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专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适当的拓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也需要尊重学生,支持学生在责成的答案外探寻“新解”的尝试,但是同样也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课堂,关注课堂中的一些美丽细节,使自己的课堂真正呈现“活”而不“乱”,“活”而不失“品位”的局面。
  一、要倾听
  “倾听”就是“细心地聆听”,即“用心地听”。用在学习上,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创意教学认为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学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听讲。可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中,我们看见的是教师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于是乎热闹的课堂结束后,留给学生的东西却实在少之甚少。
  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这里强调的“倾听”指的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倾听,即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的提问讲解,教师也要倾听的发言。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场景:课堂上,教师提问之声还未结束,就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可是回答却牛头不对马嘴;某个学生已经在回答问题了,边上却还有同学把手举得高高的,跃跃欲试。教师如果一味地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只关注举手的同学,课堂就会只呈现热闹的表象而缺乏尝试学生的倾听的能力也会因此而下降。其实,“倾听”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一种品质。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你的提问,是否在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如果没有不妨停下来,作适当的提醒,让学生再听一次问题,再听一遍同学的见解,也许这几分钟的倾听,会带给你精彩发言,也许就这几分钟的倾听,就是你这堂课的亮点所在。
  我们也不难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似乎只停留在教师与学生的提问与回答,管他对与错,只要我的课堂能顺利进行下云就行。这样的课堂缺乏的是教师与学生思维的碰撞,课堂是架空在肤浅的“对话”之上。笔者也有过这样的深刻体验: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上,因为紧张而全然不顾倾听学生的发言质量一味地肯定,以至于学生发言中把柳宗元与陶渊明混为一谈,也没有发现,结果可想而知。
  二、评点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在问题的探讨上,教师要时时刻刻鼓励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课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灵动。时常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被学生的见解所震撼,让我们感受到正确有效的引导,有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一切可能性。可是我们往往为教师的评点而汗颜:“你真聪明!”“真棒”“太好了”课堂上充斥的是常常是这些流于表象的过分热情的表扬式评点,而缺少让学生知道自己所以被称赞的实质性评点。
  试想,如果课堂中教师一直忽视自己的“评点”这个细节,会给学生千百万多不利的影响。他们无法分辨自己的的想法的合理性,却还为自己偏离文本的见解而沾沾自喜。他们在教师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的热情式评点下,会失去面对“你错了”的勇气,而现实生活怎么可能得到的都是褒扬呢?学生将来走出校园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呢?
  当然,笔者并不全盘否定上述教师的评点,因为根据中专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需要适当的鼓励来增强自信心。教师的评点很难预设,都是在动态的课堂中生成的。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课堂交流都会用通用的表扬式,其实教师的点评对个性化的精彩发言是否被其他同学所接受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异声
  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非预设性很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中经常用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按照自己事先的教学设计一路顺畅地与学生合作下来,中途就某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部分学生的意见都会令教师相当满意,突然一位学生的见解打破了老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并且该生的意见引起其他学生的哗然一片。此时,老师是予以关注,正确引导还是断然否定变或是轻描淡写地带过呢?
  笔者暂且把课堂中这类学生的见解称之为课堂中的“异声”,即与众不同的声音。其实不难发现,这类学生簇思维特别活跃他们想人之所没想,喜欢另辟蹊径,但是有时会失偏颇。虽然这异声有时会置老师于被告动的地位,使之并手不及甚至难堪,但老师应关注这美丽的细节。因为新课程改革后的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学生精彩的个性化见解因此而迸发,往往就是这些“异声”。只是老师应用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笔者在教授《小石谭记》一课时就遇到了“异声”。课堂中在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柳宗元的孤独与悲凉之情后,笔者用“千古文人伤心梦——诗意的语言,失意的人生”收束全文,自觉水到渠成时,却不半一位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完全可以删云,这样更能突出作者孤独失意的感情,并且给人一种留有余味之感。”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其他学生的共鸣。此时倘若避重就轻,忽视这“异声”,势必挫伤该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使其余学生信服。于是笔者接纳了该生的感受和声音,请其余学生共同讨论。有位学生的回答非常有思想,他说:“前文写道,寂寥无人,应该说空无一人,可是真的无人吗?明明有同游者这许多人呀,我认为是柳宗元的内心孤独寂寞让他眼中只有小石谭的凄美景色。所以我认为最后一段有必要写。”我们无法考证柳宗元写最后一段的意图,或许这是古人写记时的一种惯用手法,但是学生能深入文本云探究,说出这样有见地的见解,确实令人惊喜。
  总之,对于课堂中出现的“异声”,可以立即接纳并引导之,但有时遇到一些有失偏颇的“声音”,老师可以接纳,然后作缓处理。
其他文献
我们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面临着新世纪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挑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培养学生精神人格和智力相适应,使之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其根本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本人在中专连续三年担任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工作,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时代对我的要求,责任促使我无声的做好课改工作。这期间我灰心过,气馁过,但更多更好的是鼓起勇气向前进,三年过去了,我
期刊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就是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前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400个。据统计,这400个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的50%左右。再加上孩子们在学前已有的识字基础(据调查,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的识字数字统计中,多的学生识字量达到1500个左右,最少的也有50个左右。
期刊
【问题提出的背景】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促进教育任务的完成。“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好的导入,能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牢牢的扣住学生心弦,通过有效的情感沟通,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上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甚至关乎
期刊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关键,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支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而学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学生工作虽不能囊括学校的全部工作,但却说明了班主任工作在整个学校中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自身要练好“内功”  要做好班级各项工作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同于上下级之间形成的行政权力,而是班主任知识丰富、能力超群、人格高
期刊
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因此,寻求比较科学的写作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写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我采用了分类教学的作文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第一类,优秀型。这类学生在班内往往只有几个。我对他们采用鼓励成功法和引进竞争法。我首先把自己写的日记和已发表过的文章给他们阅读,并指出只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写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呑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数学也是同理,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期刊
【摘要】 本文针对台州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从调整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实验学时、加强实验室建设、引进和培养“双师型”实验教师、建立创新型实验室等方面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 teaching on specialty of
期刊
故事法,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讲故事。故事法在儿童教学中非常普遍,近年来也被各教育家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却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或者虽然用了,但却没有对这个方法的实践进行总结归纳,把实践化为理论。   故事法是我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最初给学生们讲故事,只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没有把它作为常规的教学方法。但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后,我发现讲故事对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必
期刊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探讨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很有必要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是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必须和谐。即必须遵循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的原则。   一、教师善于启发诱导是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
期刊
【摘要】 针对目前很多地方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实验,本文从选题策略、课程指导研究策略、评价策略三方面阐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给了广大中学教师一定的建议和启示。   【关键词】 中学语文;研究性策略     一、研究型课程的指导选题策略   研究性课程的选题是整个研究性教学的开始,也是成功的一半,主要有以下三点应该注意的地方:   1.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