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事业非均衡发展的特征分析综述[1]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Mete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在概括公共图书馆非均衡发展依托的理论基础为引,综述了国内有关公共图书馆非均衡发展问题的文献,从而展示了我国图书馆非均衡发展的特征,为后续研究图书馆事业非均衡发展的指标构建作了理论准备。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非均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0年广东金融学院科研课题“我国图书馆事业非均衡发展的时空特征分析”(课题编号10XJ03-11)的研究成果之一,获项目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廖奕翔,广东金融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8-170-02
  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均衡发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从科学发展观出发,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特征,对进一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国家社会资本的培育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理论基础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
  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密切相关,均衡原则得到普遍倡导。《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在构建社会和谐环境中应运而生。
  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非均衡性是指:
  1.从时间上看,图书馆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具体体现为:(1)公共图书馆的经费投入与GDP的增长以及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不平衡;公共图书馆发展的经济基础大部分来源于财政的补贴,但近二十年来的时间横向维度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关于公共图书馆事业经费投人与支出与国家财政支出比重一直下降,且比值明显地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2)其次,公共图书馆基础性资源(文献购置费、馆藏资源量、馆舍建筑面积、座位量、工作人员)的增长比例不均衡;(3)我国公共图书馆经费及各项业务活动在不同年份的增长率极不稳定,且各项目之间的波动差异性也很大。(4)在纵向维度的同一年份中,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地区关于图书馆事业经费投入的增长率也与当地GDP的增长率不协调。
  2.从空间上看,图书馆事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明显。全国范围内来看,公共图书馆发展存在着十分明显三大地带性(东、中、西部)差异化,这样的差距性不但体现在硬件设施建设上,还体现在公共图书馆基础性资源的分布上。该差异化特征表象为:沿海发达地区政府投人力度大,事业发展较快;中部地区相对较慢;西部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更为薄弱。在同一行政区域内,各级(省、市、县)图书馆差异大,城乡发展差距明显,这一点可以从年鉴数据如各级“图书馆个数”、“无购书费县级图书馆”等的比重指标可以看出。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而图书馆本身是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前提之一。因此,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是指:通过对图书馆各要素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图书馆与社会、经济、自然和个人的长久、协调发展的一种理念或策略。公共图书馆作为知识经济的载体工具之一,其特征表象为:以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为己任,实现知识的有效利用和转移,实现图书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为目标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
  按照上述理论基础,研究我国图书馆事业非均衡发展,衡量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可以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切入。
  二、我国学者的研究综述
  国内许多学者为探索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性原因,寻找其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影响因素等作了大量的研究,以下就是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所做的综述,其目的是为笔者下一步分析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时间空间特征的形成原因,构建中国图书馆发展水平综合评估指标以引导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均衡发展作铺垫。
  国内学者郑京华根据我国各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对31个省市自治区公共图书馆的机构数、从业人员、总藏量、人均藏册、总流通、利用系数、公用面积共七项主要统计数据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依聚类分析图,确定了以公共图书馆发展规模和服务效率两个主成分评判标准,把各公共图书馆划分为8个类型区,显示了各类型区的差异性。最后强调了政府在协调我国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公共图书馆区域差异非均衡状态的划分类型持有相同看法的还有国内学者李建霞。在《地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一文中,独树一帜地运用多变量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地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其构建了中国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能力综合评估指标体系,该体系从资金支撑能力、文献资源支撑能力、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信息化支撑能力、人力资源支撑能力、流通服务支撑能力6个方面共28项具体指标来反映和衡量中国31个地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研究最终也表明我国31个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一种非均衡状态,这种非均衡状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有很高的吻合性。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
  区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绝大多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其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中,罗贤春也指出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是相关联的,呈协同发展趋势。郑京华在对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与GDP关系的回归分析中,也指出公共图书馆财政补助与GDP高度相关,但这种相关并不是完全的正相关,学者袁明英在研《我国公共图书馆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聚类分析》一文中也论述了这一观点。
  另外,在公共图书馆不均衡发展定性的研究中,学者田敏归纳了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外因素,其中外因是指影响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社会支持力度),如:政策法规,标准和规范、公众意识等;内因指的是图书馆内部整体素质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田敏重点研究了内因的影响因素,并从设施环境、馆藏资源、系统技术、人力资源、用户服务、管理能力六个方面建立了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席涛等学者通过揭示广州地区公共图书馆基础性资源(文献购置费、馆藏资源量、馆舍建筑面积、座位量、工作人员)的均衡分布,作为评价地区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的指标。该学者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一文中指出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五大具体表现入手,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出发指出政府在促均衡发展的重要角色定位:是公共图书馆投资付费、制度供给、公平服务的责任主体。刘梅也是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现状入手,探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过程中的区域差异问题,分析了原因并从社会、图书馆自身建设以及公众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其创新点在于提出了消弭发展差距的要求之一是对公众信息素质要求。
  三、研究讨论与结论
  学者们对于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性的相关研究让我们不禁对“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最有效地缩小非均衡差距?”的问题进行了思索。在上面的论述中,关于具体如何衡量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非均衡性的统一定义和指标并没有完整给出,但都程度不一地涉及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问题。简评如下:
  第一,关于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状分析与探讨、类型区域的划分与基础资源配置等单一层面的研究,未能全面地考虑与外部相关因素的相关度,至多只是把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列入其中,正面阐述了经济发展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反之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促进缺乏直接有力的例证,而且对于造成非均衡状态的原因更缺乏客观全面的探讨。
  第二,在指标构建上存在不合理现象。没有从宏观上考虑到图书馆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除了自身体系的不断完善,还要不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虽然学者在研究上或多或少涉及到除经济、图书馆自身基础等情况外,如外因的政府因素,公众的素质,以教育和技术为主的环境因素。国内学者田敏提出的评估体系,就是在综合了各个层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而提出来的,是该领域学术界研究的一种进步,但该指标体系也仍是停留在传统的定性描述方面,同时在指标体系设置方面也不尽合理,缺乏适当的经济要素衡量。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构建可量化的,合理的评估体系。
  第三,在分析手法上,可能是由于数据收集的难度较高,或者相关评价指标因素的选取上没有进行各因素间的相关性计算,在指标的选取上出现一定程度的重复或者欠缺表征力。在一些具体的指标选取上,只考虑到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需要,而没有与下一步的量化测算形成恰当的衔接,结果空有评价指标体系而无法获得具体的量化数据,使之成为一个空架子,造成了学者在定量分析的指标选择上,只是局限于研究图书馆的基础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均衡性,使得定量分析缺乏全面性。在数据选择上,要么是时间维度上全国范围内数据的连贯收集,要么只是选择了同一截面上不同地区的相关数据,进一步探讨这种不均衡性的存在,缺乏一种三维立体的全面论证。
  因此,在图书馆界人士看来,服务、图书馆管理及图书馆内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构成影响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研究这一问题,有助于消弭区域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非均衡性。当然,这些因素以及其它潜在因素对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这些问题还需要图书馆界做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检验检疫部门是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部门,维护食品消费品质量安全责无旁贷。福州检验检疫局通过查办的案件,深深地体会到,在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作机制,有效预防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更应注重法制宣传教育,构建进出口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形成守信企业将会因此而带来良好的效益,失信企业将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的良性市场机制。  关键词 进口冷冻水产品 违法案件 行政处罚  作者简介:孔
摘 要 目前,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合而不议”的尴尬,使一些人陷入了彻底否认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误区。但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监督制约司法权的价值注定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我国司法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本文试从中西方陪审制在形式上、实质上的异同来找出人民陪审制不能发挥司法价值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人民陪审员制度。  关键词 陪审制 人民陪审员 制度 重构  作者简介:庄志,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王德强,
摘 要 至1994年司法部正式提出建立实施法律援助相关制度以来,我国法律援助得到了较快发展,此后于2003年国家又颁布实施了《法律援助条例》,确立了我国法律援助的基本框架,并明确指出法律援助是律师的法定义务。近年来律师在法律援助上,做出了非凡的贡献和成绩,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论文将对如何实现和完善,由律师统一承担法律援助义务这一问题,进行层层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律师 法律援助 义务 研究
摘要 新刑诉法补充完善了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庭审调查中承担证据合法性的证明责任,并赋予检察机关对非法证据的调查核实权,对有效遏制非法取证行为,准确指控犯罪,保障公民人权有重大意义。本文试以学习领会新刑诉法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并贯彻应用于公诉实践为主线,来探讨检察机关如何在公诉工作中排除非法证据,维护司法公正。  关键词 新刑诉法 非法证据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罗月虹,湖南省醴陵市人民
摘要 不同的经济环境下,政府需要采用的市场规制手段是不同的,经济萧条时,政府应更加偏重产业政策的运用,市场制度完善,经济正常快速发展时就需更加偏重竞争政策,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本无实质上的优劣之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两者处在一种此消彼长,动态平衡之中。在我国经济发展进人起飞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的今天,应该适时改变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搭配模式,坚持
摘 要 行政执法监督是检察机关立足宪法和法律定位,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试从行政执法监督的原则、监督的方式及监督程序入手,结合文成县检察院实际操作及典型案例,以期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内容。  关键词 行政执法监督 原则 方式  作者简介:赵琦,温州市文成县人民检察院。  中图分类号:D9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
摘 要 专利法中的职务发明权力分配制度导致的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与现在大环境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越加的不契合。对职务发明问题应当从更大的视角、从国内国外的法律规定、从法理的角度、从经济学等多角度来重新解读。在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法》时,不仅要参考国内外的相关法律文献,更应当建立在对于法哲学尤其是劳动报酬说等学说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 职务发明 权利归属 利益平衡  作者简介:杜萌萌,华东政法大学
摘 要 2011年8月13日起,《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释开始正式实施。其中最受关注的是对不动产归属的问题的规定,主要涉及夫妻一方婚前贷款购买房产的归属问题和父母赠与其子女房产的归属问题。这些规定满足了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要,明确了不动产的归属,使婚姻双方对离婚后财产的归属具有更加明晰的预期,也提高了法律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解释三》 婚前个人财产 夫妻财产归属  作者简介:蒋依洁,西北大学法学院2
摘要 马凌诺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是人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田野民族志写作的范本。本书主要记录了新几内亚东部的南马辛区域所特有的库拉活动,以及围绕其进行的一系列独特的风俗信仰、巫术神话、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其中充满了土著人的生存智慧与理想,全面的展现了当地特有的文化活动。通读这部人类学民族志后有了几点粗浅思考。  关键词 马林诺夫斯基 研究方法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作者简介:刘秋月
摘 要 “信仰”本身不是法学上的概念,但是在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法律信仰被越来越多的法律实践者甚至法学理论界所推崇。本文通过阐述法律信仰的内涵,法制与法律信仰的关系,强调了培养和提升法律信仰的重要性、分析了公民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并且提出了如何培养和提升公民法律信仰的对策,以期更多的人能够自觉的将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标准,自觉自愿的服从法律,实现真正的法治,使法治不仅作为一种治国方式,更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