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为了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复习效率,需要依据《考试说明》,确定复习思路,消除学生对试题的陌生感和畏惧感;制定周密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具体地方法,做到自主复习。
【关键词】复习;思路;计划;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怎样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掌握复习中的主动权,提高复习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依据《考试说明》,确定复习思路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因此,为了少走弯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研究“两纲”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有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的目标,调整总复习的思路。其次要引导学生研究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命题规律,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方法、规律,提高解题效率。此外,要让学生熟悉考题框架,熟悉各类题型,消除学生对试题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二、制定周密计划,达到针对性
1.阶段和层次结合。
一般说来,语文总复习安排四个阶段为宜。第一阶段按照课本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复习,一单元一检测。这个阶段的复习,重在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能力,使课本知识系统化。第二阶段按照《考试说明》的37项能力要求进行复习,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做好考前的练兵。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高三复习阶段总的复习期间是安排前紧后松,到临考前半个月,便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有一个体味、消化、加深理解的过程。
2.控制性和针对性结合。
语文复习的计划要体现定量控制、定度控制的可控制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程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海”,也不得而知。我们认为,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的标准是:每次考试后,凡正确率高于75%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75%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到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些练习;这样使训练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所谓定度控制,根据学生身心自身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适时调整训练的节奏和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们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决的方法,并激发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三、授之以渔,达到事半功倍
1.把握好每个知识点。
在备考复习中,对众多的知识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的复习才会是高效的。因此,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我们首要任务。
首先,拾遗补缺,梳理归纳,点拨基础知识的整合,使之形成由一个个子系统组成的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系统。
其次,点明重点,拨开疑难,帮助学生排除知识障碍,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
再次,集中力量,强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不轻易放过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桶”。
2.有效使用课本。
有些人认为,高考不直接从课本中命题,复习时抛开课本。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看到,直接从课本中命题的虽明显减少,但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试题,又大多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直接的或间接的对应点,是课本知识的巧妙迁移和合理深化。据此,搞好高三语文的复习,要善于把课本当作例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功能的复习与训练,做到“迁移”由课本出发,“加深”从课本实现,“综合”以课本为例。总之,就是“科学利用课本,注意对接高考”。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识的迁移和延展。对课本知识进行横向拓宽,增加新的知识领域。课本上可进行这种迁移有两种:一种课本中已经点及,但言而未尽,意犹未穷,留下了知识的空间,需要复习者对其进行充实和弥补的。二是课本向我们提供了某种知识或训练的“例子”,但十分有限,我们不能仅此而已,而要以“此”为例,扩展开去,补充类似的例子,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闻。
(2)知识的理解和挖掘。语文课本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知识都是表象的、现成的、静止的,要通过深入挖掘来领会和了解其中的深层内容、内在意义和隐含信息。分析理解的深度和“考纲”一致,方向始终对着高考。如果我们选择若干名人名诗名词名曲,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理解,即使与高考不能直接对号,也会给学生提供分析、理解的例子,临场也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3)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有比较才有鉴别,复习应考的过程也是一项知识的比较过程;梳理是使知识系统化和明晰化,语文复习过程有相当一部分是梳理工作;运用是最终目的,高考复习的宗旨就是运用。每年高考语文的几十道试题,没有那一道不是知识比较、梳理和运用的结晶。比较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比较一般以时间为序,如我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脉络:东周诗经——先秦散文——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宋代词——元代曲——明清小说,以此为线,纵向发展,形成体裁比较并将高中课本里的相关课文作为印证的珠子串上去,同时适当补充。这样复习,脉络清晰。横向比较复习的内容更多,即确定一个可比标准和项目,既说共性,又找个性,异中概同,同中求异,课本中的知识大多较为分散,必须对此进行归纳梳理,使之网络化,课本的优势才能显示出来,这也是复习的重要方面。
(4)练习的布置和使用。①语言知识与能力宜分散。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是语文学科训练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以往的训练有两个偏差:一是过于追求系统化,抠名词术语;二是集中一段时间反复训练。高考命题已跳出对静态语言的分析,强调语言的动态运用。因此,不必花更多精力追求系统化;主要花在运用和理解上。此类的训练宜长流水、不断线,既可防枯燥无味,又有利于在反复训练中加强语言的感悟能力,有利于迁移。②重视分类训练。随复习的进行,应多搞一些与复习同步的分类训练,有利于在比较中强化复习的内容。分类训练是一种实效性最强的训练。综合训练、模拟训练,如果是高质量的,一般具有覆盖面大、重在能力考察、题型全面、赋分合理等优点,其分数有可参照性。但是,如果以综合练习代替分类练习,一是避免不了无谓的重复训练;二是不利于分条、分块地掌握复习的重点。③练习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a.试题的测试目标,即本题考的是什么,必须与《考试说明》紧相挂钩。b.立意与命题的角度,即通过什么,或从什么角度考查的。c.干扰项是如何干扰的。干扰项是“诱答”,特点似是而非,“似是”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有的涵盖过大,有的涵盖不全,有的局部偷换概念;有的单独看来是正确的判断但文中未涉及;有的是文中谈此,而题中谈彼,即偷换概念。d.解题的思路和依据。试卷中的选择,一般反映不出解题过程的正误、思路的优劣。通过思路和依据的分析,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e.作适当的拓展。一次、几次或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应再补充些同类性质、命题方式有变化的练习,不仅了解其“宗”、更了解其“变”,于“万变不离其宗”的训练中,把握试题的正确解答规律。
【关键词】复习;思路;计划;方法
高三语文复习时间短,范围广,内容多,任务重,要求高。怎样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掌握复习中的主动权,提高复习效率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依据《考试说明》,确定复习思路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因此,为了少走弯路,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中首先要引导学生研究“两纲”尤其要研究《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考项,明确目标,逐项对照,务求落实;对《考试说明》中新修订的内容有足够的重视。从而明确复习的目标,调整总复习的思路。其次要引导学生研究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创新的基本思路及命题规律,总结各题型的解题方法、规律,提高解题效率。此外,要让学生熟悉考题框架,熟悉各类题型,消除学生对试题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二、制定周密计划,达到针对性
1.阶段和层次结合。
一般说来,语文总复习安排四个阶段为宜。第一阶段按照课本单元的编排顺序进行复习,一单元一检测。这个阶段的复习,重在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能力,使课本知识系统化。第二阶段按照《考试说明》的37项能力要求进行复习,一项一项训练,最后穿成串,连成线,达到系统化。第三阶段是综合训练阶段,通过一系列的训练,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各种能力做好考前的练兵。第四阶段是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总结,自己查漏补缺,同时养精蓄锐,迎接高考。高三复习阶段总的复习期间是安排前紧后松,到临考前半个月,便把时间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有一个体味、消化、加深理解的过程。
2.控制性和针对性结合。
语文复习的计划要体现定量控制、定度控制的可控制原则和针对性原则。所谓定量控制,就是对课时量、课程教学容量及训练量要进行控制。量次不足,固然不能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量次过于频繁,学生不胜负担,同样也会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常说要“精讲多练”、“多读多写”。但讲多少为精,练(读写)多少为多,缺乏一定的标准,缺乏量的依据。还有“题海战术”。到底做多少题才成其“海”,也不得而知。我们认为,只要不再做“重复劳动”的练习,就不是“题海战术”。衡量是不是“重复劳动”的标准是:每次考试后,凡正确率高于75%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到要求,以后就可少做此类练习;正确率低于75%的题目,就认为该知识点和能力点未达到要求,评讲时更细,以后就可多做些练习;这样使训练有的放矢,减少无效劳动。所谓定度控制,根据学生身心自身发展的水平和特点,适时调整训练的节奏和内容,进行因材施教。对于语文差生,必须加强课外辅导,每次考试后,我们都对差生进行单独辅导,指出其试卷中的知识和能力问题,提高语文成绩的途径,以及解决的方法,并激发他们拼搏的信心,在高考中收效颇大。
三、授之以渔,达到事半功倍
1.把握好每个知识点。
在备考复习中,对众多的知识点,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胸怀全局,高屋建瓴的复习才会是高效的。因此,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我们首要任务。
首先,拾遗补缺,梳理归纳,点拨基础知识的整合,使之形成由一个个子系统组成的完整的语文知识网络系统。
其次,点明重点,拨开疑难,帮助学生排除知识障碍,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
再次,集中力量,强化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的缺陷,不轻易放过木桶中“最短的那块木桶”。
2.有效使用课本。
有些人认为,高考不直接从课本中命题,复习时抛开课本。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看到,直接从课本中命题的虽明显减少,但如果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这些试题,又大多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直接的或间接的对应点,是课本知识的巧妙迁移和合理深化。据此,搞好高三语文的复习,要善于把课本当作例子,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功能的复习与训练,做到“迁移”由课本出发,“加深”从课本实现,“综合”以课本为例。总之,就是“科学利用课本,注意对接高考”。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知识的迁移和延展。对课本知识进行横向拓宽,增加新的知识领域。课本上可进行这种迁移有两种:一种课本中已经点及,但言而未尽,意犹未穷,留下了知识的空间,需要复习者对其进行充实和弥补的。二是课本向我们提供了某种知识或训练的“例子”,但十分有限,我们不能仅此而已,而要以“此”为例,扩展开去,补充类似的例子,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闻。
(2)知识的理解和挖掘。语文课本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知识都是表象的、现成的、静止的,要通过深入挖掘来领会和了解其中的深层内容、内在意义和隐含信息。分析理解的深度和“考纲”一致,方向始终对着高考。如果我们选择若干名人名诗名词名曲,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理解,即使与高考不能直接对号,也会给学生提供分析、理解的例子,临场也就不会感到无从下手。
(3)知识的比较和运用。有比较才有鉴别,复习应考的过程也是一项知识的比较过程;梳理是使知识系统化和明晰化,语文复习过程有相当一部分是梳理工作;运用是最终目的,高考复习的宗旨就是运用。每年高考语文的几十道试题,没有那一道不是知识比较、梳理和运用的结晶。比较可以有纵向和横向两种,纵向比较一般以时间为序,如我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脉络:东周诗经——先秦散文——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宋代词——元代曲——明清小说,以此为线,纵向发展,形成体裁比较并将高中课本里的相关课文作为印证的珠子串上去,同时适当补充。这样复习,脉络清晰。横向比较复习的内容更多,即确定一个可比标准和项目,既说共性,又找个性,异中概同,同中求异,课本中的知识大多较为分散,必须对此进行归纳梳理,使之网络化,课本的优势才能显示出来,这也是复习的重要方面。
(4)练习的布置和使用。①语言知识与能力宜分散。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是语文学科训练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重点。以往的训练有两个偏差:一是过于追求系统化,抠名词术语;二是集中一段时间反复训练。高考命题已跳出对静态语言的分析,强调语言的动态运用。因此,不必花更多精力追求系统化;主要花在运用和理解上。此类的训练宜长流水、不断线,既可防枯燥无味,又有利于在反复训练中加强语言的感悟能力,有利于迁移。②重视分类训练。随复习的进行,应多搞一些与复习同步的分类训练,有利于在比较中强化复习的内容。分类训练是一种实效性最强的训练。综合训练、模拟训练,如果是高质量的,一般具有覆盖面大、重在能力考察、题型全面、赋分合理等优点,其分数有可参照性。但是,如果以综合练习代替分类练习,一是避免不了无谓的重复训练;二是不利于分条、分块地掌握复习的重点。③练习应注意分析以下几个方面:a.试题的测试目标,即本题考的是什么,必须与《考试说明》紧相挂钩。b.立意与命题的角度,即通过什么,或从什么角度考查的。c.干扰项是如何干扰的。干扰项是“诱答”,特点似是而非,“似是”的情况又不尽相同。有的涵盖过大,有的涵盖不全,有的局部偷换概念;有的单独看来是正确的判断但文中未涉及;有的是文中谈此,而题中谈彼,即偷换概念。d.解题的思路和依据。试卷中的选择,一般反映不出解题过程的正误、思路的优劣。通过思路和依据的分析,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e.作适当的拓展。一次、几次或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应再补充些同类性质、命题方式有变化的练习,不仅了解其“宗”、更了解其“变”,于“万变不离其宗”的训练中,把握试题的正确解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