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中的主要储藏蛋白,是天然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自主装特性及在不同溶液中呈现不同的溶解特性,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成纳米颗粒,进而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荷载和输送,或用来稳定乳液。近年来,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在食品和营养物质运输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利用玉米醇溶蛋白与蛋白质、多糖、多酚、表面活性剂等物质进行复合,可以得到更加稳定且对生物活性物质包埋率、荷载量更高的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本文对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与种类、应用情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为玉米醇溶蛋白
其他文献
采用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TIANGEN DNAsecure新型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QIAGEN DNeasy plant kit法、Nucleospin®Food kit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法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CTAB法6种方法对来自植物根、茎、叶、花蕾、果实及种子的19种常见食用香辛料的DNA进行提取,并比较各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
萜烯是构成葡萄酒香气的重要成分之一,在酿酒葡萄果实中以游离态和结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来自果实的萜烯类物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糖苷态萜烯在酸和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部分萜烯成分在酸催化下发生分子重排,最终导致酒中萜烯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影响萜烯组分的转化和最终葡萄酒香气的形成。本文综述了葡萄酒酿造过程中萜烯类香气物质转化所涉及的反应、机制及调控因素等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目前食品组分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已成为膳食与健康领域的研究热点。存在于动物体内的肠道菌群对大豆活性组分的分解代谢、转化吸收有着重要作用,大豆活性组分在体内肠道菌群作用下发生生物转化,导致其结构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活性成分,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同时,大豆活性组分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又能够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保护肠黏膜屏障、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本文对大豆活性组分如何在菌群作用下进行有效生物转化、肠道菌群在外源组分的扰动下如何进行菌群结构和丰度调整以及大豆组分的菌群代谢产物对人的健康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为有效评价猪肉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相同猪肉样品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与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4℃冷藏15 d猪肉TVB-N含量与冷藏时间成“J”型变化规律,而TVC与冷藏时间成“S”变化规律。当TVB-N含量在第7.5天达到国家标准规定新鲜度限定值(15 mg/100 g)时,TVC已远超国家标准限定值(6(lg(CFU/g))),达到7.92(lg(CFU
为了探究真空预冷及不同流通方式对上海青(Brassica rapa L.ssp.chinensis)货架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上海青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真空预冷(以不进行预冷为对照)后在常温((20±1)℃)或低温((4±1)℃)条件下流通,然后进行常温((20±1)℃)模拟货架,测定流通和货架期间上海青外观品质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真空预冷可以维持上海青良好的货架品质,与常温流通相比,低温流通可以明显减缓上海青叶绿素、类胡萝卜
建立水产品中痕量水平六溴联苯(hexabromobiphenyls,HexaBBs)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对HexaBBs在不同水产品中的蓄积差异性进行特征分析。对前处理方法的提取试剂、超声时间、固相萃取小柱以及毛细管色谱柱的类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为提取试剂、超声时间为10 min,采用硅胶柱净化,经配有DB-17MS色谱柱的气相色谱分析效果最佳。5种HexaBBs在0.20~10.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0.50μg/kg,定量限为
白酒因原料以及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差异,在微量元素、同位素及风味等方面形成独特的地域特征。通过仪器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进行白酒地域特征鉴别。本文依据地域特征的不同成因,分别从酿酒原料、微生物发酵产物两个方面对白酒地域特征鉴别的仪器分析方法(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位素比值质谱法、色谱法、光谱法以及仿生传感器法等)进行了分类探讨;并论述了不同方法的适用领域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白酒地域特征鉴别的关键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白酒的分析鉴别提供参考。
建立黄酒中组胺、酪胺、腐胺、色胺、β-苯乙胺、尸胺、精胺、亚精胺共8种生物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样品衍生化处理后,经C18色谱柱(100.0 mm×2.1 mm,1.7μm)分离,0.1%甲酸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的电喷雾正离子扫描获得质谱数据,并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8种生物胺可在19 min内分离,且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均大于0.9951;检出限为0.25~0.50 ng/mL,定量限为1~2 ng/mL,日内精密度为0
为探讨鲜食玉米籽粒发育期间真菌污染和真菌毒素积累情况,选择天紫23、京科糯2000和黑糯6号3个品种鲜食玉米,在玉米授粉后第0、12、23、35、55天采样对污染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黄曲霉毒素B1、呕吐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3个品种鲜食玉米中,共分离出1606株真菌,经鉴定,隶属13个属,20个种;玉米籽粒发育期间主要污染真菌为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毛霉属(Mucor)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其
研究从市场上收集到的24种快餐包装纸中的矿物油向固体食品模拟物Tenax的迁移规律。在多个不同的迁移条件(40℃/0.5、1、2、3 h,40℃/10 d和70℃/2 h),探究矿物油的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评价其安全性。选择正己烷-乙醇(1∶1,V/V)混合溶液对Tenax进行过夜萃取,采用质量分数0.3%硝酸银固相萃取柱对饱和烃矿物油(mineral oil saturated hydrocarbons,MOSH)和芳香烃矿物油(mineral oil aromatic hydrocarbon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