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8月15日,北京八宝山,哀乐低回。胸佩白花的人们是来为一生传承红色经典的军旅编辑家黄涛送行的。在送行的队伍中,有新闻出版界的领导和同行,有总部机关的首长,还有将帅的子女。在敬献的花圈缎带上,人们还发现了几个特别熟悉的名字——航天英雄杨利伟、试飞英雄李中华、独臂英雄丁晓兵和见义勇为英雄徐洪刚。他们怎么会和黄涛相熟?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交往呢?
“星火燎原伴我行”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柳树枝头的新绿已报告了春的消息。2008年3月30日,是个星期天,正是301医院南楼允许探视病人的日子。在来来往往探视病人的人群中,细心的人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熟悉的身影:矫健的身姿,饱满的面庞,理一个特别干练的小平头。“这不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吗?!”有人小声地惊呼起来。现在正是神舟七号发射任务在即,训练工作特别紧张的时候,他到301医院南楼看望谁?是谁又这么值得我们的航天英雄这般牵挂?
当杨利伟走进黄涛的病房时,黄涛的老伴马阿姨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你训练任务那么忙,还来看望我们家老头子,这太让我们感动了!”“我最近看了关于黄老的事迹报道,特别受感动,特别想来看望黄老。因为我们航天员最近训练很紧张,几次都没有成行。今天正好是个星期天,下午有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我就来了。”杨利伟握着黄涛的手,凑近他的耳朵大声地说道。黄涛握着杨利伟的手,也显得十分激动,他说道:“谢谢你在百忙之中看望我。你是我们新时期的英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说着黄涛指指临窗的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几十本《星火燎原》、《解放军英雄传》等图书,“我现在回不了家,只能让他们把这些书拿过来有空看看。我编了一辈子英雄的书,如果干得动,我要再编辑一部新时期英雄传,把你们这些新时期的英雄也编写进去,给现在的年轻人树立新的榜样”。
杨利伟拿出了一个神舟五号飞船模型送给黄涛,并指着返回舱说:“我就是待在这个舱里回来的。”幽默的话语把黄涛和周围的人都逗乐了。黄涛拿出签名簿,微笑着说:“给我签个名吧!我也做一回追星族。”杨利伟工工整整地写道:“星火燎原伴我行。”
临别时,杨利伟给黄涛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并握着黄涛的手说:“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良好的飞行任务实践星火燎原精神。”
“薪火传承谢黄翁”
2008年4月底的一天,黄涛刚刚输完液正稍作休息,病房门忽然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军官,黄涛细细一看,这不是早在各种媒体上就已经非常熟悉了的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嘛!只见徐洪刚满面笑容地走到黄涛面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一个军礼:“黄老,我是徐洪刚,今天刚从我们部队驻地赶来看您。”黄涛也非常高兴地说:“我知道你,你见义勇为的精神很让我们敬佩!”
“我小时候最爱看打仗的故事书,课本上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一直刻印在脑海中。那时有个小伙伴从家里带来一本破了皮的《星火燎原》,同学们都围着他,一人读,大家听。润之装瘸骗匪兵,朱德挑粮上井冈,刘邓跃进大别山的故事我都非常熟悉。最近我看了《解放军文艺》上登的报告文学《星火燎原》,知道了这《星火燎原》就是您主持下编辑起来的,我对您一生为《星火燎原》默默操劳的精神非常佩服,对您也更加敬重了。”
一坐下来,徐洪刚就急切地向黄涛讲起他心目中的《星火燎原》来。“我当兵的部队,就是全国闻名的‘铁军’部队,像红军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这些传奇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后来,我因见义勇为成了媒体宣传的对象,有些记者问我斗歹徒时想到了什么,比如铁军、英雄,我说什么也没想,也不可能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英雄的故事、铁军的精神已经刻印在脑海里,流淌在血液中,关键时刻自然就能表现在行动上。”黄涛听了徐洪刚的一番话,深有感触地点点头:“对,英雄行为来自于平时思想上的积累。我们编英雄的书就是要给大家这种积累。”
徐洪刚拿出他为看望黄老而特意写就的条幅——“薪火传承谢黄翁”,有些羞怯地说:“我练书法时间不长,黄老您是书法家,我这条幅让您见笑了。”黄涛看了,微笑着说:“写得不错!”说着,对身边的家人说:“来,就让我们和这个条幅照张相。”黄涛的这一举动让徐洪刚万分激动:“对书法颇有研究的黄老,对我这年轻后生的书法作品如此鼓励,真是让我愈加敬佩了!”
“咔嚓”一声,照相机留下了一老一少站在那幅书法作品前和谐的身影。
英雄聚会论黄涛
2008年五一前夕,航天英雄杨利伟、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和试飞英雄李中华相聚到了一起。同为新时代的英雄,他们已经彼此相熟,经常电话往来,但像这样的三人聚会,他们都还是第一次。是什么事情让这三位时代英雄聚到了一起的呢?
当报告文学《星火燎原》在2008年第1期的《解放军文艺》上刊载后,杨利伟、徐洪刚、李中华、丁晓兵等都被黄涛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他们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或撰文表达对黄涛的深深敬意。五一前夕,徐洪刚特意从部队驻地赶到北京,到医院看望他敬仰已久的黄涛。得知徐洪刚来到北京,李中华特意给杨利伟打了电话,相约三人相聚,共叙黄涛给他们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李中华说:“我是读着《星火燎原》长大的,那上面的英雄事迹给了我人生志向的最早启蒙。但我原先并不知道我所熟悉的《星火燎原》、《志愿军英雄传》这些书背后倾注了黄老那么多的心血,甚至是他一辈子的牵挂。他的这些先进事迹丰富、真实、感人,在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信念带来的力量。”
徐洪刚说:“我也是伴着《星火燎原》这部书长大的。后来当兵,又在全国闻名的‘铁军’部队,再后来我当了指导员、教导员,给战士们上课时,我也经常给他们提起这些熟稔于心的故事。《星火燎原》真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部好书。”
杨利伟说:“别人称我是英雄,可我觉得,是我们的这个工作岗位让我们比一般人显得特殊了些。其实,像黄老这样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几十年,尽心尽力地为大家奉献红色经典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曾有人问我,当飞船即将发射时,你的心跳为什么居然还是807你难道一点也不慌吗?我说,当你摈弃了一切杂念之后,你的心自然就平静了。所以,我也特别能体会黄老这么多年痴心编撰红色经典而心无旁骛的精神世界。”
高山仰止英雄赞
远在江南武警部队驻地的独臂英雄丁晓兵,在读了有关黄涛的事迹报道后,特意寄来邮件以表达对黄涛的敬意。丁晓兵用了“荡气回肠”一词来概括他对黄涛事迹的感悟。他说:“这种感觉让我近乎梦萦神游,它让我在平实中看到了完善之美,在喧哗中悟到了幽雅之韵,在低谷处触见了高山之德。”
丁晓兵盛赞黄涛是一位智者、严者、仁者、廉者和斗士。他说,黄老的这分智慧,缘自于他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真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缘自于他一生的苦学、苦思、苦钻,一生与人无争的超凡脱俗和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宽广胸怀。他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然心境,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干工作。作为一名著书立传、功成名就的我军高级干部,黄老完全可以在权力范围之内,给个人、家庭、亲人谋取些“便利”,然而他一生做人坦荡。在他的四个子女中,没有一人因为他的缘故而在工作和生活上享受一点特殊的照顾。即使在病榻弥留之际,他想的、念的,还是倾注他毕生心血的《星火燎原》。这就是黄老,一个把“律己”当成生命来对待的革命老人。
对于黄涛,试飞英雄李中华有着另一番的感触。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后代,李中华对编撰《志愿军英雄传》以及一系列革命英雄史传的黄涛充满崇敬之情。是杜凤瑞血洒长空的英雄气概,威风八面、智勇双全的空战英雄王海等志愿军英雄,让李中华对人民空军飞行员这个岗位,有了特别的理解与感悟,甚至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像英雄那样报效祖国、献身航空,这种质朴的情感确定了李中华最初的人生选择。
“在黄老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也感受了对自身职责的态度。这些可贵之处,本身就是英雄精神品质的体现和延伸。”在经历过无数次空中历险,已成为试飞英雄的李中华对什么是英雄品质,有着更深切的体会。
关于什么是英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法国著名诗人波特莱尔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黄涛正是以一个智者、严者、仁者、廉者和斗士的姿态,做着“一生为英雄歌唱”的事情,自始至终,心无旁骛。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杨利伟、李中华、丁晓兵、徐洪刚还是黄涛,他们都是英雄。“英雄”,就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责任编辑 李 芸
“星火燎原伴我行”
三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柳树枝头的新绿已报告了春的消息。2008年3月30日,是个星期天,正是301医院南楼允许探视病人的日子。在来来往往探视病人的人群中,细心的人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熟悉的身影:矫健的身姿,饱满的面庞,理一个特别干练的小平头。“这不是航天英雄杨利伟吗?!”有人小声地惊呼起来。现在正是神舟七号发射任务在即,训练工作特别紧张的时候,他到301医院南楼看望谁?是谁又这么值得我们的航天英雄这般牵挂?
当杨利伟走进黄涛的病房时,黄涛的老伴马阿姨激动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你训练任务那么忙,还来看望我们家老头子,这太让我们感动了!”“我最近看了关于黄老的事迹报道,特别受感动,特别想来看望黄老。因为我们航天员最近训练很紧张,几次都没有成行。今天正好是个星期天,下午有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我就来了。”杨利伟握着黄涛的手,凑近他的耳朵大声地说道。黄涛握着杨利伟的手,也显得十分激动,他说道:“谢谢你在百忙之中看望我。你是我们新时期的英雄,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说着黄涛指指临窗的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几十本《星火燎原》、《解放军英雄传》等图书,“我现在回不了家,只能让他们把这些书拿过来有空看看。我编了一辈子英雄的书,如果干得动,我要再编辑一部新时期英雄传,把你们这些新时期的英雄也编写进去,给现在的年轻人树立新的榜样”。
杨利伟拿出了一个神舟五号飞船模型送给黄涛,并指着返回舱说:“我就是待在这个舱里回来的。”幽默的话语把黄涛和周围的人都逗乐了。黄涛拿出签名簿,微笑着说:“给我签个名吧!我也做一回追星族。”杨利伟工工整整地写道:“星火燎原伴我行。”
临别时,杨利伟给黄涛郑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并握着黄涛的手说:“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以良好的飞行任务实践星火燎原精神。”
“薪火传承谢黄翁”
2008年4月底的一天,黄涛刚刚输完液正稍作休息,病房门忽然开了,走进来一位年轻的军官,黄涛细细一看,这不是早在各种媒体上就已经非常熟悉了的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嘛!只见徐洪刚满面笑容地走到黄涛面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一个军礼:“黄老,我是徐洪刚,今天刚从我们部队驻地赶来看您。”黄涛也非常高兴地说:“我知道你,你见义勇为的精神很让我们敬佩!”
“我小时候最爱看打仗的故事书,课本上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的故事,一直刻印在脑海中。那时有个小伙伴从家里带来一本破了皮的《星火燎原》,同学们都围着他,一人读,大家听。润之装瘸骗匪兵,朱德挑粮上井冈,刘邓跃进大别山的故事我都非常熟悉。最近我看了《解放军文艺》上登的报告文学《星火燎原》,知道了这《星火燎原》就是您主持下编辑起来的,我对您一生为《星火燎原》默默操劳的精神非常佩服,对您也更加敬重了。”
一坐下来,徐洪刚就急切地向黄涛讲起他心目中的《星火燎原》来。“我当兵的部队,就是全国闻名的‘铁军’部队,像红军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平型关大捷这些传奇般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这支英雄的部队。后来,我因见义勇为成了媒体宣传的对象,有些记者问我斗歹徒时想到了什么,比如铁军、英雄,我说什么也没想,也不可能想,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英雄的故事、铁军的精神已经刻印在脑海里,流淌在血液中,关键时刻自然就能表现在行动上。”黄涛听了徐洪刚的一番话,深有感触地点点头:“对,英雄行为来自于平时思想上的积累。我们编英雄的书就是要给大家这种积累。”
徐洪刚拿出他为看望黄老而特意写就的条幅——“薪火传承谢黄翁”,有些羞怯地说:“我练书法时间不长,黄老您是书法家,我这条幅让您见笑了。”黄涛看了,微笑着说:“写得不错!”说着,对身边的家人说:“来,就让我们和这个条幅照张相。”黄涛的这一举动让徐洪刚万分激动:“对书法颇有研究的黄老,对我这年轻后生的书法作品如此鼓励,真是让我愈加敬佩了!”
“咔嚓”一声,照相机留下了一老一少站在那幅书法作品前和谐的身影。
英雄聚会论黄涛
2008年五一前夕,航天英雄杨利伟、见义勇为的英雄徐洪刚和试飞英雄李中华相聚到了一起。同为新时代的英雄,他们已经彼此相熟,经常电话往来,但像这样的三人聚会,他们都还是第一次。是什么事情让这三位时代英雄聚到了一起的呢?
当报告文学《星火燎原》在2008年第1期的《解放军文艺》上刊载后,杨利伟、徐洪刚、李中华、丁晓兵等都被黄涛的先进事迹所深深感动,他们纷纷前往医院看望或撰文表达对黄涛的深深敬意。五一前夕,徐洪刚特意从部队驻地赶到北京,到医院看望他敬仰已久的黄涛。得知徐洪刚来到北京,李中华特意给杨利伟打了电话,相约三人相聚,共叙黄涛给他们所带来的心灵震撼。
李中华说:“我是读着《星火燎原》长大的,那上面的英雄事迹给了我人生志向的最早启蒙。但我原先并不知道我所熟悉的《星火燎原》、《志愿军英雄传》这些书背后倾注了黄老那么多的心血,甚至是他一辈子的牵挂。他的这些先进事迹丰富、真实、感人,在他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信念带来的力量。”
徐洪刚说:“我也是伴着《星火燎原》这部书长大的。后来当兵,又在全国闻名的‘铁军’部队,再后来我当了指导员、教导员,给战士们上课时,我也经常给他们提起这些熟稔于心的故事。《星火燎原》真是影响了几代人的一部好书。”
杨利伟说:“别人称我是英雄,可我觉得,是我们的这个工作岗位让我们比一般人显得特殊了些。其实,像黄老这样的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几十年,尽心尽力地为大家奉献红色经典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曾有人问我,当飞船即将发射时,你的心跳为什么居然还是807你难道一点也不慌吗?我说,当你摈弃了一切杂念之后,你的心自然就平静了。所以,我也特别能体会黄老这么多年痴心编撰红色经典而心无旁骛的精神世界。”
高山仰止英雄赞
远在江南武警部队驻地的独臂英雄丁晓兵,在读了有关黄涛的事迹报道后,特意寄来邮件以表达对黄涛的敬意。丁晓兵用了“荡气回肠”一词来概括他对黄涛事迹的感悟。他说:“这种感觉让我近乎梦萦神游,它让我在平实中看到了完善之美,在喧哗中悟到了幽雅之韵,在低谷处触见了高山之德。”
丁晓兵盛赞黄涛是一位智者、严者、仁者、廉者和斗士。他说,黄老的这分智慧,缘自于他对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对真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缘自于他一生的苦学、苦思、苦钻,一生与人无争的超凡脱俗和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宽广胸怀。他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淡然心境,静下心来一门心思干工作。作为一名著书立传、功成名就的我军高级干部,黄老完全可以在权力范围之内,给个人、家庭、亲人谋取些“便利”,然而他一生做人坦荡。在他的四个子女中,没有一人因为他的缘故而在工作和生活上享受一点特殊的照顾。即使在病榻弥留之际,他想的、念的,还是倾注他毕生心血的《星火燎原》。这就是黄老,一个把“律己”当成生命来对待的革命老人。
对于黄涛,试飞英雄李中华有着另一番的感触。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的后代,李中华对编撰《志愿军英雄传》以及一系列革命英雄史传的黄涛充满崇敬之情。是杜凤瑞血洒长空的英雄气概,威风八面、智勇双全的空战英雄王海等志愿军英雄,让李中华对人民空军飞行员这个岗位,有了特别的理解与感悟,甚至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像英雄那样报效祖国、献身航空,这种质朴的情感确定了李中华最初的人生选择。
“在黄老身上,我看到了信念的力量,也感受了对自身职责的态度。这些可贵之处,本身就是英雄精神品质的体现和延伸。”在经历过无数次空中历险,已成为试飞英雄的李中华对什么是英雄品质,有着更深切的体会。
关于什么是英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法国著名诗人波特莱尔说:“英雄就是对任何事都全力以赴,自始至终,心无旁骛的人。”黄涛正是以一个智者、严者、仁者、廉者和斗士的姿态,做着“一生为英雄歌唱”的事情,自始至终,心无旁骛。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杨利伟、李中华、丁晓兵、徐洪刚还是黄涛,他们都是英雄。“英雄”,就是他们共同的名字!
责任编辑 李 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