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阅读形式的变化对传统出版业所产生的影响
众所周知,出版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来阅读。读者通过对不同出版形态的出版产品的阅读,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现在的关键是阅读形态正在发生的变化,对国民阅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阅读本身没有变化,因为阅读是一个过程,对读者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像我们这代人对纸质书籍的依恋,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对手持阅读终端的执迷,它们都是一种阅读。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的确对我们过去传统的阅读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阅读方式不仅冲击着传统的阅读形态,实际上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出版业。
我想,过去我们对出版产业本身的理解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理解。它依附于传统的载体,通过印刷术,把所需要的内容通过书籍的形式、报刊的形式传播出去,这是传统意义上对出版的解释。而当代出版的概念,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我觉得应该对出版定义的理解更广泛一些:如通过各种可利用的载体来传播内容,既把移动互联的载体,像ipad、阅读器、手机等载体看作一种新的阅读形式;也把博客、微博,包括我们刚刚普及的微信,看作一种新的出版形态。一般来说,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把要说的变成文字传播出去,那么撰写文字的人都可以被认作为是作者;如果在一个载体上传播出去,应该都能算作为一种出版,一种传播形式。当然,这种出版形式不具有书号、刊号和报号,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出版。
新的阅读形态伴随着新的出版形态,不仅阅读的定义被扩展了,出版的定义也被扩展了。
出版的定义是一种形态的变化。在这种形态变化下,我们作为出版人,对于出版概念的包容性和宽容性都应该加大。不是说新的形式来了,我们对出版的这种理解和对出版的未来就产生了一种不可预测的恐惧心态,我觉得大可不必。作为出版人,也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来不断地提升出版的理念,用新的科技和新的社会对阅读的需求来促进我们对传统出版形态的改造。
媒介形态一直在演变。伴随着介质形态的较为革命性的变化,我们美术出版应该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等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版业虽经千余年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仍可算作一个朝阳产业。很多出版人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市场挑战显得比较消极,甚至情绪低落。但是,放眼全球出版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出版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新形态的出版,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美术出版与其他出版还有一定的区别,美术出版更多是通过纸介质的展示来传达视觉审美的作品,通过纸介质来实现创作展示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在积极开发数字形态的美术产品,包括数据库、互联网出版以及借助三网合一的电视资源所开发的美术出版产品。
二、在美术出版领域,仍然保留了纸质出版的一块净地
近几年数字出版发展迅速,但是对美术出版的影响并不大。通过ipad,我们也在做一些产品,人们可以通过ipad看一些世界名作,很好看。但是这种好看不是艺术领域的高端欣赏而是一种大众审美。对于艺术家来讲,他们还是希望通过纸介质的表现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再现原作的效果。在我接触的一些画家里面,很少用ipad来展示自己作品的,还都是通过传统印刷的画册。我觉得,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越专业的出版社其出版形态越相对稳定。对美术书而言,书籍的艺术化可能也是一个方向。书籍本身也是一个创意设计载体,如再加上美术类的内容,可能其承载的艺术成分和阅读成分就会越多。将来,也有可能是书籍的创意会变成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当然,不仅仅是装帧艺术。所以,美术专业出版社还将在未来承载着另一种功能。而对一般大众类型的出版社,则要求产品的大众性和市场化程度,应当跟随市场的阅读需求来考虑产品的形态。当然,这并不完全都是成正比的。
内容的无限性,决定了创意的无限性。实际上,现在阅读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出版的规模,也不在于出版的内容,我们整个社会对于文化意义理解上的缺失是阻碍阅读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上周举办了一个天津地区18个区县的订货会,很说明问题。过去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对身边的读者群了解得不够深入,今年以来,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包括天津的艺术院校、美术机构及美术爱好者,这几种人群加起来应该至少不低于2万人;这其中还不完全包括业余喜欢画画的人,而后者也有一定的绘画水平,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是理解绘画的。仅这个市场,如果能做到精准定位,效益可想而知。
这个市场至少是半专业水准以上的人。不低于20万人,很可观的数字。我们现在出书,印3000册、印5000册似乎已经不错了,销售期还在一到两年左右;但实际上,这些书跟读者的需求、与我们的市场需求差距很大。只能说我们的市场现在没做到位,并不是读者不需要。对于这20万人,我们要是把他们的需求了解透了,把东西送到他们的手上,他们会拱手相谢的。
读者找不到他喜欢的好书,我们的好书找不到读者,而智能手机正在普及。在美术领域,我们暂时不用考虑利用手机载体去出版画家的作品,但如果用它来推广我们出版的画册,对这20万人中用手机上网的人进行精准营销,有没有可能呢?在移动互联时代,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为传统纸书进行营销推广,是否恰逢其时?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出版人,应该利用好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机遇和一切条件。要利用好,而不是拒绝;拒绝了,时代的特殊性也就没有了。我注意到,从去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出版形式,比如说微型出版。因为体量轻,内容少,类似于我们在外面吃一份快餐,而且在出版内容中间加了一些广告或图片,都是些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些出版形态将来可能会更大一些,实际上是介于纸介质出版与数字出版中间的一个形态。微型出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青年。他们是社会活动的主力,工作忙,有家庭,有事业,要交友,要做事,很难有完整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因此,微型出版提供的微型阅读可能未来将会大规模地发展,再进一步发展会跟电子书结合起来;而退半步呢,可能就是类似日本现在特别普及的报刊形态书。日本地铁车厢里经常有很多书,人们看完之后就扔的,属于一次性消费读物。 这种微型出版应用到美术这一板块,可能更多的会涉及到美术知识的普及、艺术市场的分析,可能是美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比如艺术品投资,就是与把美术与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的资讯或内容有关系。对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出版形态可能会很好用。比如说坐在北京的地铁里,谁会拿ipad、手机去看一幅齐白石或徐悲鸿的画呢?但当这幅画和他的生活有关系的时候,他就会去看看,今天自己家藏的一幅齐白石作品的价位已经上升到什么什么指数了,他会关心这些很具体的跟他的生活有关系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微出版形态如果能应用在美术等专业领域出版社的业务运作中,其实就是内容驱动型的移动营销。
以我来讲,我今年50岁,最喜欢看传统的书;但是现在我也离不开网络和手机。像我这样的人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太老的人可能光看书,年轻的人可能光看电子形态的东西。另外我觉得深度化的、专业化的内容可能也会在微型出版中不断发展。但会采取订阅式的模式。让人们对一个内容进行持续性阅读可能有难度,于是分段去阅读可能会比较容易。电子阅读形态中,订阅化很有前景,订阅化的内容可能是基于对某一类内容、某一类人群专有的内容。这需要一个数据库平台的支撑,对用户进行内容管理,可以利用现在刚刚普及的二维码作为杠杆。
目前,二维码的推广非常快,二维码是传统出版通向数字出版的桥梁;而对于传统出版的现状来说,更需要重视二维码的营销功能,它会是当下传统出版社进行纸书营销的最重要的也最便捷的门户。
去年美联集团开会,邀请百道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去为大家做二维码的普及演讲,内容是有关二维码和手机移动端对于出版业纸质图书的营销和推广。当时,我觉得普及有难度,与会的绝大多数人也都不是很认可。但是今天,随着微信的普及,已经有了4亿多的用户,二维码的应用呈爆发式的增长。近来的电视屏幕也都出现了二维码,我们对二维码的应用也就有信心了。
现在反过来再想二维码,可能确实是普及了。纸质书的推广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加强。我记得从前国家出版总署的一个领导讲过,中国现在还有70%多的农村经济建设还没有发展起来,你想让他跃过纸质书的阅读阶段,直接跳到数字阅读不是太容易。如果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化的引导越来越明确的话,可能未来农村市场对阅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方面可能就是将来增加我们国民包括各种媒介在内的综合阅读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李毅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
众所周知,出版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人来阅读。读者通过对不同出版形态的出版产品的阅读,来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现在的关键是阅读形态正在发生的变化,对国民阅读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阅读本身没有变化,因为阅读是一个过程,对读者来说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像我们这代人对纸质书籍的依恋,还是现在的年轻人对手持阅读终端的执迷,它们都是一种阅读。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的普及,的确对我们过去传统的阅读形态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从这一点上来讲,新的阅读方式不仅冲击着传统的阅读形态,实际上也在冲击着传统的出版业。
我想,过去我们对出版产业本身的理解是一种传统形态的理解。它依附于传统的载体,通过印刷术,把所需要的内容通过书籍的形式、报刊的形式传播出去,这是传统意义上对出版的解释。而当代出版的概念,特别是在移动互联时代,我觉得应该对出版定义的理解更广泛一些:如通过各种可利用的载体来传播内容,既把移动互联的载体,像ipad、阅读器、手机等载体看作一种新的阅读形式;也把博客、微博,包括我们刚刚普及的微信,看作一种新的出版形态。一般来说,只要把自己的思想、把要说的变成文字传播出去,那么撰写文字的人都可以被认作为是作者;如果在一个载体上传播出去,应该都能算作为一种出版,一种传播形式。当然,这种出版形式不具有书号、刊号和报号,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种出版。
新的阅读形态伴随着新的出版形态,不仅阅读的定义被扩展了,出版的定义也被扩展了。
出版的定义是一种形态的变化。在这种形态变化下,我们作为出版人,对于出版概念的包容性和宽容性都应该加大。不是说新的形式来了,我们对出版的这种理解和对出版的未来就产生了一种不可预测的恐惧心态,我觉得大可不必。作为出版人,也应该根据时代的需要来不断地提升出版的理念,用新的科技和新的社会对阅读的需求来促进我们对传统出版形态的改造。
媒介形态一直在演变。伴随着介质形态的较为革命性的变化,我们美术出版应该是积极面对,而不是消极等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版业虽经千余年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仍可算作一个朝阳产业。很多出版人面对目前较为严峻的市场挑战显得比较消极,甚至情绪低落。但是,放眼全球出版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出版不论是传统出版,还是新媒体新形态的出版,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美术出版与其他出版还有一定的区别,美术出版更多是通过纸介质的展示来传达视觉审美的作品,通过纸介质来实现创作展示的需要。但是我们也在积极开发数字形态的美术产品,包括数据库、互联网出版以及借助三网合一的电视资源所开发的美术出版产品。
二、在美术出版领域,仍然保留了纸质出版的一块净地
近几年数字出版发展迅速,但是对美术出版的影响并不大。通过ipad,我们也在做一些产品,人们可以通过ipad看一些世界名作,很好看。但是这种好看不是艺术领域的高端欣赏而是一种大众审美。对于艺术家来讲,他们还是希望通过纸介质的表现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再现原作的效果。在我接触的一些画家里面,很少用ipad来展示自己作品的,还都是通过传统印刷的画册。我觉得,未来出版业的发展,越专业的出版社其出版形态越相对稳定。对美术书而言,书籍的艺术化可能也是一个方向。书籍本身也是一个创意设计载体,如再加上美术类的内容,可能其承载的艺术成分和阅读成分就会越多。将来,也有可能是书籍的创意会变成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当然,不仅仅是装帧艺术。所以,美术专业出版社还将在未来承载着另一种功能。而对一般大众类型的出版社,则要求产品的大众性和市场化程度,应当跟随市场的阅读需求来考虑产品的形态。当然,这并不完全都是成正比的。
内容的无限性,决定了创意的无限性。实际上,现在阅读存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出版的规模,也不在于出版的内容,我们整个社会对于文化意义理解上的缺失是阻碍阅读最根本的问题。我们上周举办了一个天津地区18个区县的订货会,很说明问题。过去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个城市、对身边的读者群了解得不够深入,今年以来,我们做了一些调查,包括天津的艺术院校、美术机构及美术爱好者,这几种人群加起来应该至少不低于2万人;这其中还不完全包括业余喜欢画画的人,而后者也有一定的绘画水平,是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是理解绘画的。仅这个市场,如果能做到精准定位,效益可想而知。
这个市场至少是半专业水准以上的人。不低于20万人,很可观的数字。我们现在出书,印3000册、印5000册似乎已经不错了,销售期还在一到两年左右;但实际上,这些书跟读者的需求、与我们的市场需求差距很大。只能说我们的市场现在没做到位,并不是读者不需要。对于这20万人,我们要是把他们的需求了解透了,把东西送到他们的手上,他们会拱手相谢的。
读者找不到他喜欢的好书,我们的好书找不到读者,而智能手机正在普及。在美术领域,我们暂时不用考虑利用手机载体去出版画家的作品,但如果用它来推广我们出版的画册,对这20万人中用手机上网的人进行精准营销,有没有可能呢?在移动互联时代,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为传统纸书进行营销推广,是否恰逢其时?
在这个时代作为一个出版人,应该利用好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机遇和一切条件。要利用好,而不是拒绝;拒绝了,时代的特殊性也就没有了。我注意到,从去年开始,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出版形式,比如说微型出版。因为体量轻,内容少,类似于我们在外面吃一份快餐,而且在出版内容中间加了一些广告或图片,都是些能吸引人眼球的东西。这些出版形态将来可能会更大一些,实际上是介于纸介质出版与数字出版中间的一个形态。微型出版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青年。他们是社会活动的主力,工作忙,有家庭,有事业,要交友,要做事,很难有完整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因此,微型出版提供的微型阅读可能未来将会大规模地发展,再进一步发展会跟电子书结合起来;而退半步呢,可能就是类似日本现在特别普及的报刊形态书。日本地铁车厢里经常有很多书,人们看完之后就扔的,属于一次性消费读物。 这种微型出版应用到美术这一板块,可能更多的会涉及到美术知识的普及、艺术市场的分析,可能是美术与其他领域的结合,比如艺术品投资,就是与把美术与大众的生活结合起来的资讯或内容有关系。对一般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种出版形态可能会很好用。比如说坐在北京的地铁里,谁会拿ipad、手机去看一幅齐白石或徐悲鸿的画呢?但当这幅画和他的生活有关系的时候,他就会去看看,今天自己家藏的一幅齐白石作品的价位已经上升到什么什么指数了,他会关心这些很具体的跟他的生活有关系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微出版形态如果能应用在美术等专业领域出版社的业务运作中,其实就是内容驱动型的移动营销。
以我来讲,我今年50岁,最喜欢看传统的书;但是现在我也离不开网络和手机。像我这样的人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太老的人可能光看书,年轻的人可能光看电子形态的东西。另外我觉得深度化的、专业化的内容可能也会在微型出版中不断发展。但会采取订阅式的模式。让人们对一个内容进行持续性阅读可能有难度,于是分段去阅读可能会比较容易。电子阅读形态中,订阅化很有前景,订阅化的内容可能是基于对某一类内容、某一类人群专有的内容。这需要一个数据库平台的支撑,对用户进行内容管理,可以利用现在刚刚普及的二维码作为杠杆。
目前,二维码的推广非常快,二维码是传统出版通向数字出版的桥梁;而对于传统出版的现状来说,更需要重视二维码的营销功能,它会是当下传统出版社进行纸书营销的最重要的也最便捷的门户。
去年美联集团开会,邀请百道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去为大家做二维码的普及演讲,内容是有关二维码和手机移动端对于出版业纸质图书的营销和推广。当时,我觉得普及有难度,与会的绝大多数人也都不是很认可。但是今天,随着微信的普及,已经有了4亿多的用户,二维码的应用呈爆发式的增长。近来的电视屏幕也都出现了二维码,我们对二维码的应用也就有信心了。
现在反过来再想二维码,可能确实是普及了。纸质书的推广需要利用各种手段来加强。我记得从前国家出版总署的一个领导讲过,中国现在还有70%多的农村经济建设还没有发展起来,你想让他跃过纸质书的阅读阶段,直接跳到数字阅读不是太容易。如果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越来越繁荣,文化的引导越来越明确的话,可能未来农村市场对阅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方面可能就是将来增加我们国民包括各种媒介在内的综合阅读力的一个重要部分。
(李毅峰/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