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文教学点的教学思考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文的教学点,有多有少,有浅有深,虽然比较复杂多变,但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可以从容应对。但是,随着初中语文教材几经变化革新,留下了很多经典名篇,又融入了若干篇时代特征鲜明、文化韵味十足的现代佳作,课文的教学点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个文本“例子”,当下的语文教师应该放下以往的教学经验,审视革新,在教学点上做出新的探索和实践。
  课文的教学点有的繁多,有的单一,有的浅显,有的深奥,教师在“怎么教”的时候,往往是一个痛苦的抉择过程。有价值的教学点很多,丢掉任何一个都不舍得,可课堂不允许面面俱到,学生更不容许被动“填鸭”,教师必须对课文教学点做出理性的思考。该舍的,必须忍痛割爱,该整合的,必须捋出头绪。那么,应该如何取舍课文的教学点呢?对于取舍课文的教学点,笔者认为,要尊重以下三个需要的原则。
  一、教学应根据学生的需要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据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理所应当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课文教学点的取舍取决于学生的需要。
  这里学生的需要应理解为二层意思。一是学情,顾及学生的基础能力,思维品质。例如,《风筝》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对这篇文章的教学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批判封建教育;自我剖析;倡导正确的儿童教育方法;歌颂亲情;追求美好。以上五个教学点,历经数十年的积淀,几乎成为该文的必教之点,但是七年级的十四岁学生真的达到这样的认知程度了吗?以上几个教学点都能让学生理解、体会、感同身受吗?当学生能力所不及之时,显然要修正《风筝》的教学点。二是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的依据是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渴望。”根据学生的需要,就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例如,《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该文的主要教学点有一下几个:感受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义;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作者真挚美好的情感;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理解爱的教育,感悟生活中的爱。海伦是一个盲聋哑女孩,学生对她的感知仅仅停留在文本上,没有足够的兴趣,课文的教学点远离了学生的感知范围。但是,如果能从兴趣出发,将教学点加以修正,完全可以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教学点修正如下:体验海伦的无声世界,发掘她的幸与不幸;通过细节体会莎莉文老师的爱;结合生活观察,感悟生活中的爱。
  二、教学应根据教师需要
  每一个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特色和风格,同时,每一篇课文都需要个性化的解读。课文的教学点需要教师反复斟酌,考虑其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适合自己。例如,《社戏》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的课文,该文是经典之作,前人有数不尽的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点非常丰富:了解社戏;欣赏我和小伙伴夏夜月下出航、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的生活经历,感受充满童趣的农村生活;体会平桥村小伙伴淳朴、热情的至善民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小说人物、环境和主题等等。《社戏》的教学点如此丰富,可以在课堂上呈现出太多的内容,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经典课文,必须根据自己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确定出常教常新的教学点,譬如可以把平桥村作为切入口,感受平桥村的景物美、人物美、乡情美、情谊美。
  根据教师的需要,还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储备、教学素养、个人喜好。《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所以,教师的需要实际上是教学中推陈出新的需要,更是为了学生更好学习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学点的把握,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能力。
  三、教学应根据文本需要
  当课文出现多个教学点的时候,需要取舍,当教学点相对比较单一的时候,有时还需要深挖。例如,《童趣》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在教学点的把握上,有一个是挖掘“童趣”的源泉,这个教学点应该放大,深挖。《课标》特别指出:语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文言文《童趣》的教学点“童趣”之因值得挖掘,除了充满童心、具有想象力、善于观察三个因素,是否还存在其他的趣之源呢?回答是肯定的。学生在一番思维交流之后,“兴趣”一词就能跳出来,此时如果再让他们举例:兴趣也是乐趣的原因,很多学生就会想到在小学阶段读过法布尔的《昆虫记》。这样一来,《童趣》的教学,就会由比较机械的文言文教学,迁移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
  教学根据文本需要,还要遵循“长文短教、深文浅教”基本原则,并且“短浅文深教”的原则也要遵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的第一篇课文《藤野先生》,文章的篇幅是比较长的,好好地读上一遍,就要用上20分钟的时间,对于这篇文章的教学点,也是非常多的。那么《藤野先生》一文到底需要怎样教学呢?笔者认为,作为这样一篇长文,就要精简,抓住要点,实现短教。再譬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小说《孔乙己》,也可依据这个思路来教学。下面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再谈文本的需要。《皇帝的新装》是一篇老童话,长文章,今天再教学的时候,照本宣科、符号化教学显然意义不大。课文需要和学生对话,需要找出激发学生思维的联系点。在这个思路下,我们可以把预设“探究骗子行骗得逞的原因”作为教学点,把长文章、老文章化繁为简,而主题的挖掘、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彰显。
  语文课文的教学点是一个动态的生命化形态,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文本,演绎出各种不同的精彩;语文课文的教学点又是极富个性的,不同视角、不同风格、不同时代、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面貌。
  
  
其他文献
“少教多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提倡教师在课堂上用最少的时间来获取最大的课堂效果,从而构建高效课堂。将“少教多学”模式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最大限度地
迄今为止,左、右线性文法与有限自动机的等价性都是通过相互模拟构造来证明的。文章首先引入字母表上的右线性方程组及其最小解的概念,证明了最小解的存在性与有效可解性,描
手机动漫产品的主要受众包括大中学生、在职青年等人群,他们追求时尚、新鲜,乐于亲自动手,通过易学易用的工具改变自身形象,更乐于善意地搞怪他人。文章所介绍的图像切割与粘贴自动化的方法旨在用于动漫人物的创作,以期帮助年青人实现洋溢的创作欲望,创作出众多在亲友间间流传的有趣图像。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为首先对图像实施边界定位,然后将边界内部的图像进行自动分割并通过数字逻辑与另一图像进行合成操作,以获得"移花接木
温室黄瓜生产其嫁接技术是创造高产的一个方面,也是关键的一个方面。嫁接苗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枯萎病发生,而且砧木(黑籽南瓜)根系发达,抗寒性和吸肥能力强,长势旺,有利于黄瓜越冬,延
基于概率论原理建立了单亲遗传算法产生初始种群的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深入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该类单亲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产生方法根本无法继承上一代种群的优良
传统文化是本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人和事物的发展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努力学习传统文化,最终达成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目标。  一、文化意识的含义及意义  1文化意识的含义  文化是在社会发展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在这些文化之中,凝聚当时社会发展的印记。因此,我们
语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培养语文能力的角度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  一、听力训练  听作为一种技能,不是单纯的听觉灵敏度,而是要记住、要理解的心理感知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行为。教师要采取有效手段,吸引学生专心致志地听,积极主动地思维。教师在开始讲课或朗读之前,向学生提出要求
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采用现代选择鉴定技术经 10多年选育,培育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晋太 170.该品种高产、优质、多抗、广适, 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
记者日前从团中央了解到,2005年共青团中央大力实施“农村青年人才开发计划”,开展农村青年经纪人职业资格培训,重点培养1万名农村青年经纪人,促进农产品流通。