,目的是规范学生操作行为,促进专业化,提高实践技能。在实训课中,结合厨房运作要求,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等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探究切实让学生在做中学,互评促提高,形成切配(砧板线)、打荷、炒锅的一体化生产流水线,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出菜效率。
四、实训建模在中职烹饪实训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通过在我校烹饪实训教学的实践运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优化了教师团队。我校烹饪专业聘请了十二位专家顾问,共计培训了35名“双师型”教师,优化了教师团队,为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奠定基础。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四大模块的协调统一,优化了实训课教学,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向大厨的专业化靠拢,让学生乐于学,在学中做,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实现知识、技能正迁移,有效地防杜绝了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出现,既提升了文化素质,又突出了专业技能。2013年和2014年两年期间,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中职学校烹饪技能竞赛,共获得1个国家级二等奖、3个国家级三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11个省级二等奖、9个省级三等奖,成绩优异。
第三,促进烹饪专业国际化。我校烹饪专业借助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之机,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拓宽视野,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探索烹饪专业国际化打好基础。
五、结语
实训建模在我校烹饪实训课中实践运用,目前虽然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才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在此提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以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8(3):122-127.
[2]何淳宽.模块化组织理论在大学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教学,2010(7):159-160.
[3]邓谦.浅谈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学与成效[J].广东教育·教职,2010(9).
[4]陈斌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效课堂[J].职业教育,2013(8):109-111.
[5]徐安川.中职教学模块化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2013(12):84-86.
责任编辑何丽华;见习编辑何丽敏
关键词:中职烹饪;实训建模;实践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126-03
一、引言
中职烹饪专业是现今职业学校的热门专业,其社会需求大,就业率高,社会地位直线上升,入学门槛低,故其成为热门专业,备受许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然而,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烹饪专业的单位班级学生人数偏多,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班教学;第二,烹饪专业学生良莠不齐,而且多为学困生,文化基础薄弱,学风散漫。
鉴于以上情况,如何优化烹饪实训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便成为了职校烹饪工作者探讨以及迫切解决的重要内容。
二、建模理论的引入
教育模式是教育领域内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抽象、概括、简约的表现形式。实训模式教学就是专业分工与模块间协调建立统一的模型。专业分工是把整体工作进行分工;模块间协调是把各模块的工作目标和努力统一到一起。因此,可以将之引申到烹饪实训课教学中来,那么烹饪实训课模型是指将烹饪实训课教学工作中的复杂问题分解,分为一个个子项目,不同的子项目模块完成相对应的任务后进行统一,以实现烹饪实训课教学工作中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建模在烹饪实训课中的实践
本文以“珠海市南屏中学中职烹饪专业的实训课教学”为例,将烹饪实训课堂教学模型分成“课程设置”“教师培训 ”“教学改革”“实训教学组织”等四大模块,以实训处来促使四大模块的统一。通过这四大模块的探讨,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如下图所示:
(一)教师培训
要优化烹饪实训课的教学,教师优化需先行。相对于职业教育的其他专业而言,烹饪专业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不仅要求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更要有高超的专业技能水平。我校中职部在烹饪专业教师优化上,又分为“外聘专家顾问”“双师型”“国际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四个子模块实施。
1.外聘专家顾问指导
南屏中学自2013年以来聘请林壤明和徐丽卿两位中国烹饪大师作为专业顾问,聘请十位广东本土五星级酒店行政总厨作为专家组成员,为烹饪专业教师及学生在观念引领、技术指导、课堂改革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2.“双师型”培训
培养“双师型”教师,一直是中职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在烹饪专业的教师培养方面,通过校内培训、名师导学、企业实践等多元化培训,并组织其参加各种烹饪的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专业教师多次赴省内、外的烹饪名校学习交流,吸取经验,顺利地完成了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过渡。第二,鼓励非专业教师转型,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在今年5月份,由实训处组织,对28名文化基础课的教师进行热菜和面点的培养,通过考核取得中级厨师证,旨在各个学科齐头并进,为优化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国际交流合作
我校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在今年4月份签订了学分互认协议。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协议签订期间,该学院派西新兰顶级厨师与我校烹饪专业教师在厨艺、饮食文化、教学上做了深入的交流;同时,在7月份派专业英语教师来对我校教师进行培训。我校派专业教师对其回访的工作也提上了议程。
通过三个子模块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我校烹饪团队的水平,优化了师资结构,促使教师团队的优化,为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前提。
实训建模在中职烹饪实训课中的实践与效果
(二)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设置,能引领职业教育专业的发展,决定着专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我校面向社会,结合烹饪专业特色,每一学年度烹饪专业的相关负责人与本专业顾问专家,面向市场,把握餐饮发展趋势,结合专业特色,经过深入探讨研究后,修订专业课程设置,以保证我校烹饪专业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1.课程设置坚持四个对接
我校烹饪专业设置努力实现四个对接,即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2.课程设置走国际化路线
为了进一步优化实训课教学,拓宽发展视野,我校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将专业设置与国际接轨,增加互补性,促进课程设置的优化。
(三)教学改革
我校烹饪专业结合学生特点,紧密切合社会餐饮行业的需求,加强教学内容与餐饮行业间的交流,加强校企联系,锐意课改,促进专业课堂教学迈上新台阶。经过两年多的探讨和实践,总结归纳出了“一式三法一特色“的教学方式。
1.“一式”即一种模式,具体是指导悟式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地发挥“导”的作用,在教学中体现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悟“出新知。其操作步骤:故事、视频、图片、实物 →提出问题 →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自写、自读、自答、自做)过程,让学生“悟”出多种解决方法或者答案→师生互评或者互相碰撞 →达成共同目标。
2.“三法”即三种方法。具体是指项目教学法、微课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这三种方法,以生为本,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其在快乐中学,在学中做,从而优化课堂,实现理论知识与烹饪技能同步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3.“一特色”是指在烹饪实训课中运用双语教学。此特色目前是针对国际班而设,此方法正在运用探讨中,这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课改,推动专业改革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实训教学组织
“德行立人,厨艺立世”是我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厨德、厨艺,达到德艺一体化。在此模块中,又将其划分为“践行厨德”“微课实践”“岗位实战”三个子模块进行教学。
1.践行厨德
学艺先立德。学生在学艺前,先进行思想的洗礼,培养高尚情操和优良品质。为了促进学生厨德的树立,我校烹饪专业部每学期为新入学的学子举行庄重的“授服”仪式,让每位学子感受到厨师职业的特殊性,增强神圣感、责任感。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以榜样效应引导学生立德,并贯穿整个在校期间的全部实训课。
2.微课实践
理论文化水平一直是烹饪学生的短板。为了满足企业要求,提高育人质量,我校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实训中掌握知识。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我校尝试将“微课教学“实践,将枯燥的理论运用微课的形式呈现,提升学生的烹饪理论水平。
3.岗位实战
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在本模块中,目的是规范学生操作行为,促进专业化,提高实践技能。在实训课中,结合厨房运作要求,依据学生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等进行分组,以小组合作探究切实让学生在做中学,互评促提高,形成切配(砧板线)、打荷、炒锅的一体化生产流水线,提升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出菜效率。
四、实训建模在中职烹饪实训教学中取得的效果
通过在我校烹饪实训教学的实践运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优化了教师团队。我校烹饪专业聘请了十二位专家顾问,共计培训了35名“双师型”教师,优化了教师团队,为优化烹饪实训课教学,提高育人质量奠定基础。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四大模块的协调统一,优化了实训课教学,使学生的精神风貌向大厨的专业化靠拢,让学生乐于学,在学中做,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实现知识、技能正迁移,有效地防杜绝了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出现,既提升了文化素质,又突出了专业技能。2013年和2014年两年期间,我校烹饪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中职学校烹饪技能竞赛,共获得1个国家级二等奖、3个国家级三等奖、5个省级一等奖、11个省级二等奖、9个省级三等奖,成绩优异。
第三,促进烹饪专业国际化。我校烹饪专业借助与新西兰北方理工学院合作之机,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拓宽视野,与国际接轨,为进一步探索烹饪专业国际化打好基础。
五、结语
实训建模在我校烹饪实训课中实践运用,目前虽然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育人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才是刚刚起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和完善。特在此提出来与各位同行交流,以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8(3):122-127.
[2]何淳宽.模块化组织理论在大学中的应用[J].华东经济教学,2010(7):159-160.
[3]邓谦.浅谈烹饪专业实训教学的教学与成效[J].广东教育·教职,2010(9).
[4]陈斌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现高效课堂[J].职业教育,2013(8):109-111.
[5]徐安川.中职教学模块化教学研究[J].职业教育,2013(12):84-86.
责任编辑何丽华;见习编辑何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