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实验教学的误区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的今天,实验与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技能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的科学教师越来越注重实验教学。然而很多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仅仅走过场,为了实验而实验,没有实现实验教学的效果。下面笔者就这一个问题谈谈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一味追求实验探究的固定模式
  在探究实验教学中,探究的过程一般有7个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搜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得出结论。我们教师无论做什么探究实验都是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做下来。可以说,一些课堂上所谓的探究实验教学,仅仅是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了改革而改革,使探究走向模式化和程序化。
  有这么一种情况,无论是随堂课,还是市级公开课、示范课,教师都会开探究实验教学,而且形式一定是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为模式的四人一组。难道我们做探究实验就是把学生分成几组,然后7个探究步骤下来?是教师的思维太狭隘了,教师也应该有创新精神,根据内容的难易,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验教学,努力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不要让学生只会“讲实验”“背实验”。应引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创新的乐趣所在。
  2.多媒体技术制约实验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演示手段和方式。多媒体技术能够完整地展示整个实验过程,对一些实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模拟实验时,加上绚丽的画面、动态的图片、动听的背景音乐,结果大量的次要因素冲淡了实验教学这个主题。学生的兴趣倒是有了,但他们的兴趣不在实验上,而在画面之间。整堂课看起来学习气氛很好,但是效果却一点也没有。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遇到实验操作麻烦,实验过程复杂,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等问题,就采用FLASH软件模拟实验过程,或者观看实验录像。长期下来,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会慢慢消退,从而失去实验中“过程”的重要意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动手实验时,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实践者,教学效果远比观看实验好。
  与真实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处在人为的,预设的程序下,不可能出现实验“异常”,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实验中的“异常”与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则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科学实验中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时,教师最好能亲自动手;一些效果不好的实验,我们可以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
  3.实验教学为了突出实验效果,进行人为“作假”
  教材中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效果不够理想。部分教师没有去分析其原因,而是自己去改变一些实验的材料或者增加一些东西,让实验的效果更加明显。这显然违背了我们实验的真实性。我们教师不是魔术师,实验教学不是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是应该去找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实验材料过期无用了,还是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纰漏。教师恰好可以和学生去探讨实验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下次实验我们应该如何去做等问题。同时可以趁这个机会教育学生,科学家的科学理论成果都是从一次次失败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教师可能怕实验失败再去分析,会花大量的时间,课堂的内容就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师要知道,除了教会学生这些科学知识,更应该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方面的科学素养。
  4.回避一些危险实验
  初中科学实验中,经常会接触一些有毒、有腐蚀性的物质。有些实验若操作不当会引起燃烧、爆炸等事故。在课堂上,有些教师怕自己要承担责任,不去操作这些他们认为存在危险性的实验;也有些教师以“安全起见”为借口过分渲染实验的危险性,结果使学生缩手缩脚,失去了冒险和探索的精神。其实这些所谓“危险”实验,即使出现意外也都是在可控制范围之内的。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多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才有利于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意识、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教师要从自我做起,改变一些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学习新课程的理念,走出实验教学的误区,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角”。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糖尿病(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培养树突细胞(DC)的功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DC成熟过程中核因子(NF)-κB基因的作用。方法DM患者及健康成人PBMC体外经GM-CSF和IL-
目的探讨乌司他可应用失血性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物质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于复苏时予以乌司他汀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目前脑缺血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溶栓、抗凝及应用神经保护剂等,但不能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修复受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人类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多,实现与机器人的智能对话已经是该领域的基本需求。2017年,作者亲身参与了广东岭南现代高级技工学校“可对话机器人
本文针对Java程序编码中的数据类型转换问题,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Java数量类型的基础上,分析了Java的包装类,并提出数据类型转换问题。
7例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用重组干扰素α-2b(IntronA)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联合羟基脲治疗。中数随访26个月(范围12~42个月)。完全血液学缓解4例,部分血液学缓解3例,完全
随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和油气田勘探开发业务的蓬勃发展,石油勘探开发数据集成日趋复杂、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也逐步深入。本文试图从勘探开发数据集成管理的特点出发,阐述在数据集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学生与文本对话,首先要学生对文本有兴趣。兴趣是认识事物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美国布鲁纳认为:学爿最好的时机是埘所学材料的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都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只有将语文教学同德育结合起来,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充分利用教材,以文为本  中国古来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指导学生鉴赏优美语言,领会巧妙构思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潜藏在教材中的
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了“重视不同需求和个体差异”的要求,因此,“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及“终身体育”等成为体育教学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初中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