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化问题为情境,教学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让教学在精心的备课中前行,从本质上打造高效的低数课堂。
[关键词]巧妙变化;打造;高效;低数课堂
低年级数学课堂的主体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和自我约束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仅仅是自身的兴趣,学习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较强的情绪性,因此要打造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遵循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至关重要。
一、化抽象为形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的事物基本上都是生涩而难以理解的,形象的图形才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比如在《认数》这一章节,课本给出的不是单纯的1、2、3……,而是与相应的图例一起出示了1支铅笔、2只鹅、3座山……;在应用题的呈现上也大量使用附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样的安排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既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又在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指导下其学习也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单纯地口述与呆板的板书,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充分形象化,要多借助图例、简笔画、教具、学具等形象的图形与事物来表述题意,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有意注意在整堂课中的比例,这样能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中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之中,激发他们主动去思考教师所呈现的数学问题。
二、化静态为动态
静态的图例在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部分注意力。例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会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五个花盆,每个花盆里有为数不等的花朵,请将花盆的序号按花盆里花朵的数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对于这一类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之高常常令许多初教低年级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反复讲反复做,但收效依旧不是很明显。原因就在于虽然题目本身是形象的,但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却很容易被花朵的花瓣数、花朵所在的不同位置、花盆的形状等无关属性所吸引,从而削弱了他们对题目的关注。所以教师可在教学时用先全遮再渐显的方式作动态的处理:爷爷家里有五盆花(将遮住的五个花盆先出示,注意这里只出示花盆,不出示花朵),和学生一起数,数到第几盆就在纸上写下几。然后数出每一盆分别开了几朵花,是几朵就在刚才写的这盆花的序号下面写上几。让学生完成花朵数的数与写,然后再比较这些花朵数,将花朵数按题目的要求排序,最后对照花朵数与相应的序号完成最终的答案。这一过程将静态的图例用动态的形式有条理地逐步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紧跟着教师动态的引导来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图片中其它的无关属性,所以学习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化问题为情境
数学练习课或是每节课后半段的巩固练习阶段,经常要通过练习多道数学题来巩固前面的学习内容,虽然题与题之间不同的条件都指向类似的问题,但不同的条件也使题与题之间隐约的共性变得更加模糊和缺乏联系,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容易产生解题疲劳,这时候抽无论抽象具体,静态或者动态,学生的表现出奇的一致:对后续问题的漠不关心以及因对教师引导的无意注意而显得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应从学生的感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一个连续解决数道问题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以儿童化的语言将要解决的多道数学题巧妙地穿插其中,用模拟数学冲关游戏的模式激励学生将这些数学题以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逐个击破,每过一关大力表扬顺利过关的学生,及时鼓励未能过关与勉强过关的学生,强化他们冲关的信心和意志,以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将他们送上最终的“全面胜利”,这样的课堂组织能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永不服输的学习精神,同时更让枯燥的数学练习课变得鲜活而有趣,生动又高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多媒体教学逐渐占据课堂的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教学课件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课堂教学时常被模式化的课件牵着鼻子走。而这时若通过教学方法的简单变化,将教学印上自己的想法,让教学在精心的备课中前行,才能从本质上打造高效的低数课堂。
责任编辑 满令怡
[关键词]巧妙变化;打造;高效;低数课堂
低年级数学课堂的主体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知识的学习缺乏目的性和自我约束性,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仅仅是自身的兴趣,学习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和较强的情绪性,因此要打造低年级数学高效课堂,遵循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至关重要。
一、化抽象为形象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的事物基本上都是生涩而难以理解的,形象的图形才是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比如在《认数》这一章节,课本给出的不是单纯的1、2、3……,而是与相应的图例一起出示了1支铅笔、2只鹅、3座山……;在应用题的呈现上也大量使用附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这样的安排将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既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门槛,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又在无形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指导下其学习也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单纯地口述与呆板的板书,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充分形象化,要多借助图例、简笔画、教具、学具等形象的图形与事物来表述题意,努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有意注意在整堂课中的比例,这样能让学生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中更好地融入数学课堂学习之中,激发他们主动去思考教师所呈现的数学问题。
二、化静态为动态
静态的图例在便于学生理解题意的同时,也会分散学生的部分注意力。例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之后,会遇到这种类型的题:五个花盆,每个花盆里有为数不等的花朵,请将花盆的序号按花盆里花朵的数量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对于这一类的题目,学生的错误率之高常常令许多初教低年级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反复讲反复做,但收效依旧不是很明显。原因就在于虽然题目本身是形象的,但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却很容易被花朵的花瓣数、花朵所在的不同位置、花盆的形状等无关属性所吸引,从而削弱了他们对题目的关注。所以教师可在教学时用先全遮再渐显的方式作动态的处理:爷爷家里有五盆花(将遮住的五个花盆先出示,注意这里只出示花盆,不出示花朵),和学生一起数,数到第几盆就在纸上写下几。然后数出每一盆分别开了几朵花,是几朵就在刚才写的这盆花的序号下面写上几。让学生完成花朵数的数与写,然后再比较这些花朵数,将花朵数按题目的要求排序,最后对照花朵数与相应的序号完成最终的答案。这一过程将静态的图例用动态的形式有条理地逐步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学生紧跟着教师动态的引导来完成教师提出的要求,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图片中其它的无关属性,所以学习效率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化问题为情境
数学练习课或是每节课后半段的巩固练习阶段,经常要通过练习多道数学题来巩固前面的学习内容,虽然题与题之间不同的条件都指向类似的问题,但不同的条件也使题与题之间隐约的共性变得更加模糊和缺乏联系,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容易产生解题疲劳,这时候抽无论抽象具体,静态或者动态,学生的表现出奇的一致:对后续问题的漠不关心以及因对教师引导的无意注意而显得无所适从。这时教师应从学生的感知特点出发,通过创设一个连续解决数道问题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以儿童化的语言将要解决的多道数学题巧妙地穿插其中,用模拟数学冲关游戏的模式激励学生将这些数学题以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式逐个击破,每过一关大力表扬顺利过关的学生,及时鼓励未能过关与勉强过关的学生,强化他们冲关的信心和意志,以一个接一个的成功将他们送上最终的“全面胜利”,这样的课堂组织能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永不服输的学习精神,同时更让枯燥的数学练习课变得鲜活而有趣,生动又高效!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多媒体教学逐渐占据课堂的时代,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教学课件弱化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课堂教学时常被模式化的课件牵着鼻子走。而这时若通过教学方法的简单变化,将教学印上自己的想法,让教学在精心的备课中前行,才能从本质上打造高效的低数课堂。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